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层作业4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甲①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②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③用重垂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④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⑤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⑥用刻度尺测量P、Q、R距O点的距离s1、s2、s3;⑦用天平测量小球A、B质量m1、m2;⑧分析数据,验证等式m1s2=m1s1+m2s3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⑤与步骤④中定位卡的位置应;
(2)图乙是步骤⑥的示意图.该同学为完成步骤⑧设计了下列表格,并进行了部分填写,请将其补充完整.乙物理量碰前碰后m/gm1=17.0m1=17.0,m2=5.8s/cms2=54.35s1=,s3=79.75
ms/(g·cm)m1s2=923.95m1s1+m2s3=
2.如图甲所示,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车M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M使之运动,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N相碰并粘合成一体后,继续向前运动,在小车M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甲乙(1)获得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出的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段来计算小车M的碰前速度,应选段来计算小车M和小车N碰后的共同速度.(均选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M的质量mM=0.30kg,小车N的质量为mN=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kg·m/s.
(3)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M、N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总动量(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3.(2024广东广州模拟)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甲(1)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cm;
乙(2)实验前,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一个滑块,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3)调整导轨水平后,测出滑块A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1,滑块B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2.将滑块A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B静置于光电门2右侧,推动B,使其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经过光电门2并与A发生碰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2.光电门2先后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1、Δt2,光电门1记录的挡光时间为Δt3,遮光条的宽度为d.则滑块A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大小为.小明想用上述物理量验证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他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4.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BC斜面的倾角(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
(2)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3)某同学想用上述数据来验证碰撞前后机械能是否守恒,写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
5.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小球1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1继续向左摆动到B点,小球2做平抛运动落到c点.又测得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立柱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h,已知弹性小球1的质量m1.(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说明表示相应物理量的字母)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忽略小球的大小).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6.(2024广东梅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通过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测量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两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1(选填“大于”或“等于”)m2.
(2)在不放小球m2时,小球m1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m1的落点在图中的点,把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小球m1从斜槽相同位置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碰后小球m1的落点在图中的点.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斜槽必须足够光滑且安装时末端必须保持水平B.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C.必须测量出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D.实验中需要用到秒表测量小球空中飞行的时间(4)用刻度尺测量M、P、N距O点的距离依次为x1、x2、x3,通过验证等式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填字母代号).
A.m2x2=m2x1+m1x3B.m1x1=m2x2+m3x3C.m1x2=m1x1+m2x3D.m2x1=m2x2+m1x37.(2024广东广州高二月考)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导轨上安装光电计时器1和光电计时器2,带有遮光片的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两遮光片沿运动方向的宽度均为d,实验过程如下:①调节气垫导轨成水平状态;②轻推滑块A,测得滑块A通过光电计时器1的遮光时间为t1;③滑块A与滑块B相碰后,滑块B和滑块A先后经过光电计时器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2和t3.(1)实验中为确保两滑块碰撞后滑块A不反向运动,则mA(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
(2)碰前滑块A的速度大小为.
(3)利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公式为.8.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在平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②将木板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并固定,再将小球a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③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1)下列措施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每次实验均重复几次后,再记录平均落点C.a球和b球的半径和质量满足ra=rb和ma<mb(2)为完成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A.a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B.木板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LC.a球和b球的质量ma、mbD.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y1、y2、y3(3)只要验证等式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用(2)中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M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M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N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M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薄木片以补偿摩擦力.(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选填“AB”“BC”“CD”或“DE”)段来计算小车M碰前的速度.
(2)已测得小车M的质量m1=0.2kg,小车N的质量为m2=0.1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kg·m/s.
答案:1.答案(1)保持不变(2)26.50913.05解析(1)为使入射球到达斜槽末端时的速度相等,应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球,即步骤⑤与步骤④中定位卡的位置应保持不变.(2)由图乙所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则s1=26.50cm,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m1s1+m2s3=17.0×26.50g·cm+5.8×79.75g·cm=913.05g·cm.2.答案(1)BCDE(2)1.0351.03(3)守恒解析(1)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段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小车M和小车N碰后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的共同速度.(2)系统的动量即碰前小车M的动量p1=mMv0=0.30×0.34505×0.02kg·碰后的总动量p2=(mM+mN)v2=0.50×0.20605×0.02kg·m/s(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M、N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3.答案(1)1.345(2)降低(3)d解析(1)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1.3cm+9×0.05mm=1.345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说明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为减速运动,则右端较高,因此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降低.(3)滑块A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大小v3=d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公式有m2v1=m1v3-m2v2m2d1Δt1=m1整理得m24.答案(1)不需要(2)m1sP=m1sM+m(3)m1sP=m1sM+m2sN解析(1)m1>m2,两球碰撞后,m2的速度比m1自由滚下时的速度大,m1的速度减小,因此m1落到M点,而m2落到N点.设斜面倾角为θ,物体落到斜面上距离抛出点s时,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ssinθ=12gt2,scosθ=vt,整理得v=sg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m1v0=m1v1+m2v2②小球都做平抛运动,由①式结论可得v0=sPgcos2θ2sinθ,v代入②式整理得m1sP=m1sM+m2sN,(2)由(1)的分析可知,只要满足关系式m1sP=m1sM+m2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3)若机械能守恒,则满足12m1v02=12m将速度表达式代入可得m1sP=m1sM+m2sN.5.答案(1)弹性球2的质量m2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C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2)2m1a-h=2m1b-解析(1)小球1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m1g(a-h)=12m1v02,解得v0=2g(a-h),碰后小球1继续向左摆动,机械能守恒,则有m1g(b-h)=12m1v12,解得v1=2g(b-h),碰撞后球2做平抛运动,则有c=v2t,H+h=12gt2,解得v2=cg2(H+h),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代入求得的三个速度,则有m12g(a-h)=m12g(2)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2m1a-h=2m1b-h+m26.答案(1)大于(2)PM(3)B(4)C解析(1)为了保证入射小球碰撞后不反弹,入射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2)小球m1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m1的落点在图中的P点,小球m1和小球m2相撞后,小球m2的速度增大,小球m1的速度减小,都做平抛运动,所以碰撞后m1球的落地点是M点,m2球的落地点是N点.(3)斜槽末端一定要水平,只要入射小球每次释放的位置相同,就能使得每次碰撞前的速度相同,与斜槽是否光滑无关,故A错误;为保证每次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相同,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B正确;由于两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位置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相同,小球的水平射程能够反映小球的速度大小,所以实验中不用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和时间,故C、D错误.(4)若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m1v0=m1v1+m2v2,均乘时间得m1x2=m1x1+m2x3,故选C.7.答案(1)大于(2)dt1解析(1)滑块A和滑块B发生碰撞,用质量大的滑块A碰质量小的滑块B,则不会发生反弹,所以mA>mB.(2)滑块经过光电计时器时做匀速运动则碰前滑块A的速度为vA=dt(3)碰后滑块A的速度vA'=d碰后滑块B的速度vB'=d由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儿理财活动案例》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选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人事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人员管理篇
- 《巫婆的暑假》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合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人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人员管理篇】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22年公务员考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预测试题含解析
- 《基层干部管理》课件
- 驾驶员资格申请表
- Module 6 Unit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说课稿)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主要负责人重大隐患带队检查表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 菜品作业指导书-06
- 小学劳动教育调查报告
- 电动叉车控制系统详解带电路图
-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仓央嘉措诗全集
- 海洛斯操作手册(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