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考教衔接之古诗词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考教衔接之古诗词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考教衔接之古诗词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考教衔接之古诗词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考教衔接之古诗词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八月十五日夜:盆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渝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

被贬为江州司马。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联都写了八月十五的月夜,表现的却是诗人今昔身处两地的不同感受。

B.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思乡的孤苦。

C.尾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月亮,"清光"依旧而人却因官场失意无人理会。

D.全诗表达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感情基调与三年前创作的《琵琶行》相似。

★2.同样是写月,《琵琶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本诗相比,

作用有什么不同?(6分)

(二)[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①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根虎噪,

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

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B禺、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

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L按照字数分类,这首词属于()(3分)

A.小令B.短调C.中调D.长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

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上阕描绘了赤壁大战时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千舰拼搏,鱼龙怒跃的场面,

把战争的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吴军大破曹军时军事力量之强。

C.上阕结尾"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感慨苍茫,

意味深厚。作者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二句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改朝换

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3.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

何不同?请简要回答。(6分)

(三)[2020-2021学年广州市75中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小题。

喜迁莺•晋师胜观上①

南宋•李纲

长江千里"艮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

百万南牧②,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③,从容颐指。

奇伟。泡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专美。

【注】①观上:沈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

相,②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③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

处理筹划。④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

篇。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奏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

划。

B."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

之情。

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2.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四)[2021届重庆高三上学期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暮书怀

谢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爨①。

西园②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爰才。

【注】①樽罂: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

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

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

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

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

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

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子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爰

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2.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6分)

(五)【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面小题。

山林休日田家

卢照邻

归休乘暇日,觞稼①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②,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③寝,凿井汉机忘④。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注】①觞稼:为耕作者送饭。②王彗:植物名。③虞讼:指发生在虞、芮两国

之间的争田事件。④子贡路遇一老丈挖地道入井,抱瓮打水浇田,子贡劝他使用

桔棕以提效。老丈认为使用机械,必定使人行事图巧,故而不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开篇即照应标题,写诗人乘着闲暇去田家休假,给耕作者送饭的事情。

B.诗歌三、四句写路上草已稀疏、山间树叶飘落的景象,紧扣上句的"秋"字。

C.诗歌九、十句从视觉、嗅觉角度写田家的自然风光,充满清幽芳洁之美。

D.全诗选取山林田家的典型意象,用朴素无华的语言,营造出活泼灵动的意境。

★2.同是描写田家生活,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相比,表达的思

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6分)

__参考答案―一

【第一套】

1.B

2.①本诗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寄托相思之情,抒发

思乡之苦;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

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②《琵琶行》则借“月”写环境的静寂寥廓,点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侧面

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解析】

1.B"何处是"几回圆弓虽化了思乡的孤苦"错。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

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

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故选:B。

2.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总是与"思乡、思亲”的主题紧密相关。诗人由望月而触发情

思,先写到了往昔赏月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那时是愉悦的,今年中秋赏月,

孤独凄清,两相对比,写出了被贬的无奈与感伤。诗人写到"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诗人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思乡之情更苦更

浓。另外也通过写眼前之月来烘托自己孤苦、凄凉的心情。而《琵琶行》中的“东

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在琵琶女的音乐声结束之后,演奏已经结束,

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通过

侧面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第二套】

1.D2.A

3.苏词是用周郎的年少有为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戴词是用周郎破曹军时的军

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

【解析】

1.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

调;长调91字以上。本次字数在91以上,所以属于长调。故选D。

2.A."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理解错误。本词

以"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开头,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故

选A。

3.相同点:作用都是要用来衬托。本词写周郎的句子是"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魏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词人盛赞周瑜"气吞

区宇"、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其目的是为了衬托"今如许",即南渡之后,国势

日渐衰微的南宋朝廷,所以用典的目的是衬托;苏词也是用周瑜的功成名就来衬

托自己的功业无成,目的也是衬托。

不同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中用"小乔初嫁"衬托周瑜的年轻儒雅,用"橘橹灰

飞烟灭"衬托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用周瑜衬托对比出自己的“早生华发""壮

志难酬";《满江红•赤壁怀古》中用"万骑临江梅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

波、一鼓困曹瞒"写出了周郎当时军事力量之强,衬托诗人当时国家国力之衰弱,

抒发对国势衰颓的无奈忧伤之感。

【第三套】

1.C

2.李纲以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历史,劝喻宋高宗积极抗金恢复中原,表现出

必胜的信心。辛弃疾这几句,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落败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

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解析】

1c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误,选项对典故的

解读有误。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

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借刘义隆草率出兵导致失败的典故,

表达对韩僻胄急于北伐,好大喜功的劝谏;

而李纲这首词借前秦苻坚南下侵略东晋,被谢安从容指挥打败的典故,"破强敌,

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表达对谢安雄才大略的仰慕之情;而下阙"延晋祚,庇

烝民,周雅何曾专美"更表达对南宋也拥有这样的将领的呼吁,认为不是只有他

们才能建功立业,今人抗击金兵入侵,也能有同样的功绩,展现出对抗击敌人的

自信。

【第四套】

1.C

2.①谢诗抒发了人生迟暮的无奈和怀才不遇的愤慨。颈联写出了岁月流逝、人入

暮年、借酒消愁的无奈,尾联借用典故,抒发了对曹氏父子的仰慕,反衬出当下

无人赏识愤慨;

②杜诗抒发了漂泊无依的孤独和穷病交加的窘迫。杜诗颈联中“常作客"点明漂泊,

以"多病""停杯”指出患病,以“艰难苦恨”写出生活困境。也指国家正值多事之秋,

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

1.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有误,应是"拟人"非"拟物"。"白发无情""黄花有意”

将白发、黄花拟人化来写了。

2.此诗颈联写到自己已经满头白发,抒发的是年华已逝的伤感,还写到借酒消愁

的无奈。尾联结合注解可知使用了典故抒情,借曹操爱惜人才反衬当下无人赏识

人才的现实,表露出愤慨之意。

杜甫诗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的是常年漂泊和体弱多病的痛

苦。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交代了自己年老体衰,因病停酒

的无奈,"艰难"既指自己生活艰难,也指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流露出对国家命运

的担忧。

【第五套】

1.D

2.相同:都表现了对田家生活的喜爱。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性本爱丘

山”和本诗中的“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