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2024年秋季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林则徐曾上书道光帝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说明鸦片贸易的危害包括()①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②败坏吏治,清朝统治渐趋腐朽③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④白银外流,国家财政日益紧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学者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3.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4.“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推翻旧政治体制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进新文化运动5.沃斯利在《1860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中说:“我们进去的时侯,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大火之后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是()A.英国和日本 B.俄国和美国 C.英国和法国 D.德国和日本6.郑观应说:“今长江三十数日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7.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是()A. B. C. D.8.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摆脱封建羁绊、抛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里的“方向”和“道路”是指()A.走农民阶级平均主义道路 B.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C.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改革内政外交 D.走资产阶级革命道路9.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于是,洋务派()A.加大对军事工业的投入 B.创办民用企业辅助军工发展C.开始引进西方先进设备 D.兴办民营企业实现了“求富”10.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的与左宗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12.一位美国学者评价洋务运动时说:“洋务运动既不是政变、革命,也不是一个新的时代,只不过是依仗全体士大夫的能力与努力,使历史上难以避免的没落过程留下一个小阳春。”对该评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B.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C.洋务运动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宣告全面破产D.洋务运动最终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13.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外国列强抵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14.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指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以下属于他“变”的主张是()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裁撤冗员③裁减绿营④废除八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有研究者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失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是指()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大题,16题10分,17题15分,18题13分,19题17分,共55分)16.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勇担保卫祖国安全之责,探索民族振兴之路。晋华中学的同学们以“救亡图存”为主体开展活动,设计了如下环节,请你参与完成。(10分)(1)【捍卫民族尊严】阅读以下诗句,按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5分)虎门一怒令硝烟,切恨西夷掠海沿。挥笔如风惊案动,长空万里舞云笺。——《七绝》历史人物:_______人物简介:______________。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皇帝所写挽联历史人物:_______人物简介:清末海军将领,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精神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索民族振兴】以下三组图片分别为研究哪一历史事件提供了依据?并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事件简述其背景。(5分)第一组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第二组|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第三组康有为京师大学堂17.铭记屈辱,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历史教训。为此,社团同学在推文的最后放置如下材料,请你据此,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自今以后,大皇帝想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摘编自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材料三: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申报》1895年5月15日(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面对这一情况,中国是如何应对的?最终结果如何?(3分)(2)材料二内容与哪一条约有关?材料内容涉及条约中的哪两项条款?这两项条款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6分)(3)材料三中“全台归于倭人”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该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18.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薄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后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材料四:1895年8月,《中外纪闻》在北京创刊,梁启超等人负责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次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办,梁启超担任主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文章,比较系统地宣传了变法维新的主张,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共鸣。——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李鸿章为加强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材料三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梁启超等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分)19.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图文展示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图文学史”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17分)展板—【释读图片·铭记历史】图一金田起义浮雕图二轮船招商局图三三元里平英团旧址图四致远舰(1)一组同学展示了如上图片,它们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4分)请你写出近代人民承担的历史任务。(2分)展板二【解读卡片·见证近代开端】《南京条约》稿本相关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协定关税、赔款2100万银元。评价: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二组同学制作了《南京条约》稿本介绍卡片,请你结合卡片信息,分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理由。(3分)展板三【分类文物·探寻近代历史】①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②《天朝田亩制度》书影③《资政新篇》书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