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备战】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讲精练(北京专用)
专题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概括内容类(原卷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京市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以散文阅读为主,2019年之前考查的题量有
五六道,2020年及以后固定为四道,两道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试题内容涉及
字词句理解能力、文章理解和赏析、标题的意蕴、概括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和鉴赏语言能力等知识点。
【概括内容类答题方法】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
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
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
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都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理清全文思路,这
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1.“关键整体结合”法。
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
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串联层意”法。
即先归纳每段或每层的意思,再将每段(层)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
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
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
3.“因文而异”法。
写人记事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
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
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散文应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真题连接】
[2022年北京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有轨电车
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里穿越而过,一路
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
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
色的胡同,胡同里:州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明这城市的悠久。
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道它的历史,
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我觉得它离我很远,
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
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
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
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北京
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
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
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鸭和北京
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着吃的那蒸饼和甜
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
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
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
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代吧,去
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的大海碗,使北京
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
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
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接近平民的廉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
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
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
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
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
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
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
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
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北方就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
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夏日慵懒的亨干,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
白杨。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
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应
了并爱上了北京。
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非的情惇O
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
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
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最终触及了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
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
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
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
市,这一切,我都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
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小的根须
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在半个世纪不
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o北海波光摇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
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下了我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
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
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
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
吹到了这干涸而寒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
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
(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
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专题模拟】
一、(2023•北京海淀•校考三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四马
鲍尔吉原野”
①我和父母现在住在“阳光小区”,聊天的时候,我说四五十年前的事,他们在说六七
十年前的事,而整日开着的电视机在播报当下的新闻,比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
桥。这场景像话剧,我们轮流上场,讲述时光的往事。时光在某一瞬间重新组合时,平淡的
生活会变得庄重起来,你成了历史的讲述人。
②父母老了,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故乡。我不敢带他们外出旅行,我的任务是访问他们的
故乡,带回照片和见闻跟他们分享。去年春天,我拜访我妈的出生地一巴林右旗白音他拉乡
宝木图村。村书记带我看过我妈出生的院落,当年是她祖父平乐爷爷的宅院。书记说,有人
想租这个地方办企业,村里没同意,建成了养老院,叫平乐养老院。我妈听到后十分高兴。
她说平乐爷爷一定赞成。今年1月,我到科左后旗的胡四台村探望病中的堂兄,这里是我爸
的出生地。回来后,我跟我爸说:“经过胡四台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你老家被建设没了。”
我告诉他:“你经常回忆的白茫茫的沙坨子没了,现在除了玉米地就是林地。狼和狐狸也没
了,胡四台村五里外就是高速路。现在,你们村跟朝鲁吐镇连上了。”
③“咋回事?”他问。
④“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镇了。”
⑤他表情变化有如云影从草地上滑过,那是几十年的光阴倏尔而逝。
⑥我去过一些地方,算一下,国内大概有一百八十八个市县区。在汉中的江边,两只朱
鹘一前一后从我头顶飞过,它们通体橘红兼带粉色,翅膀和尾羽舞动流苏。我看朱鹦融入天
际,而它能在天空俯瞰到什么呢?明代修造的梯田里长满金黄的稻子,稻子们此刻正隐藏连
柔纱'一般的白雾当中。在安康的江边,往左手看,莽莽苍苍的大山是秦岭;往右手看,莽莽
苍苍的群峰是巴山。巴山秦岭终日对视竟千万年,由此雄浑。广州的珠江边上,被搅碎的灯
光在江流里神秘眨眼。江边有卖水果的摊子,情侣们倚着栏杆相互对视……我把这些见闻讲
给父母听,我爸说:“嗨,咱们国家大啊。"我妈说:“不光是大,咱们国家还好啊!”在
谈土上,我妈每每显出比我爸水平高一些。
⑦退休后,母校赤峰学院请我去当特聘教授。学院与我商议为学生们开什么课,我说讲
什么都不过是一个切入口,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阐述美。美不软弱,更不虚无,我们要通过诗
文告诉孩子们国土广阔之美,还有人生的刚健之美、善良之美和朴素之美,我觉得这可以是
一个持久的话题。在中国行走,放眼高天厚土,万壑群山,我们不能对之无视无感,不能放
弃从中汲取力量。
⑧6月上旬,查娜花(芍药花)在牧区开放。雪白的、茶碗大的查娜花像天上的星星收
拢翅膀留在草原过夜,忘记回家。七十三岁的牧民班波若指着窗外的山坡对我说:“这么好
的花开了,我们的孩子却看不到。城里多了一个大学生,牧区就少一个年轻人。这么辽阔的
草原,以后留给谁呢?”说着,他用掌根抹脸上的眼泪。我什么都说不出,屋子里静得像能
听到泪水流淌的声音。我听到我的眼泪落在采访本上。牧民们多爱自己的家园啊!他们爱小
满时分从南方飞回的小黄鸟,爱芒种时分飞回的小篮鸟,他们忌讳往河水和火里扔脏东西,
他们转移蒙古包时,拔掉系绳索的木桩后,会把留在地上的洞填土踩实,以期明年长出青草。
⑨在海拉苏镇采访,食堂的女厨师给我端来一盘馅饼,说这是她哥哥用野芹菜汁泡软羊
肉干和的馅,她烙的饼。“你哥哥怎么来的?”“骑马,三十多里路呢。"我到巴林右旗和
阿鲁科尔沁旗采访,牧民为我举办赛马。七匹骏马在细雨中哒哒跑远变成小黑点,又从小黑
点达哒跑来变成骏马,好几圈。在美丽的罕山脚下,他们为我举办蒙古语的诗歌朗诵会。从
四面八方骑马骑摩托车来到的牧民们,大人孩子,一个一个从我身边走过,借篝火的光亮看
我的脸。他们看得那么认真,我知道他们在看自己民族的作家长什么样子。我实在忍不住,
躲到远处的老榆树的阴影里痛哭不已。是的,我在接过馅饼、听他们朗诵、看到细雨里的奔
马时都流下了眼泪。这时候,所谓深入生活,实为生活深入到你心里。像山坡吹来的风、像
瓢泼大雨那样抱住你,冲刷你身心的污垢。你会像蒙古黄榆一样坚韧,脸上有牧民那样纯朴
的笑。
⑩近来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东西嗡嗡响,它叫《诺恩吉雅》。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名
字,也是一位蒙古族女人的名字。这首流传百年的民歌与《嘎达梅林》堪称双璧,俱为瑰宝。
赤峰市正在筹划创作交响曲《诺恩吉雅》,由赤峰交响乐团演出,我来准备文学脚本。我查
阅一些资料,把这首曲子听了上百遍。越听越觉得这不只是一个姑娘出嫁的故事,是思乡,
是依恋父母,是河流与大地。歌者可以在歌声中放入所有美好的怀念。我发现,诺恩吉雅其
实也是我,我或我们,同样爱着家乡,爱父母,爱草原上的万物。
⑪我有一匹马,这匹鬃发飞扬的蒙古马此刻正在贡格尔草原上吃草或奔跑。去年8月,
我的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赤峰市委宣传部专门召开现场直播的
表彰会,对我褒奖。我在答谢辞中说:"我是西拉沐沦河岸边的一株小草,是旭日的光线把
小草的影子拉得很长,使它像一棵树。”会上奖励我一匹克什克腾旗的铁蹄马⑵。后来我发
现我的长相开始像马了,窄长脸,眼神机警而有野性。对我来说,马是更好的归宿。作为马,
我已没有追风的神勇,我是草原上温驯的老马,低着头,驮着我爸我妈,驮着我的文化使命,
慢慢往前走。因为,这里有让马喜欢的草,风和流水。
(有删改)
注释:【1】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作家,现为辽宁省作协副主席。【2】铁蹄马:与著名
的乌珠穆沁马、上都河马,并列为蒙古三大名马,传说曾是成吉思汗禁卫军的专用马匹。
文章结尾处“驮着我爸我妈,驮着我的文化使命,慢慢往前走”一句意蕴丰富,请说说
你的理解。
二、(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跋
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其
次,它缺少不了泥土,还有,它不能没有阳光的照拂、雨露的滋润以及清风的抚慰。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的。
那片春天时会因解冻而变得泥泞、夏天时绿树成荫、秋天时堆积着缤纷落叶、冬天时白
雪茫茫的土地,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少年时进山拉烧柴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在粗壮的大
树上发现怪异的头像,父亲对我说,那是白那查山神的形象,是鄂伦春人雕刻上去的。生活
在我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
冬天穿着皮大哈和花皮靴子在山中打猎。他们喜欢骑马,喜欢喝酒,喜欢歌唱。在那片辽阔
而又寒冷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的他们就像流淌在深山中的一股清泉,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同
时又是那么的寂寞。
那片被世人称为"绿色宝库"的土地在没有被开发前,森林是茂密的,动物是繁多的。始
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开始后,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持续的开
发使那片原始森林出现了苍老、退化的迹象。而受害最大的是被我们称为最后一个游猎民族、
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当很多人蜂拥到根河市,想见证鄂温克人下山定居
这一人类文明进程中伟大时刻的时候,我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就
在这时,我的朋友艾真寄来一份报纸,是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命运的一篇文章,写她如何带
着笠画的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
艾真在报纸上附言:迟子,写吧,只有你能写!她对我的生活和创作非常了解,这种期待和
信任令我无比地温暖和感动。
去年五月,我有一周时间是在澳洲土著人聚集的达尔文市度过的。在海滨公园里,我相
遇最多的是那些四肢枯细、肚子微腆、肤色黝黑的土著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坐在草地上饮
酒歌唱。那低沉的歌声就像盘旋着的海鸥一样,在喧嚣的海涛声中若隐若现。当地人说,澳
洲政府对土著人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他们有特殊的生活补贴,但他们进城以后,把那些钱
都挥霍到酒馆和赌场中了。他们仍然时常回到山林的部落中,过着割舍不下的老日子。我在
达尔文的街头,看见的土著人不是坐在骄阳下的公交车站的长椅前打盹,就是席地而坐在商
业区的街道上,在画布上描画他们部落的图腾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更有甚者,他们有的倚靠
在店铺的门窗前,向往来的游人伸出乞讨的手。
在悉尼火车站宽敞的候车大厅里,我遇见一对大打出手的土著夫妻。女的哭叫着疯了似
的一次次地扑到男人身上,用她健硕的胳膊去打那个酒气熏天的男人。他们没有一件行李,
女的空着手,男的只提着一个肮脏的塑料袋,里面盛着一团软软的豆腐渣似的东西。他不躲
闪,也不反抗,任女的发泄。很快,他们周围聚集了一些白人围观者,脸上呈现的大都是遗
憾的神色。警察拉开了土著女人,而那个男人已经被打得唇角出血,举缜在一棵柱子前哀哀
地垂着头。女的哭泣着,大声抱怨着什么,匆匆而过朝她瞥上一眼的过路人的表情都是漠然
的,可她却说得那么的凄切、动情。她的诉说就好像是为站台上不时传来的火车的鸣笛声融
入一种和弦似的。男人站了起来,走到女人面前,递过那个塑料袋,对她说,吃一点吧。我
这才明白那里面的东西是食物。女的推开他,让他走开!可男人很有耐性,又一次次地靠近
她,满怀怜爱地把那个塑料袋递到她面前。
这幕情景把我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觉得一阵阵地心痛!他们大约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
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人!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
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为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们总是在撕
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
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回国后,我去了根河市。城郊定居点那些崭新的白墙红顶的房子,多半已经空着。那一
排排用砖红色铁丝网拦起的鹿圈,看不到一只驯鹿。驯鹿下山圈养的失败和老一辈人对新生
活的不适应,造成了猎民一批批的回归。我追踪他们的足迹,连续两天来到猎民点,倾听他
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听他们歌唱——那歌声听上去是沉郁而苍凉的,如呜咽而季净的流水。
在那无比珍贵的两天时间中,我在鄂温克营地喝着他们煮的驯鹿奶茶,看那些觅食归来的驯
鹿悠闲地卧在茏着烟的林地上,心也跟着那丝丝缕缕升起的淡蓝色烟霭一样,变得迷茫起来。
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如今驯鹿可食的苔葬越来越少了,所以他们即使回到山林了,但搬迁
频繁。他们和驯鹿最终会往何处去呢?
回到根河市,我去探望因腰伤住院的画家柳芭的母亲。我不敢对躺在病床上的虚弱的她
过多地提起柳笆,只想静静地看看养育了一位优秀画家的母亲。当我快要离开的时候,她突
然用手蒙住眼睛,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柳芭太爱画画了,她那天去河边,还带了一瓶水,
她没想着去死啊。是啊,柳芭可能并没想到要去死,可她确实是随着水流消逝了,连同她热
爱着的那些绚丽的油彩。我的眼前突然闪现出了在悉尼火车站所看到的土著男人一次次地把
食物送到妻子面前的情景,这些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令
我无比动情,以至于在朝医院外走去的时候,我的眼睛悄悄蒙上了泪水。
我觉得找到了这部长篇的种子。这是一粒沉甸甸的、饱满的种子。我从小就拥有的那片
辽阔而苍茫的林地就是它的暹年,我相信一定能让它发芽和成长的。到了年底,创作的激情
已经闪现,我确定了书的标题——额尔古纳河右岸。
(取材于迟子建《从山峦到海洋——〈额尔古纳河右岸〉》跋》)
1.文章插叙作者在澳洲的一段生活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文章结尾画线句所说的“种子”指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这里的“种子”具体指
什么?作者是如何找到这粒“种子”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三、(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我长到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
一位见多识广的大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
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
人胆颤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
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
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过的所有
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
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渗得慌,只觉得每
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了,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
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
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三号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
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
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
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
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
啸着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
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
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图
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
的事情将要发生...
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
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却有个破旧
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绣着镰刀锤头的图案。
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
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别的东西都
可以给我,唯独这个拷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
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
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
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将这个挎包借给我,但回队的时候必须带来一挎包
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
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三个战士,一个雷达兵,一
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
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
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抡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
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蹩运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
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我成了民间所说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
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改)
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四、(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堇荼如饴
①田野上下,已经有人开始收玉米了。我一时萌生出来的小念头,丝毫没有瞒过妈妈的
眼睛。她说,这些玉米秆子是新品种,没有一根是甜的。倒是脚下这些矮棵的猪草,村子里
的人都掐回去,炒吃,煮吃,味道还不错。香黄花、苦苣菜、灰苕菜、缩筋草,它们正铺张
地在玉米棵的脚下横行。小时候,我的镰刀遇见它们,一把一把地收割进篮子里,像是收割
满心快乐。其中的一些野菜,我是吃过的,在城里的餐桌上,细细地咀嚼,即使是苦的,也
能嚼出些甜味。那感觉竟与《诗经•大雅》中所说的“堇荼如饴”相合。
②堇荼是一种苦菜,与眼前这些生机勃勃的野菜,也许只有名字上的区别。它们都是大
自然的杰作,饥荒时用来果腹,锦衣玉食时用来识别新鲜。当一些走过的日子蓦然在某个时
间交汇相认时,甘与苦每每就对调了一个位置。
③去年秋天,妈妈的体重迅速消瘦九斤,医生判定妈妈得了糖尿病。我不相信,妈妈也
不相信。后来,但凡对血糖有影响的食物都忌了口,再去检验,结果仍是一样。我们开始对
糖极度警惕起来。一些含糖较高的水果,成了家里的敌人。
④现在民间给这种病取了个名字叫“富贵病”,而在那些艰苦的年代,怎么会有人患上
这种奢侈的病呢。居然尿糖了,我的妈妈!那些年在月子里都吃不上糖的我的妈妈!
⑤我记得妈妈和奶奶发生过的一次争吵。双方互相埋怨对方把几斤红糖藏了起来。她们
甚至都发了誓,说绝不可能偷偷藏到娘家去。后来,那些红糖在好些年之后终于现身。它们
被放在顶楼的一个小矮柜里,已经与柜子里的绵纸融为一体了。许多年后,她们都还在惋惜。
那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吃不上糖。家里有月子婆了,要去大队上打个证明,花上一块五毛钱
才有三斤红糖的供应。为了得到点金贵的糖,村人想尽了种种办法。
⑥秋天收玉米的时候,镰刀挥过的玉米秆子留下好长一截立在土地上。我和小伙伴去找
猪草,会砍下一根玉米秆子,尝尝味道。遇上甜的,就用牙齿剥开皮,像吃甘蔗一样吃完。
一不小心,嘴皮也会被割破、出血,但这绝不会阻挡我们对甜的渴望。吐一堆渣子在脚下,
收获一肚子甜蜜,再背起小萝萝继续找猪草。
⑦收割完玉米,村子里的婆婆妈妈们把玉米秆子收回去,清水洗净,用锄刀把它们锄细
碎,放进碓臼里春,汁汁液液就盛在桶里,放进一口大黑锅里煮啊煮,然后用纱布过滤。一
道道工序后,终于得到些混浊的液体,再用文汇慢慢熬制,一些淡薄的糖稀就制成了。红褐
色的黏液,它们被称作糖。它们被装进一只只土罐子,密封起来用。
⑧因为工序麻烦又所得甚少,村子里只有少数几个勤劳的主妇愿意下此苦力。有时村子
里的娃儿被狗咬了,需要煮个糖水鸡蛋补血、压惊,就要端着小碗去讨点糖稀。我吃过这种
糖,甜味很淡,总是让人意犹未尽,还不如和小伙伴们去田野里砍根甜玉米秆子嚼痛快呢。
⑨村子里还有人家用胡萝卜熬糖的,工序差不多,但甜的味道就比玉米秆的更浓了一些。
我依然不喜欢那种甜,为此被妈妈冠名为“嘴奸磨馋"。我爷爷是个有想法的人,不知从哪
一年起,一小块的甜高粱地,就出现在了土墙边的自留地里,笔直地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
第一次收甜高粱的时候,村子里很多人赶来围观。它的味道可比玉米秆的味道好多了,纯纯
正正地在舌尖上窈扛甜高粱秆通过层层工序被制成糖,穗子被制成了刷把。那时候,我特
别喜欢这样东西,觉得自己简直拥有了整个世界。我总是在甜高粱秆子才出叶的时候,就去
偷吃它们。
⑩人们形容生活美好时,喜欢用“甜蜜”这两个字。而事实上,为了得到它,人们几乎
动用了一切智慧。慢慢地,这种原始加工糖的方式也快被人们遗忘了。有天在街上看见有人
在卖甜高粱秆,三元钱一根,我就像是遇见了童年的欢喜,迅速地买一些回来。吃了几口,
一时觉得自己的童年像是假的一样。那些留在我记忆里的甜,它们到底跑到哪儿去了?我沮
丧地把它们丢掉,然后像是报复我自己对甜的追忆一样,翻出柜子里的甜食。冰糖,晶莹剔
透闪着光,有棱有角,它对咳嗽有帮助,滋润肺部。红糖,纯手工制作,一些加了玫瑰花,
一些加了姜,暖人心腹。几瓶蜂蜜来自不同的亲戚朋友,苦刺花蜜是白色的,枣花蜜颜色略
深,槐花蜜看上去最想在此时吃一口。
⑪我泡了杯槐花蜜,足足加了四勺。甜到不能自拔的味道,在我的舌尖上绕着旋涡。才
吃完,立即想起医生说的话,雌激素分泌过剩的人要少食甜食,它们会让一些肌瘤汲取到最
丰富的营养,促使它们长得更快。我想起身体里潜伏着的那几个小东西,想到它们正在被我
喂饱,然后在我的身体里迅猛生长,看那几瓶蜂蜜的眼色顿时就带上了许多幽怨。
(g珈今,我和妈妈都要他制不同的糖,抵制的方式有时很奇怪。妈妈听说苦瓜是降血糖
的,就种了许多苦瓜,晒干打成粉末,每天早晨食用,效果似乎还不错。我曾经多么不喜欢
这种苦哈哈的食物呀,现在对它却是到了迷恋的程度,感觉它身上的坑坑洼洼也是另一种美,
就像妈妈带着我们走过的路。
⑬田野里的风吹了一年又一年,一季一季的庄稼养活一茬一茬的娃儿。在苦中找寻甜蜜,
在甜蜜中思忆苦涩。许多人都走在找寻自己想要的甘和苦的路上。
⑭堇荼如饴,生生不息。
(取材于叶浅韵的同名散文)
作者回忆了哪些与糖有关的往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
五、(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绘事
约先生去笔庄取画,再把新临的画装裱成片,是我的功课。画在案头展开的一瞬,先生
说好,比照片上的要好。旁边忙碌的老板娘回身瞥见,惊呼了一声。她是见惯画的,那神情
分明无假。这幅画的确很好,和画廊里其他的画都不同,宁静孤立,淡淡的,像方薄薄的玉。
一幅画的诞生是曲折的,是智慧在不断磨练中增长;尤其工笔,是个漫长的过程。此画
已是第七稿,名曰"秋水无尘",画的是黛玉。黛玉并不好画,成稿的没成稿的,见仁见智,
艺术的个性不断被超越,能把那份娟逸灵动表现出来的少之又少。
先生是我的老师,平生绘事丰富,从油画到工笔,再到写意,无所不至;唯独不绘《红
楼梦》中人。说高手如云,季?晒两,民间又成定式;袭蹈前人,终是不堪。因我喜欢,常
常提及里面人物,亦想画自己心中的红楼,为尔后的小书做插图。说多了,先生也就动了心。
先生平和,心如古镜,所绘人物潜气内致,含蓄典雅,并不飘举或过分怪诞。他眼里的
黛玉是贞静的,故曰“秋水无尘”。取秋水的平静与清凉,以迥异于夏之浓丽,冬之萧索。
这与黛玉的性格非常相合,也契颦儿潇湘馆“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寓所。因房里垒满书
卷,又将黛玉改为看书的模样,而非葬花。画稿简约,一帘,一凳,一人。帘,于空间是隔
断,于人是含蓄,亦代指闺阁或家。方凳为实,无贵胄气,有别商贾官宦。服饰取日常,贴
身随意,减少丝绸挂戴。人物稍加变形,上身和手臂均加长,愈显其秀;眉眼淡淡,只是个
符号,并不做特别处理。这是先生的风格,取个意罢了,姿态美方是真的美。着色以淡墨为
主,只头饰、衣绦、唇彩用朱碟点染。
成稿后,先生发来图片,纯而素,通体婉约,有娇花照水之风。我请教先生,能否在帘
后加上竹影,以点明潇湘馆?先生说好,不仅丰富了画面,还拓展了外延,把庭院的概念也
纳了进来。我临的时候,又把衣边和长裙,在淡墨的基础上,盖了层三青,呈现玉质的清凉
与深邃。我偏爱这种效果,若直接上三青,则流于单薄肤浅。把湖水穿在黛玉的身上,是我
的目的,也切“秋水无尘”的主题。我发给先生,先生非常喜欢,说审美再造,让我把袖口
也染上三青。在这幅小品的基础上,先生又扩展成大幅,添了半扇园门和园门外隐隐的竹林,
还有一道石栏。帘后的竹子也加了一节节枝干。它们是隐秘的,属黛玉的延伸,风骨所在。
画画是件神秘的事情,内心的锁扣,轻轻一搭,也就开了,里面的千壑万仞着实令人着
迷。黛玉也只是个符号,是黛玉也非黛玉。每个人走不出的是自己的内心,而审美是一双无
瑕的眼睛,让这个世界显现出高度纯洁。
与先生学画已有些时日,从一个观者至画者,这种转身是缓慢的,也是飞速的。以前作
为观者,解读过先生不少作品,只是从文化与精神角度出发,于技并没真正领悟;后来成为
画者,才对绘技有所体会。观者是清闲的,画前驻足,也许只是几秒;即便长久的热爱,也
不见得领略全部真髓。和读书一样,读到哪层算哪层,想进入绘者的思想高地并非易事。而
绘者是辛劳忘我,绞尽脑汁的。纸上的每一物,都有其意蕴,没有一丝一毫的闲笔;就像小
说,需砍掉?金楼蔓。简与静永远是绘画的标杆,安插也需合理,方能协调。还要有自己的
精神色素;似曾相识之作,你袭我,我袭你,是可怕的。对于画画,我常痴迷,忘记钟表的
滴答声,一天不动,不吃不喝不睡的时候也是有的。月夜孤灯,一案相对,如入无人之境。
这样的时光是抽离真空,隔绝世俗的。
先生性格舒缓,做事从容,不慌不忙中也见雷厉风行。慢是性情,快是技法的娴熟。画
画,于他老人家是种享受。稿裱在案上,高兴了就涂上两笔,不得闲就放着。我却有点急于
求成,想尽快看到效果,尤其是富有创意的效果。
世上最有意思的事莫过于创造,这是种魔术。一幅画血肉逐渐丰满起来,魂魄也就出来
了;待戏服穿好,山河舞台上也就唱了起来;再寂静的夜晚,都是辉煌的。
先生总说凡相机能解决、电脑能合成的都不要画。美一旦让人感觉疲劳,便是丑。先生
认为,知性教养才是绘出好画的前提,含蓄方能致远。所以他的画,不管鲜雅还是古淡都是
沉静的,且反对绣花样的精雕细琢,觉得过分精工是浪费生命。精而无神,远于机承。画,
体现的是情,纸上的画是内心的依托,表现意境即可。先生随意,把画当玩。但重构思,无
思不提笔。常做减法,简达意赅,万千丘壑藏于画中。纯写生的东西,常常回避;即便意境
动人,想入画时,也是把前与后、动与静、明与暗、冷与暖都考虑进去。且善于用光,把油
画的手法带进工笔,让画作厚实而立体。融工笔的深思熟虑和写意的概括提炼为一体,往往
自中机号,并不固守绳墨。
先生的画,非一花一叶的浅境描摹,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作底蕴,内里乾坤非每个
人可知。除画画,先生还习字,十几年如一日,一天不落,是真正的日课。先生说,字是功
底,非扬名逐利工具。
和先生学画,学的不仅是笔墨功夫,更多的是做人的审美与涵养。正如先生所说,无尘,
才见艺。
(取材于菌药的同名散文)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无尘,才见艺”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六、(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人闲桂花落
①长江岸边,桂花悄悄地开了。
②桂花乃一种寻常又不寻常的花。它一直活在古老的神话里,月亮上的那株桂花,吴刚
砍了千万年,也没砍尽。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如此非凡的想象。桂花就那样潺专在我们
的头顶,漂浮在月亮上,一漂几千年。它也一直活在唐诗宋词里那一片诗的汪洋大海,生长
着数不胜数的桂花,几乎每一个诗人,都有一株甚至几株属于他自己的桂花。更多可观可嗅
可触的桂花,终归还在烟火人间,在一个个寻常不过的庭前屋后,也在某个笙歌年色或荒败
落寞的院子里,孤独地生长,无须任何竹石花草的陪伴与亭台楼阁的布置。
③平时,桂花从来都是不怎么显眼的,它花朵细碎,在花形上并不具有与百花争艳的资
本。它只是@春@造地活着,在风里点点头,晃晃身子,在雨里无遮无盖地淋个透湿,鸟儿
会不打招呼地随意歇落在它的枝头,虫子也可以在它身上悄无声息地爬来爬去直到秋天,
到了秋天的某一时刻,它才被人们悠然地甚至突然地想了起来。所谓“某一时刻”,便是秋
天。那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忙完农事之后的季节,这时的人,才有了点儿闲暇,突然闻
到了桂花的香气,也看到了桂花。作为诗人,王维似乎最早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那句与桂
花相连的名句,便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诞生了,诞生在那首《鸟鸣涧》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④春山夜半,夜色宁静,山野空寂,他竟听到了簌簌桂花飘落。细斟,发觉王维真想说
的,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桂花,而是春山之夜的那点“闲”,那点“空”——山寂冥,人闲
适,他才听到桂花飘落,月洒青山,山鸟夜飞,不时擞下的几声鸟鸣,一直在春山里回荡。
也就那样,诗人赢得了一点道心。
⑤闲,是《鸟鸣涧》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处。而我再次想起桂花,却是秋天,正在
故乡滨江步道上悠悠而行——自然,也是闲着的。
⑥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沿江一带密麻的绿植里,也有桂花树。我根本就没想过——有或
没有桂花树,都不奇怪。但那个清晨,幽隐的桂花香气,不时迎面扑来。淡淡秋阳下,我一
抬头,就看到了高大的桂花树,挂满了淡金色的桂花,一嘟噜一嘟噜,煞是好看。而放眼望
去,桂花树不止一株两株,而是一直地绵延开去。早些天,傍晚溜达时,就闻到过淡淡的幽
香,料想是该有桂花树的,到了这个清晨,才发现江边的桂花树,竟有如此壮阔的阵容——
一边是浩荡却无声的长江,一边是一道隐形却博大的花香,如是,人行其间,感到的,便是
这样的秋日那有些特异的魅惑,以及甚为开阔的舒爽了。
⑦不禁想,充盈于《鸟鸣涧》里的闲,到底是什么呢?闲,不完全是个时间概念,它首
先是个心理概念,心先得“空”,得淡。淡,据说是一种品味。王维是一例,孟浩然是另一
例。当功名心渐渐淡下来时,那首《宿建德江》便问世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⑧做这种近乎白描的诗,是孟浩然的拿手药茗:“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
诗;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闻一多语)诗如此,花亦如此。桂
花,恰好开在闲适季节。农事完毕,稼禾归仓,要不,我们的先人,哪有心情去看月亮,赏
桂花呢?
⑨这是我头一次在桂花飘香季节,走在家乡那条滨江大道上。在远方,我住的院子里,
也种有桂花,据说是新品种,四季桂花,一年到头都会开。我日常都会从那里走过,平时几
乎没见有人去搭理它,我也一样——人们走路时脚步匆匆,总是很忙。有一天,也是偶然,
在一个夜晚路过那里,闻到了桂花香,才觉出桂花开了。记忆中的那种桂花香,似乎没长江
边的桂花这么浓郁,这么博大。毕竟大江边的桂花,只是慢慢生长,蓄积了整整一年,一直
让花香憋着,憋着,憋足了劲,直到秋天,到人们大都闲了下来,或至少在心理上闲了下来,
它才尽情怒放。
⑩那一带长江边,自先秦至唐宋以降,来来往往,走过了无数诗人。如是秋天,那些乘
一叶扁舟"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人们,不可能闻不到江边的桂花香吧?
⑪桂花跟梅花一样,花都细碎,却质胜于形,跟梅花一样,以馨香取胜,俗称“桂魄梅
魂”。我们真的很少去注意它们的外形,享用的只是它们的芬芳。那天从江边走回来,路过
菜市时,一个估计来自近郊的老农,蹲守在一个小提篮后,篮子里面装满了细细碎碎的、暗
金色、颗粒状的东西。我愣看了几眼,问是什么,回说是桂花。问是卖的吗,多少一斤,答
说五十。想想,一斤,就是一大堆桂花了,卖五十元也不算贵。猜想老农大约也是秋后得闲
了,才去采摘桂花的,但他的闲,跟写“人闲桂花落”的王维,肯定不一样——爬高下低地
去采桂花,料想不会是件轻松的事。他未必读过王维的诗,兴许他只是有点喜欢桂花,知道
城里有些人也喜欢桂花。便趁着那样一点“闲”,去费心费力地采了,又跑到城里,想卖给
那些喜欢桂花,也懂得桂花的人。这么一想,倒觉着那略略有点佝偻的身子里,也有点灵魂
的芬芳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真懂得那点闲、那点淡——包括我。简单的事情,其实又很
复杂——不管是王维的诗,还是老农的桂花。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的那种桂花香,似乎没长江边的桂花这么浓郁,这么博大”?请
结合文章内容简述原因。
七、(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流年似水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
个大红封皮的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
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
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
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下一辈也和上一辈一样,干上了铁道工业。
退休了的度若飞,常会想到“时间度若飞”,一去不复返。他如今步入花甲之境,兀地
发觉街坊邻居已经称他“爷”了。
度若飞尴尬地笑了笑,心说:“我难道是突然老的?”
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
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
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连谈情说爱的过程
都简省。当度若飞和教中学语文的计小耕经人牵线认识,彼此有好印象,就赶快结了婚。
流年巷在城南,度若飞供职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却在城北,坐公交车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
于是,度若飞向单位要了间单人宿舍,即便有时回流年巷,也是夜归晓出,度家小院倒成了
他的驿站。
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
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手单栏,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
你一个人!”
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进入了
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
天的。
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工,闲得
老骨头发酸发软。”
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
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
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
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
说:“听,有杂音,车轮在磨擦钢轨。”
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
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到南湖公园去散步。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
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走了一段路后,度若飞见身后无人,只好停下来焦急
地等候。
散完步,两人再去公园边的农贸市场买菜,妻子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细看,度若飞忍不
住催促说:“快点儿,耽误了多少时间!”
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客观标示时
间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
“钟表还是手机?我们都有。”
计小耕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钢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
“那物件只博物馆有。”
“你是高工,可以仿制。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小呼起来,到器材市场购回了材料,又翻出各种工具:小钳工桌、
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锂刀、钢凿、钢剪、小焊枪……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
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恂钢鸣铁响惊扰
了左邻右舍。洗罢澡,吃罢晚饭,他对妻子说:“今晚有老电影《庐山恋》,我们再去看一
遍。”妻子微微一笑,说:“好。”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就安放在他们卧室的窗子边。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
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
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
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
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
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
“你把这'铜壶滴漏'的视频发给儿子,顺便问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来住几天。”
在“钢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
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进市场购物,任妻子去挑
选、砍价,他站在旁边看和听,觉得很有意思。
长长的白天,度若飞,茅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从妻子给
他找好的各种文学范本中,先挑出一本细读。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
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
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
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
“夫人可以上街摆摊看相了。”
口丁咚----口丁咚----
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
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
“爸,是我。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儿!
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
“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
“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铳床的设计。我还想在老家办个分
r,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
计小耕在旁边尖着耳朵听他们父子说话。她见丈夫搁下了话筒,忙道:“你这急性子,
也不问儿子什么时候回家。”
□丁咚----□丁咚----
“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
响...
(取材于聂鑫森的同名作品)
制作“铜壶滴漏”的情节设计,体现出小说在构思上的匠心,请加以赏析。
八、(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风吹乌柏
①童年,在静寂荒远的乡下,我见过几棵孤独的乌柏。它们像一个个有着另外方言的行
旅者,偶然经过吾乡,寂寂作了停留。我和弟弟常常在秋天的乌柏树下玩耍,我们那时个儿
太小,心太浅,不懂得仰首远眺乌柏霜红的枝头,更不会去体味乌柏的秋天跟其他草木的秋
天有什么不同。我们在秋天流连乌柏树下,仅仅为捡拾枝头落下的乌柏子。那些落下的乌柏
子被我们一直玩耍着,总要等秋雨长长下过,等白雪飘落又融化成泥,那时乌柏子们终于和
腐叶一起化为泥土,游戏才会结束。
②在偏远乡间,我和乌柏树,曾经是那么近距离地相伴生长着。风把我吹着吹着,我就
长大了。风把乌柏吹着吹着,乌柏就老了。我们像小小的乌柏子吗?有一天,我们会长成有
着行旅者气质的乌柏吗?
③秋天去皖南看塔川秋色是一趟不可省略的旅程。从车窗边遥望,窗外秋色已是残山剩
水,路边的几棵老树下,霜叶落了一层,那是乌柏的叶子。塔川的秋色,是由乌柏的出场谢
年的。在塔川的水泥路两边,一棵棵新移栽的乌柏,还带着收不住的乡野之气。这些新移来
的乌柏,呼应着远处丘陵上的野生乌柏,半认真半散漫地书亨着塔川的秋色。看着那些有着
明显移栽痕迹的乌柏,我心里微微一疼,莫名起了漂泊感。植物也有漂泊感吗?也有异乡感
吗?风吹乌柏,乌柏树会不会像漂泊异乡的人一样,悄悄隐起来,独自承受凋零、别离,承
受疼?
④一年,在江南石台县残雪覆盖的茶山上,有一场文人雅集。初冬的山间,视野芯方,
山色幽深,大家在煮茶的松烟袅绕中看茶,看山,看雪。我看到了一棵乌相。几乎落光叶子
的乌柏,孤零零在山顶上,那枝梢上还悬缀着一两片红色的叶子,像个姓氏,在告诉我:这
是乌柏。心上一阵疼惜:乌柏在他乡,老了。也许,在我们离开茶山的那个午后,乌柏仅存
的一两片叶子也在风里零落……最后,只剩下那棵彻底交卸荣华的乌柏,独立于茶山之顶,
以异乡者的姿态,在风中,缄默不言。这感觉,很像民谣《离家五百里》那种离家的淡淡忧
伤和眷恋。“若你错过了我搭乘的那班列车,那就是我已独自黯然离去……我已离家五百里,
如今我衣衫褴褛,依旧一文不名。”许多独处的时光,我循环播放这首歌,一直听,一直听,
直到窗外黄昏,晚霞苍黄的余光软软铺在对面楼宇的墙上。这个大地上,有多少离家的人呀,
他们或者迫于生计命运,或者为了追寻梦想。他们像歌里的人一样,要常常独自登上列车,
来到别人的故乡。他们像一棵棵他乡的乌柏,怀着无限凉意和远意,在风里静静地落着心情
的叶子。
⑤读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读到“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柏树”,就觉得秋色起来了。
其实诗歌里才值夏季,乌发翠钿的女主角怀着相思,在风吹乌柏树的那个黄昏出门去采莲了,
她一边采莲,一边怀人,思念着远方的人。这句诗以景写情,写的是一个正值韶华的女子的
孤单。“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柏树”,一直觉得这句诗用在这里有点大词小用了。《西洲曲》
整首诗画风清丽、轻灵,乌柏在这里像一团墨,还没泅开,重了点。“日暮伯劳飞,风吹乌
柏树”这样的景致带着点苍茫的远意,似乎更适于描绘远在征途的旅人。日暮时分,倦鸟归
巢,晚风摇动夕阳里的一片乌柏,也吹拂旅人宽衫大袖的征衣就像马致远的那首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棵风里的
乌柏树,属于旅人,属于怀着异乡感的人。乌柏,是野生的树,不具备庭院气质。有庭院气
质的树有梧桐、桂树之类,所以古人的诗句里常有关于庭梧、庭桂之类的词句。越过那个采
莲女子的相思,影影绰绰的,似乎总能看到一个在远方的旅人。在这幅莲花婆娑的清丽画面
之外,还有一个苍凉的、渺远的、横阔的画面,无边无际绵延伸向霜寒季节,主角是那个被
思念的征人,“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柏树”应该是他吟出的。
⑥古人写乌柏的诗句中,值得玩味的还有唐人张祜的“落日啼乌柏,空林露寄生”,这
句诗里,能读到行旅者的仆仆风尘之气,读到露水似的忧伤,读到“身是客”的人生况味。
诗题为《江西道中作》,果是旅途之作,藏不住的异乡感,像夜溪一样的清凉渗透于字句间。
诗里的乌柏,想必也是一棵秋风里的乌柏。在山野,在旅人的遥望里,满树飞红。
⑦写着《天净沙•秋思》的马致远,也是黄沙古道上的一棵乌柏,晚风在吹,持续地吹...
江湖随脚步越走越阔。还有江州司马白居易,在潺阳江边的月夜,听着琵琶泪下,他也是一
棵乌柏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真是喜欢这样一些带着苍苍莽莽尘气的句子——这样的茫茫月色与秋水,只有辛苦奔波、远
在江湖的人才有机会遇见。命运的冷风横吹枝头,诗人一边疼痛,一边于霜色中迸射出文学
的耀眼光芒。
⑧我不喜欢在朝廷里按部就班当差的苏轼,我喜欢沦落根转半个中国的苏轼,黄州,杭
州,德州……因为他的远谪,我看见了遥远的黄州有一个承天寺,看见承天寺的月光空灵澄
澈;也因他,在脚步未抵西湖时,我就看见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电信山东济南分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林业集团限公司招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大唐集团江西分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春季招聘5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储粮油脂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上海移动春季校园招聘20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融资借款合同标的和借款条件
- 2024年度店铺客户服务与售后服务合同
- 《产业结构升级》课件
- 2024年度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书
- 六年级藏文上册期末试卷
-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知识
- 110kV电缆送出线路工程施工方案
- 网络直播行业税收检查指引
- 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怎样做好工作计划
- 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审核实务图文PPT演示
-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 物业纠纷民事上诉状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