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_第1页
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_第2页
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_第3页
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_第4页
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第二单元第1课时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形成原理,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分析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分析能力。

3.通过探究配合物的性质,提高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对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

-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如VSEPR模型。

-学生对配合物的初步概念有所了解,但未深入探讨其形成原理和空间结构。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实验验证理论。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理解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偏好通过图形、模型等直观方式来学习空间结构,更易接受形象化的教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配合物的配位键形成机制,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加深理解。

-学生在空间结构分析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模型和实际操作来培养空间想象力。

-学生可能对配合物的命名规则感到混淆,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熟练掌握。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自学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配合物结构示意图、空间结构模型图片,以及配合物形成过程的动画视频,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准备配合物制备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如CuSO4溶液、氨水、酒精灯、试管等,并确保实验安全措施到位。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实验操作区配备实验桌椅和实验器材,讨论区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的配合物实例,如硫酸铜溶液、氨水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配合物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配合物的形成与空间结构”。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讲解配合物的定义、形成原理,通过动画视频展示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通过模型展示配合物的空间结构,解释不同配位数下配合物的空间结构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配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用实例分析配合物的应用,如催化剂、药物等领域。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给出几个配合物的结构图,让学生判断其空间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配合物,分析其形成过程和空间结构。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配合物与一般化合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配合物的特点。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为配合物?”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配合物的判断依据。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实验:将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观察配合物的形成。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条件,使配合物更加稳定?”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改进方法。

6.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配合物的形成原理、空间结构和应用。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配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及时点评和总结,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配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介绍血红蛋白、维生素B12等配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以及它们与生命活动的关联。

-配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探讨配合物在新型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磁性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配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讲解配合物在去除水体污染物质、治理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应用。

-配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角色:分析配合物在药物载体、抗肿瘤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配合物合成方法:介绍常见的配合物合成方法,如模板合成法、水热合成法等。

-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探讨配合物的结构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化学期刊和杂志,了解配合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建议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配合物形成和性质的理解。

-推荐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相关企业,了解配合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建议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以实践的方式探索配合物的奥秘。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有关配合物的专业书籍,拓宽知识面。

-提醒学生关注配合物在环境、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建议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与专业人士交流,提升学术素养。

-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将化学知识与生物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相结合。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建议学生定期总结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内容逻辑关系①配合物的形成原理

-重点知识点:配位键的形成、中心原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重点词汇:配位键、中心原子、配体、配位数

-重点句子: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重点知识点:不同配位数下配合物的空间结构、VSEPR模型的应用

-重点词汇:空间结构、配位数、VSEPR模型、几何异构体

-重点句子: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取决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和配体的排布方式。

③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重点知识点:配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领域

-重点词汇:稳定性、磁性、催化性能、药物载体

-重点句子:配合物的独特性质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重点题型整理题型一:配合物的形成

题目:根据以下反应方程式,判断哪些反应能形成配合物,并解释原因。

反应方程式:

1.CuSO4+4NH3→[Cu(NH3)4]SO4

2.FeCl3+3NaOH→Fe(OH)3↓+3NaCl

答案:反应1能形成配合物,因为Cu2+与NH3形成了配位键,生成了[Cu(NH3)4]2+配合物。反应2不形成配合物,它是一个沉淀反应,Fe(OH)3是氢氧化铁的沉淀。

题型二: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题目:解释为什么[Fe(CN)6]3-是八面体结构,而[Pt(NH3)2Cl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答案:[Fe(CN)6]3-是八面体结构,因为Fe3+的配位数为6,符合八面体配位数。而[Pt(NH3)2Cl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因为Pt2+的配位数为4,且d轨道的排布使其形成平面正方形结构。

题型三:配合物的命名

题目:给配合物K3[Fe(CN)6]命名。

答案:K3[Fe(CN)6]命名为六氰合铁酸钾。

题型四:配合物的性质

题目:解释为什么[Cr(NH3)6]Cl3在水中溶解后,溶液呈蓝色。

答案:[Cr(NH3)6]Cl3在水中溶解后,Cr3+与NH3配位,形成了稳定的蓝色配合物,这是由于d轨道中的电子跃迁吸收了可见光中的红色光部分,反射出蓝色光。

题型五:配合物的应用

题目:描述配合物在医学中作为药物载体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配合物如顺铂(cisplatin)被用于癌症化疗,它是一个含有铂的配合物,能够与DNA结合,阻止癌细胞的复制和生长,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请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配合物的形成原理、空间结构及命名规则,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布置以下作业题目:

题目一:解释以下反应是否能形成配合物,并简述理由。

-ZnSO4+6NH3→[Zn(NH3)6]SO4

-AgNO3+2NH3→[Ag(NH3)2]NO3

题目二:根据VSEPR模型,预测以下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Co(NH3)6]3+

-[PtCl4]2-

题目三:给出配合物[Fe(CN)6]3-的化学名称。

题目四:查阅资料,了解一种配合物在工业或医药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其作用原理。

题目五:绘制[Cr(NH3)6]Cl3的配合物结构图,并标注中心原子、配体和配位键。

作业反馈:

1.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出以下反馈:

反馈一:针对题目一,指出学生是否正确判断了配合物的形成,以及解释的合理性。对于判断错误的学生,给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反馈二:针对题目二,评估学生对VSEPR模型的理解程度,是否正确预测了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对于预测错误的学生,提供正确的预测和解释。

反馈三:针对题目三,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命名配合物,对于命名错误的学生,给出正确的名称。

反馈四:针对题目四,评价学生对配合物应用的了解程度,对于描述不清或理解错误的学生,提供更详细的解释。

反馈五:针对题目五,检查学生绘制的配合物结构图是否准确,对于绘制错误的学生,提供正确的结构图。

2.对于每个学生,教师将指出作业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保持优点,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改进今天的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配合物的形成和空间结构。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设计反思活动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对配合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我注意到,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配合物结构时,他们仍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详细,或者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些信息。

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次课前进行一次简短的测验,以了解学生对配合物形成原理和空间结构的掌握情况。此外,我会让学生填写一个反馈问卷,让他们告诉我哪些部分理解起来有困难,哪些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最有帮助。

针对识别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我会制作更多的模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配合物的空间结构。通过实物模型和3D图像,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配合物的几何形状。

2.添加实例讲解:我会增加更多的实际例子,特别是那些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配合物的应用和重要性。

3.分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