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1/2A/wKhkGWcJkB2AZL5LAALAIOn9rBY109.jpg)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1/2A/wKhkGWcJkB2AZL5LAALAIOn9rBY1092.jpg)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1/2A/wKhkGWcJkB2AZL5LAALAIOn9rBY1093.jpg)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1/2A/wKhkGWcJkB2AZL5LAALAIOn9rBY1094.jpg)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1/2A/wKhkGWcJkB2AZL5LAALAIOn9rBY1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手册TOC\o"1-2"\h\u17551第1章公司治理概述 3160751.1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 3234261.2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3215811.3公司治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427017第2章股东大会 496402.1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 4199052.2股东大会的召集与通知 541642.3股东大会的表决与决议 526564第3章董事会 5219783.1董事会的组成与职责 5309173.1.1组成 5101553.1.2职责 6303273.2董事会的决策程序 6205513.2.1会议通知 697693.2.2会议召开 663363.2.3讨论与表决 6188753.2.4会议记录 6113213.3独立董事的职责与权益 6136653.3.1职责 654283.3.2权益 772423.4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与运作 725733.4.1设置 750243.4.2运作 7108813.4.3职责 71670第4章监事会 777274.1监事会的组成与职权 7273844.1.1监事会的组成 7175334.1.2监事会的职权 8181094.2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8266944.2.1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 8196524.2.2对公司财务的监督 8159194.3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 8242354.3.1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 9273074.3.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监督 9233634.3.3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监督 929922第5章高级管理人员 9108165.1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 9302405.2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核 10139575.3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104473第6章内部控制环境 10214126.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10239996.2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11124276.2.1管理层观念与价值观 11317466.2.2组织结构 11185536.2.3人力资源政策 11100326.2.4财务管理 1132426.2.5内部审计 11116626.3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1152166.3.1风险识别 1128476.3.2风险评估 11200166.3.3风险应对 1121567第7章内部控制活动 12175987.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2230217.1.1目标 12231147.1.2控制措施 12321627.2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 12147847.2.1目标 1263107.2.2控制措施 12289657.3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 12151677.3.1目标 1222047.3.2控制措施 12271887.4仓储与存货内部控制 13169807.4.1目标 13300637.4.2控制措施 1321274第8章信息与沟通 1363548.1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1383068.1.1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3246868.1.2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实施要点 14144208.2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14214438.2.1信息披露的原则 1461528.2.2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14183538.3内部沟通与协调 15170818.3.1内部沟通的重要性 15300198.3.2内部沟通与协调的实施方法 1528080第9章监督与评价 1590829.1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15305529.1.1监督目的 15257909.1.2监督主体 15182999.1.3监督内容 16114339.1.4监督方法 16272289.1.5监督结果处理 16269449.2内部控制评价流程 1614259.2.1评价目的 16253019.2.2评价范围 16319549.2.3评价方法 16459.2.4评价流程 1636079.3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 16144919.3.1缺陷认定 17101639.3.2整改责任 1731229.3.3整改实施 1741829.3.4整改跟踪 17230949.3.5整改验收 1730750第10章内部控制持续改进 172879510.1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 1779310.2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171697610.3内部控制培训与提高 18842110.4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互动 18第1章公司治理概述1.1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旨在构建一套合理的权利与义务分配机制,保证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提高公司决策效率,降低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强调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并保护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1.2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和权力配置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层面:(1)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选举和更换董事和监事,审批公司重大事项等。(2)董事会: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决策和监督管理层,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目标与股东利益一致。(3)监事会:对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侵害股东利益。(4)管理层: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执行董事会决策。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决策机制:明确公司各级机构的决策权限和程序,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2)监督机制:通过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对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3)激励机制:建立与公司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促使管理层和员工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1.3公司治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资源配置: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3)提高企业信誉: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和客户心中的信誉度。(4)风险防范:公司治理有助于识别和防范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在面临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定发展。(5)保障各方利益:公司治理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章股东大会2.1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以下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其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股东大会的运作原则如下:(一)公开、公平、公正;(二)股东平等原则;(三)一股一票原则;(四)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2.2股东大会的召集与通知(一)股东大会的召集股东大会应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董事会认为必要时,或者监事会提议召开时,或者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应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二)股东大会的通知召开股东大会,应当提前二十日通知股东。通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的时间、地点、议题、投票方式等。2.3股东大会的表决与决议(一)表决权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二)决议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对于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事项,应当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twothirds以上通过。(三)表决方式股东大会采取记名投票方式,保证表决的真实、公平、公正。(四)表决结果的公布股东大会结束后,应当及时公布表决结果,并将决议报送有关部门备案。第3章董事会3.1董事会的组成与职责3.1.1组成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由董事长、副董事长及若干名董事组成。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人数应符合公司章程规定。3.1.2职责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决策重大事项、监督管理层执行公司决策、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等。具体职责如下:(1)审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投资计划和财务预算;(2)决定公司重大投资、并购、资产重组等事项;(3)审议公司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4)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5)选举和更换公司高级管理人员;(6)制定公司章程修改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7)监督公司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8)其他股东大会授权的事项。3.2董事会的决策程序3.2.1会议通知董事会会议应提前通知所有董事,通知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3.2.2会议召开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故不能主持时,由副董事长或董事长指定的董事主持。3.2.3讨论与表决董事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程序进行表决。董事会决议事项,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同意。3.2.4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应制作会议记录,记录会议议题、讨论情况、表决结果等内容,并由参会董事签名。3.3独立董事的职责与权益3.3.1职责独立董事是公司董事会中具有独立地位、独立意见的董事,其主要职责如下:(1)对董事会决策事项发表独立意见;(2)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3)保护公司合法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4)参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3.3.2权益独立董事享有以下权益:(1)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公司其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大股东的影响;(2)获取公司相关信息,以便履行职责;(3)在董事会会议上,独立董事有权发表独立意见,对其他董事提出的决议事项表示异议;(4)公司应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薪酬和福利。3.4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与运作3.4.1设置董事会可根据需要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等专门委员会,以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3.4.2运作各专门委员会应按照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开展相关工作。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应邀请相关董事参加,并在会议结束后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情况。3.4.3职责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战略委员会:负责研究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投资事项;(2)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内部控制系统;(3)提名委员会:负责推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候选人;(4)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和激励方案。第4章监事会4.1监事会的组成与职权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与职权对于保证公司合规、有效监督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4.1.1监事会的组成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由三名以上单数监事组成。监事会设主席一名,负责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成员应当具备独立、公正、专业的素质,其中至少应有一名具备会计、审计或者财务管理专业知识。4.1.2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的职权主要包括:(1)审查公司财务报告、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保证公司财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2)监督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纠正;(3)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4)向股东大会报告监事会工作;(5)其他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赋予的职权。4.2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主要包括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对公司财务的监督以及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4.2.1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监事会应当关注公司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及时发觉并防范经营风险。监事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1)定期听取公司管理层关于经营情况的报告;(2)对公司重大投资、并购、资产处置等活动进行审查;(3)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对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内部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4.2.2对公司财务的监督监事会应当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保证公司财务状况的透明和健康。监事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公司财务的监督:(1)定期审查公司财务报告;(2)对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进行审查;(3)对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4)关注公司资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4.3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环。监事会应当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其合法、合规、勤勉、尽责。4.3.1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监事会应当关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以下行为:(1)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2)损害公司利益;(3)滥用职权、玩忽职守;(4)违反忠诚、勤勉义务。4.3.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监督监事会应当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进行监督,保证薪酬制度合理、公正、透明,与公司业绩挂钩,避免利益输送。4.3.3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的监督监事会应当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促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循职业道德,维护公司形象。主要包括:(1)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宣传教育;(2)对违反行为规范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纠正;(3)对严重违反行为规范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第5章高级管理人员5.1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键成员,肩负着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的重要职责。其主要职责与义务如下:(1)制定并执行公司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和管理制度;(2)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3)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障公司资产安全;(4)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5)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信息,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6)遵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忠实履行职责;(7)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利益。5.2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核为保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素质,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选聘与考核机制:(1)选聘标准:公司应制定明确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背景、专业能力、工作经验、道德品质等;(2)选聘程序:公司应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开展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保证选聘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3)考核机制:公司应建立科学的高级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包括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从业绩、能力、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4)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作为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晋升、解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5.3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为激发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保证其忠实履行职责,公司应采取以下激励与约束措施:(1)薪酬激励:公司应建立与公司业绩、个人贡献等因素挂钩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基本薪酬、绩效奖金、长期激励等;(2)股权激励: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使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长远发展利益相结合;(3)晋升激励: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4)约束机制:公司应建立健全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任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保证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经营,防范道德风险;(5)培训与教育:公司定期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增强其对法律法规、公司文化的认同。第6章内部控制环境6.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及监督措施,对公司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大要素,即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本章重点讨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6.2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6.2.1管理层观念与价值观管理层应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公司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公司文化。公司应倡导诚信、务实、合规的价值观,强化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6.2.2组织结构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公司应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各个层级得到有效实施。6.2.3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6.2.4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防范财务风险。6.2.5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监督,及时发觉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内部控制的效能。6.3内部控制风险评估6.3.1风险识别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对内外部风险进行系统梳理,保证识别出所有可能对公司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6.3.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优先级,以便公司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6.3.3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接受等,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通过以上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和风险评估,公司可以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第7章内部控制活动7.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7.1.1目标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运用,防止欺诈、侵占和错误。7.1.2控制措施(1)建立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审批权限和程序。(2)实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制度,保证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实际余额相符。(3)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及时处理现金短溢现象。(4)加强对支票、印鉴、密码等关键物品的管理,防止丢失、盗用和滥用。(5)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7.2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7.2.1目标保证采购活动的经济、有效,防范欺诈、浪费和徇私舞弊。7.2.2控制措施(1)建立采购申请和审批制度,明确采购权限和程序。(2)实施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保证供应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3)采用竞争性谈判、招标等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4)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明确合同条款,防范合同风险。(5)建立严格的验收、付款和报销制度,保证采购款项的合理支付。7.3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7.3.1目标保证销售活动的合规、真实,提高回款效率,防范坏账损失。7.3.2控制措施(1)建立销售政策和程序,明确销售权限和价格管理。(2)实施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合理控制信用销售风险。(3)加强对销售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履行和回款。(4)建立销售订单、发货、开票、收款等环节的内部控制,防止漏单、错单和欠款。(5)定期分析应收账款,采取有效措施催收欠款,降低坏账损失。7.4仓储与存货内部控制7.4.1目标保证存货的安全、准确和有效,防止存货短缺、过剩和损失。7.4.2控制措施(1)建立存货管理制度,明确存货的分类、编码和存储要求。(2)实施存货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实地盘点,保证账实相符。(3)加强对存货的领用、发出和退库管理,防止存货流失和滥用。(4)建立存货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存货水平,降低库存成本。(5)实施存货保险制度,降低存货损失风险。第8章信息与沟通8.1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在当今企业运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效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要点。8.1.1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有助于保证企业所收集、处理和报告的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其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2)保障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过程中,不受意外或故意破坏,保证信息的完整性。(3)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效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4)降低运营风险通过实施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觉和纠正错误,防范舞弊行为,降低运营风险。8.1.2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实施要点(1)制定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全面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包括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运维、安全等方面的规定。(2)明确信息系统权限管理企业应对信息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实行权限分级,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合规。(3)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企业应采取措施防范信息系统遭受外部攻击,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4)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企业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觉和纠正问题。8.2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投资者信心。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信息披露与透明度的关键点。8.2.1信息披露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企业应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及时性原则企业应及时披露信息,保证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3)公平性原则企业应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不得选择性披露。8.2.2提高透明度的措施(1)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责任。(2)加强内部信息流转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流转管理,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完整。(3)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企业应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信息披露的实质性、可理解性和有用性。8.3内部沟通与协调内部沟通与协调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内部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8.3.1内部沟通的重要性(1)促进信息共享内部沟通有助于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2)增进团队协作良好的内部沟通能够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了解,加强团队协作,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8.3.2内部沟通与协调的实施方法(1)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机制,包括定期的会议、报告、培训等形式。(2)鼓励跨部门合作企业应鼓励跨部门合作,消除部门壁垒,促进资源整合。(3)加强内部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沟通成本。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信息与沟通的效率和质量,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9章监督与评价9.1内部控制监督机制9.1.1监督目的本节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保证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及时发觉潜在风险,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9.1.2监督主体公司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配合内部控制监督部门的工作,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9.1.3监督内容内部控制监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业务流程的合规性、信息系统安全与完整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等。9.1.4监督方法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内部审计、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内部控制监督。9.1.5监督结果处理对监督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重大问题,应报告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保证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9.2内部控制评价流程9.2.1评价目的内部控制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发觉并改进内部控制缺陷,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9.2.2评价范围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应涵盖公司所有业务流程、部门和子公司。9.2.3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问卷调查、员工访谈、穿行测试、数据分析等。9.2.4评价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下册《几何图形与图文信息问题》课件与练习
- 2025年气体掺混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中文信息处理平台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EMI屏蔽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冷链物流温度监控实施细节
- 电影制作与发行合作框架
- 2025年活性白土项目建议书
- 案场物业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早读课所背知识点
- 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单
-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教社高职国际英语 进阶综合教程 第2册 PPT课件高职国际英语进阶教程第2 册unit1课文原文和译文
- 病理科各项制度汇编样本
- 费用通用报销单
- PFMEA-冲压过程模板
- 高中体育足球教学教案 全册
- 计算机视觉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五章-公众责任保险课件
- 口内数字化印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