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唐初有一位统治者,他“安民抚农”、“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从而出现了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局面。这个局面被后世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2.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一座宫堡式建筑,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受到汉藏两族人民爱戴的唐朝公主是()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王昭君 D.李清照3.考古发掘还原了某朝西市最初的样子:西市内有四条街道,以“井”字形排列,各街两侧均设有水沟,在水沟的外侧还发现有人行道。考古发掘的朝代应是()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4.将李白、杜甫、颜真卿、吴道子、阎立本等人的成就汇编在一起,可以探究学习唐朝的()A.科学技术成果丰硕 B.农业生产逐渐发展C.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D.文化交流日益加强5.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A.黄巾起义 B.朱元璋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6.在马六甲,有三宝山、三宝井、三宝亭,在吉隆坡怡保有三宝庙,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文莱、柬埔寨都有三宝庙、三宝宫、三宝禅寺或三宝塔,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海洋之子,给他们带来文明与和平的中国使者。材料中的“中国使者”是()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郑和7.明朝建立后,设立了负责侍卫、缉补、刑狱诸事的机构,负责监视官民,保护皇帝,这一机构是()A.通判 B.“三司” C.“厂卫” D.五军都督府8.戚继光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创作的背景是()A.元朝残余力量不断侵扰 B.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C.荷兰殖民者强占台湾 D.东南沿海倭寇猖獗9.下列著作,是由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是()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10.一位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宦官在他的回忆录里记录了船员们的四个活动场景,其中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在越南抢夺当地居民们的财物B.出发前搬运精美的瓷器装船C.拒绝伊朗使节随访中国的请求D.在英国的利物浦购买新丝绸11.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 B.农民起义 C.土地兼并 D.皇室内乱12.16世纪初的明弘治年间,苏州吴江县只有两个市镇,到16世纪中期的嘉靖年间,吴江县已有十市四镇。吴江市镇的大量涌现主要得益于()A.人口的迅速增长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刺激13.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的官员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他指的是()A.六部 B.厂卫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14.清朝乾隆皇帝时,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新疆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15.清朝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时期,据统计康熙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5亿,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出现这一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专制强化,政治黑暗C.科技发达,社会进步 D.教育发达,文化昌盛16.一代国学大师孟森曾经感叹:“明清之间著述,几遭尽毁”,“始皇当日焚书之厄,绝不致离奇若此”。他评价的是清朝的哪一现象()A.焚书坑儒 B.特务机构 C.密折制度 D.文字狱17.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遂采取()A.打击倭患措施 B.限制外商贸易的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 D.协商解决互通有无的问题18.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19.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变化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日益平民化 B.追求宗教神学 C.满足统治者需求 D.逐步走向没落20.清代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作品是()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志通俗演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1.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具创新】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材料二【技术进步】瓷枕是古代寝具,定窑孩儿枕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它釉色白润如玉,工艺精巧,孩儿伏卧在床榻上,两臂环抱垫起头部,两足交叉上跷,似乎在床上撒娇蹬腿,栩栩如生,活泼有趣。孩子的形象寄托着古人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冀,或带有祈求多子多福的意义。传世的孩儿枕稀少,因而十分珍贵。这件定窑孩儿枕不仅是宋代风俗的见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摘编自牛叶《探究宋代定窑孩儿枕的艺术特色》材料三【人口迁移】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唐朝天宝年间(742~756)2080万40%3120万60%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5500万65.5%2900万34.5%——摘编自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1)材料一反映唐朝在农业工具上有什么创新?生产工具的创新对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的“孩儿枕”具有的有哪些特点和历史价值?(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宋时期人口分布的变化。它反映了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2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几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摘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1)材料一涉及的盟约是哪两个政权之间订立的?根据材料说一说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盟约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4)综合以上问题,谈谈这些对当今处理民族关系的借鉴意义。2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帮他们一起完成。【创立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科举制是哪个朝代正式确立的?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是什么?【地方行政区划】(他)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这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我国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政治制度史》(2)材料中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立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创立的影响。【强化权力】明初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前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将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摘编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3)根据材料归纳明初地方政策的特点及采取这种政策的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间的矛盾采取什么措施?(4)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这一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请你从唐朝、宋朝和清朝三个朝代选择一个皇帝,说说其在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上措施。(要求:参照以下示例仿写,列出皇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响。)示例: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21题答案】【答案】(1)创新:曲辕犁。作用:①节省人力;②利于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③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2)特点:①工艺精巧(或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活泼有趣);②带有古人的情感寄托;③数量稀少;④十分珍贵(或收藏价值高)。历史价值:①孩儿枕见证了宋代的社会风俗;②孩儿枕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3)变化: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或南方人口增加,北方人口减少;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变大,北方人口占比减小)。经济现象:经济重心南移。原因:①南方战乱少(或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作物生长;④南方统治者政策上的重视。【22题答案】【答案】(1)政权:辽和北宋。这一盟约促进双方边境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2)特点:相互吸收。相同之处:创制文字;发展生产;制定法律。(3)模式:宋——第二种;元——第一种。(4)借鉴意义: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等。【23题答案】【答案】(1)隋朝;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制度:行省制度。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行政机构之一,一直沿用至今。(或我国省级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