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步训练知识点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
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
要求(
D
)A.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B.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D.
保持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123456789【点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故保持定值电阻
的阻值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的位置。【答案】D123456789返回2.
[2023·临沂月考]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
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中I-
U图像正确的是(
B
)ABCD123456789【点拨】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电阻不变,故电流与电压成正
比,所以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
选B。【答案】B123456789返回3.
[2023·荆州]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探究“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如图甲所示。(1)请用笔画线将图甲中
所缺的一根导线补充
完整。【解】如图所示。(2)在实验进行中,得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
为
A。0.36
123456789(3)正确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改变是通过
实现的。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1.21.51.82.02.4电流I/A0.240.300.360.400.48正比123456789返回知识点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4.
[2023·大连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的实验电路图,A、B间的电阻由10
Ω换成15
Ω后,闭合
开关,接下来正确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A.
观察电流表,向右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取电压数据B.
观察电流表,向左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取电压数据C.
观察电压表,向左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取电流数据D.
观察电压表,向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读取电流数据123456789【点拨】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不变。
将定值电阻由10
Ω换成15
Ω后,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增大,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
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从而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所
以滑片应向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并读取电流
数据。【答案】D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不变。
将定值电阻由10
Ω换成15
Ω后,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增大,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
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从而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所
以滑片应向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并读取电流
数据。123456789返回5.
[对比思维]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
完整。【解】如图所示。123456789(2)开关闭合前,滑片要移至最
(填“左”或
“右”)端。(3)某小组同学选择了阻值不同的多个定值电阻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每次更换定值电阻R后,都应通过调
节
,保持
示数不变。左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123456789(4)该小组的两名同学分别描绘了电流随电阻变化的I-R
图像(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b)
123456789返回6.
[学科内综合][2024·武汉期中]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关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操作
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B.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C.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D.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定值电阻不变123456789【点拨】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
阻值处,因此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可以起到保护电路
的作用,故A正确;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通过调节滑
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多次测量,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
论,故B正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
法,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
移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C正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更换电阻,而不是控制电阻不变,故D错误。【答案】D123456789返回7.
小江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
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
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123456789【点拨】由图像可知,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
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
为3
V的电源上,由题图知I甲=0.6
A,I乙=0.3
A,I甲>I
乙,所以R甲<R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中
的电流I=0.6
A+0.3
A=0.9
A;由图像可知,通过导体甲
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正比关系。【答案】D123456789返回8.
[2023·临沂模拟]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4
V不变。闭合开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23456789A.
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大B.
电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时,保持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会
变大C.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而电流表
示数很大,则该电路断路D.
若想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点拨】实验中,当把5
Ω的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后,要控制定
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值,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大,故A正确;电
阻R由5
Ω更换为10
Ω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中的电
流会变小,即电流表示数会变小,故B错误;123456789电流表示数很大说明电路是通路,且电路中电阻很小,电压
表的示数为零,则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故障可能是R短
路,故C错误;要使滑片P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
阻变大,由图知,滑片应远离下端接线的接线柱,即向左移
动滑片,故D错误。【答案】A123456789返回9.
[新考法图像分析法]将四个定值电阻a、b、c、d分别接入
不同的电路中,测出各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
I,把测得的数据描点在坐标系中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
息可知:123456789(1)b的电阻
(填“>”“=”或“<”)a的电阻。(2)若将a和c串联在电路中,通过a的电流
(填
“>”“=”或“<”)通过c的电流。<
=
(3)若将a和c并联在电路中,通过a的电流
(填“>”“=”或“<”)通过c的电流。(4)若b是阻值为R的粗细均匀电阻丝,将其用拉丝机均匀
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电阻阻值
(填“>”“=”或“<”)R。<
>
123456789【点拨】(1)由图像可知,电压相同时,通过电阻a的电流比通过
电阻b的电流小,因此Rb<Ra。(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
知,将a和c串联在电路中,通过a的电流等于通过c的电流。
(3)由并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虚线半高领短袖套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弹操机构全套冲压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料内执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一建考前培训
- 儿童医疗知识
- 废钢铁购销合同模板
- 时尚发布会金箔施工协议
- 独资企业水电改造协议
- 垫资施工合同飞机制造
- 新建加油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余姚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需求说明
- 司法涉案目的评估指南
- 光伏电站消纳利用率计算导则
- 焓熵图(膨胀线)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ppt
- 前后鼻音生字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经验交流发言稿(共3页)
- 工程的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概念鞠鲁粤编
- (精选)国培结业典礼领导讲话稿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