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积累(20分)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
(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端然正己,,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刘裕英雄功绩的两句是:“,
(4),非利足也,。(《劝学》)
(5)《师说》中,明确了从师标准的两句是:“,
(6)采采茶莒,薄言掇之。采采茉莒,0(《诗经•周南》)
(7)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
(8)小楼昨夜又东风,o(《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答案】①.有杀身以成仁②.率道而行③.不为物倾侧④.金戈铁马⑤.气吞万里如
虎⑥.假舆马者⑦.而致千里⑧.道之所存⑨.师之所存也⑩.薄言捋之⑪云之
君兮纷纷而来下⑫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舆”“致”“捋”“堪”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积土成山,风雨兴蜀(《劝学》)()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4)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萧房知人》)()
(5)胡皆即兵而去(《李广智退匈奴兵》)()
(6)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尔反尔》)()
(7)刚、毅、木、则近仁(《论语》)()
(8)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梦(《荀子》)()
【答案】①.兼词,于此②.意动用法,以……为耻③.学习、研究④.授官⑤.带领
⑥.抛入、扔进⑦.性格质朴而不善言辞⑧.加入,配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1)焉:兼词,于此。句意: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2)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3)攻:学习、研究。句意: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4)拜:授官。句意: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终于成就了汉朝的大业。
(5)引:带领句意:匈奴人就领兵撤离了。
(6)转:抛入、扔进。句意: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饿死弃尸于沟坑里,强壮的逃散到四面八方的。
(7)讷:性格质朴而不善言辞。句意:性格刚毅说话木讷的人往往有一颗仁慈的心。
(8)参:加入,配合。句意:天有它的时令变化,地有它的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
叫作能与天地相配合。
单选题(7分)
3.以下四句话中,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下个月举办的周年庆典将邀请神秘嘉宾出席,敬请期待。
B.我的发言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请不吝赐教。
C.他从小失去家人,承蒙我母亲的照顾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D.贵刊的文章我经常拜读,也曾写邮件垂询过发表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表达的能力。
B.“聆听”用语不得体。“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谦辞,此
处用来形容别人认真听自己的话,谦敬失当。
C.“承蒙”用语不得体。“承蒙”是敬辞,是受到别人帮忙、款待或重视时所用的客套话。此处用来形容
别人受到自己母亲的照顾,谦敬失当。
D.“垂询”用语不得体。“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此处用来形容自
己向别人咨询的情况,谦敬失当。
故选Ao
4.以下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队长,他果然不孚众望,在比赛中带领大家取得了好的成绩。
B.这位是当今文坛上灸手可知的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C.读书需要结合目录了解全书梗概,不能目不全牛,只看具体内容。
D.艺术创作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甚至批评,呷心自用就难成大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不孚众望:与众人的期望不符,令人失望。与原句”带领大家取得了好的成绩”的语意不吻合,故使用
有误,应该是“不负众望”。
B.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被烤得很热,比喻气焰很盛或权势很大。与原句“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的
语境不吻合,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C.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与原句”只看具体内容”的语境不合,望文生义,故使
用有误。
D.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D。
5.以下对《乡土中国》一书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缘起于费孝通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他一边研究一边
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各个篇章之间具有较强逻辑性,共同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知识体系。
B.《乡土中国》是建立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
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C.《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中的“比较研究”范畴,因此书中有大量成对出现的概念,一个形容乡土
社会,另一个形容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如“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礼治社会”与“法治社
会”,“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等。
D.本书作者费孝通不仅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中成就卓著,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
情,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中的‘比较研究’范畴,因此书中有大量成对出现的概念,一个形容乡土
社会,另一个形容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错误。《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社会”“横
暴权力”等,并不是与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进行对比而提出的,而是用来描述和分析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
特点。
故选c。
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男女有别”一章中提出了“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两种感情定向,“阿波
罗式”强调“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下列诗句中体现了“阿
波罗式”感情定向的有()
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痴躅。(《邺风•静女》)
②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周南•桃天》)
③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④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干说“阿波罗式”强调“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可见,这
种感情定向更偏向于理性、克制和安排。
句①,意为:娴静的姑娘真美丽,约我等在城上角楼处。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我搔头徘徊心紧张。这句
诗表达了一种期待和焦虑的情感,但并没有明确体现“阿波罗式”的克制和安排。
句②,意为: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这句诗描述了女子
的美貌和家庭的和谐,可以看作是一种安排和和谐的感情表达,符合“阿波罗式”的特点。
句③,意为: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并非没有膏沐以整饰仪容,只是丈夫远征在外,就是专
心地打扮,又给谁看呢?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自身形象的不在意,体现了一种克制和理性
的态度,符合“阿波罗式”。
句④,意为: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
船,只有秋月与我作伴,绕船的秋水凄寒。这句诗描述了商人对利益的追求和对离别的轻视,以及妻子的
孤独和等待,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现实和利益的考量,而非感情的激动,符合“阿波罗式”的特点。
句⑤,意为: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这句诗表达了一种
浪漫和激动的情感,显然不符合“阿波罗式”的克制和安排。
综上分析,②③④体现了“阿波罗式”感情定向。
故选B。
简答题
7.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世间百态。请在下列案例中任选一个,结合《乡土中国》的相
关概念和观点,分析这些语词文字体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
(1)“社稷”一词的本义是土地神和谷神,后来引申表示国家。
(2)古人称女子出嫁为“归”。
(3)“家”字从(代表房子),从“豕”(即猪)。
(4)“法”的繁体字为“潺”,其中的“鹰”是传说中秉性公正的独角神兽,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
纷时,它会用角顶撞无理的一方。
【答案】
(1)“社稷”一词从土地神和谷神引申表示国家,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和农业对于国
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印证了乡土社会中安土重迁特征与农业紧密相连的关系。
(2)古人称女子出嫁为“归”,这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从夫居”、重视家族和宗族、强调社会稳定
等特点。
(3)从”代表房子,这体现了乡土社会中家的稳定性和地缘性;从“豕”即猪,反映了乡土社会的
经济特征。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活动,而养殖家畜也是重要的副业之一。
(4)“法”反映了乡土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个人权威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密切关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1)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的社会,人们依赖土地进行农
业生产以维持生计,“土”是社会的根基。社稷中的“社”指土地神,反映出土地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
位,土地孕育万物,是生命之源。农民与土地紧密相连,靠种地谋生,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成为他们
的命根。同时,“稷”代表谷神,体现了农业生产中粮食的重要性。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的丰收关乎
民众的温饱与国家的稳定。在乡土社会中,人们重视农业生产,以农立国,粮食的种植和收获是生活的核
心。止匕外,“社稷”一词引申为国家,表明了中国乡土社会中农业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国家的繁荣昌
盛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强弱。这种将土地和粮食与国家相联系的观念,反映
出乡土社会中农业在社会结构和人们意识中的核心地位。在《乡土中国》的论述中,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
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这种对土地的依赖和
坚守,使得农业成为乡土社会的支柱产业,也使得“社稷”这一与土地和粮食相关的概念能够象征国家。
(2)古人称女子出嫁为“归”。“归”意味着女子从娘家“归”到夫家,这一过程强调了女子在婚后成
为夫家的一员,而非仅仅是个人身份的转变。这反映了乡土社会中以家族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和宗族制度的
重要性。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个人的身份和行为都受到家族的影响和约束。在乡土社会中,男性通常是
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决策者和支持者,女子出嫁后成为夫家的一部分,这种归属感体现了父权制下男女之间
明确的性别角色分工。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生育后代和维护家庭和谐上。女子出嫁后的
“归”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迁徙,更是两个家庭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亲属网络的联结。这种联结加强了家族间
的联系,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尽管女子通过婚姻实现了社会流动,但这种流动往往是在既定的社
会框架内进行的。女子“归”入夫家后,其社会地位和角色相对固定,这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性和连续
性。
(3)“家”字从“…”(代表房子),从“豕”(即猪)。房子提供了居住场所,而猪作为一种重要的家
畜,是家庭经济的一部分。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安土重迁,以土地为生,居住在相对固定的地方。房子不
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家族世代生活的根基。家族成员围绕着这个固定的居所生活、劳作、繁衍后代,
形成了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稳定性使得家族在乡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承担着经济、教育、社交
等多种功能。从''豕"即猪,反映了乡土社会的经济特征。猪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畜,为家庭提供了肉食、
肥料等资源,是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猪意味着家庭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生活保障。在乡土社
会,家庭不仅是生活的单位,也是经济合作的单位,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生产和生活的责任。同时,养殖家
畜也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协作,这进一步加强了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合作关系。
(4)“法”的繁体字“漉"由""(水)、“席”(zhi)和“去”三部分组成。“嬉”是一种传说中
的独角神兽,象征着公正无私的精神,因为它能够辨别是非曲直,并用角顶撞理亏的一方。这个形象反映
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法律和正义的一种理想化的理解,反映了乡土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在乡土社
会,虽然更多依靠礼俗和传统来维持秩序,但人们内心依然渴望公正的裁决。当发生冲突或纠纷时,希望
有一个像“腐”这样公正的力量来评判是非。这种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也反映了乡土社会在维持秩序方面
的努力和期望。
二、阅读(60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先来后到不要夹塞儿,在葬礼上不大声喧哗,这些道理不一定要有人讲给我们,我们学着长辈做,
把包含在这些做法中的道理学到了。“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万物生长各依其理,然而
天何言哉?
②我们平常懂道理,是在行止日用中懂道理。我们都听得懂汉语,会说汉语,这就是懂得汉语语法。
我们行止、说话合乎道理,就应该说,我们懂得这些道理。柏拉图说:“凡是能够在私人或公共事务中行
事合乎理性的人,必定已经认识到了善的理念。”我们不一定要把或能把这些道理说出来,我们默会这些
道理。
③关于默会或默会知识,近几十年来多有讨论。初步说,默会知识是我知道但说不出或者不大说得出
的东西。我知道这种咖啡的香味,一听就是黑管的声音,但我说不出这香味、这声音是什么样子的。与默
会知识相对的是命题知识,我知道珠穆朗玛峰有多少米高,我一定能说出来。你不能说,我知道这道算术
题的答案是多少,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行为中的知识也多半叫做默会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这些大
半是默会的。
④我不采用默会/命题这个提法,而采用默会/明述这个提法。一个原因是,“命题”不仅含有明述,
而且包含严谨性、科学性。
⑤默会似乎必定先于明述。你要说理,必须先已经默会地懂得了这个道理,否则你说什么?这一点不
难想到。但事情似乎不止于此。细想下来,你说道理给我,不仅你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似乎我也得在某种
意义上已经懂得这个道理;否则,你怎么能让我明白你所说的对不对,是否成其道理?在《美诺篇》中,
苏格拉底引导一个家童一步步画出比已知正方形面积大一倍的正方形,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几何学的道
理,实际上每个人心里已经知道。
⑥但若说道理的人和听道理的人都已经默会地知道了道理,为什么还要说理呢?章学诚说,圣人向我
们学习,“学于众人”。既然众人已经有道、知道,还何劳圣贤宣讲?
⑦事情中蕴含着道理,把道理加以明述,其前提是道理已经在那里。所以我们说□□道理,不说发明
道理。但道理的“已经在那里”,不像说,珍珠藏在珠贝里,我们撬开珠贝,把珍珠取出来,珍珠还是同
一颗珍珠。如果那样理解道理,就是戴震所谓“视如有物”。说出与取出不同,说出道理同时也是道理的
成形。米开朗琪罗说,雕塑家是把石头上多余的东西去掉,让石头里面原有的那个形象显露出来。他不是
说,那个作品已经做好了藏在石头里面。海德格尔说,在牛顿之前,万有引力定律并不存在、并不
“是”,大致也要这样来理解。
⑧万事万物都可以体现道理、显示道理,但它们还不是道理,或者说,并非以道理本身的形式存在。
尽管万事万物都能体现道理,但道理只在道说中获得其纯粹的形式。
⑨说理的人,在一个意义上必定已经默会地知道了这个道理,但仍要付出说出的努力。我们会说汉
语,在这个意义上懂得汉语语法,但让我们把汉语语法讲得明明白白,并不容易。庖丁深谙解牛之道,然
口不能言。明述道理是一种特别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即使本来蛮懂道理,一旦尝试明白表述,往
往说得一团糟。这一点,很多人说到过,我这里引维特根斯坦一段话:很容易设想,有个人对一座城市了
如指掌,就是说,很有把握从城市的每个地方找到去另一个地方的捷径---但仍然完全没有能力画出这座
城市的地图。他要是试着画一张,画出来的东西就是完全错误的。
⑩明述道理,不像在临摹一幅画,更像在山山水水间作画。就此而言,说出道理多多少少也是“发明
道理”。这倒正是“发明”这个词的原意——发而使之明显,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
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听了子产放生的故事,若不是孟子如是说,我们不一定知道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
“君子可欺以其方”。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若非荀子,谁想到那说明了用心宜专的道理?事情体现道
理,包含道理,但究竟包含什么道理,还有待发明。
⑪明述道理敞开了种种新的可能性,敞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唯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才能为要求、命
令、政策提供理由,我们才可能公开议政、进行法庭辩论、讨论数字2的开方是不是无理数。
(g那么,听道理的人呢?无论什么新鲜的道理,只当连到他已经明白的道理,归化为他的道理,对他
说理才有意义。
(选自陈嘉映《说理》)
8.根据上下文,第⑦段□□处应该填入的词语是o
9.根据文意,以下对“默会道理”与“明述道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行止日用中的道理大多都是默会道理,我们不一定能说出来。
B.说理的人和听道理的人都要先默会道理才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C.明述道理就是把戴震所谓的“视如有物”的道理明白揭示出来。
D.能默会道理的人未必能明述道理,这与个人的能力高下有关。
10.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组小标题()
A.一、默会知识与默会道理;二、明述道理需要能力
B.一、默会道理与明述道理;二、道理在言说中成形
C.一、默会道理先于明述道理;二、道理需要纯粹形式
D.一、默会知识与命题知识;二、明述道理的显露
11.请分析第⑤⑥段的论证思路。
12.请用本文中的观点解释下面材料中孟子、荀子对人之本性的不同认识。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
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
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
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性恶》)
【答案】8.发现9.C
10.B11.第五段,先提出“默会似乎必定先于明述”的观点,然后从说理的人和听道理的人都要先默会
道理才有可能互相理解两个角度展开论证,接着列举苏格拉底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第六段,提出问题,
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道理在言说中成形”的观点。
12.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善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像人看到小孩掉到井里就会惊惧同情一样,即善的理念是
我们默会的道理,这个道理我们在行止日用中就懂得。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顺从人性会引发暴乱,从而强调后天施行教化礼仪的重要性,即明述教化礼仪的道
理,人们才有可能由恶向善,道理在言说中成形。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此处与“发明”意义相近,但又不同,根据前句“道理已经在那里”可知,道理存在是事实,不需要发
明,只是需要人们能够“发现”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明述道理就是……”错误,根据“如果那样理解道理,就是戴震所谓‘视如有物’。说出与取出不
同,说出道理同时也是道理的成形”可知,选项以偏概全,明述道理不仅是“视如有物”,而且“也是道
理的成形”。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一部分,前三段先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出发,提出“默会道理”的概念。然后最后三段提出与此相反的
概念“明述道理”,故可用“默会道理与明述道理”来概括。
第二部分,第二段提出观点“尽管万事万物都能体现道理,但道理只在道说中获得其纯粹的形式”,故可
用“道理在言说中成形”概括。
故选B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五段,“默会似乎必定先于明述”先指出说理的人要先默会道理的看法,然后“但事情似乎不止于
此。细想下来,你说道理给我,不仅你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似乎我也得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懂得这个道理”
进一步指出听道理的人也要先默会道理,这样才有可能互相理解。接着,列举苏格拉底引导家童画出
比已知正方形面积大一倍的正方形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看法。
第六段,"……为什么还要说理呢”“既然众人已经有道、知道,还何劳圣贤宣讲”提出问题,引发读者
思考,引出下文“道理在言说中成形”的观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像“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文
中说到“我们平常懂道理,是在行止日用中懂道理”“凡是能够在私人或公共事务中行事合乎理性的人,
必定已经认识到了善的理念”,即善的理念是我们默会的道理,这个道理我们在行止日用中就懂得。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顺从人性会引发暴乱,从而强调后天施行教化礼
仪的重要性。文中说到“但道理只在道说中获得其纯粹的形式”“明述道理敞开了种种新的可能性,敞开
了一个新的世界”,用这个观点理解荀子的话,即明述宣讲教化礼仪这个道理,人们才有可能由恶向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
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
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
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
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材料二: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
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产生了残杀陷害,忠诚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
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会产生混乱,礼义法度就消
失了。
(二)(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棉花,不是一朵花(节选)
周吉敏
①“澄碧浓蓝夹路回,崎岖迢递入岩限。人家隔树参差看,野径当山次第开。“走进楠溪江,还是清
人陈遇春《楠溪道中》的情境。那些叫苍坡、芙蓉、岩头、枫林、花坛的村子古貌苍颜,有着时光沉淀下
来的温厚。
②我就是在楠溪江中游的岩头村遇见他的。当时村子的公园里正在举办文化活动,熙熙攘攘地热闹
着。一块大型的“爵士乐VS弹棉花”的广告牌醒目地竖立在草地上,老手艺与现代音乐的比拼产生的新
鲜感,让许多人驻足。“琴山”戏台上,爵士乐队正在调音,耳朵里灌满了音乐碎片。在戏台的斜对面,
一块铺着蓝印花布的木板上堆着雪白的棉絮,像一座积雪的孤岛。他就站在“徐晓兵弹棉花”广告牌旁,
我看着他做上场前的准备。
③-----根细细的牛筋线,像一条攀援时光而来的藤蔓缠绕弓木而上,越过半月形的弓头,被手拉扯
着,竭力与弓尾的一截牛筋线相扣。就在连接的那一瞬间,他手上的筋脉像老树根拱出地面。提起的那一
口气落回去后,一个指头勾了一下弦,发出“堂,堂”两声,像调试乐器。只有主人的手和耳朵能听出这
根弦是高一度,或是低半度,是松了,还是紧了。
④他拉好了弓,然后系上一根宽腰带,拿起背竹竿反手往背后腰带上一插,食指挑起腰带上一截线,
在竹竿末端绕了三圈后绑定。这是一根弓形的小竹竿,高出头顶半尺,像钓鱼竿,下垂的线扣在弓木中间
的位置,分担了手持棉花弓的一部分力。一根小竹竿、两根线、一根木头,这几样简陋的材料组成的工
具,仿佛某种装置,浮在空气中,而人则被这几根线擒住了似的。
⑤他左手持棉花弓,右手举起棉花椎,往牛筋弦上一敲,“堂”的一声,阳光晃了一下,所有在场人
的影子仿佛也扭了几下。声音在空气中漾开,仿佛一枚石头子丢进湖中,泛起的涟漪推着他走向湖中央那
个积雪的岛屿。
⑥弹棉开始了。
⑦孤弦沉入,花才垂敲落。那一堆雪似被一阵风吹散,扬了起来。“咚咚咚铮咚咚咚铮”声音
有两种:弦在棉花里,是吃进去的,声音沉闷,是“咚”的音色;棉花缠弦上提起来后,是吐出来的,声
音清远,是“铮”的音色。弦音单调,却音在弦外。从棉花床的这一边移到另一边,从这个角挪到另一个
角,棉絮似云海向前翻滚,又蓬松如云山高耸。
⑧爵士乐和人群的嘈杂声仿佛都被蓬松的棉花吸附了似的,耳边只有弹棉花的声音,由远及近,又由
近及远,我嗅到了母亲、故乡、童年的气息。
©——天光透过木板窗的缝隙,落在被面上那朵大红的牡丹花上。母亲推门进来给我穿好衣服,随后
把被子一卷,抱出去放在院子里早已架好的竹帘子上,然后拆线,抽走被单和被面,赶紧浸泡清洗。棉胎
袒露在阳光下,像一块积雪的田野,我扑上去,把脸埋在棉胎里。下午三四点光景,阳光威力减弱,母亲
又赶紧穿针引线,用一条淡绿色的长条细格子被单和一条绿孔雀被面,裱一幅画似的,把棉胎细致地缝合
起来。晒过的棉被柔软而温暖,盖在身上,呼吸间都是阳光的香气。
⑩人世间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都被时光的河流悄无声息地袭裹而去。家里那条棉花被在何时不见
了,就如童年的时光何时结束,母亲的第一条皱纹何时爬上眼角,等等,都没有感知到而记下具体的时
间。但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才认识到那些失去之物的意义。
⑪这个操持四尺棉花弓的弹棉匠,实在显得太瘦小了。他的瘦小不是瘦弱,而是精瘦。如果要形容这
种瘦,似乎只有悬崖石头罅隙中长出来的那种枝干曲折、饱经风霜的树木可比拟了。他的一双手,却是出
奇的粗壮,手臂肌肉突起,手掌宽大,每个指关节树瘤般突起,这与他瘦小的身材极不相称。他看了我一
眼。成年人很少有这样一双清亮而柔软的眼睛。
⑫他与千余年来所有的弹棉匠一样,不同的是他成为时光的选择,弹响古老的棉花谣。再看他时,身
上已落了一层疏疏的白,仿佛穿过一场风雪而来。
13.分析第①段引用清人诗歌的作用。
14.赏析第⑪段画线句对弹棉匠的描写。
15.⑧-⑩段是否能删去?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分析。
16.第(g段作者为何说“他与千余年来所有的弹棉匠一样,不同的是他成为时光的选择”?请结合全文分
析。
【答案】13.①引出下文:为接下来描述作者在楠溪江中游的岩头村遇见弹棉匠的情景做铺垫。
②营造氛围:通过诗句描绘出楠溪江的自然美景和古村落的静谧,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③增强文化底蕴:引用古诗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读者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14.①外貌描写:弹棉匠的“瘦小不是瘦弱,而是精瘦”,像“悬崖石头罅隙中长出来的那种枝干曲折、
饱经风霜的树木”,突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②对比手的粗壮:他的手“出奇的粗壮”,手臂肌肉突起,手掌宽大,每个指关节树瘤般突起,与其瘦小
的身材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长期劳作的痕迹。
③眼神描写:他拥有“清亮而柔软的眼睛”,展现了他的纯真和内心的柔软,与其外在的刚硬形成对比,
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
15.⑧一⑩段不能删去,这些段落在文章中起到了以下重要作用。
①情感共鸣:通过作者的回忆,唤起读者对童年和母亲的怀念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
②背景补充:提供了弹棉花这一传统工艺在作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使得后文对弹棉匠的描写更加具体、
生动。
③结构完整:这几段回忆与现实场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和交融,使文章结构更加丰富
和完整。
16.
①技艺传承:弹棉匠的技艺是千余年来一代代手艺人传承下来的古老手艺,他与过去的弹棉匠在技艺上没
有区别,体现了传统技艺的延续。
②时代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手艺逐渐消失,但他仍然坚持这项手艺,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稀有
存在,因此被称为“时光的选择”。
③文化符号: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他的存在使得这项古老技艺在现
代得以保存和延续。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诗句中提到的“澄碧浓蓝夹路回”以及“崎岖迢递入岩限”描绘了楠溪江地区的自然景观,这些描写让读
者对楠溪江地区的美丽风光产生了初步的印象。紧接着,文章就描写了作者在岩头村遇见弹棉匠的场景。
通过引用诗句,作者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具体的描写中,使文章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带有浓厚的意境美,如“澄碧浓蓝"、“崎岖迢递”、“隔树参差”、“野径次第
开”,这些词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楠溪江的美景中,感受到自
然风光的秀美和古朴村落的静谧。这样的氛围与后文的情感描写相呼应,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共
鸣。
引用清人诗歌,使文章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诗歌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用古诗不仅增添了文
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也使得描写更加具有历史感。通过引用古诗,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楠溪江自然美景的
赞美,也暗示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这种引用方式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深
度,还能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共鸣。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他瘦小而精瘦,像悬崖石头罅隙中长出来的枝干曲折、饱经风霜的树木。”
“瘦小而精瘦”这句话直接描写了弹棉匠体型,说明他身材矮小但结实。通过这个描写,作者刻画了一
个在长期劳作中锻炼出来的形象,给人以坚韧和耐劳的印象。同时,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
喻他像“悬崖石头罅隙中长出来的枝干曲折、饱经风霜的树木”,生动地描绘了弹棉匠的外貌特征,突出
他的坚韧和顽强。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赋予弹棉匠一种自然的韵味,仿佛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坚强地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他的手出奇的粗壮,手臂肌肉突起,手掌宽大,每个指关节树瘤般突起。”
“出奇的粗壮”与其“瘦小而精瘦”的身材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的双手因长期劳作而变得特别粗壮。
这种对比描写增强了人物的形象感。这句话是一句细节描写,进一步描述他的手臂肌肉突起,手掌宽大,
每个指关节如树瘤般突起。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他手上的劳作痕迹,突显出他日复一日的辛勤劳
动。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也让读者感受到弹棉匠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他的眼睛却清亮而柔软。”
“清亮而柔软”与其粗糙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纯真和温柔。这种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立
体和丰满。虽然外表饱经风霜,但内心依旧纯净柔和,这种反差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动人,也使读者对他
产生同情和敬意。这种描写方式揭示了弹棉匠虽然在外表上显得刚硬,但内心依然保有一份柔情,这种内
外反差增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第⑧段提到弹棉花的声音将作者带回童年,回忆起母亲和弹棉花的情景。这种回忆不仅是作者个人的记
忆,也勾起了许多读者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那些熟悉弹棉花这一传统工艺的人。第⑨段详细
描写了母亲在阳光下晒棉被的画面,通过温暖的家庭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些细节描写不仅
使文章更具生活气息,也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第⑩段通过感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
怀念和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情感表达使文章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同身受。
这几段回忆为文章提供了弹棉花这一传统工艺在作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使得后文对弹棉匠的描写更加具
体、生动。通过回忆中对弹棉花和晒棉被的具体场景描写,作者展示了这一传统工艺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
性,使读者对弹棉花的过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通过对母亲忙碌身影的描写,间接展示了弹棉花这一工
艺的辛劳和细致,为后文描写弹棉匠的劳作做了铺垫,使读者更能理解和体会弹棉匠的工作。
这几段回忆与现实场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对比和交融,使文章结构更加丰富和完整。文章
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替描写,使得时间线索更加丰富,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呼应。例如,作者通过回忆童年
的弹棉花场景,再回到现实中对弹棉匠的描写,使文章的时间脉络更加清晰。这些回忆为后文情感的爆
发做了充分的铺垫。例如,在回忆中,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旧,这些情感在后文对
弹棉匠的描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表达。通过对比童年的记忆和现实中的感悟,文章更好地突出了
时间流逝和传统手艺传承的主题。这种时间对比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弹棉花这一传统工艺的深情厚
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他与千余年来所有的弹棉匠一样”强调弹棉匠的技艺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弹棉匠的工作是
千余年来手艺人传承下来的技艺,这种技艺通过一代代人的双手和心血得以延续。作者通过这一表述,突
出传统技艺的历史悠久和技艺传承的连续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弹棉匠的技艺基本没有变化,依然
保持着最原始、最传统的操作方式,这种不变的技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是他成为时光的选择”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手艺逐渐消失,但他仍然坚持这项手艺,
因此他是“时光的选择”。在现代社会,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许多传统手艺面临消失的危机。然而,
他依然坚守在这项古老的技艺上,成为现代社会中少数仍然从事这项工作的手艺人之一。这种坚持使他在
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这句话寓意深刻,暗示他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保留下来的少数传统手艺人之
一。尽管时代在变化,许多传统技艺已经被遗忘,但他仍然存在,成为时间筛选后的“幸存者”,这也是
对他坚守和执着的赞美。
弹棉匠的技艺是千余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他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更是传统
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作为一个弹棉匠,他代表了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象征。他的存在不仅仅是技艺的延
续,更是文化的传承。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和意义。通过他的存在
和工作,古老的弹棉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保存。他不仅仅是手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守护
者,他的存在使得这项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续延续。
(三)(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
[宋]辛弃疾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E,酒坤身世⑵,可
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
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注解:[1]药笼功名:典出《旧唐书•元行冲传》,意为治国必须储备人才,如同治病需要各种药物一
样。[2]酒坤身世: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未遇时,曾与妻卓文君在临邛市场上当块卖
酒。
17.苏词中的“早生华发”之意,在这首词中体现为“”一句。
1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轩冕”代指官位爵禄,词人开篇即对宦途功名产生疑问,表难以捉摸之感。
B.“坐中”一句点出了同座饮酒之人,并以“三杰”冠之,词情在此为之一振。
C.下阕中“孤标”“孤鸿”都含孤独之味,前者突出飘零憔悴,后者强调势单力薄。
D.下阕末句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落寞悲凉之情。
19.“苏辛”同为豪放派,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表现为激越悲壮。请你以辛弃疾的这首词
及其所追和的苏轼的《念奴娇》为例,简要分析两者的不同。
【答案】17.可惜蒙头雪
18.C19.①辛词之放,表现为激越悲壮。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
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②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苏词的结尾,苏轼虽生光阴虚拟、功
业未成的感慨,但是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原其虽历经坎坷但仍然潇洒无羁的超旷胸襟,一切
都是浮云,乃有酒月为伴。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药笼功名,酒妙身世,可惜蒙头雪”意思是: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
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白发满头,来日不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概不可
能了!“可惜蒙头雪”,用借喻手法写白发丛生,体现了苏词中的“早生华发”之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前者突出飘零憔悴”错,“孤标”,孤傲的风采品格,此处以花喻人,写红梅争发的不屈品格。
故选Co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创作风格的能力。
①辛弃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维系他一生的就是他的抗金大业,他的词作也大多成为他抒吐爱国
之志的载体。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他壮志难酬的郁闷之作。词的结尾“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以景
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这里虽然境界萧瑟,情调悲伤,但这个结
尾与前面的孤标红梅,怒发冲冠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仍然能够使人看到作者对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的执着
追求。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
意,涌起来的只是作者“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的苍凉与悲壮。
②苏轼的《念奴娇》,在仰慕古英雄的时候,自然带出了自己的失意之情。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词人在表达
自己的情感时,虽然有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
雄豪迈本色。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展现了超逸放旷的情感态度。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
和平”,“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四)(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①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①后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士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
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镜②衣食,余
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后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
路之废疾饿者焉。
②又日: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
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镜以嬉。夫侵易能,可
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
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镜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
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目:噫,刑戮也。或
目: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日: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贵富难守,簿
功而厚取之者邪?抑丰惨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
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③又口: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
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④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
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③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
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
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释:①后:涂抹,粉刷墙壁。牛者,泥瓦匠。②镜:涂墙的工具,瓦刀。③杨朱:战国思想家。
2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有业之()(2)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21.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归其屋食之当焉()
A.相称B.认为C.担任D.合宜
(2)抑丰殍有时()
A.憔悴B.衰落C.忧愁D.枯槁
22.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
23.把第②段中画直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24.请评析韩愈对王承福劳动观的看法。
【答案】20.①.以……为业②.通“享”,享受
21.①.A②.B
2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
23.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占据高位的结果吗?
24.①王承福劳动观的主要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要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有不同的责任,
应各尽其能、各尽其职,才能心安理得,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会有灾祸降临;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
是应该的。
②对此,韩愈认为王承福是贤者,是独善其身的人。同时,韩愈对王承福也有批评,认为他为自己打算得
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业”,以……为业。句意: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
(2)“飨”,通“享”,享受。句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当”,相当,相称。句意: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
故选A„
(2)“悴”,衰落。句意:也许是富贵衰落都有一定的时运。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句意完整,应独立成句,“也”为句中语气词,表示舒缓节奏或简短地停顿,
谓语为“博”,而“妻与子”为后一句的开头,所以“博”后断开;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中间停顿,“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是介词短语后置,正常语
序为“妻与子皆于我养者也”,而“吾”作后一句的主语,是新一句的开头,所以“者也”后停顿。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非……邪”,不正是……吗;“强”,勉强;“称”,相称;“冒”,充数占据高位。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先概括王承福劳动观。
由“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
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可知:王承福认为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要相互协作来求得生
存。
由“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镇以嬉。夫镇易能,可
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可知:王承福认为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有不同的责任,
应各尽其能、各尽其职,才能心安理得,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会有灾祸降临。
由“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可知:王承福
认为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是应该的。
②再分析韩愈的看法和评价。
由“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可知在韩愈看来,王承福是贤者,
是独善其身的人。
由“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可知韩愈对王承福也有批评,认为他为自己打算得
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
参考译文
埒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①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
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
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
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
并付给屋主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
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②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
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
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
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
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
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
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
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
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唉!我拿着镜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
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
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
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
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占据高位的结
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
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衰落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
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③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
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
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④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
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
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于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
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
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
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说
[唐]柳宗元
①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员工业务培训规范制度
- 银行内部调查与处理制度
- 清华大学物理学课件-牛顿和力学的成熟
- 【大学课件】通信技术入门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十三篇
- 酒店实习报告1000字左右(30篇)
- 八年级轴对称图形复习课课件
- 车企电商化之路-构建一站式汽车生活服务平台案例报告
- 关于扶不扶问题的道德讨论
- 《认识工作世界》课件
- 集成电路高可靠高密度封装(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韩国的语言》课后答案
- 医养个案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WST771-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 MOOC 高级财务会计-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课件
- 肠内营养治疗病例分享
- 湖南省博物馆介绍
- 污水处理厂运行及问题-污水厂的运营与维护方案
- 教务系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