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典故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8/36/wKhkGWcIeneAATZnAAEitFpU8_w447.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典故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8/36/wKhkGWcIeneAATZnAAEitFpU8_w4472.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典故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8/36/wKhkGWcIeneAATZnAAEitFpU8_w4473.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典故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8/36/wKhkGWcIeneAATZnAAEitFpU8_w4474.jpg)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典故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8/36/wKhkGWcIeneAATZnAAEitFpU8_w4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诗歌鉴赏典故
【知识构建】
一、用典的方式
1.明用典故
例: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慧故[注],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慧故: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慧
改,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慧改明珠"指被人诬
蔑,蒙受冤屈。词人用典表明自己的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
诬谤,正像东汉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归来,被人诬蔑一样。
2.暗用典故
例: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
[注]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
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苏轼
用李揆骗酋长的故事告诫苏辙,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
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3.反用典故
例: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
[注]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
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
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表
面看起来是在歌颂太平盛世,其实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
凉。
二、引用的内容
1.引用前人的语句
①直引: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引用了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
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化用:杜甫的"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化用《汉乐府》
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江娥"、"素女"都是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杜甫的《清明其一》"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
卜钱",严君:严君平,西汉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在成都卖
卜。作者提及严君平,更含有对严君平闭肆帘下读老庄的向往
之情。
②暗引:杜甫《前出塞》中"功名图麒麟",引用的是宣汉帝
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三、诗歌中常见的典故
1.白衣苍狗:亦作"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
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
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
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
2.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
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
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长城:出自《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
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
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
4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
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
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
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
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
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
■^=-0II
5.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
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
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
6.化碧:《庄子外物》载"茯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
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
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
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7.鸿雁:出自《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
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
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
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
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8.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
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
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
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
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
《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
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
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
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
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
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
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
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L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
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
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
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
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
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
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
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
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
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混轻尘,客
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
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
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
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
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
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李贺
《南园十三首》:"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
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0、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
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
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
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
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
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
紫干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2、鹏鸽:鹏鸽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
托处境的艰难或离别的伤感惆怅或是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历史盛
衰沧桑巨变。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
鸽。〃
23、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
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
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
劳?”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
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
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
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
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
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
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
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
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
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
黍,邀我至田家。"
30.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
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目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
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
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31.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
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
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
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
报国。
33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
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
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
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
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34.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
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
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
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爰或器重。与此相反的是"白眼",
35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36.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
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
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37.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
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8.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
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
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9.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
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
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40.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41.娥眉(蛾眉):美女或高尚的德行。
42.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碧血"、
“茯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
茯弘化碧,望帝啼鹃。”
43.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
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
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4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
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
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
的故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
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5.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
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46.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
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
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47.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
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蚕于
□,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
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8.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
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
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
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
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
49.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
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
纪为豆蔻年华。
50.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
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
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
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1.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
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
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
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52.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
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
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
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53.宫阙: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
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
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
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54.金鸡: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
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
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
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55.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
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
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
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
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
56.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蝶赢负之。"蝶赢
(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
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蝶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
以为蝶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57.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
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
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
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
高妙。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
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
咽。”
58.吴钩:泛指宝刀、利创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
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
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
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
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
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
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
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59.前羹豌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或《晋书•张翰传》)o"(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菰菜羹、豌鱼脍,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
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碗羹。后来文人
以“前羹豌脍"、"茄豌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前
羹豌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
起,忽摇动前豌乡思。"
6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
《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61.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
"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
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62面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爰,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
妻相爰。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
眉深浅入时无?"
63.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
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
射青霞开。"
【典型试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椁意②,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北宋期间,苏轼由于朝党之争被一贬再贬,最后远放
僧州(在今海南),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本诗即遇赦
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椁:乘木筏
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椁浮于海。"③轩
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
《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L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自然贴切,格调明朗,
意味深长。
B.诗中星移、月明、海澄之景呼应了诗题的时间与地点,
视野开阔,意境清明。
C.本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是作者渡海途中所见,又有其隐含
的深层含义,指向人生的哲理。
D.尾联乃反语,作者说不悔恨,并说这次游历平生奇绝,
借此表达遭贬蛮荒的困顿和失意。
2.如何理解颈联的两个典故?请结合诗句及苏轼生平简要分
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商
山富水驿①
杜牧
益慧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
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②汲黯
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慧也"。慧,愚
直。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
吊屈原。④朱云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
帝,险些被杀。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借汲黯之事赞颂阳城的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
忠奸,视忠臣为慧夫。
B.诗人借贾谊凭吊屈原之事写阳城,"终须"二字暗含着
对他忠而被贬的惋惜。
C.与邪佞者的尖锐对立反映阳城的嫉恶如仇,借酒浇愁又
表现他遭贬后的郁闷。
D.全诗叙议结合,结尾认为不改阳城驿名能警醒为官者,
点明诗人的写作目的。
4.这首诗的第二联写法巧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①
叶梦得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独
倚高台一笑,圉圉②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危槛对千里,落日
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鹏飞鳗化何有,沧海漫冲融。堪
笑磺溪遗老③,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功业竟安在彳走自
兆非熊④。
[注]①本词作于1138年,词人时年62岁,任建康知府。濠州
观鱼台相传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观鱼论辩之处。
②圉圉:困而未舒貌。③磺溪遗老:指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在磁
溪垂钓时遇文王。④兆非熊:指明主将得贤臣的预兆。
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描写了词人身处高台之上所见的秋水日暮之景,
由远及近,营造出广阔渺远的意境。
B."轻浪舞回风"即"回风舞轻浪",其中"舞"字用得极为巧妙,形
象地写出风掀江浪的情态。
C.上阕写大江之中游鱼戏水,不仅点题,同时也以鱼写人,表达
词人纵情山水的自在和快乐。
D.词人化用了庄子的言和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将典故与现
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笔法灵活。
6.词中运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哭刘尚书梦得①
白居易②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问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③。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注]①梦得:刘禹锡字"梦得",死后追赠户部尚书。②白
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③我知丘:孔子曰"后世知丘
者《春秋》";白居易自注:"《春秋》之旨微而婉也。"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明自己和刘禹锡是诗坛相提并论的名人,虽有自
夸之意,却不令人反感。
B."绸缪"表现了朋友间的情意殷勤,"百年交分"则更
表现出二人友情的终生不渝。
C.第三句写诗人与刘禹锡有着同样的贫困与病痛,字里行
间含有委屈与不平之意。
D.尾联说一代诗豪刘禹锡虽然去世了,但不久的将来,作
者将在地下与之重逢欢聚。
8.诗歌颈联意蕴深刻,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送梓州李使君①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横布②,巴人讼芋田③。
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本诗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
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
史,后移镇梓州。②樟布:樟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③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④文翁:汉景帝时为
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
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
快,境界高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
景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C.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
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
丽。
D.颈联写蜀中民俗民情,"汉女""巴人""横布""芋
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表达了对李使
君重任在肩、前路难卜的深深忧虑。
10.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
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观李固请司马弟①山水图三首(其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①司马弟: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一
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L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方丈山与茫茫海水
相连,天台山于云烟中半隐半现。
B.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高,不能亲自
前去游览实景,很是遗憾。
C.前四句分别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
语,传达出诗人观画的微妙感受。
D.这首诗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
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12.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鉴赏之典故篇答案
1.D"尾联乃反语……"错误。尾联并非反语,作者的旷
达是真旷达,他确实从屡遭贬谪、起落沉浮的人生中领悟
到了生命的真谛。
2.①孔子的典故,表现了孔子积极推行自己主张的济世情
怀,而作者一生中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没能实现,
所以他说空有与孔子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战而胜的保险销售技巧课件
-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概述课件
- 公共关系练习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 《SVPWM控制技术》课件
- 《小数运算定律》课件
- 《细胞学相关知识》课件
- 《疫源地消毒技术》课件
- 重难点专题 1-1 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问题【18类题型】(解析版)-2025届高考数学热点题型归纳与重难点突(新高考专用)
- 《通过激素调节》课件
- 《高速脉冲输出指令》课件
- XX电站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报告(220kV)
- JC-T 2704-2022 聚酯纤维装饰吸声板
- 火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毒麻药品管理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 WTE朗文英语2B 单词卡片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 供热管道施工方案
- 《穴位注射疗法》课件
-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详细计划
- 管理会计 课件 孙茂竹 第7-12章 存货决策-业绩考核
- 空气能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