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全国真题非连续文本梳理
一、(2024年安徽省)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
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
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
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
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
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
施,县城和游客的鸟自上举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
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
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
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
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
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
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
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
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
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亚确的一项是()
A.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要低于三线以下城市。
B.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安徽省占有三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十。
C.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
D.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和自驾游的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答案】C
10.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一方面,游客主动奔赴县城,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县城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游客。
11.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
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巨大的旅游需求
0①②
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不能得到满足
【答案】①旅游需求迎来快速扩张区间②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获得发展机会
12.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
【答案】①加强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②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③完善基础设施。④积极营造透明、诚
信的旅游消费环境。⑤加大宣传力度。
二、(2024年江西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材料一: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
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健康科普等行业科普
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动定期开展,形成了科普工作创新升级的生动局面。
②9月17日至23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
地集中开展,为社会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如近距离观看月壤、嫦娥五号返回器实物,体验火箭发射、月
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体检”等。
③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设在北京首钢园。为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主场活动还专门打造了“科学
教育做加法”板块,为青少年、科技教师搭建科学教育实践交流的平台。
(摘编自202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202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①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温竞华)记者22日从中国科技馆获悉: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
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过5亿人次,有力
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是中国科协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而
启动的流动科普项目。
③据介绍,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于2011年启动,主要为尚未建设实体科技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足的县级地
区公众提供免费科学教育服务,用流动的科普设施把一座座小型科技馆送到公众的“家门口”。截至今年4月,流
动科技馆已服务公众1.71亿人次,配发流动科技展览资源658套,在全国1888个县级行政区巡回展出5686个站
点。
④科普大篷车项目于2000年启动,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乡村地区开展科普公共服务,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
公里”。截至今年4月,科普大篷车累计开展活动39.1万次,行驶里程5373.2万公里,服务公众3.38亿人次。
(摘编自202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①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
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
③要知道,我国人口规模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基础弱、底子薄,2010年这个数字仅为3.27%。经过十年努力,
2020年达到10.56%,而超过10%是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所普遍具备的重要特征。
④如今,网民热议“中国天眼”“爱达•魔都号”等大国重器的新进展;偏远村小里,山里娃也飞上了无人机、
学起了编程……
⑤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来之不易。“按照国际通行的测评标准,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
20%»2023年我国达到14.14%,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到中等水平的巨大跨越,为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了科技人力
资源基础。”调查牵头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如是介绍。
(摘编自202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6.下列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归纳、概括,不正顿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展现了200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科普事业的举措及取得的成就。
B.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鲜明,为社会公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
C.材料二报道了我国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的事实。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提高,己位于创新型国家前列。
【答案】D
17.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建议。
【答案】示例: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多了解科学知识;要积极参加科普活动,
增强科学体验:要运用科学思想去理解和判断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任务五:联读“潮”文树自信实用类文本阅读
校刊《文化视野》在策划一期以“文化自信一一最炫中国风”为主题的专刊。你是编辑之一,请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坚定文化自信,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
出去,努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表现出一种“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
(摘编自蔡武《从三个方面理解把握文化自信》)
材料二
马面裙又称“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的一种裙式。因前面裙门在两侧裙褶映衬下,形成一个酷似马
面的造型而得名。设计师从马面裙的图案纹样中找寻灵感,或在结构上巧妙地结合马面裙的元素,使其色彩、纹样、
形制等,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与审美。
材料三
这个春节,马面裙再次火爆出圈。多个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今年开年以来,汉服的搜索量暴涨,其中,马
面裙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新春战袍”马面裙带动了一轮传统文化消费热潮。
(摘编自央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
依托国内一流制造能力,新锐国货品牌爆款频出,“出海”步伐加速,国货美妆品牌成为美妆行业一道亮丽风
景线,成为从“中国制造”跃升到“中国质造”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1日)
材料四
今年3月发布的《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马面裙订单量同比增长841%,汉
服订单量同比增长336%o
根据得物APP数据,2023年国货“潮品”消费中,95后、00后正成为消费主力,占国货“潮品”消费的82.6%,
其中00后消费占比近六成。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而“潮品”则代表时尚消费、品质消费
的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3月250)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国货消费观察》显示,相比2020年同期,今年生产国潮产品的品牌
数量同比增长超3倍、商品种类提升超5倍,尤其在服饰、家具、家装等领域“新中式”产品持续热销,越来越多
高品质、高价值的国货品牌和产品受到关注、赢得认可。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9日)
12.如果要把文化自信的新格局写在专刊的扉页上,你会写哪几句?
【答案】示例: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
13.编辑部的同学为专刊设定了如下栏目,请为材料三选择合适的栏目。
A.时政要闻B.时尚短讯C.健康生态D.读编往来
【答案】材料三适合的栏目是B.时尚短讯。理由:材料三主要讲述了马面裙在春节期间再次火爆出圈,成为汉服
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并带动了一轮传统文化消费热潮,且新锐国货品牌爆款频出。这一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当下
文化消费领域中的时尚潮流,属于时尚方面的动态信息。
14.组稿时,有同学认为材料四最后一段可删去。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不建议删去。这一段通过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具体说明了国潮产品品牌数量和
商品种类的大幅增长,尤其是“新中式”产品在服饰、家具、家装等领域的持续热销情况,进一步强调了国货受到
关注和认可的程度,丰富了对于国货热潮的阐述,增强了文章内容的说服力和全面性。
15.专刊与读者见面后,有同学询问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新中式产品爆火的原因。请结合以上材料回复。
【答案】①设计师从马面裙的图案纹样、结构等方面找寻灵感并加以创新,使其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与审美。②依托
国内一流制造能力,国货品牌爆款频出,品质提升。③年轻一代(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国货“潮
品”的喜爱和支持推动了其发展。④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
鸣。
四、(2024年山西省)15.社区开展“弘扬三晋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各题。
【一叶锦绣】
山西形似一片绿叶,走进这片树叶,历史记忆呼之欲出。这里,有西侯度、胫河、丁村等遗址,是远古人类发
展的典型印记;这里,坐拥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这里,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
明,踩一个脚印就能看到历史,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整个山西,就是一座可触摸、可亲近、可对话的“中华
文明博物馆”。
【一城华章】
山西省高度重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推动博物馆建设,不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目前,我省已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支持太原、大同、晋城、
临汾等地建设“博物馆之城”。
【一眼千年】
山西省博物院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50
余万件文物,实证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龙年来临,在“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
肖文物大联展”活动中,文物“龙形觥”(见下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第一个高峰
时期的代表作。
【一游难忘】
如今,到博物馆打卡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尤其成为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成为了青少年教育的“第
二课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向“友好型”发展。博物馆别出心裁的展练方式和VR等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文
物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在一次次穿越古今、跨越山海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文明的灿烂,一
游难忘。
家乡文化我宣传。下面是社区收集的关于“山西游”的帖子。请你参与志愿服务,按要求回帖。
帖一:为什么把山西叫做“中华文明博物馆”?求解答。
——小华(河南)
(1)请根据【一叶锦绣】中内容回帖。
帖二:听说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龙形觥”很有特点,求具体介绍。
——小夏(兰州)
【答案】示例:山西有远古人类发展的典型印记,如西侯度等遗址,文物众多,厚重文化是它的亮丽底色,所以被
称为“中华文明博物馆”。
(2)请根据【一眼千年】中的相关内容及“龙形觥”图片回帖,不少于80字。
帖三:我想和小伙伴们组团来一次“博物馆文化行",去哪里合适?
——小嘉(山东)
【答案】示例:龙形觥是一件造型别致的商代盛酒器皿。它前端像高昂的龙头,上有两角,嘴微张,露出利齿。它
整体呈舟形,高19cm,长44cm,器盖上有铜钮,器下有足,器身上有纹饰,美观实用。它是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
达到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3)作为山西的一名中学生,请你回帖,欢迎小嘉他们组团来山西。
【答案】写作提示:①结合四则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五、(2024年广东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学校拟开展“护革命文物,传红色精神”主题活动,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在湖南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三名女红
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她们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徐解秀母子合盖,临走时剪下一半留
给他们母子过冬。后来,徐解秀常讲,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得到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摘编自胡革平《讲好“半条被子”故事,凝聚追梦前行力量》)
材料二
近些年,红色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一些展馆不断丰富陈列手段,努力提高展陈设计水平,使陈列
展示更加丰富,留住许多年轻观众。在讲解方式上,一些红色博物馆注重把握“物”与“史”的关系,物配合史,
在讲“物”的同时,更注重“史”,把史作为展示的中心,以突出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以“物”说史,渐渐让红
色博物馆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历史课堂,成为民众日常出游的热门选项。
(摘编自余玮《讲述博物馆里的红色故事》)
材料三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需要加快革命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广州市上线
“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系统”小程序,打开地图,革命文物分布一目了然,点击图
标,还能查看文物现状照片、文物简介与讲解视频。在科技助力下,日益丰富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拉近了革命
文物与人们的距离,增强了革命文物的吸引力、感染力。
(摘编自尹双红《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
材料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了重视,并得到妥善保护,但仍有部分
不可移动文物亟待保护。1936年,红十五军团在攻下下马关城后,军团长徐海东将指挥部设在下马关的南门城墙箭
楼上。如今箭楼已经不复存在,下马关古城墙因村民修便道被凿开一条豁口。未得到妥善保护的革命“家址”也是
革命文物的一部分,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从合理利用的方式上看,目前有些地区革命文物保护仅有建设基地、红色旅游、阅读红色经典等几种有限的利
用方式。各地应根据革命文物的实际情况,创新革命文物的合理利用方式,如红色皮影戏、红色实景演出、红色节
日庆祝等方式,鼓励民众对革命文物保护的有效参与,进而增强革命文物的教育效果。
从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角度讲,革命文物与其他类型文物,以及相关的非物质资源的协同保护机制尚未建立。
这不利于对革命文物价值的深入发掘和阐释,也不利于对革命精神的弘扬。
(摘编自田艳、李帅《革命文物保护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12.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思卿的一项()
A.红色博物馆丰富陈列手段,优化展陈设计,有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
B.“花城红图”小程序为市民了解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C.下马关古城墙、箭楼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主要与其不可移动有关。
D.红色旅游、红色皮影戏及红色实景演出都是对革命文物合理利用的方式。
【答案】C
任务二:以“物”说史
13.请用材料二“以‘物’说史"的方法,向同学们阐述材料一中“半条被子”故事所蕴含的精神。
【答案】示例:“半条被子”背后所蕴含的,不仅是红军与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的
意志,更是心怀百姓,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
任务三:护“物”有我
14.为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提出保护利用革命文物的建议。
【答案】①让科技助力,加快革命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护进程;②健全革命文物保护机制,严惩恶意破坏行为;
③开展红色文化遗存认定工作,充实红色文化资源库,便于开展保护工作;④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
革命文物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的破坏;⑤合理利用文物,创新利用方式,发展文创,建设文物基地,发展旅游,组
织阅读相关书籍。
(其他作答:①多运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花城红图”小程序;②对不可移动文物要额外关注,设置保护、观
赏范围,加强民众保护意识;③应拓展文物保护方式,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④建立革命文物与相关的非物质
资源的协同保护机制。)
六、(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15分)
材料一
①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物馆热”
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
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
②“从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到宋朝时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时随着都城的变迁,大运河截弯取
直、改道山东直抵大都,这段运河就丧失了漕运的作用。透过汴河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后,逐渐淤塞的汴河
河床所留下的人们生产活动的痕迹……”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站在汴河剖面遗址前,博物馆讲解员刘世发为
参观者讲解,“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漫长时光,就沉淀为地层线间短短的一段土层。”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
河博物馆将不可移动文物“搬”进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刘世发结合介绍提纲,在讲解中融入巧思,让参观者从剖面
上的一条条地层线开始参观——最底部的底层深且宽,代表当时运河河道较深且宽阔;越往上地层越平窄,地层中
还出现了人们生活的痕迹,说明河床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③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陈列着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登船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
运河美景、风土人情。刘世发通过学习文献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飞船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广泛应用于民间
嫁娶和戏曲活动中。他将新增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水工的智慧以及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
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负一层4500平米的“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却成为全馆最有人气的地方——这
里2023年举办社教活动3389场,平均每年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
⑤没有一件文物,孩子们如何感受历史文化?苏州市民刘思镭和儿子在参观中发现了不少惊喜:“我的姑苏
城”单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早上,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路感受崇文重教之
风;中午,小船摇到外婆家,卧室里收音机流淌出苏州话童谣;晚上,弄堂里躲猫猫,在1米多高的巷子深处,孩
子们真正以儿童视角进入苏州园林、名人故居,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⑥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会举办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活动行程是怎么安排的?第一天先在南京博物
院参观常设展《江苏古代文明》,通过抽盲盒、解谜团等方式,重点了解新石器时代文物。小学生张乐童对“神人
兽面纹琮”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研学就来到这件文物的“老家”——位于常州的寺墩遗址。
张乐童和小伙伴们在现场观摩了老师傅修复文物的过程,不断发出赞叹。
⑦带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些出土文物都属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就是玉器,随后,在一间
研学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仿照“神人兽面纹琮”上的图案,体验古代匠人雕刻玉石的过程,体会传统
工艺的精美和匠心。
⑧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在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中,成都自然博物馆科普团队成员陈
蓉站在台上,以此为问题,将国画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矿物颜料娓娓道来。“矿物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提炼而
成,具有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遮瑕性……”台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长饶有兴趣地边听边记。桌子一侧,还摆
放着一些空白纸扇和矿物颜料。知识讲完,陈蓉便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利用矿物颜料在纸扇上作画,体验矿物颜
料的魅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大河上下,和合共生”,系列动画短片讲述黄河沿线文化故事;“步锦绣丝路,绘千载版图”,创意互动
H5沉浸式展现丝路传奇;“重回长安,对话千年”,在“云端”看陕西多家博物馆接力直播……5月18日是第四
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为什么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正因为无论
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
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求“发挥好博物馆的教
育功能。”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从而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
③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④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
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展柜中的远古陶器
时,会自然而然地好奇它是怎么烧制的、古人用它来做什么。博物馆应该通过精心的展陈、生动的叙事,构建更有
感染力的情境,使得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而是有自己的“上下文”,让精彩的故事有载体、深厚的文化可触及。
⑤与观众的深度连接,需要博物馆从整体上探索以互动、参与、分享为重点的交流方式。西安博物馆有一件“镇
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飞奔的骏马上,少年拉缰控绳、双目圆睁,一袭蓝衣夺人眼目。2023年,西安
博物馆以此为原型策划了展览“长安有故里一丝路少年大唐行”。观众跟随真人扮演的蓝衣少年,步入千年之前的
唐长安城。骑着骆驼奏乐的胡人乐师、美丽的唐代少女、街边的杂耍叠罗汉……175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与半实
景化场景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沉浸式场景中,再现了7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多彩的生活画卷。
⑥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观众在展厅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现场清理马车遗迹;在浙江长兴县博物馆,
研学的孩子们将碎片“修复”成精美的陶器……正是在"教育”这一目标的观照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创造了更加启
人智识的体验,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突出特色、细分类型、
完善收藏、提升展陈,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博物馆拥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感染
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7日)
7.下面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参观者可以结合讲解了解到运河河床是怎样逐渐消失在历史长
河中的。
B.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清后期的运河美景和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
活动。
C.苏州博物馆西馆负一层的“展厅”里,虽然没有一件文物,游客却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
生活。
D.“国画里的矿物”科普课设置了“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的问题,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
【答案】B
8.下面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物展陈让人产生“历史感”,是因为通过作品或展品,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
B.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
C.“长安有故里一一丝路少年大唐行”,是以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为原型的展览,主打沉浸式场景体验。
D.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让文章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答案】B
9.下面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中讲述的各地博物馆的多种展陈策划活动,体现了不同地域或专题的特点。
B.要让“文物会说话”,就需要博物馆精巧用心,比如生动的叙事,精心的展陈。
C.类似于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生了解文物的“展厅”、动手的“作坊”。
D.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更多的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
【答案】D
10.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
【答案】示例:“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博物院在教育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它
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和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知识、文化和历史的宝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
首先,博物院拥有丰富的藏品,这些藏品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参观博物院,
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科技发展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其次,博物院通过精心的展陈和生动的解说,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和科技成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
给公众。
此外,博物院还经常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公众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相关知识。这些活
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还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
七、(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0月21日,《全球企业创新指数报告2023》首次发布,该报告针对全球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
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个领域的企业进行全面剖析。报告显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上榜百强的中国企业数量分别为16家、8家、7家、6家和4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全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用10年时间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增长速度全球第一的奇迹,其科技创新
表现令人瞩目,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图表1:国家/地区总体积各领域入围企业数
总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
国
入
家
围
/前前前
企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
地
业10501001050100105010010501001050100
区
数
日
15111333-515113321123811533
本
美
1473172242336419335182641530
国
德
45131017101481710157
国
中
41237-141581461716
国
法
26-48116-35-35-12
国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3年10月223,有删改)
【材料二】
图表2:2019—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2023年,有调整)
当前,全国各地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热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源于中国,惠及世界,在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
也点燃了全球发展新引擎。新质生产力首先在“新”,关键在“质”,追求“绿”,辟蹊“径”,其目的是为全球
技术变革提供新驱动,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优质动力和产品,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
国方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面向未来,新质生产力正在绘就一幅世
界经济强劲复苏、全球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现代化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4年5月19日,有删改)
22.材料一中,有句话能直接表述图表1中有关我国的数据信息。请你参照这个方法,将图表2中有关中国的数据
信息转换成文字表述。
【答案】2019到2023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作为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分别为14名、
14名、12名、11名、12名,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排名最靠前,接近10强。
23.请结合下面给材料三拟写的新闻标题,简要谈谈新闻标题的特点。
材料三标题:中国新质生产力,世界发展新动力
小贴士: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我们学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等新闻。
【答案】①概括性强;②简洁明了;③醒目亮眼。
24.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在全球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表现。
【答案】示例:①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科技创新,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②作为中等收入经济体,
近年来不断刷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接近10强;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了全球发展新引擎。
八、(2024年辽宁省)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8分)
【材料一】
3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游大观园——跨学科整本书阅读课程展”在福建省厦门市音乐学校开展。展览
呈现了五年级上学期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带动其他学科共同构建的《西游记》跨学科阅读课程。有的孩子说:“我
特别喜欢《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从服饰的颜色设计可以看人物的地位、个性,感觉很新鲜!”在大观园观摩中,
不少教师感言:“看了这个展览,感觉跨得很巧,对读本挖掘得很深。”
跨学科阅读打破了语文阅读专属的思维惯性,挖掘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表现性任务启发阅读、思考、表达。
(选自《中国教师报》,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季节气候而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们为物候。中国古代
诗歌中包含物候资料,具有科学价值。
纬度越低,物候越早。例如:
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①郊原尚朔风。”(长治)
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禁晓阴阴。”(长安)
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成都)
柳宗元:“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
地势越高,春来越迟。例如: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九江)
【注释】①二月:与下文的“二月”都指农历二月,相当于公历三月左右。
(选自《语文闲谈》,有删改)
【材料三】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自古以来放纸莺——放风筝就
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
②“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孩子们没能把风筝成功放飞!
非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风力不够,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③看来想把风筝高高飞在天上,绝非易事。
④风力和风向对风筝的升空有决定性影响。风力较大时,适宜放大风筝;风力小时,适宜放小风筝。风力稳定
时,风筝飞得比较平稳;风力变化不定时,控制风筝的人就有点儿手忙脚乱。同样的道理,不断变化的风向也会对
空中的风筝产生影响。
⑤气温太高或者太低,人们容易中暑或被冻伤,不适合放风筝。
⑥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筝身上会吸附许多水汽,导致自重增加,蒙面变软,加大放飞难度,风筝也容易脱胶或
变形,影响放飞效果。
⑦气压同样会影响放风筝。某个区域为高气压所控制时,由于大气中盛行下沉气流,风筝不易飞起来。反之,
风筝易于飞起。(见图一)
图一
【材料四】
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矍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
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
拿过一把剪子来,较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
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
【注释】①矍(yue)子:绕线的工具。②放病根儿,一种民俗,“放晦气”。放风筝时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
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
1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亚娜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学生通过“西游服饰美学”这节课,能够从服饰的颜色设计看出人物地位、个性。
B.材料二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山寺”所在地的地势低,物候早。
C.材料二中的“花须柳眼”“东风日暖”和材料三中的“草长莺飞”“杨柳春烟”等都是物候现象。
D.材料三中“骂天公”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材料四“将鳖子一松”表现黛玉放风筝的自如。
【答案】B
12.初春刚开学,某校部分师生将要参加“青少年风筝友谊邀请赛”,带队老师与同学们就行程问题进行分析交流。
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图二完善交流内容。
老师:经多方面考虑,我们此
次将前往长治、西安、成都、柳州
参加比赛,最先举行比赛的城市是
柳州,谁知道为什么呢?
学生甲:我知道,柳州现在天
气适宜,让我联想到相关的诗句是
;还想知道最后举行比赛
的是哪个城市?
学生乙:我认为是,因
为物候知识告诉我们=
老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当
四月初完成所有比赛返回辽宁时,
我们可以相约共赏春花。
【答案】①.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②.长治③.纬度越高,物候越晚。
13.风筝友谊邀请赛归来后,大家对《红楼春趣》中的“趣”有了新的思考,借助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及图一,
助力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提纲。
“跨界•红楼•问趣”探究提纲
一、民俗闲“趣”:
二、气象理“趣”:风力较大;风向稳定;气温、湿度适宜;O
三、跨界妙“趣”:
【答案】①.放风筝的民俗活动,《红楼春趣》众人放风筝的场景②.气压适宜③.将文学与气象学、
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和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智慧。
九、(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材料一:这个春天,一碗麻辣烫让甘肃天水火爆“出圈”!从去年年初的淄博“赶烤”到岁末的“尔滨冰雪文
化”,不少城市纷纷借势网络流量,积极“圈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在城市网红化的逻辑下,如何从“始于爆款吸引‘流量’”至I“终于文化确保'留量’”,由“网红”变
“长红”,是每一个城市值得认真思考的议题。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在光明日报微博上进行了“什么样的旅游体验
最重要?”的调查。
什么旅游体验最重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镜泊湖集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以鬼斧神工之灵魅,写就湖山溢彩、层峦耸翠、古迹隐约
的水韵华章。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由牡丹江上游大小两条水系约三十条河流呈向心式汇集而成,古称湄沱
湖。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称阿卜河,又名阿卜隆湖,后称呼尔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称呼汗海,明时始称镜泊湖,清时称毕尔腾湖,意为水平如镜,今仍称镜泊湖。
镜泊湖风景区,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
风景名胜区。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
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
美的火山熔岩洞景区;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选自《可爱的家乡牡丹江》,有删改)
材料三:素有“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美誉的镜泊湖,是大自然沧桑变化留给世间的精品。今天
的镜泊胜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慕名而至的中外游人。
2023年12月14日,镜泊湖冰火梦幻世界暨第九届镜泊湖国际冬捕节采冰仪式祭湖庆典在镜泊湖西湖岫举行。
此次“开冰节”,镜泊湖首次将采冰与冬捕祭湖庆典相结合,传承和弘扬镜泊湖历史悠久的冬捕渔猎文化,培育打
造镜泊湖冰雪文化品牌。当日上午,在镜泊湖广阔的冰面上,迎风旗猎猎招展,震天鼓气动山河,舞龙表演欢快热
烈,开冰节正式开始,身着羊皮袄的“渔把头”念诵祈福词、喝过出征酒后,正式开始“采头冰”。头冰出水,“渔
把头”将象征着祝福与期待的红绸系在上面,预示着镜泊湖冰火梦幻世界暨第九届镜泊湖国际冬捕节项目红红火火
的好兆头,也向八方游客发出最热情的冰雪邀约。
(选自《牡丹江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冰雪发力,未来可期。在保持冰雪旅游热度持续上升的同时,我市也不断完善“冰雪+”模式,促进
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冰雪艺术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助推“冷资源”发挥“热效应”。
冰天雪地是大自然赠予黑龙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离婚协议书详述财产分配与子女抚养细节及责任2篇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预就业指导》课件-第16章 职业岗位定位-
- 2025年福建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4年标准股权转让与回购协议版B版
- 2025年南昌b2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百色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第2日:《海底两万里》阅读解析版
- 暑期作业03: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名句默写(解析版)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多功能智能净水设备维护及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4全新医疗设备搬运工安全搬运合同下载3篇
- 安徽新时代十年伟大改革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教师职业介绍课件
- 国开电大专科《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总题库2024版
- 量子机器学习及区块链技术导论
- 电子电路原理及应用
- 承包土地种植艾草计划书
- 肿瘤的类型和治疗手段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