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写的东坡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他让我们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导读——掌握必备知识一、认识作者旷世奇才——苏轼作者生平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代表作品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二、了解背景词必先穷而后工《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抑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作者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三、知识助读以诗为词豪放派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引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文学小言》王国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导学——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一、预习文本,疏通文句阅读课文,完成相关题目。❶大江东去,浪淘①尽,千古风流人物②。故垒③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④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⑤嫁了,雄姿英发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⑦灰飞烟灭。故国神游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⑨。人生如梦,一尊⑩还酹⑪江月。1.解释文中加点词。①淘②风流人物③垒④惊⑤初⑥雄姿英发⑦樯橹⑧神游⑨华发⑩尊⑪酹2.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B.“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雄奇壮丽的景象,从而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C.下片着重写人,写周瑜的儒将风范、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赞颂周瑜非凡的胆识和作为,只是在凸显周瑜的形象。D.这首词是作者被贬以后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3.这首词是怎样刻画周瑜形象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答:二、再读文本,整体感知1.“念奴娇”是,“赤壁怀古”是。从题目来看,这首词的题材是,词人怀古伤今,在怀古,他看到了,想到了,生发了的悲叹。2.补全结构导图。三、巩固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故垒(2)雄姿英发(3)纶巾(4)酹江月(5)樯橹(6)公瑾(7)淘尽2.为下列形近字组词。eq\b\lc\{(\a\vs4\al\co1(瑾(),谨(),觐()))eq\b\lc\{(\a\vs4\al\co1(樯(),穑(),蔷()))eq\b\lc\{(\a\vs4\al\co1(涛(),铸(),祷()))eq\b\lc\{(\a\vs4\al\co1(酹(),捋()))3.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1)吟啸·吟赏①这本书是对自屈原以来历代古典文学的及研究,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妙的理解力及学术素养。②它仰首一声,震得山洞一阵轰鸣,那气势令孔忠等三人不禁一阵胆寒。(2)萧瑟·萧条①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奥运会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不大,中国不会出现经济。②秋给北平的城郊带来,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早生华发()(2)一尊还酹江月()(3)千古风流人物()5.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1)道①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③道芷阳间行()④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2)如①人生如梦()②坐须臾,沛公起如厕()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④日初出大如车盖()6.填空。(1)苏轼(1037-1101),字,号,四川眉山人,(时代)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宋孝宗时追谥文忠。(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三父子”指的是、苏轼、。【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写作背景。2.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3.把握词中景、事、情相融合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赏析壮景与伟事;体悟豁达之情。导思——披文入情,思维提升一、文本理解1.“浪淘尽”中这个“淘”字有什么深刻含义?答:2.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有何作用?答:3.词的下阕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其作用是什么?答:4.“还酹江月”仅仅是凭吊“江月”吗?答:二、疑难探究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答:2.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简要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手法。答:3.有人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指的是谁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指的是作者自己,一种意见认为指的是周瑜,你认为这几句指的是谁?我的观点:导练——学练结合,提升能力1.本词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相关链接——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答:2.请根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周郎何以,羽扇纶巾——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郎形象”为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导读——掌握必备知识一、答案:子瞻苏黄苏辛欧苏导学——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一、1.答案:①淘:冲洗,冲刷。②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③垒:营垒。④惊:涌动。⑤初:才,刚刚。⑥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⑦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⑧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⑨华发:花白的头发。⑩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⑪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2.解析:C项,“只是在凸显周瑜的形象”不够恰当,作者赞颂周瑜非凡的胆识和作为,用的是反衬的手法,意在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答案:C3.答案: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这是以壮阔的景象衬托英雄周瑜。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③“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娴雅,一派儒将风度。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一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形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抒发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慨。苏轼这年四十五岁,不但功业没有建树,还戴罪被贬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故国神游”以后几句就是抒发自己的失意感伤之情。二、1.答案:词牌名题目咏史怀古赤壁古战场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周瑜人生如梦、壮志难酬2.答案:①时光流逝,物是人非②赞周瑜③华发早生④年岁将老,壮志难酬三、1.答案:(1)lěi(2)fā(3)guān(4)lèi(5)qiáng(6)jǐn(7)táo2.答案:eq\b\lc\{(\a\vs4\al\co1(瑾(怀瑾握瑜),谨(谨慎),觐(觐见)))eq\b\lc\{(\a\vs4\al\co1(樯(樯橹),穑(稼穑),蔷(蔷薇)))eq\b\lc\{(\a\vs4\al\co1(涛(波涛),铸(铸造),祷(祈祷)))eq\b\lc\{(\a\vs4\al\co1(酹(酹江月),捋(捋胡子)))3.解析:(1)吟啸,吟咏长啸。吟赏,吟咏和欣赏。(2)萧瑟,一是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如秋风萧瑟;二是形容冷落,凄凉,如门庭萧瑟。萧条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寂寞冷落,毫无生气;二是指经济衰微。答案:(1)①吟赏②吟啸(2)①萧条②萧瑟4.答案:(1)花白(2)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3)此处指英俊潇洒、杰出不凡5.答案:(1)①动词,说②名词,途径,方法③动词,取道④名词,道路(2)①好像②到……去,往③及,比得上④好像,如同6.答案:(1)子瞻东坡居士北宋(2)苏洵苏辙导思——披文入情,思维提升一、1.答案: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2.答案:写出了一幅宏伟开阔、雄奇壮丽的赤壁景色。“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惊”写出汹涌,“拍”描绘了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奇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个词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出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词人的豪迈奋发,足显苏词豪迈风格。3.答案:“小乔初嫁了”写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写周瑜气概不凡,风姿俊朗;“羽扇纶巾”显得从容儒雅;“谈笑间”表现其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则表明战果辉煌,大获全胜,建立了盖世功业。塑造周瑜的英雄和自己的形象形成对照,自然引出下文对自身的感慨。4.答案:这里不仅仅是凭吊江月,更是凭吊周瑜,表达仰慕之情,人生苦短,寄托其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二、1.答案: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出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娴雅的儒将形象。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答案: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到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另外,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实景是赤壁的险要形势,是作者亲眼所见;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象,二者相互衬托,是谓虚实相济;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