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新高考)河北省202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探讨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整探讨。为了精确推断STZ是否胜利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试验目是推断STZ是否胜利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试验,试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来推断STZ是否胜利的破坏胰岛B细胞。【详解】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状况下其分泌增多,故①正确;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弱,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试验,故②错误;

③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比照试验,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的变更,若注射STZ和生理盐水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破坏,故③正确;

④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汲取实力;也可能是肾脏重汲取实力病变,一般不作为视察的指标,故④错误;

⑤测定两组家兔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⑤正确。

故选B。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育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据此分析。【详解】A、依据曲线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量等于释放的CO2量,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只产生CO2,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C、当氧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2=3mol,同时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产生CO2为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9/6=1.5mol,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所占比例为3/(3+1.5)=2/3,C错误;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以产生[H]和ATP,D正确。3.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患病个体中一种为白化病,另一种为红绿色盲,Ⅱ5、Ⅲ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Ⅳ1为纯合子的概率是()A.1/4 B.1/8 C.3/16 D.9/16【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Ⅱ4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Ⅲ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AAXBY,Ⅲ2的基因型为1/4AaXBXb,1/4AaXBXB,1/4AAXBXb,1/4AAXBXB,Ⅳ1为AA基因型概率=1-1/2×1/2=3/4,XBXB基因型概率=1-1/2=3/4,因此Ⅳ1为纯合子的概率=3/4×3/4=9/16。故选D。考点: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4.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乙、丙细胞不行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详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结合甲和丙中的染色体颜色可知,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B、乙细胞和丙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4条,因此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CD、乙、丙两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D错误。故选A。5.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无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探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探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A、沼气池中就有分解者,A错误;B、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由于人类的活动实现了循环利用,C正确;D、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A。6.某人从24℃的环境进入1℃的低温室后,测得其体温变更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ab段酶活性下降,机体耗氧量削减C.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汗腺分泌削减D.ad段通过神经体液调整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分析】体温调整方式为神经—体液调整,寒冷条件下参加产热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详解】A、ab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A正确;B、在外界环境温度变更时,恒温动物酶的活性基本不变,B错误;C、ad段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削减,散热削减,C正确;D、ad段通过神经体液调整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D正确。故选B。【点睛】熟记体温调整的过程图,学会从题干中获得有用的信息,逐一分析选项。7.下列关于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试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B.藓类叶片可干脆制成装片用于视察叶绿体C.无关变量是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的因素,所以设计试验时可以不用考虑D.在“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使DNA水解【答案】B【解析】【详解】“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试验中,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染色,A错误。藓类叶片比较薄,可干脆制成装片用于视察叶绿体,B正确。无关变量是除了自变量以外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所以设计试验时必需考虑,C错误。在“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试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能变更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别,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D错误。8.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验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B.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实力也减弱C.③④分别演化成⑤⑥的过程中,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D.⑤⑥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时,细胞进入苍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为细胞生长,b为细胞增殖,c过程为细胞分化。所以图中①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A正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实力减弱,B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但基因是选择性表达,所以C错。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是苍老细胞的特征,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长和增殖、细胞分化和苍老等相关学问,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9.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关于各种生物中含有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

生物或

细胞

T4噬菌体

烟草叶

肉细胞

烟草花

叶病毒

豌豆根

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详解】T4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A错误;烟草叶肉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所以含有4种碱基、4种(核糖)核苷酸、1种五碳糖(核糖),C错误;豌豆根毛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含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2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5种碱基,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类生物的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运用所学的学问对各选项作出精确的推断即可。10.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变更,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对性状的限制是通过限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答案】D【解析】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而a、b属于一条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B错误;据图分析,Ⅰ、Ⅱ为非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对性状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限制酶的合成来限制代谢过程,进而限制生物的性状;二是通过限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干脆限制生物的性状;两种方式实质都是通过限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正确。11.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试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配子YRYryRyrYR12YyRrYr3yR4yryyrrA.表中Y、y、R、r基因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B.表中基因(即遗传因子)Y、y、R、r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1(YYRR)的概率=1/4×1/4=1/16;2(YYRr)的概率=1/2×1/4=1/8;3(YyRr)的概率为1/2×1/2=1/4;4(yyRr)的概率为1/2×1/4=1/8。【详解】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表中Y、y、R、r基因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A正确;表中的基因都是核基因而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所以其载体只能是染色体,B错误;依据以上分析可知,1的概率1/16,2的概率是1/8,3的概率是1/4,4的概率是1/8,所以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C正确;假如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假如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10/16,D正确。二.非选择题12.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究采纳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1)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______________的模式图。其中环形代谢途径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反应。(2)如图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______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3)为了削减叶绿体内碳的丢失,探讨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码某种藻类C酶(乙醇酸脱氢酶)的基因和某种植物的M酶(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入作物甲,与原有的代谢途径Ⅲ相连,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2中的途径Ⅱ)。①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实现的目的是:利用途径Ⅱ,通过_______,降低叶绿体基质中该物质的含量,削减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缘由是_______。(4)在图2所述探讨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答案】(1).碳(暗)(2).乙醇酸(3).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4).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干脆增加了碳(暗)反应的反应(底)物(5).该设想可行。理由是:叶绿体膜上的载体T仍有可能输出部分乙醇酸,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削减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析】【分析】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见下表: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实质光能→化学能,释放O2同化CO2形成(CH2O)(酶促反应)时间短促,以微秒计较缓慢条件需色素、光、ADP、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多种酶场所在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物质转化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ADP+Pi+能量→ATP(在酶的催化下)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能量转化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依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如图1叶绿体中所示的环形反应的生理过程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与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C3,然后C3接受来自光反应产生的NADPH的还原剂氢以及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C5。除外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再经过代谢途径Ⅰ最终将2分子乙醇酸转换为1分子甘油酸,并释放1分子CO2。结合题意分析图2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即将乙醇酸通过C酶和M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苹果酸的途径Ⅱ,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苹果酸通过代谢途径Ⅲ,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详解】(1)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表示暗反应的过程图。(2)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在某些条件下,R酶还可以催化C5和O2反应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换为乙醇酸后通过膜上的载体(T)离开叶绿体。(3)①依据以上对图2的分析可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增加了途径Ⅱ,通过该途径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降低叶绿体基质中乙醇酸的含量,削减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②转基因操作后,通过途径Ⅱ提高了叶绿体中苹果酸的含量,然后苹果酸经过途径Ⅲ代谢产生了CO2,从而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提高暗反应所需的底物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4)依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T蛋白是膜上的将乙醇酸运出叶绿体的载体,乙醇酸运出叶绿体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因此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削减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所以“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是可行的。【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学问点,要求学生驾驭光合作用的过程,特殊是驾驭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过程以及物质变更。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图1和图2中的代谢途径以及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获得有效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学问点解决问题,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3.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探讨发觉,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样增殖。(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状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______和_______可推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觉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________。

(3)依据以上信息,可推想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4)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别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将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试验探讨过程及结果。a.将等量的小鼠肝癌Hepal-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育液的培育瓶中;b.将培育瓶放于37℃、5%CO2培育箱中培育24h,静置,去除上清液;c.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SW的培育液,于37℃、5%CO2培育箱中接着培育;d.分别在24h、48h、72h时吸取培育液,视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SW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步骤c中须要设置比照组,比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步骤c中每个试验组设置5个培育瓶同时进行培育,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使试验结果更精确。【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2)合成的mRNA蛋白X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维持细胞周期,限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4)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育液(或只加等量培育液)减小误差【解析】【分析】【详解】(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均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与细胞分化,正常状况下,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各种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mRNA可推断其是否转录,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表达的蛋白X可推断其是否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觉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3)依据以上信息,可推想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周期,限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分析试验过程可知,该试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SW的培育液,因变量是细胞存活率;比照试验的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依据试验组的操作,可知步骤c中须要设置的比照组处理方法为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育液(或只加等量培育液)。步骤c中每个试验组设置5个培育瓶同时进行培育,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减小误差,使试验结果更精确。

14.当植物被害虫危害后,感染部位会产生水杨酸(SA),后者能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形成间接防卫反应。水杨酸甲酯(MeSA)被植物汲取后可转化为SA。科研人员通过在无公害茶园喷施不同浓度的MeSA溶液,分析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密度的变更,以期为茶树害虫的无公害治理供应依据,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MeSA/mmol·L-1处理时间/h植食性害虫/头·0.25m-2捕食性天敌/头·0.25m-2寄生性天敌/头·0.25m-2益害比天敌数∶害虫数024338.26.513.81∶16.748586.613.822.31∶16.20.224298.811.023.21∶8.748436.318.840.41∶7.40.424273.612.719.41∶8.548332.315.636.51∶6.40.824259.68.815.21∶10.848327.512.134.61∶7.0(1)水杨酸甲酯诱导茶树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信息,它引起植物形成间接防卫的现象可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功能。(2)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在该茶园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______(相同、不同)。(3)依据表中数据分析,与24h相比,用MeSA处理48h后对天敌诱集的效果______,其推断依据为_________。(4)依据表中数据可知MeSA最佳处理浓度为______。(5)利用MeSA进行害虫防治既能削减______,又能______,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答案】(1).化学(2).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3).相同(4).好(5).用MeSA处理48h后益害比增加(益虫的比例增加)(6).0.4mmol·L-1左右(7).削减农药污染(8).增加生物种类使食物网更困难【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MeSA处理组害虫数量比比照组少,而天敌数量比比照组多,说明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害虫能产生驱避作用,对天敌具有诱集作用,而48h处理对天敌诱集作用效果好于处理24h。“益害比”反映益虫对害虫的限制实力,益害比中害虫数越少,说明对虫害的限制状况越好,依据表中“益害比”可以确定0.4mol•L-1的MeSA处理效果最好。【详解】(1)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传递信息;由于本题中化学信息是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发挥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调整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2)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植物性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则属于次级消费者。

(3)分析表格数据发觉,48h处理后的益虫比例高于24h处理后的益虫比例,说明与24h相比,用MeSA处理48h后对天敌诱集的效果更好;相同时间内,MeSA处理组害虫数量比比照组少,而天敌数量比比照组多,说明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害虫能产生驱避作用,对天敌具有诱集作用,可以增加益虫的比例。(4)“益害比”反映益虫对害虫的限制实力,益害比中害虫数越少,说明对虫害的限制状况越好,依据表中“益害比”可以确定0.4mol•L-1的MeSA处理效果最好。

(5)防治运用生物防治害虫,不仅可以削减农药;还能够增加生物种类,以增加食物网的困难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实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实力。15.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探讨方案:I.课题名称:人群中xx性状的遗传调查。探讨目的、探讨内容、材料用具、探讨过程(略)。调査结果分析:请分析该探讨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该小组对某家庭的血友病患者进行遗传调査并记录,依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査表”,推断“本人”(女性)的基因型(用B或b表示)是____,其(“本人”)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调查表中的____,血友病致病的根本缘由是_______。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哥哥妹妹本人√说明:空格中打“√”的为血友病,其余均为表现型正常(2)该小组又对其次个家庭的遗传病(用D或d表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绘制成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①从遗传图解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