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江苏省江阴市石庄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2.1节“地形和地势”,主要内容涵盖地形的分类、特点及分布,地势的概念、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本节课为新人教版,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家乡的情感。
结合江阴市石庄中学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地形、地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学习工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及特点,了解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家乡及国家地形的认识。
2.地理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形、地势的能力,学会观察自然、了解家乡的情感。
3.综合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环节,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人地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地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5.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3.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难点:
1.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2.我国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地考察等手段,直观展示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掌握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设计地形分布图、地势示意图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我国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结合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讲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研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深化对地形、地势知识的理解。
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竞赛:设计有关地形、地势的知识问答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子,让学生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地形、地势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成果展示:让学生将实地考察的成果以报告、PPT等形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运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运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视频:播放有关地形、地势的短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地势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在线工具:运用在线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让学生实时查询地形、地势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形、地势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部分,共计45分钟。
1.课前准备(5分钟)
教师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同时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中教学(35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地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吗?”让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解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了解我国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举例: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形类型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3)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选取典型例子,让学生分析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分析地形对农业、城市布局、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4)实践活动(5分钟)
设计有关地形、地势的知识问答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地形、地势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课后拓展(5分钟)
学生结合家乡的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并将成果以报告、PPT等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整个教学流程紧密围绕地形、地势这一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形、地势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知识点梳理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2.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3.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5.地形、地势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
1.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势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倾斜程度。地形、地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形是地势的具体表现,地势是地形的总体趋势。
2.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1)山地:我国山地占总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山地地形陡峭,坡度大,地势高,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2)平原:我国平原占总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高原:我国高原占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原地形较为平坦,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4)丘陵:我国丘陵占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东南丘陵、辽东丘陵等。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地势相对较低,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好。
3.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地势对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山地的高海拔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形成垂直气候带;平原地区的河流发育,形成宽广的河流平原;高原的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特殊的高原生态环境。
4.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分布、方式和规模产生重要制约。例如,山地地形陡峭,交通不便,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限制了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
5.地形、地势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
地形、地势在地理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山地地形发展旅游业、林业;利用平原地区发展农业、工业;利用高原地势进行风力发电等。同时,地形、地势也是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等重要考虑因素。板书设计1.地形、地势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地形: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征,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
-地势: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倾斜程度。
-地形与地势的关系:地形是地势的具体表现,地势是地形的总体趋势。
2.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山地:占总面积的33%,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
-平原:占总面积的12%,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高原:占总面积的26%,分布在西部地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丘陵:占总面积的10%,分布在东部地区,如东南丘陵、辽东丘陵等。
3.地形、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山地的高海拔影响气温和降水,形成垂直气候带。
-水文:平原地区的河流发育,形成宽广的河流平原。
-生物:高原的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特殊的高原生态环境。
-土壤:地形、地势影响土壤的分布和肥力。
4.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活动范围:山地地形陡峭,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方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规模: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限制了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
5.地形、地势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业:利用山地地形发展旅游业、林业。
-农业:利用平原地区发展农业。
-风力发电:利用高原地势进行风力发电。
-城市规划:地形、地势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
-交通建设:地形、地势影响交通线的布局和建设。
-水利工程:地形、地势对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有重要影响。课堂1.课堂评价
(1)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针对地形、地势的概念,提问学生:“请大家来说说地形和地势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观察: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维过程和合作情况。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3)测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抢答等形式,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设计有关地形、地势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批改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析。例如,在批改有关地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14-2025人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人民币借款合同:外汇质押版
- 商业地产买卖合同样本参考
- 版劳动合同范本简易版
- 全新百货购销合同案例分析
- 医疗器械代加工合同
- 散货及快件出口运输代理合同条款
- 天然气领域内部合同承包合作框架
- 8《从猜想到验证》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 贷款抵押合同担保协议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登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课件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白)课件
- 彩生活运营模式2016年
- 脂肪肝的科普课件
- 某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
- 片剂工艺流程图
- 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 信息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 新湘教(湖南美术)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精心整理汇编)
- 大智慧指标公式函数大全(完整可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