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

目标弓I领体系建模

L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

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生疏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

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统一全国北击匈奴)

秦国的强盛)--M南征越族)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冲突和农、(前221年),

脸产'陞叫统治地方:郡啊

夫起义,生疏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缘______S_■_?_____✓H

课髓缁'I秦朝气暴政H“焚书坑儒”)

秦朝灭亡楚汉

标d陈胜、吴广起义卜一

(前207年)战争

3.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

西汉建立“文景汉武帝王莽篡权赤眉、

前后的巨大变化(前202年)J之治吸的统治牺汉灭亡艇林起义

4.知道中心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

东汉建立r光武][外戚宦簧而]]东汉灭亡’

员考核和监察制度(25年)中兴“J[官专权起义”(220年)

秦汉时期的封建国家具有统一性

和多民族性

秦朝建立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朝巩固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大措施

两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学问重构.学“透”历史

复习任务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核心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复盘•学问体系化】

一、秦的统一

【整合】A必修上册第3课第一目,选择性必修1第8课、第11课、第17课,选

择性必修2第12课,概括秦统一的相关史实。

史实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进展的要求;

客观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条件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

主观

小盛;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策略

成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

灭掉六国

统国

-制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

过程

_夷的把握;在北方,击退迹的进攻;公元前

开疆拓土

214年,修筑了西起临洪、东至辽东的万里长

巩①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中“书同文字”木方说明秦统一后不仅

固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了官职、法律、名物等方

统面的用语;②修驰道、直道;③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④整

一顿社会风俗

民中心机

中心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族构

关民族治①北逐匈奴,修筑长城。②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系理等

据哮性发A

读课本“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思考:从材料中我们能够了解到秦朝的什么信

息?

提示:秦朝编制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成为征发赋役的依据,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和巩固统一局面。

【名师点拨】

秦朝的四个“大一统”

⑴秦朝开启了“大一统”工程,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等。

⑵秦朝确立了“大一统”格局,整合天下秩序。

⑶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利于增加民族分散力。

(4)秦朝使“大一统”观念更加深化人心。

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

【整合】》必修上册第3课第一目,选择性必修1第1课、第5课,概括秦朝政治

制度的相关史实。

维度史实

嬴政自称“始皇童”,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打算权

①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区期战斗的混乱局面,秦王嬴政自认

专制主义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

皇帝

壬②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心集权

制度

*③内涵: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

政治制度

的打算权都在皇童手中,其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和

“诏”,印称为“玺”,并通过很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

地位

三公指殁1、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

事务

①圣相: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

行政中枢所在

②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三公

③醒大夫:副丞相物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

九卿

监察官

④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下设若

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决策方式: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心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

公卿进行廷议,最终由皇童裁断

①背景: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形成;秦始皇总结春秋战国以来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

郡县②内容: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遗御

制更掌监察;县(道)设于郡下,依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

县尉。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③长官任命:郡县主要官吏都由她直接任命和考核

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

文书制度一

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心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图解历史】》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三、暴政而亡及历史影响

【整合】A必修上册第3课其次、三目,秦朝的灭亡及评价。

1.暴政而亡

残暴统治徭役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填偎等

公元前”上年,陈胜、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陈胜起义失败,项羽、

农夫起义

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咽

①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斗②性质: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斗

③结果:刘邦击败项羽

2.历史影响

政治制度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_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洪、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

疆域宽广

山至辽东”幅员宽广的国家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

社会进步

社会进展

【名师点拨】》

君主专制与中心集权的区分

(1)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为

地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

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任凭性。

⑵中心集权:中国古代的政权结构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

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需严格听从中心政府的命令,一切受

制于中心。

【探究•素材情境化】

视角1猎取和解读历史信息一^秦朝的统一及意义

材料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

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

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

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思考1】概括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点评。

提示:观点:作者认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点评:春秋战

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走向统一成为历史的必定选择;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经几代努力,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长期战乱,民

众渴望统一与社会安定,使秦国实现统一大业具有正义性。

视角2分析历史问题——秦朝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僚机构

【思考2]据图示说明秦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该制度进行

评价。

提示: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评价:该制度既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也存在着众多弊端。在该制度下,皇帝直接任

命郡县主要官员,实现了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为以后

历朝所沿用。该制度也存在众多弊端,如地方确定听从中心,君主高度集权,易造成

决策失误,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不利于调动地方的乐观性。

视角3历史探究——秦朝的户籍管理

材料与乡里制度紧密相连的是户籍管理上的什伍制度。里之下有什,主十家,伍,

主五家。伍有伍老,以相检查。“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什伍皆有长”。将民户

编制成伍,便于征派徭役赋税,什伍之民也就是受到封建地方各级政府管理的编

户齐民。什伍编制“使民无得擅徙”,人口迁居,应恳求地方官吏更籍。这样基层组

织无形中就有了把握农夫迁徙自由的权力。

—摘编自刘素娜《浅析秦代的地方管理体制》

【思考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秦朝的户籍管理启拟论题,并予以阐释。

提示:论题:秦朝户籍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阐述: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

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一般百姓的户籍实行什伍制度,便于征派徭役赋税,且人口迁居应恳求地方官吏

更籍。什伍制度与乡里制度紧密相连,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

【史学前沿・拓视野】

自秦朝李斯力荐郡县制以来,该制度历经褒贬。以唐代为高潮才卯宗元等人持

完全确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

明末至清中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

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

郡县的窠臼。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核心要点】

1.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⑴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进展趋势,在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使中国消灭了亘古未有的新局面,其影响深远。

⑵秦朝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之上对东南、岭南、西南及北方等边远地区的开拓,疆

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洪、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奠定

了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版图的基础。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交

融。

⑶为了进行有效治理,维护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

皇帝制度、中心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及乡里基层管理体制。其建立的中心

集权制度,奠定了后来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

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4)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开启了大一统工程,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货币等,

整合了天下的经济政治秩序,确立了大一统格局,有利于中华共同体的形成。

2.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转变

备选要点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心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围着

皇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这保证了国家权力始终把握在

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⑵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

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家国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⑶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确定听从中心,最终集权于皇帝,加强了

中心集权。

(4)秦朝建立的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

由皇帝任免、调遣。

复习任务二两汉的兴衰——(核心词:汉承秦制、文景之治、汉武帝统治、两汉

衰亡)

【复盘•学问体系化】

一、西汉的建立与强盛

【整合】必修上册第4课第一、二目,选择性必修1第1课、第5课、第11课,

选择性必修2第7课,选择性必修3第9课,概括西汉时期的相关史实。

维度史实

西汉建立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思想上尊奉黄意无为思想

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

汉高祖:地方行政制度实行郡县与分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

初期统治

封并行制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曼

政治上

汉景帝消!J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之治”

后被平定

王国问题颁布“推恩金’,成功减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皇权,减弱相权,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

中朝制度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头提升(西汉晚期,中

朝尚书的权力渐渐增大)

确立以壁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⑴方式:先考察而后推举

对内力口

(2)标准:在乡里的醛评位和为官力量

西汉强盛强中心政治

官吏选拔⑶特点:①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

集权

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4)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⑴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剌

监察制度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

进行巡察监察

⑵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方法

①流程: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

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状况汇合到郡

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心,称为

“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②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基层上报者为“县、侯国”,

中间汇总上报者为“郡国”)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峻打击豪强、游侠等社

地方治理

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心;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

经济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

产税

思想设立五经博士,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

北击鱼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才巴握了阴山以南和河

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

敦煌四郡

派遣张骞两次出访西域,开拓了中西交通道路

开拓疆域

设立机构:设大醛管理民族事务;公元前60年,在乌垒

城设置西域都护府;在东W匕,设护乌桓校尉

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汉朝政府

在边疆推行电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⑴开通商路:陆路经河酉走廊向中亚、西亚延长,海路最

远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对外⑵出访大秦:97年,甘英出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

对外

交往斯湾一带

⑶对日关系: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场赐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核心概念】》

(1)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心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推恩令本质是在郡

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

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依据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

郡,地位与县相当。后来依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减弱其势

力。

(2)“尊崇儒术”中的“儒术”:它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

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不完全是先秦时期的儒学,是在继承先秦儒家民

本等思想基础上的创新进展。

二、东汉的兴衰

【整合】必修上册第4课第三目,选择性必修1第1课,概括东汉时期的相关史实。

1.王莽政权

维度内容

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峻,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担忧

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彝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冲突

灭亡公元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

维度内容

建立与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随后,刘秀平定一些割

统一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力口强皇权,增加尚书台的作用,将其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严格把握外戚干政

裁并都昼,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⑴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

政治

州、郡、县三级制

⑵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

干弱枝强的局面

整顿更送,惩处贪污腐败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抑制豪强势力

经济

一工“释放奴婢缓和社会冲突

思想重视儒学儒学连续得到进展

3.政权衰亡

维度内容

政治腐朽中期以后,消灭处原、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

党锢之祸一

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峻镇压

冲突尖锐豪强地主势力进展快速,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184年,张角发动起义,后被官兵各个击破,最终失败,但黄巾越义

农夫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消灭,东汉政权名存

实亡

【名师点拨】

汉朝社会的特点

⑴布衣将相: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是“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

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夫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减弱贵族势力的必定产

物。

⑵外戚干政: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消灭了吕后专权,东汉

消灭了外戚干政的局面。

⑶儒士受到重用:汉武帝之后尊崇儒术。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问题、西汉末年及东汉的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成为威逼

中心集权的主要力气。

【图解历史】》

东汉中后期威逼王朝统治的四大因素

匈奴问即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趁机发展起

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豪强

豪强地主势力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

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

大威胁

;外戚宦官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出现外戚、

j交替专权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

逐的局面,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

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

土地兼并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

6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

张角黄巾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探究•素材情境化】

视角1猎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汉代中心集权

材料

—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思考1】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归纳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提示从图一到图二侯国数量削减;功臣侯国大量削减归义侯国数量增加。结论:

朝廷实行措施减弱侯国及其权力,中心集权加强,西汉大一统巩固。

视角2历史分析力量——汉初社会问题及解决

材料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

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汉武帝)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

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

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遹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

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略微,大国不过十余

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给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

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

事各得其所矣。

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思考2】概括材料中汉武帝统治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解决方法。结合所学

学问,补充两条汉武帝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并予以说明。

提示:政治问题:王国问题威逼中心集权,统治不稳定。解决方法:通过“推恩令”减

弱诸侯王的势力。

措施: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把握。经济:

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心政府的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

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任选其二即可)

视角3历史探究力量——两汉的衰亡

材料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干群彳走附万计。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大兴繇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百姓财竭力尽……

——《汉书》

东汉外戚梁冀与宦官曹腾合谋,扶立尚未成年的桓帝。从今“威行内外,百僚侧目,

莫敢违命”。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思考3】依据材料指出两汉衰亡的缘由。据此可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缘由: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激化;统治者横征暴敛;外戚宦官专权,统治黑

暗,丢失民心。

启示:民为邦本,统治者只有关注百姓,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史学前沿・拓视野】

汉通西域,开拓“丝绸之路”,使西北边陲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匈奴大部分的内

徙和封建化,少部分羌人的归服和内徙,对形成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促

进了羌族荒远地区经济的进展,尤其是护羌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汉朝与羌族的联

系。

—摘编自杨东晨《论秦汉王朝向西方开拓政策的成败与得失》

【核心要点】

全面生疏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缘由

1.与早期国家相比,秦汉大一统国家国力更加强盛,对社会的把握更加紧密,但统

治缺乏弹性,平均寿命更短。

2.秦朝和两汉呈现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即亡于内部的社会冲

突,但具体又有不同,秦朝是危机急剧爆发,两汉则是危机渐渐积累。

备选要点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汉承秦制”

“秦制”“汉承,

专制主义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中心集权制度

中心连续设御史大夫。为加强对地方的把握,汉武帝时实施

监察制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

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田租、户赋、

西汉进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把握

徭役、兵役制

(2)“有所损益”

秦制汉对秦制的“损益”

赋税、兵役、

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徭役沉重

法律严酷减轻刑罚,约法省禁

“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实行了分封,消灭了诸侯王国与郡县并存的体制,被称为

在全国推

“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朝实现州、

行郡县制

君B、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

真题精研•学“活”历史

考点维

考向呈现考情直播

秦统2023年湖北选择考T2.楚汉之争L命题特点:

-多山东等级考.战国秦汉军事战斗⑴主要题型是选择题,也有

民族非选择题,以秦汉统一多民

封建2022年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和汉

湖北选择考盯2.秦汉历史

国家朝的阶段特征及政治、经

建立济、文化的进展状况,考查时

2022年湖南选择考了2.汉代的农本思想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

西汉2022年海南等级考T2.汉代驿站释

的建2021年湖南选择考.汉初预防外戚干政⑵涉及主干学问:统一多民

立与2021年山东等级考口2汉初的王国问题族国家形成与进展、西汉解

强盛2021年海南等级考T2.汉代的官员考核决王国问题、汉代加强中心

2021年河北选择考.汉代加强中心集权集权、官员的考核与管理、

2021年福建选择考口2.汉朝的民族交融经济政策等

山东等级考.东汉政治风尚2.备考攻略:

2023年新课标全国卷T26•东汉地域观念⑴复习时,连续加强秦汉时

海南等级考T2.东汉政治事务处理代特征的总体把握以及对

2022年广东选择考.两汉加强中心集权主十字问的深度理解

2021年湖北选择考.东汉中心集权(2)留意秦汉时期不同阶段

东汉

面临的社会问题、解决措施

兴衰

及历史评价

⑶梳理儒学从先秦到汉代

2021年辽宁选择考.东汉重视族谱实质

的变化和秦汉文化特征,在

特定的时间框架下评析秦

汉文化成就

【典题悟法】

(2023.海南等级考.T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

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注:①一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的学问点是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考查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明立意

和运用学问的力量,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定时空东汉时期

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需

提信息要经七个步骤,各部门间有不同职责和分工,这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彳了

:材料没有中枢权力扩大的相关,

f[焦皂第送.:

史论A

画产」材料不能体现“日益巩固”的.

排误区

1结矍一旦错陵______________;

:材料无法得出道德秩序的规范,,

£鹘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源地】

加强皇权,减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

教材

开头提升。

原文

东汉初年,刘秀加强皇权,增加尚书台的作用

“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①

教考

—⑦表不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反映出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连接

这与教材中有关秦汉行政机构的运行全都

【学霸支招】

本题属于史料实证正向推理题。题干先给出史实,要求在选项中查找合适的史论,

真实意图是考查史料辨析力量。做此类题有以下技巧:

把握命题主旨本题考查的是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的史论,而不是结果

做出选择后,可以依据史料逆向推理,看是否做到史料到史论的统

坚持史论结合

一性

【考题体验】

学问点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2023・湖北选择考・T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

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

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一再乖谬。”两者生

疏不同的根源在于()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

【解析】选Ce据材料可知,刘知几拘泥于名号、等级,刻板地认为天子才能立为

本纪,而司马迁设立本纪着眼点不在于身份名号,而在于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

局的作用,故选C;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不是生疏不同的根源才非解A;“左右”确定

化,应为“影响二排解B;感情倾向的影响不是生疏不同的根源才非解Do

2.(2022.湖北选择考了2)下歹U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

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进展

B.家国同构模式转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头消灭

D.华夏认同不断增加

【解析】选Ae由“秦并海内,兼诸侯”可知强调统一国家;由“拨乱诛暴,平定海

内……成于汉家”可知平定叛乱,统一国家,建立汉朝;由“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可知

东汉实现国家统一,由此可得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进展,故选A;“家

国同构”强调宗法、血缘观念与政权相结合,而材料中未涉及血缘关系才非解B;战

国中后期,“大一统”的观念开头消灭并渐渐成为共识才非解C;华夏认同强调少数

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侧重民族关系才非解Do

学问点二两汉的兴衰

3.(2022.海南等级考.T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

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

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解析】选Do据材料“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知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

的管理,为此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基层

的畅通,故选D;亭传邮驿是古代的文书传递系统才非解A;丝绸之路是当时民间对

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才非解B;边疆稳定是中心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结果,基层治

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才非解Ce

4.(2021.河北选择考.T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