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课件_第1页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课件_第2页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课件_第3页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课件_第4页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形成的背景(1)______________的胜利发展。(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________的工作。2.初步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时间、地点:________年9月,在________举行。(2)代表组成:________、__________、无党派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________的代表。1.(1)人民解放战争(2)新中国2.(1)1949北平(2)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海外华侨(3)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具有________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当选为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________纪年。(4)意义①完成了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②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______制度。(3)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毛泽东北京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公元(4)多党合作政治协商3.政协职能的变化(1)标志:________年,第一届____________召开。(2)变化:由代行_________职权到_____和民主监督。(3)作用:作为________组织,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________、议政的舞台。4.政协制度新发展(1)时间:________年。(2)表现: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1)195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3)统一战线参政4.(1)1956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的规定。(2)新中国________的大规模展开。2.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时间、地点:________年9月,在北京举行。1.(1)共同纲领(2)经济建设2.(1)1954

(2)主要内容①通过《______________》。A.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和________原则。C.性质:新中国第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②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________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③决定任命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3.民主政治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________国家。(2)为了实现民族平等、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2.法律依据(1)《________》明确规定。(2)________正式确认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1)多民族(2)民族团结共同繁荣2.(1)共同纲领(2)1954年宪法3.含义(内容):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______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______权利。4.具体实施:先后成立了________、新疆、广西、宁夏、________等五个自治区和一百多个自治县(旗)。5.意义(1)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________的愿望,实现了________。(2)保证了________和民族团结。3.少数民族自治4.内蒙古西藏5.(1)当家做主民族平等(2)祖国统一精讲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开创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创性意义主要在于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和开辟了社会发展新道路。(1)政治:中国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2)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方法点拨:“开创性意义”指的是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创新之举。新中国成立的开创性意义要结合1949年前后的基本史实比较分析得出结论。(3)外交:中国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的历史,开始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迈出了和平崛起之路。(4)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应用示例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B.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故D的说法错误。答案:D精讲阐释《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异同点是什么?(1)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2)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方法点拨:结合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地位分析。(3)对于国家性质的规定: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和国家政治基础。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意义:《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特别提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应用示例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解析: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成,B项错误。A、C项早在《共同纲领》就已确定。答案:D精讲阐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有什么异同?方法点拨:从阶级本质、经济基础、组织活动原则、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方式等方面对比思考。类别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本质区别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权力主体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本质区别组织和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制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政党制度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实行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特别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度原则与西方的分权制衡有着明显的不同,充分体现了人民主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用示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是(

)A.性质不同B.机关组成人员阶级基础不同C.职权不同D.政党制度不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比较分析历史问题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本质区别主要从性质方面分析。答案:A基础达标1.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政协的理解。题干中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应指1949年召开新中国成立前的筹备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C考题回放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