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_第1页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_第2页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_第3页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_第4页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方案TOC\o"1-2"\h\u2538第1章政务服务平台概述 4198371.1政务服务背景与意义 4190491.2政务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4206491.3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目标与要求 42832第2章大数据分析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 5265832.1大数据分析技术简介 549222.2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需求 5232602.3大数据分析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 5147892.3.1智能审批 55262.3.2政策推荐 699442.3.3风险监测 6310972.3.4个性化服务 6206802.3.5效能评估 626289第3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与治理 6299913.1政务数据资源现状分析 6118133.1.1数据资源分布 659513.1.2数据质量与可用性 672023.1.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60333.2政务数据整合策略与方案 7263513.2.1数据整合目标 7215113.2.2数据整合原则 7231943.2.3数据整合方案 7325073.3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7175293.3.1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728893.3.2数据治理制度规范 790693.3.3数据治理技术支撑 7158643.3.4数据治理评价与监督 72909第4章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8149264.1总体架构设计 8239524.1.1用户层:涵盖企业、个人等不同类型的用户,满足各类用户的服务需求。 8172134.1.2应用层:包括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政务服务数据查询、政务服务数据分析等应用模块。 8176104.1.3支撑层: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管理等公共服务。 814284.1.4数据层:汇聚政务服务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870004.1.5基础设施层:包括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设备等,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862304.2技术架构设计 8211024.2.1用户界面层: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技术架构,提供多终端、多渠道的访问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833614.2.2业务逻辑层:采用微服务架构,将政务服务事项拆分为多个独立、可扩展的服务单元,便于管理和维护。 8280364.2.3数据访问层: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支持。 8308714.2.4基础设施层: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调配。 8311294.3数据架构设计 8233194.3.1数据源:包括政务部门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如公共服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以及其他部门共享数据。 8264944.3.2数据采集与整合:通过数据交换、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政务数据的多源采集和整合。 9215884.3.3数据存储与管理: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构建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管理。 9106554.3.4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脱敏等操作,为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 983294.3.5数据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 9145584.3.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政务服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 95205第5章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模型 93825.1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9134535.1.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9485.1.2数据挖掘方法 9126765.2政务服务需求预测模型 9227205.2.1时间序列分析法 924505.2.2机器学习算法 9150955.2.3深度学习算法 10299295.3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型 10203875.3.1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1033165.3.2主成分分析法 10304505.3.3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 10296565.3.4模型优化与应用 1010872第6章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与决策支持 1094226.1数据可视化技术概述 10103976.1.1数据可视化技术概念 1072736.1.2数据可视化技术发展历程 10318176.1.3数据可视化技术分类 11164006.2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 11191956.2.1可视化设计原则 11261536.2.2可视化设计方法 11257906.2.3可视化设计流程 11114736.3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 11114116.3.1决策支持系统架构 11315036.3.2功能模块 11259216.3.3应用案例 1110470第7章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 1235127.1安全与隐私保护概述 12278267.2政务服务平台安全策略 1244497.2.1网络安全防护 12247557.2.2数据安全保护 12297107.2.3应用安全防护 12188727.3隐私保护措施与方案 1277967.3.1用户隐私保护 12205457.3.2数据共享与交换隐私保护 13223467.3.3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310130第8章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实践 1357618.1案例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分析 13149938.1.1背景介绍 1328738.1.2数据来源与处理 13297998.1.3分析方法 13128938.1.4实践成果 13110568.2案例二: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1428208.2.1背景介绍 1495498.2.2数据来源与处理 1479558.2.3分析方法 14138368.2.4实践成果 1424828.3案例三:政务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 1453118.3.1背景介绍 14129378.3.2数据来源与处理 14270148.3.3分析方法 14276308.3.4实践成果 149548第9章政务服务平台推广与运营 14213459.1政务服务平台推广策略 1499289.1.1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渠道 1438519.1.2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15318849.1.3强化政民互动 1561749.1.4落实政策引导 15215939.2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153259.2.1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 15272249.2.2加强平台内容管理 15249689.2.3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579189.2.4强化安全保障 1539149.3政务服务平台持续优化与升级 15205389.3.1优化用户体验 15297779.3.2推进大数据分析应用 15154929.3.3引入先进技术 16191939.3.4定期评估与升级 167459第10章政务服务未来发展展望 162200810.1政务服务发展趋势 162602710.2政务服务创新方向 162852110.3政务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分析的深度融合前景 17第1章政务服务平台概述1.1政务服务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政务服务作为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构建服务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政务服务平台,有助于整合政务资源,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1.2政务服务平台发展现状我国政务服务平台的构建已取得显著成果。各级纷纷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信息化手段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目前政务服务平台的架构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但是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数据共享不畅、服务体验有待提升等,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3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目标与要求政务服务平台的构建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通过平台整合政务资源,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提升工作效率。(2)优化政务服务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服务流程,提升线上线下服务体验,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3)推进数据共享与开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治理能力。(4)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加强平台安全防护,保证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公众隐私权益。政务服务平台的构建要求如下:(1)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企业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2)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保证平台建设的有序推进。(3)推动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水平。(4)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各级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实现政务数据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能。(5)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服务监督、绩效考核等机制,保证政务服务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第2章大数据分析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2.1大数据分析技术简介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算法、统计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规模巨大、多样性强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发觉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知识和规律。在政务服务平台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智能分析和预测,为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2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需求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政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找出潜在规律,从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2)优化政策制定:基于大数据分析,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需求、预测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3)加强监管:通过对政务服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部门可以及时发觉异常情况,提高监管效果。(4)提升公众满意度:大数据分析有助于了解公众需求,改进政务服务,提高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3大数据分析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场景2.3.1智能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大量行政审批事项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进行审核。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审批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例如,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大数据分析可对历史审批数据进行挖掘,找出审批关键因素和潜在风险,为审批人员提供决策依据。2.3.2政策推荐基于大数据分析,部门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群体的政策需求,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准的政策推荐。例如,通过分析企业所属行业、经营状况等信息,为企业推荐适用的优惠政策。2.3.3风险监测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服务过程中的异常数据,提前预警风险。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觉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风险,提高监管效能。2.3.4个性化服务通过对公众在政务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部门可以了解公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在政务服务网站或APP上,根据用户的查询历史和兴趣,推送相关政策和办事指南。2.3.5效能评估大数据分析可对政务服务平台的工作效能进行评估,为部门提供改进方向。通过对服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办件时长、群众满意度等,评估政务服务效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第3章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与治理3.1政务数据资源现状分析3.1.1数据资源分布我国政务数据资源分布广泛,涵盖了各级部门的业务数据,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运行等多个领域。但是这些数据资源普遍存在孤立、分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务数据价值的发挥。3.1.2数据质量与可用性政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数据存在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的问题。数据共享与开放程度较低,导致数据可用性不高,难以满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3.1.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务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目前我国政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2政务数据整合策略与方案3.2.1数据整合目标政务数据整合旨在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和共享开放,提高治理能力,为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3.2.2数据整合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明确政务数据整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保证数据整合工作的有序推进。(2)数据驱动,业务协同: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3)保证安全,保护隐私: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保证政务数据整合过程中的安全和合规性。3.2.3数据整合方案(1)构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2)制定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来源、数据格式、更新频率等要素。(3)推动数据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数据质量。(4)加强数据安全保障,采用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3.3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构建3.3.1数据治理组织架构设立政务数据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推进的数据治理格局。3.3.2数据治理制度规范制定政务数据治理相关制度规范,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开放、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保证数据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3.3数据治理技术支撑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政务数据治理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数据治理能力。3.3.4数据治理评价与监督建立政务数据治理评价体系,对数据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数据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第4章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4.1总体架构设计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的原则,以满足行业政务服务的需求为核心,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4.1.1用户层:涵盖企业、个人等不同类型的用户,满足各类用户的服务需求。4.1.2应用层:包括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政务服务数据查询、政务服务数据分析等应用模块。4.1.3支撑层: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管理等公共服务。4.1.4数据层:汇聚政务服务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持。4.1.5基础设施层:包括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设备等,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4.2技术架构设计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架构设计采用分层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2.1用户界面层: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技术架构,提供多终端、多渠道的访问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4.2.2业务逻辑层:采用微服务架构,将政务服务事项拆分为多个独立、可扩展的服务单元,便于管理和维护。4.2.3数据访问层: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支持。4.2.4基础设施层: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调配。4.3数据架构设计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3.1数据源:包括政务部门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如公共服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等)以及其他部门共享数据。4.3.2数据采集与整合:通过数据交换、数据接口等方式,实现政务数据的多源采集和整合。4.3.3数据存储与管理: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构建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管理。4.3.4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脱敏等操作,为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4.3.5数据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4.3.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政务服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第5章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模型5.1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5.1.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首先需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与预处理。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门户网站、政务服务APP、线上线下办事窗口等。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规范化和数据转换,以保证数据质量与分析的准确性。5.1.2数据挖掘方法针对政务服务数据特点,本节采用以下数据挖掘方法:(1)关联规则挖掘:发觉政务服务事项之间的关联性,为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供依据;(2)分类与预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分类与预测模型,为政务服务需求预测提供支持;(3)聚类分析:对政务服务对象进行分类,以便于精准施策。5.2政务服务需求预测模型5.2.1时间序列分析法基于历史政务服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政务服务需求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政务服务需求量,为资源调配提供依据。5.2.2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等,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训练,构建需求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5.2.3深度学习算法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对政务服务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预测,进一步提升预测效果。5.3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型5.3.1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务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政策效果等方面,为满意度评价提供依据。5.3.2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满意度评价指标进行处理,降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提取主要成分,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5.3.3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设计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公众对政务服务的评价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准确性。5.3.4模型优化与应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满意度评价模型进行优化调整,使之更好地反映政务服务满意度实际情况,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第6章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与决策支持6.1数据可视化技术概述数据可视化作为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在政务服务领域发挥着的作用。它是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展示,以便于决策者快速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和规律。本节将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分类及其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6.1.1数据可视化技术概念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分析数据。它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可视化映射、图形渲染等关键技术。6.1.2数据可视化技术发展历程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图表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和大数据驱动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1.3数据可视化技术分类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静态可视化、动态可视化、交互式可视化和虚拟现实可视化。各类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6.2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旨在提高政务数据的可读性、易懂性和实用性,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节将从可视化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6.2.1可视化设计原则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清晰性、简洁性、一致性、突出性、可交互性和适应性。6.2.2可视化设计方法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可视化映射、视觉通道设计、交互设计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政务数据的有效呈现和高效分析。6.2.3可视化设计流程政务服务数据可视化设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需求分析、数据梳理、可视化设计、原型制作、用户反馈和迭代优化。6.3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的工具。本节将从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6.3.1决策支持系统架构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各层之间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接口规范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6.3.2功能模块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6.3.3应用案例以某市政务服务决策支持系统为例,介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作用。通过该系统,决策者可以实时掌握政务数据,提高决策效率,为民生服务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第7章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7.1安全与隐私保护概述政务服务平台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保障平台安全与用户隐私成为当务之急。政务服务平台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一旦遭受安全威胁,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章将从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角度,阐述政务服务平台在保障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维护用户隐私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7.2政务服务平台安全策略7.2.1网络安全防护(1)采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对平台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法入侵和攻击。(2)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对异常流量和行为进行实时分析,保证平台安全稳定运行。(3)建立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机制,定期对平台进行安全检查,降低安全风险。7.2.2数据安全保护(1)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2)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在遭受意外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3)实行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保证数据仅被授权人员访问。7.2.3应用安全防护(1)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安全设计,遵循安全开发原则,降低安全漏洞。(2)采用安全编程技术,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3)建立应用系统安全审计机制,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安全问题及时处理。7.3隐私保护措施与方案7.3.1用户隐私保护(1)遵循最小化原则,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保证信息仅用于政务服务平台正常运行。(2)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3)明确用户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信息收集、使用和共享的范围,保障用户知情权。7.3.2数据共享与交换隐私保护(1)在数据共享与交换过程中,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2)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安全机制,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3)对参与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各方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其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能力。7.3.3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1)制定政务服务平台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平台运行。(2)加强对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监管,保证隐私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3)开展政务服务平台隐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用户和平台运营者的安全意识。通过以上措施,为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全面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保障平台稳定运行,维护用户权益。第8章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实践8.1案例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分析8.1.1背景介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成为衡量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案例以某市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进行深入剖析。8.1.2数据来源与处理收集政务服务平台的办件数据、窗口服务数据、网上服务数据等,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构建数据分析模型。8.1.3分析方法采用数据挖掘、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8.1.4实践成果通过分析,发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的瓶颈问题,为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8.2案例二: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8.2.1背景介绍政务服务满意度是衡量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案例以某市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改进。8.2.2数据来源与处理收集政务服务平台上的用户评价、投诉建议、问卷调查等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构建满意度分析模型。8.2.3分析方法运用文本挖掘、情感分析、满意度评分模型等方法,对政务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8.2.4实践成果通过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找出政务服务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升服务质量。8.3案例三:政务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8.3.1背景介绍政务数据开放对于推动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某市行业政务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摸索政务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8.3.2数据来源与处理整理行业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制定数据开放标准,搭建数据开放平台。8.3.3分析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对开放数据进行创新应用研究。8.3.4实践成果通过政务数据开放,推动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激发创新活力,为决策和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政务服务平台推广与运营9.1政务服务平台推广策略9.1.1建立多元化的推广渠道政务服务平台推广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结合搜索引擎优化、在线广告、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提高平台知名度和用户访问量。9.1.2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活动,如政策解读会、在线咨询、知识竞赛等,激发公众对政务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9.1.3强化政民互动通过政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倾听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形象。9.1.4落实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级部门在政务服务中优先使用平台,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平台办理业务。9.2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9.2.1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9.2.2加强平台内容管理定期更新平台内容,保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9.2.3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