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 善用自然资源(教案)_第1页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 善用自然资源(教案)_第2页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 善用自然资源(教案)_第3页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 善用自然资源(教案)_第4页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 善用自然资源(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3.12善用自然资源(教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善用自然资源》,通过学习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相关,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特点。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善用自然资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二、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2.科学思维:训练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探索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特点,对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习兴趣: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保护有一定的兴趣,尤其对于身边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较为关心。学习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来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较为被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可能会感到抽象,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资源利用联系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善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如模拟资源分配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利用的决策过程。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使用PPT展示自然资源图片和数据,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在线测试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访问相关网站,获取更多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信息,拓宽知识视野。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这节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自然资源吗?我们又是如何使用这些资源的呢?”

-学生们可能会提到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

-我会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善用自然资源,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2.知识讲解

-我会简要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自然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

3.案例分析

-我会给出几个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案例,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保护等。

-学生们需要分析这些案例中自然资源利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会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小组讨论

-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针对一个自然资源利用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们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经验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实践活动

-我会组织一个模拟资源分配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学生们需要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资源管理者、使用者等,进行资源分配和决策。

-游戏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6.总结与反思

-我会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学生们可以谈谈自己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新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

-我会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个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创意方案。

-学生们需要在下一节课上分享他们的创意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六、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

-《生活中的节约用水小窍门》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我们的家园》

-《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

-《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利用》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我鼓励学生们在课后阅读以上拓展材料,以加深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理解。

-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自然资源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向:

-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节水措施的实际效果。

-研究土地资源的保护策略,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保护措施。

-探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前景,如太阳能、风能等。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学生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如何在社区层面推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类如何在不损害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学生们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河流清理等,亲身体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下一节课上,我会预留时间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和学习心得,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我会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制定家庭节水计划、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学生们可以定期记录自己的环保行动,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最后,我会提醒学生们关注国家关于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了解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些拓展和延伸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七、课堂1.课堂评价

-提问:在讲解自然资源利用时,我会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资源利用方式是否可持续?”或“你能举例说明在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观察:我会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会注意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

-测试:在课程结束时,我会进行一次小测验,以检测学生对自然资源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可能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及时解决问题:在课堂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或知识点存在误解或困惑,我会及时进行解释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作业评价

-批改: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并应用课程内容。我会特别关注学生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点评:在批改作业后,我会给出具体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创新性的想法。

-反馈:我会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我会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鼓励进步:我会鼓励学生在每一次的作业中都有所进步,无论是知识点的掌握还是思考能力的提升。我会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中来。

-定期总结:我会定期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整体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我会确保评价过程始终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八、内容逻辑关系①教学重点知识点: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自然资源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和措施

②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③重点句子:

-“自然资源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和合理规划,我们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上了这节关于善用自然资源课,感觉挺有收获的。首先,我想说说教学方法上的反思。

在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时,我使用了PPT展示,这样既直观又生动。我发现学生们对图片和数据的反应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积极得多。但是,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文字描述不够详尽而感到困惑。所以,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关键概念和术语,不仅要通过图片和例子讲解,还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补充说明。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看到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这让我很欣慰,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好机会。不过,也有部分学生似乎不太愿意发言,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度。

至于实践活动,我安排了一个模拟资源分配的游戏,这个游戏设计得挺有趣的,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资源分配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是,游戏结束后,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游戏中的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感到迷茫。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觉得今天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们在知识上对自然资源的分类、利用和保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技能方面,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情感态度上,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我在讲解自然资源的特点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际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

另外,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那些不太活跃的学生,找到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方法。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一个水电站一年发电量为1.5亿千瓦时,如果这个水电站是利用水力发电的,平均每千瓦时电需要消耗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水的位能转化为电能。一般来说,1千瓦时电大约需要消耗0.001立方米的水。因此,计算如下:

1.5亿千瓦时×0.001立方米/千瓦时=15000立方米

所以,这个水电站一年大约需要消耗15000立方米的水。

2.例题:某城市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减少10%的能源消耗,如果现在该城市的能源消耗为每年200万吨,那么五年后该城市的能源消耗预计是多少?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减少10%后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如下:

200万吨×(1-10%)=200万吨×0.9=180万吨

所以,五年后该城市的能源消耗预计是180万吨。

3.例题:一块土地,如果每年减少1%的肥力,经过10年后,这块土地的肥力还剩下多少?

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复利计算来解决。每年的肥力减少1%,相当于每年保留99%的肥力。计算如下:

(1-1%)^10=0.99^10≈0.9044

所以,10年后这块土地的肥力还剩下大约90.44%。

4.例题:一个农场每年种植小麦,每亩地平均产量为300公斤,如果农场有1000亩地,那么一年内这个农场可以收获多少小麦?

解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每亩地的产量乘以总面积即可。计算如下:

300公斤/亩×1000亩=300000公斤

所以,这个农场一年内可以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