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7/35/wKhkGWcKo0-Ac3cuAAJTRLwGU5M752.jpg)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7/35/wKhkGWcKo0-Ac3cuAAJTRLwGU5M7522.jpg)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7/35/wKhkGWcKo0-Ac3cuAAJTRLwGU5M7523.jpg)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7/35/wKhkGWcKo0-Ac3cuAAJTRLwGU5M7524.jpg)
![课内古诗文复习05《爱莲说》-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课内备考与专项复习(部编五四制)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7/35/wKhkGWcKo0-Ac3cuAAJTRLwGU5M7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一)原文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二)注释①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②蕃(fán):多。③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他喜爱菊花,常在诗中咏菊。④李唐: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李唐”。⑤予:我。⑥濯(zhuó):洗涤⑦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⑧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⑨鲜(xiǎn):少⑩宜乎:当然补充注释(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是著名的隐士。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2)“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3)水陆草木之花:之,的。(4)可爱:值得怜爱。(5)者:花。(6)甚:很,非常。(7)自:自从。(8)独:只,仅仅。(9)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出:长出。(11)淤(yū)泥:污泥。(12)染:沾染(污秽)。(13)妖:美丽而不端庄。(14)通:贯通;通透。(15)直:挺立的样子。(16)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17)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18)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19)益:更加。(20)清:清芬。(21)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22)植:树立。(23)可:只能。(24)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25)谓:认为。(26)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27)盛:广。(28)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29)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30)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31)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32)闻:听说。(33)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4)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众:众多。(三)课文分析1、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2、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4、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5、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6、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7、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对这种观点认同吗?9、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课堂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文中的“予”指的是_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_(朝代)哲学家。“说”是一种_________。(3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第②段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达了对隐逸者和富贵者的讽刺。B.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形象。C.暗示了像自己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很少。D.表达了对莲花坚守节操的敬重。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④香远益清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2分)(二)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请解释文中划线字词的含义。(1)谈笑有鸿儒(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3)可爱者甚蕃(________)(4)不蔓不枝(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陋室铭》重点突出“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和交往人物之不俗。B.《爱莲说》写菊和牡丹是为了反衬莲的高洁品质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爱莲说》从环境、体态、香气、风度四个角度表达了对莲的赞美之情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爱莲说》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人名)。5.解释加点字(1)可爱者甚蕃:_______(2)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6.翻译句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本文作者是朝的。(2分)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D.康肃笑而遣之7.对这篇短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两句,是全文的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伏笔,是入题的准备。B.作者写“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两件事,是为了烘托出“予独爱莲”。C.作者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句,表达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D.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只喜欢牡丹的肯定和赞许。(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甲】文中所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__________。5.辨析下列“之”字的用法:A.充当代词B.相当于助词“的”C.用于标明前置宾语D.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把序号填入括号内)(1)无丝竹之乱耳()(2)何陋之有()(3)水陆草木之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尼龙66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十 局域网服务器的架设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 下册)(第二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12月浙江嘉兴市海宁市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高考写作素材【知识精研】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作文素材运用
- Unit 7 Lets go to the museum Lesson 2 Grammar Past Simple【知识精研】KET剑桥英语
- 《KPM教学资料》课件
- 《风险企业价值评估》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双道烘银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温高压液流染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生鲜超市未来工作计划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消除医疗歧视管理制度
- JT-T-1180.2-2018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2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 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
- 2024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必考题库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默写(单词 重点短语 重点句型)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