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_第1页
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_第2页
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_第3页
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_第4页
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政务大数据方案TOC\o"1-2"\h\u32325第一章政务大数据概述 2250751.1政务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 2192261.2政务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3236751.3政务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325994第二章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 4265542.1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概述 4190082.1.1政策法规背景 4255672.1.2政策法规主要内容 477082.2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4148622.2.1标准体系背景 498312.2.2标准体系内容 4572.3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5143012.3.1安全与隐私保护背景 573162.3.2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 531416第三章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 5281283.1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 552173.1.1建设背景与意义 5263393.1.2建设目标 529403.1.3建设内容 6160693.2政务大数据平台搭建 685413.2.1平台架构 695153.2.2数据采集 6297453.2.3数据处理与分析 682563.3政务大数据网络架构 659803.3.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6112903.3.2网络架构组成 731709第四章政务大数据采集与整合 7117924.1政务数据采集方法 742764.2政务数据整合策略 792164.3政务数据质量管理 8930第五章政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8303655.1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 832575.2政务大数据挖掘方法 9202735.3政务大数据应用案例 917299第六章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 1052476.1公共服务领域应用 10131046.1.1健康医疗 1040116.1.2教育培训 10188866.1.3城市基础设施 103246.2社会治理领域应用 10276556.2.1公共安全 10286646.2.2环境保护 10285866.2.3社会保障 1013906.3经济发展领域应用 1180036.3.1产业转型升级 11131426.3.2企业创新发展 11147476.3.3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127068第七章政务大数据安全保障 11126017.1政务大数据安全风险分析 11125667.1.1数据泄露风险 11216847.1.2数据篡改风险 11198837.1.3数据滥用风险 1238417.2政务大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12325787.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299577.2.2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12182357.2.3强化数据安全监测与预警 12243607.3政务大数据应急响应 12124187.3.1制定应急预案 1295417.3.2应急响应流程 1212278第八章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培训 13109178.1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 13105608.2政务大数据培训体系构建 13257698.3政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 1317199第九章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与交流 1446229.1国际政务大数据发展概况 14204919.2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现状 1462619.3政务大数据交流合作策略 1529064第十章政务大数据未来发展展望 152535610.1政务大数据发展趋势分析 15748110.2政务大数据战略规划 162961810.3政务大数据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16第一章政务大数据概述1.1政务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政务大数据是指在行业范围内,通过对海量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为决策、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的大数据。政务大数据具有以下定义与特点:(1)定义:政务大数据是以为主体,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的过程。(2)特点:(1)数据量大:政务大数据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包括部门产生的各类数据、公共服务数据以及互联网上的政务相关信息。(2)数据类型多样:政务大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类型,如文本、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3)数据更新频繁:政务数据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4)数据敏感性高:政务数据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生等方面,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1.2政务大数据的应用领域政务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领域广泛,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政策制定与决策支持:通过对政务大数据的分析,为制定政策提供有力依据,提高政策效果。(2)公共管理与服务:利用政务大数据,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3)社会治理:通过政务大数据分析,对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社会治理领域进行预警和预测。(4)经济发展:分析政务大数据,掌握经济发展趋势,为调整经济政策提供参考。(5)民生改善:利用政务大数据,关注民生问题,提高民生福祉。1.3政务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政务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如下:(1)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政务大数据将逐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提高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2)技术不断创新:政务大数据领域将不断涌现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3)应用场景拓展: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涉及更多业务领域。(4)安全与隐私保护: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将成为关注重点,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将不断完善。(5)人才培养与交流:政务大数据领域将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提高行业大数据应用水平。第二章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2.1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概述2.1.1政策法规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行业的各个领域。政务大数据作为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决策水平、优化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政务大数据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1.2政策法规主要内容我国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通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务数据资源价值的最大化。(2)加强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政务大数据处理能力。(3)完善政务大数据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务大数据管理体系,明确政务大数据管理职责和流程。(4)推动政务大数据应用创新。鼓励各部门利用政务大数据开展应用创新,提升治理能力。2.2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2.2.1标准体系背景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是保障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对于推动政务大数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2.2.2标准体系内容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务大数据基础标准。包括政务大数据术语、分类与编码等基础性标准。(2)政务大数据技术标准。包括政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标准。(3)政务大数据管理标准。包括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运维管理等相关标准。(4)政务大数据应用标准。包括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应用模型、应用评价等标准。2.3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2.3.1安全与隐私保护背景政务大数据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等多个方面,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尤为重要。我国高度重视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政务大数据的安全与隐私。2.3.2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政务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政务大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务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2)强化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明确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流程,加强政务大数据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3)加强政务大数据隐私保护。制定政务大数据隐私保护政策,明确政务大数据隐私保护的范围、方法和要求。(4)推动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创新。研发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提升政务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水平。第三章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3.1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3.1.1建设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政务大数据中心作为行业政务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承担着数据存储、处理、分析与共享的关键任务。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对于提升决策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1.2建设目标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保证数据安全;(2)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3)构建政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4)推动政务大数据应用,提升治理能力。3.1.3建设内容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2)软件设施: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等;(3)数据资源:包括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社会数据等;(4)安全防护: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安全等;(5)运维管理:包括数据中心运维、数据质量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3.2政务大数据平台搭建3.2.1平台架构政务大数据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应用层等。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以满足政务大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3.2.2数据采集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接口调用:通过API接口调用政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2)数据爬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互联网上获取与政务相关的数据;(3)数据交换:与其他部门或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换;(4)数据导入:将政务数据以文件形式导入平台。3.2.3数据处理与分析政务大数据平台应具备以下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重、去噪、缺失值处理等;(2)数据转换:将不同格式、结构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3)数据挖掘: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4)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3.3政务大数据网络架构3.3.1网络架构设计原则政务大数据网络架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可用性:保证网络系统稳定可靠,满足政务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需求;(2)安全性: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3)可扩展性:网络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政务大数据规模的快速增长;(4)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3.3.2网络架构组成政务大数据网络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核心层:承担数据交换、路由等任务,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可靠性;(2)汇聚层:连接核心层与接入层,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3)接入层:连接政务大数据中心、政务部门、公共服务平台等;(4)安全防护层:实现对政务大数据网络的监控、防护等功能;(5)运维管理层: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监控、维护等工作。第四章政务大数据采集与整合4.1政务数据采集方法政务数据的采集是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环节,其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效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务数据采集方法:(1)部门内部数据采集:通过政务信息系统,对部门内部产生的各类政务数据进行采集,如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处罚等数据。(2)部门间数据共享: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3)公共数据开放:将部门掌握的公共数据进行开放,供社会各界使用,如气象、环保、交通等数据。(4)互联网数据爬取: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互联网上采集与政务相关的数据,如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等。(5)物联网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政务领域的物联数据,如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4.2政务数据整合策略政务数据整合是将采集到的各类政务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政务大数据资源库,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支持。以下是几种政务数据整合策略:(1)数据标准化:对政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保证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统一,便于后续的数据整合和应用。(2)数据清洗:对政务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无关数据,提高数据质量。(3)数据关联:通过数据关联技术,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政务数据进行关联,形成完整的政务大数据资源库。(4)数据融合:对政务数据进行融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形成政务大数据的综合应用。(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政务数据整合过程中,保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4.3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政务数据质量管理是保证政务大数据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评估:对政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数据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等方面的指标,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依据。(2)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对政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干预,保证数据质量符合要求。(3)数据质量改进:针对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数据清洗、数据整合等。(4)数据质量培训与宣传:加强对政务数据质量的培训与宣传,提高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数据质量的认识和重视。(5)数据质量监督与考核:建立数据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对部门的数据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政务数据质量的提升。第五章政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5.1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在政务领域中,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总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1)数据采集与整合技术:通过数据接口、爬虫、日志等多种方式,实现对政务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2)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政务大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运用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政务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4)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图表、地图等可视化手段,将政务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直观地呈现出来。5.2政务大数据挖掘方法政务大数据挖掘方法,是指运用数学、统计、计算机等技术,从政务大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信息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务大数据挖掘方法:(1)关联规则挖掘: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发觉政务数据中的潜在关联,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2)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政务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于发觉数据分布特点和规律。(3)时序分析:通过时序分析,研究政务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政策调整和预警提供支持。(4)预测分析:通过预测分析,对政务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5.3政务大数据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典型案例:(1)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政务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2)公共安全监管:运用政务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公共安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觉安全隐患,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政务大数据分析,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对个人和企业信用进行评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4)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中,运用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疫情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政策制定和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第六章政务大数据应用场景6.1公共服务领域应用6.1.1健康医疗政务大数据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促进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通过分析患者就诊数据、医疗资源分布数据,可以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6.1.2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领域,政务大数据可以助力教育部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为在线教育提供个性化推荐,提升学习效果。6.1.3城市基础设施政务大数据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管理和优化。通过对交通流量、能耗、水资源使用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基础设施需求,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6.2社会治理领域应用6.2.1公共安全在公共安全领域,政务大数据可以协助部门实现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对犯罪数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觉治安隐患,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6.2.2环境保护政务大数据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环境数据的挖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提高环境治理效果。6.2.3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务大数据可以助力部门实现对社会救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的精准推送。通过对社会保障数据的分析,可以保证社会保障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6.3经济发展领域应用6.3.1产业转型升级政务大数据在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应用,可以协助部门实现对产业结构、产业链、企业竞争力等数据的分析。通过对产业数据的挖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6.3.2企业创新发展在企业发展领域,政务大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趋势、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提高创新能力。6.3.3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政务大数据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数据的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数据的挖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七章政务大数据安全保障7.1政务大数据安全风险分析7.1.1数据泄露风险政务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泄露的风险逐渐增大。数据泄露可能导致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泄露,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造成严重影响。以下为政务大数据泄露风险的几个方面:(1)内部人员泄露:内部人员可能因个人利益、不满等原因泄露数据。(2)黑客攻击:黑客利用技术手段窃取政务大数据。(3)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泄露: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加密措施不力或传输通道不安全,导致数据泄露。7.1.2数据篡改风险政务大数据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受恶意篡改,导致数据失真、误导决策。以下为政务大数据篡改风险的几个方面:(1)内部人员篡改:内部人员可能因个人利益、不满等原因篡改数据。(2)黑客攻击:黑客利用技术手段篡改政务大数据。(3)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篡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加密措施不力或传输通道不安全,导致数据被篡改。7.1.3数据滥用风险政务大数据的滥用可能导致公民权益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以下为政务大数据滥用风险的几个方面:(1)数据过度收集:过度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民隐私。(2)数据不当使用:将政务大数据用于非法目的,如商业利益、政治操弄等。(3)数据泄露导致的滥用:数据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活动。7.2政务大数据安全防护措施7.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政务大数据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和权限。(2)建立数据安全审计制度,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3)加强内部人员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内部人员泄露和篡改数据。7.2.2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1)对政务大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2)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3)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安全。(4)使用数据脱敏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7.2.3强化数据安全监测与预警(1)建立政务大数据安全监测平台,实时监控数据安全状况。(2)制定数据安全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3)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采取措施。7.3政务大数据应急响应7.3.1制定应急预案(1)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安全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责任人和资源调配。(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7.3.2应急响应流程(1)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确定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措施。(3)调配资源,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响应工作。(4)及时向上级报告安全事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5)事件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改进,提高政务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第八章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培训8.1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我国政务大数据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行业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如下:(1)人才总量不足。我国政务大数据人才总量相对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政务大数据建设的实际需求。(2)人才结构不合理。政务大数据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具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3)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我国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4)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政务大数据培训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训内容、形式和效果有待提高。8.2政务大数据培训体系构建针对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我国应加快构建政务大数据培训体系,具体如下:(1)制定培训规划。明确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培训工作提供指导。(2)完善培训内容。结合政务大数据实际需求,开发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课程。(3)创新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4)建立师资队伍。选拔具有丰富政务大数据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5)加强培训评估。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8.3政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高待遇、放宽户籍限制等手段,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政务大数据建设。(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政务大数据人才脱颖而出;完善评价体系,公正评价人才贡献。(3)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政务大数据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成长。(4)提高人才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提高政务大数据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5)培养领军人才。选拔具有潜力的政务大数据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第九章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政务大数据发展概况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政务大数据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启动政务大数据项目,以期提高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际政务大数据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政务大数据的发展。如美国制定《开放数据法案》,英国发布《英国大数据战略》,我国也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2)技术不断创新。国际政务大数据技术不断创新,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务大数据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为政务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3)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政务大数据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经济、社会、民生、环保等多个方面。如美国利用政务大数据进行灾害预警、英国用于优化交通系统等。9.2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现状当前,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交流与合作。各国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分享政务大数据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经验,推动政策交流与合作。(2)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政务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如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开展政务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发展。(3)项目合作。各国通过共同实施政务大数据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治理能力。如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智慧城市”项目,推动政务大数据应用。9.3政务大数据交流合作策略为进一步推动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下策略:(1)加强政策对话与沟通。各国应加强政策对话与沟通,共同探讨政务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国际共识的形成。(2)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各国应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享技术成果,共同推动政务大数据技术发展。(3)推进项目合作。各国可共同实施政务大数据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治理能力。(4)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各国应加强政务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数据素养,为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人才支持。(5)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各国可共同构建政务大数据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政务大数据发展。第十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