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六校联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分布,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

(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形成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

分布格局。这种格局本质上反映了

A.早期王权国家的形成B.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国野分立的城乡之别

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3.下表为春秋时期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当时

史料出处

(晋)邵绮夺夷阳五田……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鲁)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左传•成公十七年》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丙歇之父争田《左传•成公十八年》

A.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B.社会呈现转型之势

C.诸侯国之间冲突不断D.铁犁牛耕技术扩展

4.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

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5.在西周,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侯国的国君在中央任职,这些诸侯国的一些

重要官职也是由天子任命。据《礼记•王制》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

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西周的集权专制得到加强B.分封制树立了天子独尊地位

C.周王室对地方有一定控制D.周王对诸侯国实行层层分封

6.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

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

不再额外强调。这说明

A.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B.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D.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7.《晋书•颜含传》记载东晋的情况:“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

家丰,执事之忧”,到了梁代,“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表明东晋时期

A.国家动荡战乱不断B.豪强大族执掌朝政

C.集权专制较为薄弱D.农耕经济破坏严重

8.北朝末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令(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

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这一言论

A.肯定了江南开发的成果B.显示了北朝社会向上的精神面貌

C.偏离了政府的教化要求D.着眼于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9.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

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0.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

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

数据

户别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

政区

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

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1.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

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

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12.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

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

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13.清朝前期,福建出现了许多专做烟草贸易的烟铺和牙行,他们到烟草产地收购烟叶,

经过加工、包装再进行贩卖,时人惊叹“卖烟之家倍多米铺”。这说明当时

A.烟草生产改变了当地的劳作方式B.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作物拓展了土地的利用空间D.商业革命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14.清初的总督、巡抚除京官头衔外,其印信也临时使用遣官所用的长方形“关防”。另

外他们手下没有官方设置的属员,文牍事务主要依靠私人聘请的“幕宾”协助处理,“幕

宾”薪酬也由长官私人支付,不纳入国家开支。清初的这些举措

A.致使督抚不能正常行使职权B.表明国家财政陷入危机

C.利于加强中央对官员的管理D.推动地方吏治趋向公正

15.“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

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

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

A.源自于地域文化双向交流B.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

C.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D.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16.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

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

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

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

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底图(♦仍T*)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

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

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

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

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

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

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

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

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

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

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书籍中,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

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从第一本记载中国的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国印度见闻

录》(成书于851年)一直到阿拉伯地理学走向衰落的13世纪完成的《伊本•白图泰

游记》,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描写从未中断过。

——摘编自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文献中“中国形象”的出现作出解

释。(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三国志•魏纪》《后汉书•献帝纪》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曹操自领冀州牧。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曹操自为丞相。

天子使都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汉皇后伏氏,坐与父(伏)完书云”帝以董

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法。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

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

玺绶禅位。

材料二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

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正,南北朝选择宋齐梁陈纪年,五代十国则

选择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为标准。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

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他认为这一举措“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