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探究(论文)3900字】_第1页
【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探究(论文)3900字】_第2页
【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探究(论文)3900字】_第3页
【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探究(论文)3900字】_第4页
【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探究(论文)39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与整治措施研究摘要:单开道岔构造复杂、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保持道岔的良好状态,是线路安全行车的保证。本文根据50Kg-12号单开道岔道岔发生的病害,分析道岔病害成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整修措施。关键词:铁路;50Kg-12号单开道岔;病害分析;整治措施目录TOC\o"1-3"\h\u186821引言 3311022单开道岔的原因分析 3305202.1尖轨跳动 3293532.3尖轨拱腰 3315312.4尖轨横弯 4100062.5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4289752.6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437802.7尖轨扳动不灵活 4210143整治的措施 4176333.1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不良 4172603.2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 5234163.3道岔焊接接头作用边和轨面凸凹不平 5202193.4线路道岔超垫 67536450kg-12号单开轨道岔检查制度与管理 6254164.150kg-12号道岔检查制度 6147274.250kg-12号单开轨道岔的管理理念 619746结束语 7

1引言道岔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线路中最薄弱的设备之一,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行车安全性底、所以道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列车速度和通过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道岔保养周期维修成本和材料的使用寿命。道岔中出现各种病害后,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应结合理论进行细致的调查,全面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法,以得到良好的效果。250kg-12号单开道岔的原因分析单开道岔,又称普通单开道岔。这种道岔保持一条线路正线为直线,另一条线路侧线向正线的左侧或右侧分支左侧和右侧是以面对道岔尖轨尖端而言。向右侧分支的,称右向单开道岔,参看图一。向左侧分支的,称左向单开道岔。1.2单开道岔的构造考察铁路道岔结构,单开道岔是各种类型道岔的主要型式,应用也最为普遍单开道岔是主线为直线,侧线向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分支的道岔。站在道岔一前端面向尖轨,侧线向左分支的道岔称为左开道岔,侧线向有右分支的道岔称为右开道岔。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所组成。2.1尖轨跳动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过车时加大了冲力;尖轨跟端凸台脱落串出,或震裂压塌使尖轨跟端悬空;尖轨拱腰与滑床板不密贴,车来压下去,车过跳起来。2.2尖轨轧伤与非正常磨耗尖轨跳动,尖轨与基本归轨不密贴是尖轨轧伤及非正常磨耗的主要原因;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造成尖轨尖端受轮缘的撞击和其余刨切部分受力过大,也是轧伤和非正常磨耗的主要因素。2.3尖轨拱腰由于尖轨和基本轨的接缝不标准,出现接头错牙,大轨缝和各种不平顺现象,当列车车轮通过时,产尘附加动力。附加动力会使尖轨磨耗,轧伤,致使尖轨产生拱腰;由于尖轨跟部和尖端部位的枕下捣固不坚实,以及缺少桥型垫板,套管失效等原因,造成尖轨爬行和基本轨横移,也会产生尖轨拱腰;尖轨跟部的联结零件的磨耗,转辙器拉杆弯曲以及其它一些原因也会使尖轨产生拱腰;铺设前存放不当以及基本轨横移也会使尖轨产生拱腰2.4尖轨横弯由于尖轨内部残余应力的存在,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尖轨横弯;运输和存放不当会造成尖轨横弯;道岔连接杆尺寸不标准,使尖轨长期在列车的作用下受力不均匀,导致尖轨变形,活结头变为死结头,在扳动尖轨时有弯曲应力存在,致使尖轨弯曲变形,形成尖轨横弯。2.5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不直,基本轨或尖轨有肥边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假密贴;道岔拉杆尺寸,扳道器位置与尖轨尖端开口不配合;尖轨接头铁与道岔连接杆互相扭劲,压弯尖轨,使尖轨头部与基本轨离缝;尖轨顶铁过长;尖轨处轨距过大,递增不均匀,都有可能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2.6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基本轨轨底不落槽,或基本轨轨底压上了滑床台;岔枕有吊板或基本轨前后高低不好;滑床台磨耗,尖轨拱腰都有可能使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2.7尖轨扳动不灵活钢轨爬行,将跟端螺栓拉斜或拉弯使螺栓磨擦轨腹,螺栓孔壁;尖轨不方正,道岔拉杆或道岔连接杆不正,与滑床板,枕木或基本轨底面发生磨擦;尖轨跟端双头螺栓或套管磨损或间隔铁和夹板磨成凹坑,螺栓上紧后夹住钢轨基本轨有小反,滑床板不平直,形成里高外低的斜坡;道岔拉杆,道岔连接杆,接头螺栓孔壁磨耗扩孔,螺杆磨细因空隙太大,不能把两尖轨联成整体框架,减弱了钢性,这些都能导致尖轨扳动不灵活。3整治的措施3.1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不良原因:第一,道岔预铺时,尖轨在装卸运输过程中野蛮作业,导致尖轨弯曲变形。没有及时捏轨处理就被换到线上,变形处出现侧弯,不易回复到位,造成小轨距及轨向不良,在线上整治起来难度较大。第二,尖轨随温度的变化而伸缩爬行,当列车进入侧线,道岔恢复定位时,尖轨后部因刚性反弹或温度过低尖轨收缩,回复不到位,存在侧弯的现象。解决办法:第一,严格按标准控制两基本轨的框架尺寸,使框架尺寸保持在允许范围内。第二,采用拨、改、弯等方法调整直基本轨方向,调整曲基本轨第一、第二弯折点位置及弯折矢距,使第一、第二弯折点间呈直线。第三,尖轨竖切部分采用专用液压尖轨调整器对尖轨的线性进行调整,保持尖轨与基本轨有良好的密贴。第四,在尖轨后部侧弯部位,采用加装短拉杆来解决尖轨侧拱问题。3.2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原因:第一,铺设或更换道岔时,位置摆放不正,拨动线路或道岔时,只顾主线不管侧线,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好,线路与道岔、道岔与道岔之间出现折角,一个岔区一个行别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道岔铺设后,本身不稳定,列车经过时碾压冲击变化大,道岔中心易偏移,道岔与其衔接部出现大方向。第三,道岔局部不稳定,缺碴地点在列车的冲击下易发生变形,造成小轨向,致使碎弯增多。第四,铺设道岔时,质量卡控不力、监督不到位,线路及道岔轨距及轨距顺坡率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值,致使温度上升或下降时,钢轨自由伸缩,轨距扩张。解决办法:第一,采用控制桩与地锚相结合的方法整治道岔大方向,即先用全站仪测量线路、道岔的几何形位,计算出所拨数据,利用水准仪测量拉坡计算后计算出起道量,利用道岔捣固大机作业后,用地锚拉杆锁定。第二,补充石碴,使道床肩宽不小于500mm,道床碴肩堆高150mm,枕盒内石碴饱满,防止因道岔缺碴造成的道岔纵、横向位移。第三,充分利用天窗修理、整治道岔轨距,控制顺坡率,改正后复紧扣件,防止轨距、小轨向反弹,要加强作业回检。3.3道岔焊接接头作用边和轨面凸凹不平原因:第一,由于焊接工艺及焊接不良,接头焊缝未达到提速要求,焊接时对轨存在高接头或低坍接头,在打磨中未按作业标准执行,形成凸焊缝和硬变,凸焊缝会造成列车通过后跳动。第二,铝热焊结束后,焊缝温度未降到300℃以下就开通线路放行列车,列车碾压使焊缝低塌,导致轨面凹陷不平顺。解决办法:第一,采用轨面仿型打磨机和岔磨机在天窗点内打磨,使焊缝轨面和侧面不平直度达到用1m直钢尺测量小于0.2mm的要求,消除因焊接质量不良造成的道岔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晃车因素。第二,对确需切后重焊的铝热焊缝,在焊接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点中抓紧焊接操作,预留较多的冷却时间,做好平顺性打磨,在焊缝温度降到300℃以下再放行列车,避免焊缝凹陷。3.4线路道岔超垫原因:第一,道岔整修未做到捣垫结合,为减少捣固投工而大量垫板。第二,线路道岔超垫后,虽水平高低非常平顺,但因扣压力不足或扣压力虽已到位,当列车通过超垫地点时,垫片弹性大,下沉形成高低不平现象。解决办法:对于线路道岔上的超垫调高垫板,作业前进行调查并做出标记。在天窗点内进行抽换,抽换后要加强捣固,防止因抽空捣固不实而产生新的晃车。450kg-12号单开轨道岔检查制度与管理4.150kg-12号道岔检查制度道岔作为全路实施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风险管理项目中的关键风险点之一,更是要加强检查,做好对病害的整修。为此必须明确与细化检查制度。50kg-12号单开轨单开道岔的日常巡查须由巡道工每日在天窗点内巡查一遍,主要检查项目为密贴情况、零配件情况、轨件伤损情况及其他影响道岔正常使用的严重病害。工区工长须每周全面检查一次客车通道的道岔,每周全面检查两次客车逆向侧进的道岔,车间干部每月检查2次。检查项目:一是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导曲线支距及各部尺寸。二是尖轨、单开轨转换部分与钢岔枕边缘或钢岔枕上滑床板、耳板间的最小距离。三是道岔设备的其他状态。四是连接零件、扣压力及其他。对发现的病害应结合动静态资料,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在天窗点内要求电务配合进行综合整修。4.250kg-12号单开轨道岔的管理理念道岔作为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对其应时刻保持密切关注,作为高速岔更是如此,这对工务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养修并重”的原则,力争早发现,早整治,使病害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此,我们应树立如下管理理念:第一,树立精养细修的管理理念,从治标到治本,务求在精益求精上下工夫。第二,采取检、修分开的作业方式,建立内部质量互检制度,避免推诱隐瞒设备病害。第三,树立“零误差”理念,认真掌握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务必达到标准,从现场作业的源头抓起,严控质量,避免重复投工。结束语通过几年不断探索和实践,基本上掌握了矿区普通固定型单开道岔转辙部位的病害成因及整治方法,大大改善现有道岔设备的状态。今后在日常养护维修作业中,维修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发生病害,经常保持其状态良好,各部件齐全以延长道岔使用寿命,保证道岔畅通无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参考文献[1]杨龙龙.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2]蒋福春.60AT-12号单开道岔的病害治理[J].煤炭技术,2006(12):120-121.[3]南瑭.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单开道岔[J].铁道建筑,2003(06):48.[4]刘勇.单开轨单开道岔分动外锁闭电动转辙机装置施工技术要点[J].铁道通信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