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
(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
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
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
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
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
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
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
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
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
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
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
2.从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
下面(写三至四个)。
3.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
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
样的修辞手法?
4.第四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
(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固:或:
6.选文的中心句是。
7.怎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怎样的死是轻于鸿毛的?请举例说明。
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②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
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
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
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
地玩耍。③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
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8.文中画“”的①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选文第一自然段是按
照(_)的结构来描写的。
9.阅读文中画线句,文中画“—”的②句子说明了元宵节时灯的,画
“—”的③句子说明了灯的
A.种类多B.数量多
10.对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四)
请客
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时近中午,
还有一人未到。于是他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
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那人很后悔
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
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
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他粹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一位客人一听
这话,心想:“"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11.联系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写出最后一位客人的想法。
12.三位客人为什么相继离开?
(五)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
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
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
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
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3
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柏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
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3.这个文段节选自《》,作者是.,请给这个文
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14.给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5.用“—”在文中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6.“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的是。
(六)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
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
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
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
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7.找出选段(甲)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18.选段(甲)中“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
量”指的是什么?
19.选段(乙)中画“—”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
4
处是:O
20.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2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B.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C.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
品质。
(七)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
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
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
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
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
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
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
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
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
好不再说什么了。
22.这段文字的哪句话可以概括选文的内容?()
5
A.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B.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
里回来得很晚。
C.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D.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23.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轻易”在文中的意思是,父亲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原因是。
(2)这是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品
质。
24.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原因。
(八)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
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高大宽敞,()
房间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没等青年人开口,班
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
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青
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
摆放得井然有序,()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很尴尬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
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口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口
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口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
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6
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
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25.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6.在文中的方格内填上标点。
27.“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请写出你从
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
28.“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想一想,
青年人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试着简要写一写。
29.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
(九)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
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3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1.你是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
32.从“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十)
龙灯时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时而在广场上进行精彩表演。龙灯舞到哪里,哪
里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锣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
人人欢呼雀跃……龙灯一直要舞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们要将
7
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浇水冲去,意为送龙归海。这样,元宵舞龙灯才算真正结束。
33.例文中,作者选择的风俗是,特点是.。
34.用“—”画出作者详写风俗特点的句子。
35.例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再陈述。
36.我可以为例文续写一个表达感受或看法的结尾。
(4--■)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
出现。
②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在我国
发现的“中国猿人”“马坝人”及“山顶洞人”,分别属于猿人、古人及新人阶
段。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人类在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③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古人,从体格的形态结构上来看,介于猿人与新
人之间。在地质时代上,古人比新人早,生存的时代可能是在更新世晚期之际,
距今大约十多万年以前;文化比新人更为原始,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由于最
早的古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中发现的,在人类学上常把古人
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类型。
④根据典型的化石,古人的腿比现代人短,膝稍曲,身矮壮,弯腰曲背;嘴
部仍似猿人向前伸出,也没有下巴的突起。所制作的石器比猿人的有很多改进,
这说明手部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因而更加灵巧。脑量(1350毫升)比猿人的大
些,脑子的结构复杂些,具有比猿人更高的智慧。可能已经会取火,能猎获较大
的野兽,并用兽皮作简陋的衣服。和猿人相比,古人的劳动范围扩大了,生产力
提高了。所有这些情况,都显示古人在发展的进程上比猿人又向前跃进了。
⑤古人发明衣服和取火,是在人类发展史中继猿人创造石器之后的两件大
事。因为,像我国关于远古的传说那样,“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就会扩大食
物的范围;同时能制作衣服和随时随地取火御寒,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
条件,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因而古人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由于劳
动协作的需要,在古人阶段末期,应已具有形成原始社会的基本条件。由蒙昧的
8
群居到社会组织的形成,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飞跃。
3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特殊:。②蒙昧:。
38.请补充文章的提纲笔记。
①生物的发展,导致人类的出现。
②.。
③古人的特点。(a.体格的形态结构;b.;c.)
④。
⑤.。
39.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0.请从文章中摘录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个句子,并对句中的关键词语加以
分析。
41.古人为什么能分布在亚、非、欧广大地区?
(十二)
石头为什么会“烂”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
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
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
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
和二氧化碳,一齐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
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
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石查。①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②小冰石查只好用力往
9
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
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
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
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
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
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
受到破坏。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
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
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许多小动物也是石头的破坏者,它们有的在石头上打洞,有的叮在石头上生
活。
生物死后,尸体也能分解出有机酸,迫使石头分解。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
“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4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画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4.读一读,体会画曲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5.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画曲线自然段:
46.概括地说,石头慢慢“烂”掉的原因是什么?
10
47.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这许多破坏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十三)
春节文化的生活德育智慧(节选)
赵丽娟
春节作为沿袭传统农耕生活的节日,其最原始的意义是在岁末年初之
时,将经过一年辛勤农业劳动收获的物品祭祀众神及祖先,感谢大自然的
恩赐,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渴望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吉祥。因此,春节
本身就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产物,理应以物质文化生活为基础。
有歌谣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
沥沥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春节的幕布正式拉开。祭灶时家家户
户都要献麻糖:一方面用贿赂的手段甜了灶王爷的嘴,另一方面粘住灶王爷嘴
使其只能“上天言好事。”腊月最后一天(除夕日),则是展示人们物质文化
生活的喷火口:红红火火的窗花、剪纸、春联,叱咤威武的门神画像,迎接
诸神的神像、焚香、祭品、鞭炮,全家团聚的饺子、金鱼、花糕、公鸡,为初
一准备的红包、糖果、点心、新衣服等等悉数登场。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则是春节狂欢的最后时刻:喧天的锣鼓、绚丽的烟花、高悬的灯笼、香甜的
汤圆,渲染着热闹的节日氛围,自此春节行至尾声。
总之,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期,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集
中地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物质生活世界的集中反映。
4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勤一一()祈求一一()呈现一一()
49.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锣鼓()的烟花()的灯笼()的汤
圆
50.根据课文判断对错。
(1)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春节期间有三个重要的日子:腊八、祭灶日、除夕。()
(3)祭灶日要吃麻糖。()
11
(4)汤圆、灯笼是元宵节的标志。()
51.为什么说“春节本身就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产物,理应以物质文化生活为
基础。”?在文中找出答案,用“”画出来。
52.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有哪些习俗?
(十四)
恐龙的自述
①大家好,相信你们一定对我不会感到陌生吧,我就是生活在距今大约6500
万年前的史前动物——恐龙。
②虽然我们恐龙化石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
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过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说起“恐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
故事呢!1820年,英国一个叫曼特尔的医师首先发现了我们牙齿的化石,知道
可能是某种庞大爬行动物所有,取名“禽龙”。1841年,当时一位杰出的科学
家理查•欧文爵士,才将我们正式命名为恐龙,学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从此
揭开研究恐龙的热潮。
③我们恐龙的种类很多,大约有900多种呢。所以我们的体形和习性相差很
大。其中个子大的可达45米,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不足一米,
跟一只鸡差不多。就拿食性来说,我们恐龙有温顺的素食者和凶残的食肉者,还
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6500万年前的地球可是由我们统治和称霸的啊,无
论天上、陆地和海里都有我们恐龙的身影。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我就给你
们讲讲我们恐龙家族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些恐龙吧!
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
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其实不全是如此。有一种恐龙,它的幼龙是在巢中
由父母来养育的,它们列队外出的时候,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受到
保护。它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栗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大恐
龙就栗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食物,多辛苦啊。于是,科学家给它们取了一个很有
人情味的名字一慈母龙。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有一种恐龙叫阿尔伯特龙,
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
12
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
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
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的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
住都难以逃脱厄运,你们在恐龙园里应该看到过它的样子吧。
⑤我们恐龙和其他生物一样,都会经历出生、繁荣和灭亡的过程,这是一个
生物演化史的必然规律。但是我们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还是一个谜啊,这个谜
还等着你们来解开呢!
53.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年前的史前动物。
A.6500万B.650C.1亿D.650万
54.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作比较B.打比方列数字C.打比方举例子D.举例子列数字
55.“其中个子大的可达45米,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从句中的两个
数字可以感受到()
A.恐龙又高又重B.恐龙很高C.恐龙很大D.恐龙又高又大
56.科学家为什么给每次能生25个蛋的恐龙取名为慈母龙?
57.阿尔伯特龙比一般恐龙的身躯要小,但它们为什么令其他动物害怕?
(十五)
家乡的春节
①按照湖北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②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
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③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
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④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
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⑤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
13
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
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
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人
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⑥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
祝福,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完
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
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
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
喝彩声。
⑦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三,大家一大早
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
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娟造人的日子。
⑧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
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
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
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删改)
58.选文第⑤段采用()的结构形式。
A.分总B.总—分—总C.总—分
59.“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中“日夜不绝”的意思是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O
60.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其中详写了除夕和这两天的
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O
6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一天人们可以杀鸡宰鸭来庆祝节日。()
(2)正月初三这天,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3)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预示新的一年快乐
吉祥。()
14
62.正月十五点灯,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思考一下,你还知道自己的家
乡有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吗?(至少两例)
参考答案
1.阴、融、坚、驯
2.从“衰歇、融化、流、冲、响”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3.两个字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
4.春天来了。
5.本来。有的。
6.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7.比如伟大的革命英雄刘胡兰,为了解放事业而死,比泰山还重。可耻的
卖国贼汪精卫,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8.总领全段先总后分
9.BA
10.C
11.不是他们,那就是我了。
12.因为主人说话不得体。
13.《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法庭上
14.”,。
15.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
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体会到:父亲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让他很平静,
很坚定。
16.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7.他脸上的表情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商务英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轮机原理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历下区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化学试题下学期一模预考试题含解析
-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质量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临清2025届初三数学试题模拟试卷(一)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5月考试卷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威海职业学院《血液流变学与人体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朔州市名校2025届初三迎三模模拟卷(4月)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医学昆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川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期初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第三十一届YMO青少年数学思维研学交流活动一年级复选试卷(含答案)
- 数据安全与保护:确保企业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 绘本故事-我喜欢书
- 开鲁县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3
- 学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问题汇总表
- 832个贫困县名单
- (整理)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地下停车场交通设施及环氧地坪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GB/T 26038-2023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