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探析与思考(论文)5700字】_第1页
【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探析与思考(论文)5700字】_第2页
【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探析与思考(论文)5700字】_第3页
【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探析与思考(论文)5700字】_第4页
【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探析与思考(论文)57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分析与思考“少年强,则中国强。”六年小学教育担负着促进儿童全面、健康、自由、快乐成长的重要重担,也是我们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与根基。因此,健康的环境、文明的语言氛围(其中小学教师的语言习惯是重要部分)对于小学学生的成长具备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小学教师批评教育是师生交流的教育主要形式之一,恰当的批评用语可以有效促进批评教育的进行,但比较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小学教师在展开批评教育时不能把握好尺度,导致对小学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言语伤害。所以,本文就是基于此类现象对“语言暴力”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尝试寻求解决策略,提出相对应的矫正措施。关键词: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及危害;矫正措施目录TOC\o"1-2"\h\u23461摘要 II27794Abstracts III5144一、引言 121393二、小学教师批评语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及其危害 125656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类型及后果 212674(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类型 218071(二)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后果 324684四、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422491(一)教育观上的误区 429239(二)教师素质方面的问题 529401五、小学教师批评语中语言暴力的矫正措施 519650(一)加强教师职业素养 52764(二)注重批评教育的效果 64043(三)讲究批评技巧,把握教育原则 67203(四)客观方面的监督 623309六、结束语 74265参考文献 8小学教师批评用语的分析与思考一、引言在小学,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学生违反校园校规的问题司空见惯,比如,嬉戏打闹、起绰号、霸凌同学,迟到、上课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等方面违反校园校规。作为教师,此类情况既然不可避免,又不能置若罔闻、置之不理,所以老师一般是采用怎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做好教育呢?一般做法是视情节严重性采取不同办法,较多采用的进行批评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口头批评。但是碰到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也会感到挫败感,一方面是老师对此类学生容忍度低更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则是师生教育过程中老师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拥有着绝对的话事权。基于以上两方面主要原因,所以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缺少约束的情况下,不免出现“嘲笑或变相嘲笑、谩骂、诋毁”等不合适的语言,对于这类不合适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语言暴力”。一方面这是违背师德教育,是一种违反行为;另一方面,这种不恰当的“语言暴力”除了伤害小学生幼小脆弱的心灵之外,往往不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既然学生违反校园校规的情况无法杜绝,教育更是不能按下暂停键,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批评用语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营造一个友好的谈话环境,这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尤其是从事小学教育行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二、小学教师批评语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及其危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年人对于不中听的已经感到很伤人,况且心理承受能力更差的小学生呢?根据2019年国内某知名教育研究机构针对50所中小学500名中小学历时3年的调查《基于批评教育--教师语言暴力调查》结果显示:53.3%的小学生、36.9%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经历过语言暴力并一度给自己造成自卑、自责、自暴自弃、叛逆等伤害。[1]刘永莉.教师批评用语的礼貌特征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有一句经典语录“老师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但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童真犹可贵,光阴不复还,对待教育,老师更应该注意的一言一行。不论是不恰当的口头批评,还是不恰当的书面文字,嘲讽、诋毁、谩骂的语言都将给学生带来不可挽救的伤害,从而造成他们提心吊胆的、懦弱胆小的、自卑的性格,这对学生的人生都是有着长远影响的。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类型及后果传道、授业、解惑。老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老师语言对学生的教育,从形式上来分主要有两类:激励用语、批评用语。过度的激励用语可能造成学生自负、抗压能力差等不良效果,过度的批评用语可能造成学生自卑的性格,这两者各有裨益,这里主要分析批评用语中的语言暴力。[6]陈星星.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用语探究[J].考试周刊,2019(75).(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类型1.口头语言伤害行为口头语言伤害行为,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心的;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但只要是使用嘲笑谩骂等带有侮辱性的口头语言都属于口头语言伤害行为。比如“你怎么长得这么胖,像猪一样”、“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如果我是你这么笨的话我就不读书了”、“你长得肥头大耳,肯定像猪一样”、“你长得这么矮,你是矮人族的吗”、“你说话结结巴巴的,是有病吗”、“你的名字这么难读,你会写吗”、“你这么笨,出去别说你是我们班的学生”等等,有些老师出于某种心理对自己看不惯的、不合心意的学生进行语言讽刺、言语挖苦等口头语言伤害行为践踏学生尊严,伤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表面上来看,好像语言伤害比肢体伤害显得更加“文明”一些,但从伤害上面来说,口头语言伤害行为给学生带来的伤害也不会比肢体伤害给学生带来伤害的会更小,因为肢体伤害更为有形,家长更容易取证进行维权,但口头语言伤害则不同。受教育环境因素影响,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上的地位本身是不对等的,学生在受到老师的口头语言伤害以后,一般会选择沉默,把情绪放在心里,自己默默承受一切。但正是这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灭亡的行为更让人无法估量它能造成的伤害,长期的积压在某一天找到宣泄口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走向复仇之路,正如2019年河南省发生的全国震惊的“学生20年拦路打初中老师”一事。[7]王聪.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教育分析[D].江南大学,2020.2.肢体语言伤害行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除了可以是口头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眼神示意、动作指示等肢体语言,所以,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也可能是不经意间的肢体语言伤害。比如“握拳,动手打人的动作”、“瞪眼睛,警告示意的动作”以及冷眼旁观、漠视等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辅助教学,一个鼓励的眼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一个示意的眼神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然而,在现实日常的教育的真实情况却不是很理想,很多老师都是更钟爱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对于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往往采取漠视、嫌弃等方式;也部分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有指指点点、恐吓等等不好的习惯。(二)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的后果对小学生性格的影响如果小学生的性格进行划分的话,主要可以看成2种:一种是自卑内向,性格懦弱胆小;另一种是叛逆,对任何不顺眼的人和不顺心的事充满攻击性。对于前者,在面对遇到老师的语言暴力时他们会感到害怕、不安、焦虑,因为这类学生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造成自卑、不够自信的性格;对于后者,他们性格更为调皮,面对老师的语言暴力他们更多是叛逆,不会选择逆来顺受,而是和老师顶着干,这样将他们不爱学习,无法无天,导致不负管教的叛逆性格。2.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们正处在形象思维运算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因此,良好的教学能力,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都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但是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则会让学生害怕老师,畏惧学习,对学习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合适的批评用语可以促进学生改正缺点,不恰当的批评将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你这么笨,不要问了”、“你怎么会问这么笨的问题呢”、“你现在不要知道这些,讲了你也不懂”、“不该问的不要问”等等都是在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小学生身体的影响正如前文提到的,不恰当的批评用语将对内心敏感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等都有可能老师过激的语言致使的,而且如果此类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异常的生理反应,比如:因紧张产生的手心冒汗、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四、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伤害形成的原因分析教育观上的误区教师观上的误区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传统,但尊师并不是一昧的屈服老师,尤其是在如今依法执教的现代化民主社会,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并非老师就是一切的专断教育。然而,正是由于部分老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师生的关系,盲目将教师权力凌驾于家长、学生之上,容不得学生对自己有一点半点的质疑、容不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丝毫的挑战,也正是教师地位比学生更为强势,所以他们在教育学生时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说话也更加刺耳,无所顾忌的用语言侮辱学生,比如“教到你这样笨的学生,我真的是倒霉”、“你怎么考这么点分,你有没有脑子”、“你这么笨,明天让你爸妈带你退学吧”等等,正是源于这种教师观上的误区,所以小学老师多采用简单的语言暴力直接进行批评教育。2.学生观上的误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学的主体,属于教育对象,学生观在一定程度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错误、片面的学生观将产生错误的教学行为。在目前社会,依然是一切以分数为准,一切向学生的分数看齐,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也导致老师教学往往注重学习分数的提高,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更是采用高强度的教育。但是这种错误的学生观,老师更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更喜欢听话好管教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灵活好动的学生的容忍度更低,这也就导致学生让自己变得墨守成规,这这种错误的学生观,让老师对所谓的“差生”在语言上更加肆无忌惮、毫不顾忌学生的尊严。教师素质方面的问题首先,小学教师因为基数大,更多以大学专科学历为主,他们在高中已经属于第二梯队,而大学所接受的教育也相对985、211等一流高校,乃至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也相去甚远。他们可能有心想要学习,但受限于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受限于大学师资力量、受限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他们在面对不顺心的事情时更容易不顾场合的大发脾气;其次,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备课、教学、辅导、考试、改卷”等等工作,而且还有许多教学工作之外的事情,往往在下班时间回到家里已经是身心俱疲,哪怕想修习一些相关著作也是力不从心,而且有没有那个学习能力且两说;最后,受现在社会影响,很多小学教师变得浮躁,认为教师工资低,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所以不愿意在下班时间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学习,及时学习也是阳奉阴违,秉持着能教就行的敷衍态度,很多时候碰到熊孩子也是一急之下就是语言暴力,将教育变成教训。五、小学教师批评语中语言暴力的矫正措施加强教师职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和批评教育的效果是呈正比关系的,正如一位举止文明,学识修养有目共睹,谈吐优雅的老师,他对待学生也更为关心,对待学生更为尽心尽职,会竭尽自身所学所能教育好学生;反之假如老师是一位装腔作势、欺上瞒下、投机取巧的教育者,那这样的老师首先不说能不能做好教育学生,能不能做好批评教育,他连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有待商榷的问题,毕竟这种没有真实水准的老师,他能有多少能力教育好学生呢?他有多少时间精力好好教育学生呢?因此,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加强小学教师的职业修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更好的效用。注重批评教育的效果如果学生是犯了大是大非原则性的错误,作为教师应该及时作出批评,这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但是批评只是教育的方式,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改正,我们需要的是注重教育的效果。第一,搞清楚批评的界限是什么,批评是一种教师基于自身学识与高强度的责任感的教育形式,它和讽刺侮辱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改过自新;第二,批评的是学生的品德与习惯,而不是学习分数的高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需要辩证的看待学生,所以针对教育,教师不应揪着分数,而更应该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态度。讲究批评技巧,把握教育原则如何巧妙的将批评教育做到春风化雨,如何巧妙的将批评教育做到润物无声,这需要老师在使用批评语言时讲究一定技巧,也需要老师在使用批评语言时把握一定教育原则,在形式上要占据主导地位,在内容要做到一针见血,在思想上要做到震人发聩。批评要注意场合,能私下教育尽量私下教育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在批评时不但要做到有理有据,还要注意严肃,具有警示效果;此外,批评也要注意光明正大,不要公报私仇,做到光明磊落。客观方面的监督依法治国、依法执教。在批评教育方面,在维护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除了提高执教人员的职业素养之外,更应该有法律进行约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都有相关法律规定,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培养学生必要的维权意识也是必不可缺的。六、结束语本文研究的重心是分析小学教师口头教育的言语伤害行为,从表面上来看,好像语言伤害比肢体伤害显得更加“文明”一些,但从伤害上面来说,口头语言伤害行为给学生带来的伤害也不会比肢体伤害给学生带来伤害的会更小,因为口头语言伤害同样会导致学生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所以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用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刘永莉.教师批评用语的礼貌特征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EvmorfiaKipouropoulou.PrimarySchoolTeachers’PerceptionsAboutRefugeeChildrenInclusioninGreekSchools:AreTeachersPrepared?[J].《中美英语教学》,2019,016(006):P.240-248.JiajueFang,MengdiWang,YanhaiWei,XiaoyingLu.TheReferenceofTeachers’TrainingofJapaneseElementaryEducationtoPrimarySchool’sTeacherTraininginChinaWesternRuralArea[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gDataandInformatizationEducation.2020.Alderfer,Katelyn..Teachers#Resist:TeacherandSchoolActivismandtheRolethatSocialMediaPlays[D].DrexelUniversity.,2020B.Wright,C.Teige,J.Watson,R.Hodkinson,D.Marshall,D.Varley,V.Allgar,L.Mandefield,S.Parrott,E.Kingsley,R.Hargate,N.Mitchell,S.Ali,D.McMillan,H.Wang,C.Hewitt.AutismSpectrumSocialStoriesInSchoolsTrial2(ASSSIST2):studypro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