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
一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
►►►
Q里也点理廨
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
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
之一。
(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X108m/s=3X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人。光在
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o
①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可大可小可等大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像的形
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②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也不是速度单位;1光年9.46
15
X10mo
【典例1】“金边食日”是壮观的天文现象,小明用自制小孔观看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0.日食通过小孔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日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典例2】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
Q里也点理廨
知识点2: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
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现象定义图示共同点看到的结果举例
人在反射光线的
范围内,看到物体
一组平行光照射镜面、平静的水面、
镜面很亮(刺眼),不
到镜面,反射后仍玻璃幕墙、车尾灯
反射在反射光线的范
为平行光W都遵循的反射等
围内,看到物体很
光的反
暗
射定律
凹凸不平的表面电影屏幕、书本上
人能从各个方向
漫反会把平行的入射的字、能从不同方
看到本身不发光
射光线向着向看到墙上的壁画
的物体
四面八方反射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叙述规律时要注意其中的因果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
眼睛,所以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目实验赠运
光的反射实验(重点)
1.可折转白色粗糙硬纸板的作用:①显示光路,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②探究入射光线、法线
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减小其他光线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放置;
4.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分别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
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5.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观察硬纸
板上是否显示反射光线;
6.验证光路是否可逆: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观察新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是否与原
来的入射光线重合;
7.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甲乙丙
8.让光线紧贴纸板(光屏)射向。点的目的:在硬纸板(光屏)上能显示光路;
9.实验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取一个点,将该点与反射点0连接;
10.区分每一组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法: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用不同
颜色的笔进行描绘,或者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行编号。
1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典例1】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射到光滑和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甲乙
A.甲图光路为漫反射的光路图,乙图光路为镜面反射的光路图
B.乙图中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甲图中观察到反射位置处较暗
D.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到乙图中的光线
【典例2】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
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蓝
②
A.②号光线为蓝色
B.红光的入射角为90°
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D.将纸板5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
【典例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折转,
CW垂直于平面镜。让入射光贴着纸板斤沿47射向平面镜上的。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将入射光线/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电(选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纸板炉右侧没有沿。〃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
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中沿80射到。点,光沿图中的以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
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途径;
(5)实验测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
论,你认为得出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蹩;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
(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总结: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用: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2)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注意: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
看。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
3.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透明薄玻璃板、刻度尺、火柴、白纸、光屏)
(1)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透明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防止产生重影)
(3)刻度尺(便于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白纸(或坐标纸)(在白纸或坐标纸上方便标注平面镜、物、像的位置)
(5)光屏(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判断成像的虚实)
4.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未
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比较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5.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实验应在暗环境下进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确保像与物能够完全重合)
(3)观察像的大小时,应在点燃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
6.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操作(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置于原蜡烛的位置,光屏上不能
成像)
7.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8.实验的评估与改进
(1)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像与物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没有垂直放置)(2)实
验中观察到重影的原因(玻璃板太厚,前后表面各成一个像)
(3)测得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不相等的原因(a.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有完全重合;b.玻璃
板太厚;c.实验过程中玻璃板改变了位置)
9.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
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球面镜:凸面镜与凹面镜
(1)凸面镜: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
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2)凹面镜: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
灶、探照灯等。
典例分东
【典例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鳏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
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m。
【典例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
图),关于这次视力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平
视
面
力
镜
表
A.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大
B.这次测量视力的情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Z.的大小应该是0.6m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Z.的大小应该是0.3m
【典例3】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所需的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支架、火柴和玻璃板代
替平面镜是为了;
(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一侧,蜡烛B(“点燃”或“不点燃”)放在
玻璃的另一侧。在蜡烛侧(选填“A”或"B”)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移动蜡烛B,直到蜡
烛B与蜡烛A的像,B的位置即为的位置;
(3)实验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o用等效替代了(后空选填
"蜡烛A"、“蜡烛B”、“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
纸张
重出点理嵬
9
知识点4: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
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相等(空气大),光路可逆;即:折射光线、入射
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
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所示)。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
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To③海市蜃楼。④彩虹。
场■
(1)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2)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
知识点5: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定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
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3.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雨后的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肥皂泡
变成彩色等。
4.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它是复色光。
5.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
色电视机的彩色画面的形成)。红、绿、蓝也叫光的三原色O
6.物体的颜色:
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的;如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色光,无色物体
能透过所有色光.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如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彩
色不透明物体反射白光和自身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7.看不见的光
光线定义特性应用
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光热效应、穿透云雾能力强电视机遥控器、烤箱、红外
线治疗仪等
灭菌、杀死微生物、合成维
荧光效应、化学作用强、生
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光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
物作用强
验钞等
实例判断: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队伍排齐;d.水中的倒影;e.日(月)食;£能看见不发
光的物体;g.池水变浅;h.三点一线瞄准;i筷子在水中"折断";j.水中捞月;k.看水中物体比实际位置
高;I.照镜子;m.激光准直.
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bcehm;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fjl;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giko
【典例1】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石子时,图中光路正确的是()
【典例2】一束白光通过绿色透明玻璃片以后照射到一颗带有绿叶的黄色橘子上面,大家看到的分
别是什么颜色的()
A.绿叶黄橘B.黑叶白橘
C.绿叶黑橘D,黄叶绿橘
【典例3】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
B.红外线的颜色是红色,是一种可见光
C.红外线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红外线看不见,传播过程中一定会拐弯
1.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沙漠出现海市蜃楼B.水面形成垂柳倒影
C.天空挂出七色彩虹D.树荫映出太阳光斑
2.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篮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
往撞击受伤,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
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3.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
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9m深处D.与蜻蜓相距1.2m
4.如图,一柱形玻璃容器里盛有适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规则木板上,一束光线竖直向
下照射在水面上,若在4端下方垫一个小正方体C,使木板倾斜适当的角度后(水未溢出),则()
A.反射光线将沿逆时针方向适当旋转B.反射光线将沿顺时针方向适当旋转
C.折射光线将沿逆时针方向适当旋转D.反射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会旋转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
F
6.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
光斑是()
A.树叶反射的光斑
B.圆形树缝的光斑
0.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照射到书本上、衣服上时光发生了漫反射
②当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经漫反射后的光线彼此不平行
③电影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④只有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才能看清被照射的物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8.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玻璃板
A.该实验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B.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C.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两支蜡烛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9.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鸟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鸟”是实像
0.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D.看到的“鱼”是虚像
10.如图,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尸处恰好看不到硬币,沿碘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
在0处恰好刚能看到“硬币”。小明恰好刚能看到“硬币”的光路图是()
A.I-----1B.
C.I______ID.
11.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出示绿色的健康码才能出入公共场所。用
手机扫描健康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12.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4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4点发出的一束激光,该
激光与水平面夹角为45°,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8点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
生变化.当/点与水面相距3m时,4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若水位下降0.5m,
则光斑(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了m.
13.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m,它在湖面
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14.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宽之状”,
这是光的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
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
15.如图,晚上,小明在较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将光打在了垫有白纸的平面镜上,从侧面观察会发
现(选填“白纸”或“平面镜”)更暗。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大部分反射光没有
进入人的眼睛。
16.小明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打雷区距小明_m(光
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7.孤艳阳下的天德湖畔树影婆娑,水中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湖面上的小鸟上下翻飞,景色美不胜
收!其中地面上的树影是由光的形成的,游人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光的形成的,小鸟
从水面飞上树梢,它在水中所成的像到水面距离的大小变化情况是0
18.如图所示,是某房间遭枪击后留下的“线索”,B是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A是子弹打击到墙
壁上留下的“痕迹子弹是从m楼哪一房间射来的?用细绳子把A、B连起来,沿绳子AB看到m楼
的C处,由此判子弹是从m楼C处房间射来的,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样判断的根据是:光在空气
中是沿的.
19.小亮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则,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
云,距水面的距离(选填“相同”或“不同”);看到的鱼相比实际的鱼,距水面的距离
(选填“远”或“近”);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选填“东”或“西”)
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填
字母)。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20.引力波以光波的速度传播,存在于整个宇宙,引力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m/so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1.如图是小丽制作的小孔成像装置,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
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一个倒立的实像,从烛焰的不同
位置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后的传播方式是,保持装置位置不动,让蜡烛逐渐靠近小孔,发现像
的大小将逐渐变O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支架、白纸、
刻度尺、火柴等。
(1)用两个相同的蜡烛做实验,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里用到的是科学研
究中的(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可以在白纸上标记平面镜、物和的位置;
(3)把架在支架上的玻璃板放在白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若玻璃
板没有与白纸垂直,则所画的直线能否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4)如果要使像更清楚,可以在(选填“物”或“像”)一侧铺上黑纸。
23.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
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图中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
(3)将蜡烛燃烧变短,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方向移动;要想使像更亮些,半透明薄膜应
(填“靠近”或“远离”)小孔.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
同的圆形光斑,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像”
或''影子”)。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选
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
2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片是两块粘接起来的
硬纸板,可绕垂直的接缝加转动。
(1)如图甲所示,当£尸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力。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上可看到反射
光线必,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40,再观测几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探究的关系,若N4W变大,则/8伙(选填“变大”或“变小”);
(2)如图乙,以法线,W为轴线,把竖直放置的纸板向后缓慢旋转,发现打上反射光线消失,说明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3)在图甲中,如果光线沿8。的方向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与
加重合,说明了光在反射时,光路是O
25.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采用透明(选填“厚”或“薄”)玻璃板,从(选填“蜡烛A”或“蜡
烛B”)侧观察蜡烛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
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物与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盘园儿钢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直播化妆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
- 2025年城市市容管理服务项目可行性建设方案
- 2025年高效节能电动机项目建议书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模型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体育游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宁师范学院《俄语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市市北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2016-2023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学教学课件: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
- 矿山矿石损失与贫化管理规程
- 安全生产晨会管理制度
- 直线导轨装配文档课件
- 2022年招标师资格《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考试题库(真题整理版)
- (GIS)110kv组合电器
- 第3章地基处理(振密、挤密)
- 导数含参数问题经典
- 塔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