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传出神经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2.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F、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C.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段3.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盐平衡是多种激素和神经协调作用的结果B.长期食用过咸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C.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D.某人一天要喝过量的水的原因是垂体功能有问题4.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B.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该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并最终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吲哚乙酸C.发现并清除机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5.手刚接触到很烫的馒头时,缩手后才感觉到烫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A.小脑 B.大脑皮层 C.脑干 D.脊髓6.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3)(4)是锡箔小帽,不透光,(5)(6)(7)云母片,不透水]A.(2)(3)(5) B.(2)(3)(5)(7)C.(2)(3)(5)(6)(7) D.(2)(3)(5)(6)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为有包膜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0-200nm。颗粒表面有棒状突起,使病毒看起来如同花冠,故而得名。2019-nCoV基因组长度为29.8Kb,为单股正链RNA(正链RNA能与核糖体结合,具有mRNA的功能),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万众一心战疫情”,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2)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_____(偏低/偏高)。(3)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同时在_____产生渴觉。(4)某患者再次感染时很快就会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_____分化而来。(5)科研工作者正努力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将疫苗注射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病毒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识别并结合肺部细胞表面受体,从而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_____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8.(10分)乙酰胆碱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特异性的作用于各类胆碱受体,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所示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2)图甲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3)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a-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a-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a-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9.(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发现的相关问题:(1)人们早期认为蛋白质和核酸都可能作为遗传物质,请从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角度,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2)艾滋病毒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中;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应,不易产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所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逐渐被DNA代替,请写出两个DNA能替代RNA作为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的优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3)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4)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设计思路有共同之处,请问他们最关键是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利用的技术手段不同,艾弗里采用的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等技术,赫尔希利用的是___________等技术。10.(10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GABA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它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通道打开,使Cl顺浓度梯度向细胞内移动。大量的阴离子导致细胞膜内电位降低,使突触后神经元更加稳定。所以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药剂师偶然发现了一种镇静药物——地西泮,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安定”,它的功效是消除焦虑、镇静、安眠等。这种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与GABA非常相似。它是与GABA一样的神经递质,还是只增强了GABA等抑制类神经递质的作用?两位美国科学家用膜片钳测定了地西泮对GABA导致的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前20秒在突触后神经元周围加入GABA,会引起细胞膜表面Cl通道打开,Cl内流,表现为跨膜电流增加。40秒后(GABA作用消失)在细胞膜周围加入地西泮,发现神经元电流并没有变化。5秒后,再加入GABA又出现了电流变化,并且比之前只加入GABA时电流的变化幅度增加,说明地西泮不能直接起神经递质的作用而是增强其作用。后来,科学家分离得到了纯化的地西泮受体,并通过实验确定地西泮受体上存在GABA结合位点。至此,这个受体就可以被称为GABA-地西泮受体了。紧接着科学家又验证了GABA-地西泮受体本身就是Cl通道,即Cl通道蛋白上分别有GABA和地西泮的结合位点。由此提出了GABA-地西泮受体-Cl通道复合体的模型。后来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模型的正确性。(1)GABA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_____中,作用于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发生电位改变。兴奋性神经递质导致后膜的电位改变为_____。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2)“40秒后在细胞膜周围加入地西泮,发现神经元电流并没有变化”说明_____。(3)用文字和箭头组合写出药物“安定”的作用途径_____。(4)用细胞膜中缺乏Cl通道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验证GABA-地西泮受体就是Cl通道”的实验。请从①~⑥中选择实验组应包含的处理及预期结果_____。①向卵母细胞中注射Cl通道的mRNA②向卵母细胞中注射GABA受体的mRNA③细胞外溶液中加入GABA④细胞外溶液中加入地西泮⑤Cl内流导致后膜内电位降低⑥Cl内流导致后膜内电位升高11.(15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1)细胞分裂素足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_____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侧,用图I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肘性强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正确;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会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或减弱,如交感神经会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D错误。故选D。2、D【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详解】A、EF段存在同源染色体,KL段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B错误;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在前期、中期与体细胞中的相同,在后期是体细胞中的2倍;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C错误;D、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3、D【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水盐平衡的调节途径是神经——体液调节,是多种激素和神经协调作用的结果,A正确;B、因为长期食用过咸的食物,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钠,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过多的体液存留在血管中,长期就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从而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B正确;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D、若是垂体功能出现问题,则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若是下丘脑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也会使尿量增加,这两种情况都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D错误。故选D。4、D【解析】1、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3、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2)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3)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详解】A、兴奋在体内沿着反射弧单向传递,故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错误;B、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但没有证明是吲哚乙酸,B错误;C、发现并清除机体内衰老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D、病毒的增殖离不开细胞,HIV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HIV能破坏T细胞,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正确。故选D。5、B【解析】(1)脊髓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等,还有传导功能。(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3)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详解】人拿到烫手的馒头时,完成缩手反射,由脊髓的神经中枢调节即可,但会感觉到烫。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这种“烫”的感觉,是脊髓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结果。故选B。6、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详解】(1)有单侧光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1)向光弯曲生长;(2)由于胚芽鞘匀速转动,使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2)不向光弯曲生长;(3)由于尖端的感光部位被盖住,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3)不向光弯曲生长;(4)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所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4)向光弯曲生长;(5)胚芽鞘的尖端插入了一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5)不向光弯曲生长;(6)胚芽鞘尖端以下背光区插入部分云母片,阻断了背光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弯曲生长,(6)不向光弯曲生长;(7)胚芽鞘尖端以下向光区插入部分云母片,阻断了向光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7)向光弯曲生长。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体温调节(2).甲状腺激素(3).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4).偏低(5).下丘脑(6).抗利尿激素(7).大脑皮层(8).记忆细胞和B细胞(9).效应T细胞(10).体液【解析】1、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且单股正链可以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因此新型肺炎状病毒属于RNA病毒,且能直接进行复制和翻译。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而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详解】(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使产热增加。(2)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自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这些医生血液中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较低,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偏高,故两者的比值与正常情况相比偏低。(3)长时间不喝水、饮水不足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同时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4)某患者再次感染时很快就会产生抗体,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细胞(浆细胞)可由记忆细胞和B细胞分化而来。(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形成细胞沉淀,使之失去感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点睛】本题重点考察了新冠病毒的免疫过程,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病毒的入侵、生活方式等进行逐步分析,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8、(1).特异性免疫(2).体液(3).淋巴因子(4).吞噬细胞(5).增殖分化(6).⑤(7).内环境(8).正电位(9).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物质B是抗体,因此图甲所示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2)图甲中的物质A是由细胞②所示的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细胞③为B细胞,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细胞④所示的记忆细胞和⑤所示的浆细胞。(3)在图甲的①-⑤细胞中,⑤所示的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物质B为抗体,α-银环蛇毒属于抗原,二者是在细胞外的内环境中结合的。(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由原来静息状态的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图乙显示: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9、(1).单体的排列顺序是构成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2).碱基(核糖核苷酸);(3).碱基数目多;(4).复制的准确性高(③结构相对稳定)(5).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6).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7).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解析】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1)科学家认为蛋白质和核酸是遗传物质,组成蛋白质氨基酸有21种,而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因此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形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导致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因此蛋白质能储存遗传大量的遗传信息,且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表达者,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多样导致了核酸的多样性,同样核酸也具有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能力,即核酸和蛋白质的单体排列顺序决定了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2)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其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应,不易产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根据RNA作为遗传物质局限性可推测DNA能替代RNA作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的优点是DNA分子量大,即其中含有的碱基数目多,因而储存的遗传信息多;DNA为双链结构,稳定性高,而且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的准确性高。(3)艾弗里通过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物质分离出来然后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之后,发现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4)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设计思路有共同之处,最关键是实验设计思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但他们利用的技术手段不同,艾弗里采用的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等技术,赫尔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等技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熟知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各个实验的原理及相关结论,能够掌握探究的背景教师在处理课本实验时应注重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分析以及背景的拓展。10、(1)①.突触间隙②.内正外负③.蛋白质(2)离子通道没有在地西泮作用下打开(3)(4)②③⑤【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刀突触间隙,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后膜且作用于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发生电位改变。兴奋性神经递质导致后膜兴奋,电位由内负外正改变为内正外负。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小问2详解】由题干可知,GABA会导致Cl通道打开,如果神经元电流有变化说明地西泮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即地西泮会导致Cl通道打开,而40秒后在细胞膜周围加入地西泮,发现神经元电流并没有变化,这说明离子通道没有在地西泮作用下打开。【小问3详解】地西泮随着血液运输到其靶细胞(神经细胞)处,与神经细胞膜上的通道复合受体结合,从而增强了GABA和GABA受体的结合,使得Cl通道打开,Cl内流,使得膜内电位降低。药物“安定”的作用途径如下图所示:【小问4详解】实验的目的是验证GABA-地西泮受体就是Cl通道,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GABA-地西泮受体,因变量为膜电位变化。因此应该选择向卵母细胞中注射GABA受体的mRNA,在细胞外溶液中加入GABA。预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