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廉江五中高一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挑条马面裙,配上素色衬衣,做个发簪盘发,在古风景点打卡,同烂漫山花合影……这个春天,中式穿搭受到青睐,成为游园踏春的一道风景。提起中式服装,人们可能会想到立领、对襟、盘扣等设计,棉麻、真丝、夏布等面料,提花、扎染、刺绣等工艺……这些经典元素,共同成就其典雅端庄。如今受欢迎的中式服装,多保留了传统服饰的大体形制和诸多元素,但却并非简单复制,而是结合当代审美和着装习惯进行了改良。比如,有的设计师对旗袍的腰线和下摆做宽松处理,方便人们日常穿着;有的厂商对马面裙面料组织和压褶工艺进行调整,使其便于机洗。在传承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和技术工艺,既不失复古优雅的质感,又更添时尚活力、好看又好穿,赋予了中式服装新的生命力。一段时间以来,在消费市场上,以汉服为主要代表的中式服装一直不乏拥趸。近期,随着马面裙等走红、出圈,“新中式”服装迎来爆发式增长。从旅游景点到城市商圈,从婚礼仪式到朋友聚会,中式穿搭愈发常见。这体现在供给端——订单源源不断,厂商开足马力、加紧赶工;反映在销售端——在商场门店、线上直播间,相关产品成为畅销款。有数据显示,在山东曹县,今年以来汉服网上销售额超12亿元,1—2月马面裙销售额超5亿元。从款式设计、材料选择,到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中式服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款式更时尚、价格更亲民,实现了销量、口碑双丰收。“新中式”走红,为文旅融合打开了新思路。以汉服为例,除了汉服生产销售,汉服租赁、写真拍摄等周边产业也蓬勃发展,还与剧本杀、演绎剧目等有机融合,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比如,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周边,汉服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消费者提供化妆造型、跟拍摄像等全套服务;在河南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打造演艺剧目《唐宫乐宴》,游客不仅可以换上汉服体验诗、乐、茶、礼等传统文化,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剧中人。这说明,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场景创新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动文旅融合,既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有利于挖掘消费潜力、拓展市场空间。“新中式”受追捧,离不开新兴消费群体的壮大。从表面上看,年轻人往往对潮流文化和时尚元素比较敏感,也乐意为商品的美学体验、文化价值买单。由更深层次去观察,作为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与生俱来、与日俱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个性品位的“新中式”,自然能赢得他们的喜爱。不只是年轻消费群体,着眼未来,随着热度的走高和供给的不断丰富,“新中式”将收获越来越多年龄段消费者的关注。服饰是文化礼仪的载体,“国潮”服饰彰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越来越多的“国潮”服饰现身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无形中加深着人们对中式美学的理解,提升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如今,在国际T台秀场上,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频频亮相,映照着中华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读懂“新中式”热度背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一定能让服章之美绽放新光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摘编自何娟《让服章之美绽新彩》)材料二:位于北京五道营的那曲,是一家生长在老胡同里的新中式服装店。手工盘扣开衫、木机机织宋锦马甲、手绘青碧蜡染衣裳……透过窗口,能看到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传统手工制作的新中式服装,不少消费者正在参观选购。深耕行业10多年的那曲品牌主理人、设计师咪娜观察到,新中式的走红并非一日之功。早在2020年左右,关注新中式的消费者就已明显增多。“围炉煮茶、琴棋书画等一些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传统中式服装,产生穿新中式服装的需求。”咪娜说。新中式为何能出圈?一方面,消费者力挺传统文化。楠玉表示,新中式风格既符合当代时尚审美标准,又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吸引这些消费者的是新中式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更是年轻消费者对传统文化日益提升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新中式服装是展现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载体。“比如,我们尝试通过用漳绒和漳缎去表现渔樵耕读,用米浆做古法盘扣,希望让消费者通过服饰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咪娜说。另一方面,消费者不仅仅是在为新中式服饰等商品买单,更是认可其背后承载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楠玉表示,新中式流行的背后体现出消费者对多元化和丰富精神层面消费的需求。很多新中式服装都是围绕真丝、香云纱、绸缎等天然质感的传统面料展开,无不透露着独特的中式审美气质。“穿上带有传统元素和古法手工艺的新中式服装,就是一个字——美。”刘晓倩说。当前,新中式消费已形成一条从设计、生产到衍生周边及线下活动的完整产业链。消费端需求的增长也给上游供应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更多人关注传统纺织技术。“新中式火了以后,带动了整个传统手工业的繁荣。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我们上游供应商订单也多了起来,为当地的不少纺织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为我们传承传统手工艺技术积累了更多力量。”咪娜说。(摘编自李思雨《“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穿着设计新颖、面料舒适、做工精湛的中式服装游园踏春,成为今春的一道独特风景。B.结合当代审美和着装习惯对传统服饰进行改良,使中式服装好穿又好看,更具时尚活力。C.“新中式”服装爆发式增长,既体现在供给端和销售端,也体现在中式穿搭愈发常见。D.新中式走红,可带动传统手工业的繁荣,同时有利于促进就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传承。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因地制宜地推动文旅融合,才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而挖掘其消费潜力、拓展其市场空间。B.“新中式”不仅受到平视世界一代的追捧,而且随着其热度的不断走高,其它年龄段的人群也日益壮大。C.国际T台秀场上,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频频亮相,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逐步提升。D.新中式消费形成完整产业链,其消费需求的增长,让更多人关注传统纺织技术,带动传统手工艺的繁荣。3.下列选项,关于两则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均从具体的生活场景切入,引出文章的话题,让文章更具生活气息。B.两则材料都围绕“新中式”服装展开论述,论述重心都分析其受追捧的原因。C.两则材料的主体部分均采用并列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观点进行论证。D.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明显不同,材料一多用举例论证,材料二多用引用论证。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5-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以及预测MarketsizeandforecastofChineseHanfufrom2015to2025【注:E表示预测的年份】A.中国汉服销售规模一路攀升,主要原因是“马面裙”等走红、出圈的溢出效应。B.中国汉服销售预计在2027年达到峰值241.8亿的规模,此后会出现明显的下跌。C.2020年以后,汉服销售增长率逐年下降,这说明企业在创新上下的功夫还不够。D.2019年汉服销售增长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此时关注“新中式”的消费者增多。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新中式”服装受追捧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孩儿面梁晓声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20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问归还什么?青年犹豫不语。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多岁的劳改分子。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30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友人夫妇,顿时肃然。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友人愧曰:“当然当然。”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青年回答:“3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年来京归还古砚,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B.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微妙的想法”是指友人夫妻因平白多了一个兄弟而暗自喜悦。C.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足见他的大智大勇。后来伐树遇到危险,伐木队长为了救他牺牲了性命,这使得队长妻儿以后的生活很艰难。D.小说结尾青年拒收五千元,友人只好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是因为要表达对青年归砚的感谢和对青年美好品质的赞许之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集中、紧凑地展开,也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古砚情,有利于主题的表达。B.小说结尾友人的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我”的心中暗思,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具有余韵悠长的效果。C.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准确华丽的语言风格。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8.“青年”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青年归还古砚是小说的主体情节,但小说为什么要花近一半的篇幅,写青年讲述往事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秋七月丙辰,渊入雀鼠谷,壬戌,军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代王侑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骁果数万屯河东以拒渊。会积雨,渊不得进。雨久不止,渊军中粮乏。裴寂等皆曰:“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曰:“还守太原,一城一地为贼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当然。渊乃悟。八月,己卯,雨霁。庚辰,李渊命军中曝铠仗行装。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趣召后军。后军至,渊欲使军士先食而战,世民曰:“时不可失。”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材料二: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耶?”靖曰:“凡兵以前向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渊A建成B战C小却D世民与军头临淄E段志玄F自南原引兵G驰下H冲老生陈A.ACF B.BDG C.ADH D.DFG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壬戌,古代的纪时方式,在文中表示纪年。B.止,指停止。C.趣,指立即、立刻。D.几,指几乎,差一点。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过天晴后,李渊命令士兵晾晒兵器铠甲等行军打仗的装备,并率领军队往东南方向进发霍邑,然后兵分两路,将霍邑城包围。B.宋老生据险固守,后来无法忍受李建成、李世民的咒骂,率领士兵从东门南门分道杀出,最终不但被击败,而且还被刘弘基斩杀。C.李世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斩杀数十人,不仅所用的两把战刀砍出缺口,甚至衣袖上沾满鲜血,直往下流,他甩掉后继续投入战斗。D.李靖认为李建成在交战时从马上掉下来,并且右军向后退却的行为迷惑了敌军,使敌军急切进攻,最后敌军大败,是变“奇”为“正”。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4分)(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4分)14.根据李靖的分析,请推断霍邑战争胜利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山行即事【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①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①狎(xiá):亲热、玩乐的意思。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联统摄全诗,颔联承“阴”,颈联承“晴”,尾联点明“山”,全诗的艺术构思十分精巧。B.颔联中写“荷雨”洒湿衣服,“蘋风”吹拂着衣袖,伴随这样风雨的“山行”给人清爽的感觉。C.尾联写经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陶醉其中,三日不醒。D.全诗未见“行”字,但浮云往来、荷雨湿衣、蘋风吹袖等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16.诗歌颈联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3)《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唱响在历史的天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或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____________推动科技创新……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新中国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____________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____________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功勋模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扬起信念风帆,树立模范标杆,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____________、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B.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C.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D.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择善而从B.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择善而从C.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见贤思齐D.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见贤思齐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家勋章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