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7-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理(含解析)一、单选题1.玉米属雌性同株异花植物,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bbTt(♂)×bbtt(♀) B.BbTt(♂)×bbtt(♀)C.BbTt(♂)×BBtt(♀) D.bbTt(♂)×BBtt(♀)【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所以B-T-为正常株、--tt为雌株、bbT-为雄穗。【详解】A、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雄株和雌株,A正确;B、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和雌株,B错误;
C、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雌雄同株和雌株,C错误;
D、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和雌株,D错误。
故选A。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使杂交试验结果更牢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需在豌豆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C.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其性状分别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别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杂交试验取得胜利的缘由之一是取材正确,即选取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试验结果更牢靠。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需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确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试验进行演绎验证。【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试验结果更牢靠,A正确;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需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B正确;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别比越接近3∶1,C正确;D、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确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试验进行演绎验证,D错误。故选D。3.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探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揭示了分别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探讨过程中的“演绎"()A.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答案】D【解析】【分析】为了说明3:1的分别比,孟德尔提出了假说。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假如假说正确,那么他推想用F1和隐性的个体杂交(测交)的结果应当是1:1。这便是演绎推理。最终,假说的正确与否还要看试验的结果,假如测交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假说正确,若不符,则说明假说错误。【详解】A、测交结果属于试验验证阶段,A错误;
B、亲本产生配子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受精时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假说内容,C错误;
D、测交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属于演绎阶段,D正确。
故选D。4.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蚕茧的颜色由两对基因共同限制,因此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白色茧的基因型只可能有yyII,yyIi,基因型为yyii的茧为黄色C.基因型中只要有一个I基因,该茧就是白色D.YyIi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为9:3:3:1【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蚕茧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限制,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I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因此黄茧的基因型是Y_ii;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详解】A、由题意可知蚕茧的颜色由两对基因共同限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
B、基因I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因此黄茧的基因型是Y_ii;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B错误;
C、因为基因I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所以基因型中只要有一个I基因,该茧就是白色,C正确;
D、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的状况为Y_I_(白色茧):yyI_(白色茧):Y_ii(黄色茧):yyii(白色茧)=9:3:3:1.因此,后代中白茧与黄茧的性状分别比为13:3,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驾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依据题干信息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再依据亲代基因型推断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5.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灰色野兔的纯合与否,应采纳的最简便方法分别是()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测交 D.自交、自交【答案】C【解析】【分析】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纳测交法。【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自交;野兔是高等动物,不能自交,鉴定一只灰色野兔的纯合与否,最简便方法是测交。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驾驭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学会在不同状况下应用杂交法、自交法、测交法,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6.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红果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鉴定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由于基因的显隐性已知,有两种方法:显性个体自交或者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详解】A、与红果纯合子杂交,后代均为红果,A错误;B、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即测交,后代若出现1:1的性状分别比,则证明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后代均为红果,则证明该植株为纯合子,B正确;C、可以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后代若出现3:1的性状分别比,则证明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后代均为红果,则证明该植株为纯合子,C错误;D、可以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其判定与C项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别定律及通过自交和测交推断亲本的基因型等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理解。7.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假如F2的分别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别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由F2的分别比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双杂合(AaBb);F2的分别比为9∶7,说明有双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他的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的分别比为9∶6∶1,说明有双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有单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无显性基因的表现为一种性状;F2的分别比为15∶1,说明只要有显性基因的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无显性基因的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详解】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F1的基因型为双杂合(AaBb),若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则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双显)、Aabb(单显1)、aaBb(单显2)、aabb(双隐),且比例为1∶1∶1∶1,由分析可知,当F2的分别比为9∶7时,则表现为双显类型为一种性状,其他类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比例为1∶3;当F2的分别比为9∶6∶1时,则表现为双显类型为一种性状,两种单显类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双隐类型又是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比例为1∶2∶1;当F2的分别比为15∶1时,则有显性基因的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无显性基因的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即双显和两种单显类型表现为一种性状,双隐性为另外一种性状,因此相应的测交比例为3∶1。即A正确。故选A。【点睛】会用基因自由组合9∶3∶3∶1比例解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特别分别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把握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更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别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别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全部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别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别,A正确;B、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B错误;C、染色单体是随着DNA复制过程产生的,因此,染色单体分开时,间期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故选B。【点睛】9.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更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限制的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的配子中的一个和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详解】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样,基因突变是DNA上的某一基因发生变更(微观变更),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更,A项符合题意;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限制的性状,即A也发生缺失,均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基因与染色体是否存在平行关系,要看二者的行为变更如分别、组合、数目变更是否是同步的。10.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XY型性别确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状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行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XY型性别确定的生物,Y染色体一半比X染色体短小,但是也有Y比X大的,如女娄菜,A错误;B、在不发生突变的状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行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但是也可能生出有病的儿子,B正确;C、在XY性别确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可能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错误;D、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大部分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之分的,D错误。故选B。【点睛】确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确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隔代交叉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1.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乙、丙细胞不行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丙细胞含4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别后,次级细胞中含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可获得甲细胞。由丙细胞染色体数可推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由乙细胞染色体数可推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也为4条,故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的精巢。【详解】甲细胞细胞质分裂均等,不含同源染色体,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而丙细胞的细胞质分裂均等,属于初级精母细胞,故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D错误;精巢和卵巢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乙、丙两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由图可知,乙细胞含8条染色体,C错误。故选A。【点睛】要求考生具有肯定的识图实力,并且能够推断细胞的分裂时期和分裂方式。解答本题需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并能结合细胞分裂图推断分裂方式。1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受到一对等位基因R、r的限制,属伴X染色体遗传。某同学用一只白眼雄果蝇和多只红眼雌果蝇杂交,每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均出现白眼雌果蝇,下列分析正确()A.亲本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或XRXrB.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约占1/4C.每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均会出现1/2的白眼雄果蝇D.子代红眼果蝇相互杂交,后代雌果蝇具有2种眼色【答案】B【解析】【分析】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XrY,和多只红眼雌果蝇杂交,均出现了白眼雌果蝇XrXr,说明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RXr。【详解】A、依据分析,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全是XRXr,A错误;B、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约占1/4,B正确;C、XRXr和XrY杂交,子代出现白眼雌果蝇XrY的比例为1/4,C错误;D、XRXr和XrY杂交子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XRY和XRXr,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D错误。故选B。13.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探讨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以上两个科学发觉的探讨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D.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答案】C【解析】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纳了假说-演绎法;萨顿采纳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故选C。14.下图是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安排的一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1、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而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分裂都是均等分裂。【详解】A、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为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C、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D、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驾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能精确推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再依据题干要求作出精确的推断。1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育、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缘由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别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说明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育→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测得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其缘由可能是:(1)培育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育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详解】A、离心时间过长,不会导致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A错误;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别,不会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B错误;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说明放出子代噬菌体,使得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进入到上清液中,是上清液中有了放射性,C正确;D、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会含有32P放射性,没有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不会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点睛】16.下列有关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证明白DNA可以变更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的思路是一样的C.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T2噬菌体是用32P干脆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试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育基中培育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育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详解】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试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B、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试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试验的思路是:设法将DNA和其它物质分开,单独地干脆探讨各种物质的功能,B正确;C、由分析可知,赫尔希和蔡斯试验中,T2噬菌体是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育,而间接标记的,C错误;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带有32P标记的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限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只有少量带有32P标记,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课本的试验有关内容,考查了学生对课本中科学探讨方法的理解和驾驭,关注试验原理和结论。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②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③DNA分子中A和T占的比例越大分子结构越稳定④若DNA一条链中的A+T所占的比例为m,则另一条链中的该比例也为m⑤DNA分子中通常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⑥DNA一条链中相邻碱基是由氢键相连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回旋成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①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①正确;②DNA分子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回旋成的双链螺旋结构,②正确;③DNA分子中G和C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故占的比例越大分子结构越稳定,③错误;④DNA双链中A和T互补配对,两条链中A+T的数目相等,故一条链中的A+T所占的比例为m,则另一条链中的该比例也为m,④正确;⑤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每个DNA分子中通常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⑤正确;⑥DNA一条链中相邻碱基是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⑥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精确推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8.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究的经典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①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试验更具劝服力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育基培育噬菌体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试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试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详解】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
由于噬菌体转化试验将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探讨,而肺炎双球转化试验中DNA和蛋白质不能完全分别开,所以噬菌体转化试验更有劝服力,②正确;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干脆在培育基上培育,须要在细菌中培育标记,③错误;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试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错误;
噬菌体能利用自身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⑤错误;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试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导致噬菌体没有和细菌分别,⑥正确;
综上分析,正确的有2项,故选B。1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育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5/16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C=G=60,故A=T=40,亲代DNA一旦复制,两条母链就分开到2个子代DNA,故连续复制5次,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A正确;BD、复制5次共有25=32个DNA,2个含15N,其他30个只含14N,故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30/32=15/16,BD正确;C、亲代DNA两条链始终保留,故连续复制5次需腺嘌呤核苷酸为(32-1)×40=1240,C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实力。20.保证精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别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供应)、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别,为复制供应模板,A错误;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确保精确无误地进行复制,B正确;C、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C错误;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是DNA复制完成阶段,D错误;故选B。21.某逆转录病毒侵入哺乳动物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合成的X蛋白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X蛋白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合成B.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RNA→蛋白质C.X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细胞的凋亡D.逆转录过程须要的逆转录酶、核糖核苷酸、ATP等都来自上皮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限制的编程性细胞死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需在宿主细胞内完成。3、中心法则的内容包括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及逆转录、RNA的复制过程,只有被病毒侵入的细胞才有可能进行逆转录或RNA复制过程。【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X蛋白质合成在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核糖体形成,A错误;B、由题意知,该病毒是逆转录RNA病毒,其侵人细胞后,首先以自身RNA为模板,经逆转录酶的催化,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再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后者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进而转录和翻译组装子代,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限制的,因此X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细胞的凋亡,C正确;D、逆转录过程须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学问点是细胞凋亡的概念及中心法则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并应用相关学问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推断。22.真核生物中,基因、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是指()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依次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③DNA上确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信使RNA上确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④③ B.⑥②⑤④ C.⑥⑤①② D.②⑥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限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确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⑥。遗传信息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因此遗传信息位于DNA分子中,即②。密码子是指mRNA上确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即⑤反密码子是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即④。故选B。【点睛】本题学问点简洁,考查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并能结合本题对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这三个词进行比较,是解题关键。23.关于基因限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更【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转录以DNA的编码区为模板,所以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A错误;B.细菌转录时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B错误;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均在DNA上,C错误;D.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变更,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本题考查基因限制蛋白质合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的网络结构的实力。24.将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某基因用32P标记,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单个基因被标记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肯定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须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须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详解】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含有A、G、C、T、U5种碱基,8种核苷酸,A正确;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指导合成RNA的过程,B正确;C、连续分裂n次,子细胞中被标记的细胞占2/2n,即1/2n-1,C错误;D、翻译时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61种密码子对应,运载20种氨基酸,多种tRNA可能转运同一种氨基酸,故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肯定相等,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动物细胞培育等学问,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育的条件;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条件,驾驭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25.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答案】A【解析】【详解】mRNA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确定1个氨基酸,每三个这样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位于tRNA上。故选A。【点睛】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存在位置
在DNA上,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
在mRNA上,是mRNA上确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在tRNA上,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作用
确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依次
干脆确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依次
与mRNA上3个碱基互补,以确定氨基酸在肽链上的位置
对应关系
26.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侵染宿主细胞后,将其核酸一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图示途径进行增殖。如干脆将EBV的RNA注人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完全相同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供应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知,EBV通过①③过程完成其遗传物质RNA的复制,①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②过程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过程②为翻译,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A正确;B.过程②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肯定相同,B错误;C.EBV是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其增殖过程需细胞供应四种核糖核苷酸和ATP,C错误;D.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EBV的RNA中嘧啶比例与mRNA中嘌呤比例相同,因此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27.雌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替换,其结果是()A.该雌果蝇性状肯定发生变更B.形成的卵细胞中肯定有该突变的基因C.此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发生变更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依次不变更【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变更。3、基因或通过限制酶的合成来限制代谢过程,进而限制生物体的性状;或通过限制蛋白质的结构干脆限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A、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生物性状有以下几种状况:①若突变发生在基因结构的内含子,此基因转录的mRNA仍未变更,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发生变更;②由于多个密码子确定同一种氨基酸,因而合成的蛋白质不会发生变更;③基因在细胞中表达是有选择性的;④某些突变虽然变更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个别氨基酸的种类,但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⑤隐性基因的突变在杂合子中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⑥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该雌果蝇性状不肯定会发生变更,A错误;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别,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因此形成的卵细胞中不肯定有该突变的基因,B错误;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脱氧核苷酸对发生替换后,其化学成分不变,C错误;
D、此染色体上只有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替换,所以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依次不变,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不够,不能分析突变后基因表达时可能出现的结果。28.下列针对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确定的C.亲代的突变基因肯定能传递给子代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的特点:1、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2、基因突变是随即发生的、不定向的。3、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详解】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正确;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B错误;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生殖细胞中不出现突变基因,不会传给子代;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基因突变,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因此,亲代的突变基因不肯定能传递给子代,C错误;由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对基因突变的特点理解不够,不明确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场所。29.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①②代表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果蝇的缺刻翅是基因b丢失造成的B.①和②构成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变异能导致新基因的形成D.①和②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答案】D【解析】【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果蝇的缺刻翅是含基因b的一段染色体丢失造成的,A错误;B、①和②是同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变更前后状况,B错误;C、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不能形成新基因,C错误;D、①和②都是染色体,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及结构变异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的实力。30.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状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Bb乙:AAaBbbB.甲:AaaaBBbb乙:AaBBC.甲:AAaaBbbb乙:AaaBBbD.甲:AaaBbb乙:AAaaBbb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可以看出,甲生物中有四个染色体组,属于四倍体,乙生物有三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故答案选C。考点:染色体组数的推断点评:本题将图和基因型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染色体组数的推断,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31.二倍体西瓜幼苗(X)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会成长为四倍体植株(Y),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B.低温诱导X也会形成Y,其原理与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相同C.植株Y往往表现为茎秆粗大、果实变大、含糖量增高D.植株Y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肯定含有4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缘由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分裂前期,所以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A正确;低温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接着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株。因此,低温诱导X也会形成Y,作用原理与秋水仙素相同,B正确;四倍体植株Y属于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大,叶片种子和果实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C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植株中根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故含有2个染色体组,地上的体细胞有一部分含有4个染色体组,一部分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D。【点睛】识记秋水仙素的生理作用和多倍体植株的特点便能精确推断各选项。32.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依据Ⅱ6与Ⅲ9或Ⅱ4与Ⅲ7的关系,即可推知该显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Ⅰ2、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D.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Ⅱ5×Ⅱ6→Ⅲ8和Ⅲ9,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A项错误;正常状况下,父亲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Ⅱ4与Ⅱ6都是男性患者,他们的女儿Ⅲ7与Ⅲ9都正常,说明该显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项正确;Ⅰ2的基因型为AA或Aa,Ⅱ5的基因型为Aa,C项错误;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二者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Aa×1/2XY=1/4,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基因的分别定律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实力。33.基因型为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育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4种,1:1:1:1 B.2种,3:1C.1种,全部 D.4种,9:3:3:1【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其花粉有AB、Ab、ab、aB四种类型,比例为1:1:1:1,花粉培育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成体为AABB、AAbb、aabb、aaBB,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4种,且比例为1:1:1:1。34.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B.杂交育种过程须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胜利率低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A正确;
杂交育种过程须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别,B正确;
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物理处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胜利率低,C正确;
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人工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D错误。35.太空椒,无子西瓜,转基因抗虫棉,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变更、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变更、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行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培育太空椒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转基因抗虫棉是通过基因工程得到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二.综合题36.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1)限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2)若用A、a表示限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概率为___________。【答案】(1).隐性(2).Aa(3).aa(4).0(5).1/4【解析】【分析】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肯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意分析,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0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分析可知,限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限制的遗传病。(2)若用A、a表示限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3号和4号均正常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场成长足迹
- 科技领跑未来已来
- 墙体材料供应合同(2篇)
- 2024智能锁系统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模板3篇
- 2024酒店土建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与维修合同
- 20陀螺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 个人对个人2024年度消费贷款合同范本2篇
- 房地产合作开发意向协议
- 快乐兔和聪明的熊征文
- 2024某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菏泽2024年山东菏泽市中心血站招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促醒中医治疗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记账实操-基金管理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示例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目录简体字版
- 银行授信前须问企业的100个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