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遂宁市桂花职业高级中学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两次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②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2.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其地点是A.上海

B.武昌

C.南京

D.广州参考答案:C3.《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B.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D.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参考答案:B关键信息是“秦得蜀后,益富厚”,表明秦拥有蜀使得“富厚”,主要因为蜀地修建的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故B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秦得蜀后,益富厚”,排除。4.自春秋初期,公元前688年开始置县,中国的行政区划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其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先秦萌芽时期,秦汉郡县制时期,魏晋南北朝和隋州制时期,唐宋道(路)制时期,元明清行省制时期。从其演变历程看,不正确的是A.行政效率提高,避免了决策失误

B.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C.反映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地方割据势力基本解决参考答案:A5.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D.维护清王朝统治参考答案:A6.《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参考答案:D7.“现代化并不要求有一个政治意识形态,或一套体制,因为选举、国家边界、市民联合以及西方生活的其他标志,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必需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

B.现代化源于西方,发展于东方C.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D.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进行现代化参考答案:C8.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参考答案:C9.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参考答案:A10.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11.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写道……南部各邦的要求也没有这么简单,他们要求奴隶贸易合法化。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能容忍……但是,也只好妥协了。”美国对此“妥协”的做法是A.众参两院议员的名额分配B.南方各州具有较大自治权C.奴隶人口按五分之三计算D.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局限性。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制宪期间对南方“蓄奴州”的妥协是承认奴隶制,奴隶人口按五分之三计算,故C项正确。众、参两院议员的名额分配体现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与妥协,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1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借助传统文化外衣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参考答案:B13.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的提倡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参考答案:A1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其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参考答案:C15.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上述言论中关于“婿”、“半子”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A.吐蕃

B.突厥

C.回纥

D.南诏参考答案:C16.“(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C商鞅变法中什伍连坐制的实行,使“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奖励军功则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得“家给人足”。故选①②③组合,故选C;题干没有反映出燔诗书而明法令带来的影响,而且这一措施带来的主要是消极影响,故排除④,排除ABD。17.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调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参考答案:考点:3S: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京剧用胡琴、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打击乐伴奏,角色分生末净旦丑.将唱念做打结合,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解答:脸谱采用写意和夸张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之一,所以应该了解主要的几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勇猛憨直;白脸代表狡诈等,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故选A.18.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兴旺繁荣的雅典城邦—直被看作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创立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④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公正无私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C略19.《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参考答案:A注意题目中的“管子”这一关键信息,材料反映了管仲改革提高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使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20.按《大清律》,夫妇口角后,妻子上吊自杀,丈夫无罪。若丈夫因此上吊自杀,妻子要判“绞刑”。一对夫妻争吵,丈夫上吊自杀,地方官判处其妻绞刑。但后来乾隆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从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B.皇帝干预判决,破坏司法独立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参考答案:C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可见纲常名教是不容破坏的。A项,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和B项皇帝尊重官员的判决,也遵照法律规定判刑从材料中看不出来;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与材料相悖;故选C项21.1881年2月22日马克思在写给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一封信中重申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

A.反映出法国资本主义走向没落

B.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D.是偶然因素促成的特殊事件参考答案:D2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答案:B23.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参考答案:D24.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抑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1949-1979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B.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参考答案:D25.李大钊说:“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主科学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国民革命运动参考答案:A考点:李大钊是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庶民的胜利》的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主张学习苏俄,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是一种潮流。。故选A。26.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参考答案:C27.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这是其能够实现统一的前提条件,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为秦国实现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这是秦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历史根源,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是秦国能够实现统一的主观原因,所以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答案选A。考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点评:秦朝能统一六国有着积极负责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条件同时秦皇个人能力也得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要持辩证的眼光看待此问题,要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如下图所示:统一条件:(1)春秋战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地区联系加强客观条件(2)人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一。(人民需要)(3)秦国变法彻底,实力最强。(秦的实力)主观条件:(4)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广泛吸引各国人才,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略。(个人适应潮流)28.有学者列表对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面临的问题解决办法成本缺少铁矿砂从120公里外的湖北大冶运输60两白银(每吨)缺少焦煤从河北开平运输或从国外进口16两白银(每吨)厂址位于大别山麓的低洼潮湿地带填土、垫高地基建厂30万两白银A.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近代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近代工业创办克服了诸多困难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参考答案:D29.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参考答案:C【详解】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错误。30.“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A.代表了人类社会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D.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参考答案:考点:智者学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解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的,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A项正确;BC两项是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意义;D项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讣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文史纵横》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2分)该制度有哪些特征?(4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4分)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指分封制。(2分)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4分)(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4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4分)(3)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1)结合材料一和二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2分,至少答出2点)材料三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和意图。(4分)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4分)材料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3)材料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2分,至少答出,2点)参考答案:(1)①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运用;②电子战、信息战;③战场空间的高度立体化;④规模大、节奏快;⑤双方伤亡人数悬殊。(2分,答出2点即可)(2)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2分)意图: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2分)反驳:①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②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4分)(3)内容:反对核战争。(2分)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2分)(4)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③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形成了自己本身的一套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向,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中国的官僚制度中的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就削弱了。而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在中国古代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不难看出,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照章办事,那么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地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行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摘编自马欣荣《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材料二1853年开始英国议会就提出要改革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议会中提出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和海军部,并对文官的录用、考试、晋升、分级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1855年5月21日,帕麦斯顿内阁颁布了官吏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独立考试的三人文官事务委员会,具体研究和实施改革方案。1870年6月4日,格莱斯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类官职”的原则,明确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英国以文官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国内政治上的落后、腐败和贪污或者说是政治上的不完善。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政治调整的典型。而它的这种做法对世界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世界2/3的国家都在实行这种官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现代政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功劳。——摘编自潘卫《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官吏制度发展的显著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英两国官僚制度发展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皇权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关系;儒家伦理奠定了官僚政治运行的文化环境;存在着民众、官僚、皇权三者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形式主义为特点的官本位文化。弊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存在忽视法律的现象;行政过程中的随意性;对民众的剥削与不负责任。(2)特征:英国的官吏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理性色彩;政府官员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政务和事务公开;英国官吏制度下的行政管理更注重法律的作用。认识:官僚制度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由不公平到渐趋于公平、公正和理性的历程;英国近代官僚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社会进步作用巨大,且对世界其他国家近代官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特点:根据“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得出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皇权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关系;根据“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得出儒家伦理奠定了官僚政治运行的文化环境;根据“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得出存在着民众、官僚、皇权三者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地编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