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_第1页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_第2页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_第3页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_第4页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方案TOC\o"1-2"\h\u8627第一章:引言 3164961.1编制目的 3320561.2编制依据 396211.3适用范围 321331第二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现状分析 3196612.1现状概述 3129802.2存在问题 415025第三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需求分析 491043.1用户需求 473263.1.1用户群体划分 4132903.1.2用户需求具体分析 5200503.2业务需求 6264013.2.1数据资源整合 625113.2.2数据共享交换机制 6109843.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314573.2.4数据质量保障 617690第四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架构 7317974.1总体架构 723064.2技术架构 712784第五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 8225455.1平台功能设计 856635.1.1数据归集功能 8207605.1.2数据管理功能 8280195.1.3数据共享功能 8272635.1.4数据交换功能 838865.1.5数据应用功能 8222955.1.6平台监控与运维功能 83015.2平台技术设计 8210985.2.1技术架构 9126475.2.2数据源层 963385.2.3数据集成层 982965.2.4数据管理层 9123535.2.5数据服务层 9113995.2.6应用层 950435.2.7技术选型 927625第六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 1053846.1数据清洗与治理 10132066.1.1数据质量评估 10155166.1.2数据清洗 1072036.1.3数据治理 10214286.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63356.2.1数据加密 11316996.2.2访问控制 1170836.2.3数据脱敏 114736.2.4数据审计 11233916.2.5安全传输 11212626.2.6法律法规遵循 119708第七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 11275227.1数据质量标准 11236447.1.1数据真实性 1142037.1.2数据完整性 11159007.1.3数据一致性 12323527.1.4数据准确性 12114487.2数据接口规范 12129797.2.1接口设计原则 1247197.2.2接口类型 12287127.2.3接口协议 12108547.2.4接口参数 13253117.2.5接口异常处理 138074第八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安全保障 1392708.1安全体系设计 13244128.1.1安全策略制定 1399478.1.2安全组织架构 13102988.1.3安全技术体系 1352388.1.4安全管理制度 14222498.2安全防护措施 14126838.2.1物理安全防护 14218628.2.2网络安全防护 14167728.2.3数据安全防护 14238818.2.4安全监控与审计 1529708第九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实施方案 1546749.1实施步骤 15281789.1.1需求分析 15239279.1.2系统设计 15215649.1.3技术选型与开发 15309189.1.4系统部署与测试 15106359.1.5培训与推广 15208029.1.6运维与优化 16113889.2项目管理与评估 16251839.2.1项目管理 16281499.2.2项目评估 1630627第十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进策略 163090010.1政策法规保障 162890010.2人才培养与交流 17第一章:引言1.1编制目的本方案旨在明确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及具体实施步骤,以促进政务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政务服务的协同发展。通过构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1.2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政务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和交换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的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行业政务数据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国各级行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部门间政务数据的共享、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构建与运行、政务数据安全保护与隐私保护、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各级部门应按照本方案的指导原则和要求,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工作,不断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第二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现状分析2.1现状概述我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自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级逐渐认识到政务数据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政务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交换。当前,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政务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与交换推进方案》等,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2)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各级积极搭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部分城市已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上线运行,为部门提供数据查询、等服务。(3)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机制逐步建立。各级逐步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机制,推动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例如,部分部门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的编制和发布,明确了共享数据的内容、范围、方式等。(4)政务数据应用取得初步成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为部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了政务数据的广泛应用。例如,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政务数据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2存在问题尽管我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意识不足。部分部门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共享数据的意识,导致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工作推进缓慢。(2)政务数据资源底数不清。部分部门对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了解不全面,数据资源底数不清,给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工作带来困难。(3)政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政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数据共享交换的效果。(4)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不健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尚不完善,部分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数据共享与交换渠道不畅。(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突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的完善。(6)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支撑不足。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接口等,目前我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支撑尚不充分。第三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需求分析3.1用户需求3.1.1用户群体划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用户群体主要包括部门、公共服务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其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部门:部门是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主要参与者,其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支持、加强部门间协作等。(2)公共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关注数据的实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主要集中在数据查询、分析和服务提供等方面。(3)企业:企业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获取政策信息、市场动态、行业数据等,以支持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力提升。(4)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对政务数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民生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关注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获取性。3.1.2用户需求具体分析(1)部门需求:(1)提高工作效率: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检索和功能,减少部门间重复劳动。(2)优化决策支持:平台应具备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等功能,为部门提供决策依据。(3)加强部门间协作:平台应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促进信息流通,提高协作效率。(2)公共服务机构需求:(1)数据查询:平台应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查询服务。(2)数据分析:平台应具备数据挖掘、分析、可视化等功能,为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数据支持。(3)服务提供:平台应支持数据共享,助力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3)企业需求:(1)政策信息获取:平台应提供及时、全面的政策信息,助力企业了解政策动态。(2)市场动态分析:平台应提供市场数据,支持企业进行市场分析。(3)行业数据查询:平台应提供行业数据,支持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4)社会公众需求:(1)民生服务数据:平台应提供与民生相关的数据,如教育、医疗、交通等,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2)数据透明度:平台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透明度。(3)数据获取便捷性:平台应简化数据获取流程,提高社会公众的数据获取便利性。3.2业务需求3.2.1数据资源整合(1)数据资源梳理:对政务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数据类型、来源、用途等。(2)数据资源整合:将分散的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库。(3)数据资源目录:建立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便于用户快速查找和定位所需数据。3.2.2数据共享交换机制(1)数据共享原则:制定数据共享原则,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和条件。(2)数据共享协议:建立数据共享协议,规范数据共享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3)数据交换流程:设计数据交换流程,保证数据交换的顺畅和安全。3.2.3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1)数据安全策略:制定数据安全策略,保证数据在共享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2)数据隐私保护: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加密、脱敏处理,保证个人信息安全。(3)数据审计与监控:建立数据审计与监控机制,对数据共享交换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防范风险。3.2.4数据质量保障(1)数据质量控制:对政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数据校验与清洗:对政务数据进行校验和清洗,消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冗余。(3)数据更新维护:建立数据更新维护机制,保证政务数据的时效性。第四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架构4.1总体架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政策法规层面、管理层级层面、技术支撑层面、安全保障层面和运行维护层面。政策法规层面:制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共享范围、共享方式等,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法律依据。管理层级层面: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中的职责和权限,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工作的高效推进。技术支撑层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技术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技术保障。安全保障层面: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采取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运行维护层面: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运行维护机制,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升级,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稳定运行。4.2技术架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个政务部门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实现政务数据的统一采集。(2)数据存储模块:提供大数据存储能力,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满足政务数据的海量存储需求。(3)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政务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为数据共享交换提供基础。(4)数据共享模块:实现政务数据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共享,支持数据查询、数据推送、数据订阅等功能。(5)数据交换模块:采用成熟的数据交换技术,实现政务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换,满足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的交换需求。(6)数据安全模块:保证政务数据在共享交换过程中的安全,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技术,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7)数据展示模块:提供政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功能,支持数据报表、数据大屏等多种展示形式,方便部门决策和分析。(8)数据运维模块:实现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运行维护,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功能优化等功能,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稳定运行。第五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5.1平台功能设计5.1.1数据归集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具备数据归集功能,能够将各级部门产生的政务数据统一归集至平台,为数据共享交换提供基础数据资源。数据归集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环节。5.1.2数据管理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具备数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目录管理、数据权限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通过数据管理功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5.1.3数据共享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实现数据共享功能,支持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数据共享应遵循最小化、按需、安全的原则,保证数据的合理使用。5.1.4数据交换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具备数据交换功能,支持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数据交换应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保证数据交换的顺利进行。5.1.5数据应用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提供数据应用功能,支持部门基于平台数据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数据应用功能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5.1.6平台监控与运维功能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具备监控与运维功能,对平台运行状态、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平台稳定、高效运行。5.2平台技术设计5.2.1技术架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采用分层技术架构,包括数据源层、数据集成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和应用层。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通过标准接口进行交互。5.2.2数据源层数据源层主要包括各级部门产生的政务数据,如业务系统数据、日志数据、文件数据等。数据源层负责为数据集成层提供原始数据。5.2.3数据集成层数据集成层负责将数据源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加载,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数据集成层采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技术实现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5.2.4数据管理层数据管理层负责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数据目录管理、数据权限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数据管理层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5.2.5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负责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检索、数据推送等功能。数据服务层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服务的封装和发布。5.2.6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各项功能模块,如数据归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数据应用等。应用层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便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和使用平台。5.2.7技术选型在平台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有技术成熟度和未来发展需求,选择具有良好功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技术。以下为部分技术选型:(1)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Oracle、MySQL等成熟、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集成工具:选择Informatica、Talend等成熟的数据集成工具。(3)Web服务框架:选择ApacheCXF、SpringMVC等成熟的Web服务框架。(4)前端开发框架:选择Vue.js、React等前端开发框架。(5)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Linux操作系统,如RedHat、CentOS等。(6)服务器硬件:选择功能稳定的服务器硬件,如IBM、HP等品牌。通过以上技术设计,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具备高效、稳定的数据共享交换能力,为我国行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6.1数据清洗与治理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清洗与治理是关键的一环。其主要目标是对政务数据进行质量提升、标准化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用性。6.1.1数据质量评估在数据清洗与治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政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通过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数据清洗与治理提供依据。6.1.2数据清洗数据清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去除重复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删除重复记录,保证数据唯一性。(2)数据校验:对数据进行校验,纠正错误的数据,如非法字符、空值等。(3)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统一数据格式、单位等。(4)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数据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6.1.3数据治理数据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数据质量持续提升。(2)数据字典:建立数据字典,对政务数据进行统一命名和定义,便于数据共享与交换。(3)数据目录:编制数据目录,明确政务数据的来源、用途、更新频率等信息。(4)数据权限管理:建立数据权限管理体系,保证数据安全与合规使用。6.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保证数据在共享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下关键技术需重点关注:6.2.1数据加密对政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获取。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6.2.2访问控制建立访问控制机制,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参与者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保证数据仅被授权用户访问。6.2.3数据脱敏对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政务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避免在共享交换过程中泄露敏感信息。脱敏技术包括数据掩码、数据替换等。6.2.4数据审计建立数据审计机制,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控,以便在发生数据泄露或滥用时进行追溯。6.2.5安全传输采用安全传输协议,如SSL/TLS等,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6.2.6法律法规遵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合规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通过以上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七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规范7.1数据质量标准7.1.1数据真实性为保证政务数据的真实性,应遵循以下标准:(1)数据来源应当明确,保证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发布过程中不存在篡改、伪造等行为。(2)数据应当与实际业务场景相符,保证数据内容与业务需求相匹配。7.1.2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要求如下:(1)数据采集过程中,应保证数据元素齐全,不遗漏关键信息。(2)数据存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损坏。(3)数据传输过程中,应保证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失、篡改等问题。7.1.3数据一致性数据一致性要求如下:(1)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应保持一致,保证数据在多个系统中的表述一致。(2)数据更新过程中,应保证新旧数据之间的一致性,防止数据冲突。7.1.4数据准确性数据准确性要求如下:(1)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发布过程中,应保证数据内容准确无误。(2)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展示时,应保证结果准确可靠。7.2数据接口规范7.2.1接口设计原则(1)兼容性:数据接口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支持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2)安全性:数据接口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3)易用性:数据接口应具备易用性,方便开发人员快速接入和使用。(4)扩展性:数据接口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适应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发展需求。7.2.2接口类型(1)数据查询接口:提供政务数据查询功能,支持按条件查询、分页查询等。(2)数据接口:支持政务数据的,包括文件、数据库导入等。(3)数据接口:提供政务数据功能,支持文件、数据库导出等。(4)数据交换接口:支持政务数据在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换。7.2.3接口协议(1)HTTP/:采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安全。(2)RESTfulAPI:遵循RESTful设计原则,提供简洁、易于理解的接口。(3)JSON:使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简化数据解析和处理的复杂性。7.2.4接口参数(1)通用参数:包括请求头、请求参数等,如API密钥、时间戳、签名等。(2)业务参数: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义相关参数,如数据类型、查询条件等。7.2.5接口异常处理(1)状态码:使用HTTP状态码表示接口调用结果,如200表示成功,400表示错误请求等。(2)错误信息:返回错误信息时,应包含错误码、错误描述等,便于开发人员定位问题。(3)异常处理:对接口调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第八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安全保障8.1安全体系设计为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安全性,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安全体系设计。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8.1.1安全策略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以及行业最佳实践,制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安全策略,明确数据安全保护的目标、范围、责任、措施等,保证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8.1.2安全组织架构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级部门的安全职责和权限,设立专门的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数据共享交换安全工作的规划、实施、监督和检查。8.1.3安全技术体系(1)数据加密:对共享交换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篡改。(2)访问控制:通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共享数据。(3)安全审计: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记录日志,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追溯和分析。(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共享数据进行分析和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8.1.4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相关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2)安全检查:定期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应急预案:制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8.2安全防护措施为保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安全,以下防护措施将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严格执行:8.2.1物理安全防护(1)设施保护:加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中心的物理安全防护,如设置监控、门禁系统等。(2)数据存储安全:对存储政务数据的硬件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如采用加密存储、冗余存储等手段。8.2.2网络安全防护(1)防火墙: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中部署防火墙,对内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非法访问。(2)入侵检测: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的安全状况,发觉异常行为及时报警。(3)安全漏洞修复:及时修复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8.2.3数据安全防护(1)数据加密: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2)访问控制:通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共享数据。(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政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8.2.4安全监控与审计(1)安全监控: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行为及时报警。(2)安全审计: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过程中的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进行追溯和分析。第九章: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实施方案9.1实施步骤9.1.1需求分析组织专业团队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共享数据的范围、类型、格式和质量要求。同时针对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管理现状,确定数据共享交换的具体需求和目标。9.1.2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共享、数据交换、数据监控等。同时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9.1.3技术选型与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数据库、中间件等技术栈。在开发过程中,遵循软件工程的相关规范,保证代码质量。同时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