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发挥催化作用2.为探究pH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pH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培养的起始密度为5个/ml,培养时间为2d,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H3.04.05.06.07.08.09.010.0种群密度(个/ml)00153160168172133125A.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B.大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C.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D.pH为8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3.大气中的碳进入森林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A.细胞呼吸 B.光合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分解作用4.某生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四位工程师依次表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甲: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乙: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处理好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丙: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构建复合群落,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丁:通过系统设计,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以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请问甲、乙、丙、丁四位工程师分别从哪个原理提出自己的理念?()A.整体、协调、自生、循环 B.整体、自生、协调、循环C.循环、协调、自生、整体 D.循环、自生、协调、整体5.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6.将一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如图1),在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A. B.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1)图中②④⑤过程属于__________免疫。(2)图中b是_______细胞,e是_________细胞,d是____________细胞。(3)若侵入人体细胞的是禽流感病原体,发挥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免疫。(4)图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了a,b,c等不同的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5)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8.(10分)黄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隐匿性强的昆虫,其若虫和成虫都可以直接吸取植物的汁液,从而对经济作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昆明地区冬季极端低温较少,蚕豆农田给黄蓟马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许多捕食性天敌如南方小花蝽、瓢虫等提供了栖息环境。(1)在相同时间聚集在蚕豆农田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________,农田中的南方小花蝽与瓢虫之间是________关系。(2)请绘出一条包含有南方小花蝽的食物链________,并简要分析南方小花蝽数量对蚕豆生长好坏的影响________。南方小花蝽密度黄蓟马密度平均捕食量16015.6026011.303608.074607.105606.64(3)分析上图可知,南方小花蝽的捕食量和黄蓟马密度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由表格可知,当黄蓟马密度保持不变时,南方小花蝽捕食能力________,可能原因是由于________加剧导致。(4)以往,为防治黄蓟马,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喷洒一定浓度的杀虫药剂,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提高黄蓟马抗药性的________,导致黄蓟马种群不断进化。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越来越倾向于生物防治,请谈谈生物防治的主要优点________。(两点)9.(10分)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2)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而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_____________。(3)据调查,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千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0.(10分)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研究人员使用不同量的生长素处理某植物枝条,每个用量处理的枝条数都是50个。观察两个月后的存活枝条数、生根枝条数以及首次出根所需天数,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以外,还有细胞分裂素、乙烯和_______________等四类。(2)由图可知,不用生长素处理也会有1/5左右的枝条生根,但与其他组相比,较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确定生长素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还需要观测的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在农业生产中,经常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施用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价格、施用是否方便以及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等因素,还要考虑施用时间、方式、浓度、次数及处理部位等问题。11.(15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2)几百万年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水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___________

造成的。(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BC、由分析可知,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BC正确;D、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而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D。2、D【解析】题表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值,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是无关变量,各组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因变量是酵母菌的种群密度,PH值为3.0、4.0条件下,酵母菌被杀死,种群数量为0,在PH为8.0的条件下种群密度较大。【详解】A、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B、表格数据显示:在PH为中性偏碱的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密度较大,说明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B正确;C、K值和环境条件有关,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C正确;D、因为空间和培养液有限,因此,在pH为8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故选D。3、B【解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详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A错误;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其中光合作用是主要途径,B正确、C错误;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碳元素返回大气,D错误。4、A【解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求:有效的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2、循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即保证物质循环再生。3、协调:即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求:处理好协调问题,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4、整体:树立整体观,遵循整体原理。要求: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也需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考虑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详解】甲:考虑了自然生态规律的同事,也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乙: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考虑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考虑了环境容纳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丙:生态工程建设时,有效的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丁:通过设计,考虑了物质循环再生,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故选A。5、D【解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产热=散热,体温不变;产热>散热,体温上升;产热<散热,体温下降。【详解】A、a〜b段体温维持正常,说明散热量=产热量,A错误;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外界温度降低,温差增大,B错误;C、c〜d段处于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逐渐收缩,减小散热,C错误;D、a〜b段体温恒定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假如散热速率是50),d〜e段体温恒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假如散热速率是100,因为在d〜e段由于外界温度低,身体向外辐射的热量多),所以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D正确。故选D。6、B【解析】已知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的外侧,静息电位是为0,当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图2所示;而当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时,指针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是每一次偏转的方向正好与刺激①的时候相反,故选B。【点睛】本题借“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人工电刺激”创设情境,考查兴奋的传导过程,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体液②.吞噬③.记忆(B)④.浆⑤.细胞⑥.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⑦.免疫活性物质【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T细胞,b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①表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②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③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④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⑤表示可以抗体抗原反应,⑥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抗原。【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②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④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⑤表示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②④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2)由分析可知,b表示吞噬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d表示浆细胞。(3)禽流感病原体进入人体细胞内,则发挥主要作用的时细胞免疫,将抗原暴落到体液中。(4)图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了a,b,c等不同的细胞,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8、①.(生物)群落②.种间竞争③.蚕豆→黄蓟马→南方小花蝽④.南方小花蝽数量增加,黄蓟马的数量减少,蚕豆就生长的好;南方小花蝽减少,黄蓟马的数量增加,蚕豆生长的不好⑤.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捕食量随着黄蓟马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黄蓟马密度相同时,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若虫的捕食量高于成虫⑥.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⑦.种内竞争⑧.基因频率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解析】1.群落指的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

种间关系有:(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对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详解】(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由题干可知南方小花蝽和瓢虫都以黄蓟马为食,所以二者是竞争关系。(2)分析题意可知,黄蓟马以蚕豆为食,南方小花蝽以黄蓟马为食,据此可绘出的食物链为蚕豆→黄蓟马→南方小花蝽。南方小花蝽数量影响黄蓟马的数量,进而对蚕豆生长好坏产生影响。当南方小花蝽数量增加,黄蓟马的数量减少,蚕豆就生长的好;当南方小花蝽减少,黄蓟马的数量增加,蚕豆生长的不好。(3)由图可知,随着黄蓟马密度的增大,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捕食量也增大;黄蓟马密度相同时,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若虫的捕食量高于成虫。由表格可知,当黄蓟马密度保持不变时,随南方小花蝽密度逐渐增大,南方小花蝽的平均捕食量减小,说明南方小花蝽捕食能力随自身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能是由于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加剧造成的。(4)杀虫药剂对黄蓟马种群的变异起着定向选择的作用,会提高黄蓟马的抗药性的基因频率。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越来越倾向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主要优点: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药残留的危害、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点睛】本题结表格数据,考查群落概念、种间关系以及防治害虫等有关知识,重点要求考生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9、(1).性别比例(2).垂直结构(3).栖息空间(4).变快(5).未发生改变【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1)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处理后,会导致雄性个体减少,破坏害虫的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其种群密度。(2)该林场植物明显的分层形成了群落的垂直分层,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动物也有垂直分层。(3)研究表明,该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故会向荒漠化演替,而人类的活动正是加剧了该演替的速度,并未改变演替的方向。【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最后一空,注意该地区自然演替的方向也是荒漠化。10、(1).吲哚乙酸(2).赤霉素、脱落酸(3).首次出根所需天数较多(4).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5).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生长素用量,因变量有首次出根所需天数,第60天存活的枝条数,第60天生根的枝条数。【详解】(1)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五类。(2)实验中不用生长素处理也有部分枝条生根,原因是枝条自身含有内源生长素,但是含量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故首次出根所需天数较多。(3)一定量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若要确定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还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