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3课祭十二郎文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3课《祭十二郎文》教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分析1.理解并鉴赏《祭十二郎文》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渲染、修辞手法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分析并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历史文化观念。
3.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4.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对语文课程有着较好的兴趣,课堂参与度较高。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对散文、小说、诗歌等基本文学体裁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祭十二郎文》这样的经典古代散文,学生们可能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如古文词汇、句式结构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但他们在分析复杂文本、挖掘文本深层含义方面仍有一定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深入挖掘《祭十二郎文》的艺术特色。
此外,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较好,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但在创新思维方面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将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课堂纪律良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可能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挖掘深层含义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3课《祭十二郎文》的教材。同时,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参考。
2.辅助材料:收集与《祭十二郎文》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韩国hashimoto的《祭十二郎文》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古文词汇卡片,帮助学生巩固重点词汇。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部分,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分组讨论区和课堂讲解区。在分组讨论区,设置几个讨论小组,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在课堂讲解区,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装饰,如古代文化背景的图片、书法作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
5.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教学资源的播放。同时,确保教室内的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视频和音频资料。
6.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教学课件,内容包括课文讲解、历史文化背景、重点词汇解析、讨论问题等。课件要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7.教学反馈表:准备一份教学反馈表,以便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教师通过播放韩国hashimoto的《祭十二郎文》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然后简要介绍《祭十二郎文》的背景和作者韩愈,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课文讲解(10分钟)
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过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文本分析(2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深入理解课文的艺术特色。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情感渲染和修辞手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互相交流和学习。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邀请几位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点评和指导,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意见。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艺术特色。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注释版本,以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相关历史资料,如韩国hashimoto的《祭十二郎文》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其他古代散文作品,如《论语》、《孟子》等,供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古代文学鉴赏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
-在线讨论区或论坛,让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或专业人士交流讨论。
2.拓展建议:
-让学生阅读《祭十二郎文》原文及注释版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观看韩国hashimoto的《祭十二郎文》朗诵视频,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增强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比较阅读其他古代散文作品,如《论语》、《孟子》等,思考它们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阅读古代文学鉴赏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了解不同的文学理论和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参与在线讨论区或论坛,与其他同学或专业人士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板书设计1.知识点板书
-《祭十二郎文》的作者韩愈及其背景介绍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情感渲染板书
-通过板书设计,展示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感,如使用线条、颜色等手段,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用图片或符号来表示课文中的情感渲染,如心形符号代表作者的思念之情,泪水符号代表作者的悲伤之情。
3.艺术特色板书
-通过板书设计,展示《祭十二郎文》的艺术特色,如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线条等手段,表现出文章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用图示或流程图来表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使用箭头表示作者的思路流程,使用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修辞手法。
4.趣味性板书
-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趣味性板书,如编写一段小故事,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使用一些有趣的符号或图标来代替文字,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典型例题讲解八、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一:分析《祭十二郎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答案:作者在文中通过直接抒发情感、借助景物描绘、运用修辞手法等手段来表达情感。例如,“吾侄十二郎,吾家之千里驹也”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十二郎的赞美和疼爱之情。
2.例题二:解释《祭十二郎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答案:例如,“吾侄十二郎”中的“十二郎”是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表示作者对侄子的亲切称呼。了解这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例题三:分析《祭十二郎文》中的修辞手法。
答案: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吾侄十二郎,吾家之千里驹也”运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十二郎的才华和家族的期望。
4.例题四:概括《祭十二郎文》的主旨。
答案:本文主旨是作者对侄子十二郎的赞美、疼爱和悼念。通过对十二郎品德、才华的赞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福州地区二手房买卖法律文件
- 劳动合同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材料供应合同2篇
- 汽车指标租赁合同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集合
- 物业委托管理合同范本
- 财务转正述职报告范文
- 补充报告范文
-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中学生学习方法》课件
- 年产10万吨电解铜的铜电解车间设计
- 砌体结构PPT课件
- 检验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 下乡调研农业访谈总结
-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 D702-1~3 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2004年合订本)_(高清版)
- 租户分级安全管理规定
- 钢板桩支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年产20万吨氯碱盐酸工段工艺设计(共22页)
- 沙多玛产品目录表
- 《卵巢黄体破裂》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