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学习目标]1.知道糖类的组成、重要性质和主要用途。2.认识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掌握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特征反应。3.能够设计实验确认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程度。任务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三者为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2.糖类的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n(H2O)m表示,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注意:糖类不一定均符合通式Cn(H2O)m,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但符合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如乙酸分子式可写为C2(H2O)2。3.糖类的分类类别代表物分子式相互关系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同分异构体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同分异构体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注意:单糖不能水解,二糖水解生成两分子单糖,多糖水解生成多分子单糖。1.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HCHO)、⑤丙酸、⑥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⑤⑥ D.①③⑤答案:B解析:①纤维素、③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②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C2(H2O)2,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④甲醛分子式为CH2O,可写作C(H2O),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⑤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不符合Cn(H2O)m组成,不符合题意;⑥乙酸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C2(H2O)2,且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2.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B.木糖醇可发生取代反应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甜味剂答案:A解析:从给出的木糖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中只有羟基一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任务二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1.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晶体,能溶于水。2.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6H12O6CH2OH(CHOH)4CHO羟基(—OH)醛基(—CHO或)3.葡萄糖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③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把新制的氢氧化铜还原,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交流研讨1]做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提示:①Cu(OH)2要现用现配;②配制时NaOH要过量,将少量CuSO4滴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若CuSO4过多易形成黑色的CuO沉淀;③要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银镜反应①实验操作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银氨溶液。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②实验现象: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的银镜。③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把银氨溶液还原,生成光亮的银镜。[交流研讨2]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提示:①试管洁净;②银氨溶液应现用现配;③采用水浴加热;④不能振荡试管。eq\a\vs4\al()1.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单糖。2.医疗上可用葡萄糖的特征反应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1.科学家已经发明利用眼泪来检测糖尿病的装置,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2H2O)溶液与眼泪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葡萄糖属于单糖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不能水解的单糖,A、B项正确;检测时NaAuCl4被葡萄糖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CO2和水合成葡萄糖,D项正确。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两个特征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配制银氨溶液:向盛有1mL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为止B.配制新制的Cu(OH)2:向盛有2mL10%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10%氢氧化钠溶液C.用新制的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D.用新制的Cu(OH)2和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反应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A项,向盛有1mL2%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为止,可配制少量银氨溶液,正确;B项,新制Cu(OH)2的配制是在2mL10%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要确保NaOH过量,错误;C项,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新制的Cu(OH)2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正确;D项,两个特征反应中:Cu(OH)2→Cu2O(砖红色),银氨溶液→Ag(光亮的银镜),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3.葡萄糖[CH2OH(CHOH)4CHO]和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都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根据两者的结构,判断下列有关葡萄糖和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①两者都属于单糖②两者都能溶于水③两者互为同系物④两者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两者都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答案:①②⑤任务三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及其应用1.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I2变蓝色。2.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1)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12H22O11+H2Oeq\o(→,\s\up7(催化剂),\s\do5())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氧化亚铜(Cu2O)沉淀化学方程式(C6H10O5)n+nH2Oeq\o(→,\s\up7(催化剂),\s\do5())nC6H12O6淀粉葡萄糖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淀粉在人体内的变化:淀粉[(C6H10O5)n]eq\o(→,\s\up7(酶),\s\do5())糊精[(C6H10O5)m,m<n]eq\o(→,\s\up7(酶),\s\do5())麦芽糖(C12H22O11)eq\o(→,\s\up7(酶),\s\do5())葡萄糖(C6H12O6)eq\o(→,\s\up7(缓慢氧化),\s\do5())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eq\o(→,\s\up7(酶),\s\do5())6CO2+6H2O。(2)食草动物可以在体内消化和利用纤维素。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无法吸收和利用纤维素,但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和排泄。(3)淀粉可以酿酒。葡萄糖生成酒精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eq\o(→,\s\up7(酶),\s\do5())2CH3CH2OH+2CO2↑。[交流研讨](1)淀粉进入人体,主要变化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提示:(C6H10O5)n+nH2Oeq\o(→,\s\up7(酶),\s\do5())nC6H12O6,C6H12O6+6O2eq\o(→,\s\up7(酶),\s\do5())6CO2+6H2O。(2)查阅资料,举例说明过度食糖有什么危害。提示:①机体发胖;②脂肪肝;③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④出现低血钙性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症状。1.(2024·北京石景山区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所含元素相同B.都属于多糖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答案:C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所含元素相同,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6H10O5)n,都能水解出许多葡萄糖分子,故B正确;C.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n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③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③⑤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③②④⑤答案:D解析:证明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即证明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为④⑤的操作顺序,故A、B不符合题意,证明蔗糖的水解产物应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再加入NaOH中和H2SO4至溶液呈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检验,故操作顺序应为①③②④⑤,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3.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②是水解反应B.反应⑤是取代反应C.反应①是氧化反应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醇答案:D解析:反应②是分解反应;反应⑤是氧化反应;反应①是水解反应。1.糖类是生命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都可以水解B.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C.糖类都含有C、H、O元素D.糖类都符合Cn(H2O)m的通式答案:C解析:单糖不能水解,多糖如纤维素等无甜味,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Cn(H2O)m的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故正确选择为C项。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因此对人体健康无益答案:B解析: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均可用(C6H10O5)n表示,n值不同,均为混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但有助于肠胃蠕动,对人体健康有益,D错误;故选B。3.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苏糖属于单糖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4.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操作过程: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③加入碱液,中和并呈碱性、④加入银氨溶液、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再加热(水浴)、⑦加入几滴碘水。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指出他们的实验目的或现象:(1)甲: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无银镜产生。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①→⑤→②→③→④→⑥,现象:有银镜产生;①→⑤→②→⑦,现象:溶液变蓝。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依据是。(3)丙:①→⑤→②→⑦,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答案:(1)淀粉还没有开始水解无银镜产生,即无葡萄糖生成(2)淀粉部分水解淀粉和葡萄糖均存在(3)溶液不变蓝
课时测评22糖类(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题点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2023·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中)糖类的组成元素有()A.碳、氢 B.碳、氢、氮C.碳、氢、氧 D.碳、氢、氧、硫答案:C解析:糖类的组成元素除了碳、氢,还有氧元素,故C正确。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但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尼龙 B.蔗糖C.淀粉 D.纤维素答案:A解析:有机高分子可以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A.尼龙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A选;B.蔗糖属于二糖不是高分子,B不选;C.淀粉是天然的高分子,C不选;D.纤维素是天然的高分子,D不选。3.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答案:C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和多糖能够水解,D正确。题点二单糖的结构与性质4.(2023·北京海淀高一统考)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属于糖类C.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D.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A.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除了碳、氢元素,还含有氧元素,A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属于糖类,B正确;C.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正确;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为人体所用,D正确。5.(2024·丽江市期末)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观察是否有香味物质生成D.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葡萄糖中含有特殊官能团醛基,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混合后共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定,当然也可借助银镜反应来检验葡萄糖,故选D。6.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既不互为同系物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1mol核糖最多可以和4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核糖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答案:D解析:核糖与葡萄糖分子式不同,含有的羟基数也不同,因此既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也不互为同系物,A项正确;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在核糖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因此1mol核糖可以和4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核糖和氢气加成的产物为醇,分子中没有羧基,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项错误。题点三二糖和多糖的结构与性质7.(2023·山东沂水一中高一校考)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均为高分子化合物B.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能转化为CO2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糖均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答案:B解析:A.糖类中单糖、二糖、低聚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能转化为乙醇和CO2,故B正确;C.由于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相等,因此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只有还原性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比如果糖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异构化后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故D错误。8.(2024·辽宁开原高一期末)人体摄入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发生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二糖B.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C.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葡萄糖既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A.淀粉属于多糖,A错误;B.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B错误;C.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9.(2024·新疆伊犁高一期末)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A.淀粉→蔗糖→葡萄糖B.淀粉→麦芽糖→果糖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D.淀粉→蔗糖→果糖答案:C解析: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然后再水解为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A、B、D三项不符合水解的实际状况,所以不正确。10.已知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在一个熟苹果切片上分别滴上一滴碘水和银氨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B.熟透的苹果中不含淀粉C.熟透的苹果中含有醇D.熟透的苹果中不含还原性的糖答案:A解析:滴加碘水后变蓝色,说明熟透的苹果中含有淀粉,A项正确、B项错误;滴加银氨溶液变黑色,说明有单质银生成,说明熟透的苹果中含有还原性的糖,C、D项错误。11.(2024·内蒙古赤峰高一期末)有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糯米、红豆、桂圆)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广告有可能误导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的宣传B.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C.不含糖不等于没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考虑D.医院常用新制氢氧化铜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答案:B解析:A.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其成分糯米、红豆、桂圆等物质含糖,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A正确;B.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含有淀粉和葡萄糖等糖类,不可以多吃,B错误;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C正确;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葡萄糖,加新制氢氧化铜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可以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D正确。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可用银氨溶液鉴别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②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程度③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均能与碱性氢氧化铜(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④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碱性氢氧化铜(加热)反应,淀粉中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碱性氢氧化铜(加热)反应,①正确,③错误。碘水和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共同使用才能检验淀粉水解程度,②错误。13.已知:(C6H10O5)neq\o(→,\s\up7(稀硫酸/△),\s\do5(①))C6H12O6eq\o(→,\s\up7(一定条件),\s\do5(②))CH2OH(CHOH)4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H10O5)n和C6H12O6互为同系物B.反应②属于加成反应C.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直接滴加银氨溶液并加热,可验证C6H12O6的生成D.1molCH2OH(CHOH)4COOH最多消耗6molNa答案:D解析:(C6H10O5)n是多糖,C6H12O6是单糖,二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反应②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后,再滴加银氨溶液并加热,才能验证C6H12O6的生成,C错误;1molCH2OH(CHOH)4COOH中含有5mol羟基和1mol羧基,故最多消耗6molNa,D正确。14.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试管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淀粉和纤维素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纤维素属于高分子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D.糖类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2)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对淀粉水解的影响。(4)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2)(C6H10O5)n+nH2Oeq\o(→,\s\up7(催化剂),\s\do5())nC6H12O6(3)温度催化剂(4)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5)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反应解析:(1)淀粉和纤维素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A正确;淀粉、纤维素属于高分子,B正确;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C正确;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不一样的官能团,D错误。(2)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eq\o(→,\s\up7(催化剂),\s\do5())nC6H12O6。(3)试管甲和乙均加入2g淀粉和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所以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试管丙加入2g淀粉,与甲对比,未加20mL20%的稀硫酸,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所以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4)淀粉水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溶液呈酸性,检验葡萄糖的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组织成像分析-全面剖析
- 智能化爬虫任务调度-全面剖析
-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用户行为分析-全面剖析
- 智能快递柜发展研究-全面剖析
- 多源数据融合在曝气机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气血津液在中药现代化研究-全面剖析
- 智能材料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土木工程项目投资模式研究-全面剖析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尿液检测算法-全面剖析
- 2025-2030超声波液位开关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 电缆井施工方案
- 四川外国语大学《245法语》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新西兰介绍课件
-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 关于小区业主委员会筹备组成立公告
-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
- 煤矿防灭火细则
- 白车身测量点设计规范
- 超星尔雅学习通《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