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通过时间轴梳理朝代更迭顺序,利用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2.立足历史解释,通过材料研读,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提高史料分析技巧和史料解读能力,培育历史解释素养。3.立足家国情怀,用江南经济发展的经验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自主学习任务一、东晋的兴亡设问1:东晋是怎样建立的?东晋政治有何特点?1.东晋的兴起(1)建立背景:316年,内迁的灭掉西晋(2)建立时间:年(3)建立者:(4)都城:(今江苏南京)2.东晋的政治特点(1)上依靠王导。(2)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3.东晋北伐(1)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在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2)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3)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4.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大将令傀儡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代晋称帝,建立了“”(史称“刘宋”),从此东晋宣告灭亡。自主学习任务二、南朝的政治设问2:东晋灭亡之后,南方出现了那些政权?1.概念:南朝(420589年),定都建康。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自主学习任务三、江南地区的开发设问3: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什么影响?1.背景(1)秦汉时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2)建国后,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3)末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4)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今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2.原因(1)南方基础:①条件优越;②社会比较安定(2)北民南迁:①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②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和。(3)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3.表现(1)农业:①开荒、: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类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水稻由原来的直接播种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种植双季稻)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2)手工业:在、织布、、、、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3)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快速查答案】自主学习任务一匈奴人317司马睿建康政治军事祖逖刘裕宋自主学习任务三南方和北方孙吴西晋自然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技术多种经营缫丝制瓷冶铸造船建康►☏议一议:东晋的政治特点?【点拨】①政治上依靠王导;②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典例】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政权形势图,对这一政权描述正确的是(
)A.王室衰微,诸位争霸 B.休养生息,巩固一统C.短暂统一,民族内迁 D.“王与马,共天下”【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建康”并结合所学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项正确;王室衰微,诸位争霸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休养生息,巩固一统属于西汉初期,排除B项;短暂统一,民族内迁是西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变式练11】魏、蜀、吴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而走向局部统一,西晋短暂统一全国后又陷入分裂局面,东晋、南北朝出现了多个政权。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交融 B.政权并立 C.江南开发 D.国家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魏、蜀、吴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而走向局部统一,西晋短暂统一全国后又陷入分裂局面,东晋、南北朝出现了多个政权。”和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此时期社会特征是政权并立,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政权并立,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国家统一,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练12】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把江南风光写得神奇迷离,同时渗透出诗人对王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诗中所述朝代的都城在当时称为(
)A.长安 B.南京 C.建业 D.建康【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涉及的关键词“南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建康,历史上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史称“南朝”,都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D项正确;长安是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排除A项;南京这个名称始于明朝,排除B项;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排除C项。故选D项。►☏小组讨论:江南经济开发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点拨】1.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2.重视人才和科技的发展3.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4.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的调整【典例】材料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1)根据材料,概括北民南迁的原因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民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哪些条件。(2)综合上述材料,思考古代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答案】(1)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表现: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手工业快速进步;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条件: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启示: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要注意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解析】(2)原因:根据材料三“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表现:根据材料三“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根据材料三“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可知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根据材料三“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工业快速进步;根据材料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可从技术发展,政策、环境、人才等角度进行分析,如: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要注意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1.这座城市展现东晋南朝时期发生的历史活动和图景,勾勒设计“一座城市、乱世激荡三百年”“一番开发,从此奠基千余年”“一种趋势,收拾河山又统一”。这个城市是(
)A.洛阳 B.建康 C.开封 D.大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这座城市展现东晋南朝时期发生的历史活动和图景”“一番开发,从此奠基千余年”“一种趋势,收拾河山又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由此可以得出,材料中的城市是建康,B项正确;洛阳、开封、和大都(今北京)都在北方,与东晋和南朝没有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2.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政权形势图,对这一政权描述正确的是(
)A.王室衰微,诸位争霸 B.休养生息,巩固一统C.短暂统一,民族内迁 D.“王与马,共天下”【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建康”并结合所学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项正确;王室衰微,诸位争霸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休养生息,巩固一统属于西汉初期,排除B项;短暂统一,民族内迁是西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3.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春秋战国动荡 B.汉武帝大一统 C.东汉末年纷争 D.祖荻统一梦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成语和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的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巨大努力,他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313年,祖逖渡江北上,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书“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以上就是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的由来和反映的现实,D项正确;成语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祖逖,与春秋战国动荡、汉武帝大一统、东汉末年纷争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4.从公元420年到589年,我国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下列关于南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A.梁武帝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 B.成都是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C.齐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D.南朝时的四个朝代均建都建康【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D项正确;东汉末期,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排除A项;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南京,即当时的都城建康,排除B项;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宋,排除C项。故选D项。5.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民族关系融洽 B.政权更选频繁C.社会相对稳定 D.经济发展快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可知,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政权的更替,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排除C项;从朝代更替频繁中不能得出经济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6.《宋书》云:“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是全国经济重心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C【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经济重心是指全国范围内经济活动最为集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而是其发展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江南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书》中提到的“地广野丰”说明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自然条件优越是其能够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至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这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7.(2024·陕西·二模)以下是《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不同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无积聚而多贫。——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沈约《宋书》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南方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也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从材料中看出,北方人口还没南迁时,江南地区是落后的,排除D项。故选C项。8.(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北方各族内迁的地域是黄河流域,与江南地区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黄河流域,排除C项;题干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文化内容,更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9.南北朝时期,大量汉人从北方向长江中下游迁移,促使荆州、扬州人口增加,农业快速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技术的提高改进 B.北方政府的大力支持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南北朝时期,大量汉人从北方向长江中下游迁移,促使荆州、扬州人口增加,农业快速发展”和所学可知,由于汉人从北方向长江中下游迁移,促使荆州、扬州人口增加,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北方汉人南迁,未涉及农业技术,比如复种技术等,排除A项;北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地区农业生产超过北方 B.东晋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C.贸易兴盛推动外来物种增加 D.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答案】D【解析】据材料“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为躲避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促进作物品种迁移,D项正确;魏晋时期北方战乱,而不是社会稳定,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而不是东晋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而不是外来物种增加,排除C项。故选D项。11.请结合给出材料,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版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开发合同4篇
- 2025年度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殡葬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对接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与物流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投资收益分成合同
- 2025版高端定制门窗工程承揽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会计人员专项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票据质押资产证券化专项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木制品加工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度面粉行业二零二五年度面粉产品追溯体系共建合同3篇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第一次工地开工会议主要议程开工大吉模板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护理配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