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景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F/3D/wKhkGWcKE-mAN6w2AAJFYiBAltA487.jpg)
![1 风景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F/3D/wKhkGWcKE-mAN6w2AAJFYiBAltA4872.jpg)
![1 风景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F/3D/wKhkGWcKE-mAN6w2AAJFYiBAltA4873.jpg)
![1 风景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F/3D/wKhkGWcKE-mAN6w2AAJFYiBAltA4874.jpg)
![1 风景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F/3D/wKhkGWcKE-mAN6w2AAJFYiBAltA4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景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体悟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赏析六幅风景画的特点及其思想内容,体悟解放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
2.赏析文章,多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学情分析:
由于时空距离,学生对课文内容兴趣不高,教学重点放在主旨理解和美学浸润上,要求不必过高。
课前预习资料:
一、茅盾及茅盾文学奖: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长篇小说类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以下是历届茅盾文学奖的部分得主及其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芙蓉镇》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
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英雄时代》
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湖光山色》
麦家,《暗算》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
王蒙,《这边风景》
李佩甫,《生命册》
金宇澄,《繁花》
苏童,《黄雀记》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9)
梁晓声、《人世间》
徐怀中、《牵风记》
徐则臣、《北上》
陈彦、《主角》
李洱、《应物兄》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20—2023)
杨志军、《雪山大地》
乔叶、《宝水》
刘亮程、《本巴》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东西、《回响》
二、写作背景:
《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
1940年5月矛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矛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往往以苍茫、悲凉的基调居多:“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崔湜:《大漠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岑参:《寄宇文判官》);“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周朴:《塞上曲》);“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李益:《登长城》)。即令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名篇,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等,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了解塞上风物,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
新授:
任务1:《风景谈》中的风景以场景呈现,本文主要描绘了哪些季节哪些风景场景?请用四字词给每一处场景命名,
活动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本文以新闻纪录电影拍摄的角度,讲述了看似不同而实则相互关联的六幅画面,自然地分成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可概括为“沙漠驼铃”。
第二部分(第2段),写延安人劳动晚归的剪影,可概括为“高原归耕"。
第三部分(第3、4段),写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劳动归来的欢乐场面,可概括为“延水夕照”。
第四部分(第5、6段),写延安石洞中一对促膝而坐的青年男女,可概括为“石洞雨景"。
第五部分(第7、8段),写延安青年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可概括为“桃林小憩”。
第六部分(第9、10段),写抗日战士一一小号兵的英姿,可概括为“北国晨号"。
活动二:用四字词语概括六个场景。
预设答案:
第一个场景:沙漠驼铃(新疆)
第二个场景:高原晚归(高原归耕)
第三个场景:延河夕照(延河声喧)
第四个场景:石洞雨景(石洞趣读)
第五个场景:桃林小憩(桃林茶社)
第六个场景:北国晨号(黎明剪影)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六个场景的季节。
【提示】①茅盾是一九四Ο年五月底到延安的,十月即返渝一幅画面恰恰描摹了“五月的北国”春季晨景。
②“月夜归耕"、“延河夕照”、“桃林小憩"诸画面显然提供了仲夏或初秋的景色——“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荞麦正当开花”……
任务2:1940年5月26日到10月10日,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个月,11月下旬到达重庆后不久,就写了这篇“见闻录"式的散文。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他在《回忆录二十七》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如何理解“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预设答案:
①文章描绘了四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高原晚归(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延河声喧)石洞雨景(石洞趣读)桃林小憩(桃林茶社),不仅写了自然风光,也包括了人的活动。
②文章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政治性。
③文章正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根据地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文章主旨,寓意深刻,含蓄委婉。
任务3:体悟本文高超的“剪辑”艺术。
“剪辑"一词,而今被影视艺术专用,《风景谈》也确实有影视文学的味道。全文由六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画面组成,画面精当“剪辑”,突出文章主旨。
把每幅画面后的纯议论文字连缀起来,作者用简赅的语言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
《风景谈》的写作与代表体现了茅盾的“斗争艺术”,更反映了他在“艺术斗争”中的深厚功力。
任务4: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分析“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
答: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
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三、拓展延伸:赏析《风景谈》的美学特点。
《风景谈》是茅盾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对《风景谈》主题思想的分析,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的崇高精神面貌这一阐释上。但这种分析有些概念化、表面化,或者说是较为笼统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的角度重新认识《风景谈》。
【提示】
①自然美。
《风景谈》所涉及的“自然”,虽然有着特定的地域、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但作者的观点,却有着普遍的意义。
作者认为,自然是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是美的,尤其在当时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显得更加美丽。这种思想充盈于全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茅盾先生的美学思想是和他的爱国主义感情交融在一起的。
星星峡外那四顾茫茫的死寂的沙漠袒露着原始的、粗粝的阳刚之美;黄土高原那“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包孕着清新、静穆的优美,如此等等,基本上都属于作者张扬的第一自然美。
三五月之夜,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月光的背景上,赶着牛、掮着犁,唱着短歌的归耕队伍所成就的田园诗般的剪影是美的;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那些从生产归来,散落在延河中舒心地洗涤、爽朗地谈笑的人群织成的“图画”是“美妙"的;二三十棵桃树下,半盘磨石,几尺短碣,开花的荞麦、屏风似的大麻和玉米组成的乡间茶社同样美不胜收——这些可以视作作者所赞美的第二自然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始终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更是自然美的主宰和灵魂;而美的自然只有成了人类活动的“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时,才有灵气、灵魂,从而具有了更深厚的美学意义;而且,人类的活动,还可以使不是美的自然有了动人心魄的美,如“石洞雨景"。
如“沙漠驼队”,作者写道:“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在“桃林小憩”后面,作者强调指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茅盾先生认为,面对伟大的自然,人只有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战胜者,才能显出自身的“更伟大”,成就一种崇高的美。不然,人也会像沙漠上那些“驼马的枯骨”,以其“微小的白光”融入“四周的苍茫”,更无从谈美和对美的欣赏了。
②社会美。
《风景谈》涉及了人的形体美、心灵美,进步人类反抗侵略、创造新世界的社会实践美,非常鲜明地表达了社会美的时代性、阶级性以及作者崇高的、严肃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茅盾先生认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对国内外敌人两面作战的陕北军民,他们的一切活动,无论生产、生活、站岗、休憩的场面,无一不是美的,值得讴歌赞颂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就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的具体体现。
其次,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是充盈于天地、照亮了环境的至纯至美的心灵美。
作者赞美那在雨中石洞里忙着追求新知、追求真理的一对青年男女“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正因为有了他们,“四面寂静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的“大自然顿时生色”,成了“可以称道"值得怀念的风景”。
不仅处在抗战中心的陕北儿女的心灵是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厨电产品用户论坛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坚果仁酥心糖定制包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抛接多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抗牙菌斑特效牙膏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变色龙效果卡牌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器官芯片模拟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可替换笔头笔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厨电产品组合套餐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控脂调料套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触不可及》影视鉴赏课件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7篇)
- 外科感染教案
- 《一页纸项目管理》中文模板
- 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自动和计算)
- 英语演讲-机器人发展
- JJF(纺织)064-2013织物防钻绒性试验仪(摩擦法)校准规范
- JJF 1905-2021磁通计校准规范
- GB 5009.7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 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燃气锅炉安装施工方案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