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重庆市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尚在过程之中,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特色,见仁见智。综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文化精神的六大特质: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材料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凝练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类型,对先秦审美意识的产生和中华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姜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病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色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材料三:我国的现代美学理论在美的形态分类研究中,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美的范畴学说。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形态的论述,最早可以推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而这一美学命题,又很容易让现代美学家们把“美”与“大”这一对概念与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这一对基本范畴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直接的比附和对应关系。虽然孟子所说的“大”既包含了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的内容,却也有色彩绚丽和气象辉煌的意思,就像孔子赞美尧所说的“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就包含着赞扬尧具有光彩照人的相貌和博大辉煌的气概这样一层意思,这又不是一般的美所能概括的,它是属于那种灿烂鲜艳、绚烂夺目的绚丽之美。但由于现代美学一般只取美与崇高这两种美的形态的分类,所以“大”的后一层意思就往往被忽略了。(摘编自魏家骏《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B.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C.“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构成了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D.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所包含的精神追求和宇宙哲学。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西方近代美学家们在对“崇高”范畴理论阐发中,都非常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C.材料二中引用姚鼐、刘熙载等人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下对立”的美学原则。D.材料三孟子所说的“美”与“大”与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范畴不宜直接比附对应。3.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是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之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意义重大。B.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C.传统文艺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决定着“刚健”“风骨”“雄挥”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D.我国现代美学理论不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美的范畴学说。4.下列古典诗词名句中,最不符合材料所指“刚健之美”的一项是()A.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B.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5.中国传统美学的“刚健”“大”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C2.B3.A4.D5.①“刚健”与“崇高”产生的缘由不同。西方美学的“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②“刚健”与“崇高”的内容不同。西方美学的“崇高”是以恐怖和惊惧为内容。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的主要内容为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③“刚健”与“崇高”和美的关系不同。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是和美相对立的;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是“和谐的壮美”。④“大”与“刚健”都有“阳刚之美”,但“大”既包含了现代美学中的“崇高”,也有色彩鲜艳和气象辉煌的“绚丽之美”。〖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而不是征服自然”错误。材料一原文说“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选项表述绝对。B.“其内涵有相同性”错误。结合材料一原文“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可知,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D.“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来源于……”错误,由材料二“‘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可知,选项颠倒了因果。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B.“都非常注重”错误,材料二原文说“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可见选项忽略了“往往”。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社会基础”错误,材料一原文最后一段说“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混淆了“历史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C.“……决定着……”错误。由材料二原文第一段“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可知,选项主客倒置、因果混乱。D.“我国现代美学理论”“而且”错误。材料三开头说“我国的现代美学理论在美的形态分类研究中,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美的范畴学说”,表明是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而且应是“我国的现代美学理论在美的形态分类研究中”,而非“我国现代美学理论”。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此词清雅空灵,“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以阴柔之美为主,不符合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的特点;其他选项则很好地体现了刚柔相济、以阳刚之美为主导的“刚健之美”的特征。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可知,西方美学的“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由原文“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可知,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所以,二者产生的缘由不同。由原文“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可知,西方美学的“崇高”是以恐怖和惊惧为内容。由原文“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可知,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的主要内容为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和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所以,二者的内容不同。由原文“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可知,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和是美相对立的。由原文“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可知,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所以,二者和美的关系不同。材料二中说“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所以“大”与“刚健”都有“阳刚之美”,但“‘大’既包含了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的内容,却也有色彩绚丽和气象辉煌的意思”,即“大”既包含了现代美学中的“崇高”,也有色彩鲜艳和气象辉煌的“绚丽之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沙坪的美酒丰子恺①胜利快来到了。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差不多戒酒。因为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均含有多量酒精,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我都不要吃。③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之后,我开始恢复晚酌,酌的是“渝酒”,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④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原因很简单:就为了白酒容易醉,而黄酒不易醉。“吃酒图醉,放债图利”,这种功利的吃酒,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饭,吃药,是功利的。吃饭求饱,吃药求愈,是对的。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而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决不是好酒。巴拿马赛会的评判员倘换了我,一定把一等奖给绍兴黄酒。⑤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这重要条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讲究好酒,我却不大关心。有的朋友把从上海坐飞机来的真正“陈绍”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但其效果也不过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不快,早已抵销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了。我与其吃这种绍酒,宁愿吃沙坪的渝酒。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说的至理名言。我抗战期间在沙坪小屋中的晚酌,正是“意不在酒”。我借饮酒作为一天的慰劳,又作为家庭聚会的一种助兴品。在我看来,晚餐是一天的大团圆。我的工作完毕了;读书的、办公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家离市远,访客不再光临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时闻尽可从容了。若是这大团圆的晚餐只有饭菜而没有酒,则不能延长时间,匆匆地把肚皮吃饱就散场,未免太少兴趣。况且我的吃饭,从小养成一种快速习惯,要慢也慢不来。有的朋友吃一餐饭能消磨一两小时,我不相信他们如何吃法。在我,吃一餐饭至多只花十分钟。这是我小时从李叔同先生学钢琴时养成的习惯。那时我在师范学校读书,只有吃午饭(十二点)后到一点钟上课的时间,和吃夜饭(六点)后到七点钟上自修的时间,是教弹琴的时间。我十二点吃午饭,十二点一刻须得到弹琴室;六点钟吃夜饭,六点一刻须得到弹琴室。吃饭,洗碗,洗面,都要在十五分钟内了结。这样的数年,使我养成了快吃的习惯。后来虽无快吃的必要,但我仍是非快不可。这就好比反刍类的牛,野生时代因为怕狮虎侵害而匆匆吞入胃内,急忙回到洞内,再吐出来细细地咀嚼,养成了反刍的习惯;做了家畜以后,虽无快吃的必要,但它仍是要反刍。如果有人劝我慢慢吃,在我是一件苦事。因为慢吃违背了惯性,很不自然,很不舒服。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饮酒来延长晚餐的时间,增加晚餐的兴味。⑦沙坪的晚酌,回想起来颇有兴味。那时我的儿女五人,正在大学或专科或高中求学,晚上回家,报告学校的事情,讨论学业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在我的晚酌中渐渐高大起来。我在晚酌中看他们升级,看他们毕业,看他们任职。就差一个没有看他们结婚。在晚酌中看成群的儿女长大成人,照一般的人生观说来是“福气”,照我的人生观说来只是“兴味”。这好比饮酒赏春。眼看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自然的美,造物的用意,神的恩宠,我在晚酌中历历地感到了。陶渊明诗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体会这两句诗的真味。我曾改古人诗云:“满眼儿孙身外事,闲将美酒对银灯。”因为沙坪小屋的电灯特别明亮。⑧还有一种兴味,却是千载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我们白天各自看报,晚餐桌上大家报告讨论。我在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莫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波士坦宣言的发出,八月十日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的酒味越吃越美。我的酒量越吃越大,从每晚八两增加到一厅。大家说我们的胜利是有史以来的一大奇迹。我的胜利的欢喜,是在沙坪小屋晚上吃酒吃出来的!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我有生以来,从未吃过那样的美酒。即如现在,我已“胜利复员,荣归故乡”;故乡的真正陈绍,比沙坪坝的渝酒好到不可比拟,我也照旧每天晚酌:然而味道远不及沙坪的渝酒。因为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价狂涨,便是盗贼蜂起;不是贪污舞弊,便是横暴压迫。沙坪小屋中的晚酌的那种兴味,现在已经不可复得了!唉,我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种美酒。(选自丰子恺散文作品集《一粒糖》)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吃酒多有选择,不吃酒精度数高的酒,不为酒的品牌,更不为一醉解千愁的用心,而是为自己认可的一种兴味、一种享乐。B.文章的前几段文字中,作者反复说“我不喜吃白酒”“我也不要吃”“我都不要吃”是为了突出后面喜吃“沙坪的美酒”。C.第⑥段作者写到“牛反刍”,意在表明对过去快吃习惯的反思,进而突出晚酌可以延长晚餐时间增加晚餐兴味的乐趣。D.作者将晚酌中看儿女的成长进步,比作“饮酒赏春”,抛开了世俗的得失利害,他在儿女们身上品味出了诸多“兴味”。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从白酒写到黄酒,从绍兴黄酒写到沙坪渝酒,既有对比,又有衬托,层层铺垫,读之有味。B.作者不吝笔墨补叙自己从小养成的快速吃饭习惯的经历,生动有趣,内容克实,形散神聚。C.引用“吃酒图醉,放债图利”的俗语及作者改古人诗的句子,使作品朴素自然中不失风趣幽默。D.作者善于选取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画面进行刻画,以小见大,既写生活意趣,也抒家国情思。8.作者在叙述自己品酒的情形时,仍不忘揭露、讥刺时弊,试结合文本举出两例,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9.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说“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第⑧段划线句子却说“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还以“沙坪的美酒”为文题,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第⑤段作者写自己不关心酒的产地,同时也以“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抒写出对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仍不思国难、沉迷于口腹之欲的特权阶层的愤慨和痛恨;且用自己“宁吃渝酒”也不吃“坐飞机来的绍酒”的行为,表明自己在特殊时期不改素志、关心国计民生、不忘讥刺时弊、愿与国家共存亡的坚守。②第⑧段作者写国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让作者感到压抑和痛苦;以“晚酌的下酒物,不是……便是……”直白地抨击了当政者不思国家兴旺、不顾人民疾苦的腐败无道,抒发了自己对遭受苦难的广大人民的同情。③好处: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深化了主题;形成幽默讽刺的行文风格。9.①第⑤段说“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是因为从酒的气味和口感来说,绍兴酒的确“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②第⑧段作者说“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是因为作者喝沙坪酒时见证了儿女的成长与国家抗战的胜利,为此感到欢喜和骄傲。③作者以“沙坪的美酒”为题,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即沙坪的渝酒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④文章前后表达看似矛盾,实则在文题的统领下表达出清晰连贯的意旨,其造成极大的文势落差(先抑后扬,文章更有波澜),与文题一道突出了沙坪美酒承载的难忘历史。〖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表明对过去快吃习惯的反思”错,对原文写牛的反刍理解有误,作者信手拈来,把自己与牛相比,显得幽默风趣,目的并不是为了反思与否定。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补叙”错,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与交代。插叙是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事件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叙述,交代完毕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第6段是在写“晚酌”的过程中插入自己从小养成一种快速吃饭的习惯的经历,是插叙。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概括及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①第⑤段写有朋友把 从上海坐飞机来的真正“陈绍”送我,作者在此处有一段议论,“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在抗战期间”是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概括,意味着当时正是抗战的危急时刻,而这样的时候,“请绍酒坐飞机”,即带着绍酒坐飞机,大老远的把绍酒带来,自然是为了口腹之欲,是为了享受,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还想着自己享受,作者对这样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作者不无讽刺地说“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此句写出对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仍不思国难、沉迷于口腹之欲的特权阶层的愤慨和痛恨;而与之相反,作者喝酒不关心产地,并不特别要求喝更好喝的绍酒,“我与其吃这种绍酒,宁愿吃沙坪的渝酒”,掷地有声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在特殊时期不改素志、关心国计民生、不忘讥刺时弊、愿与国家共存亡的坚守。②第⑧段作者写抗战胜利之后自己依然晚酌,喝的是真正的绍酒,但感觉味道不如沙坪的渝酒,这是因为“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价狂涨,便是盗贼蜂起;不是贪污舞弊,便是横暴压迫”,揭露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种问题让作者感到压抑和痛苦,直白地抨击了当政者不思国家兴旺、不顾人民疾苦的腐败无道,抒发了自己对遭受苦难的广大人民的同情。③好处:这几处揭露、讥刺时弊的句子丰富了散文的内容,因为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使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也使“晚酌”不仅仅流于个人的生活感受,深度增加,深化了主题;同时这两个句子表达方式幽默,内容反讽,形成幽默讽刺的行文风格。【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即标题含义的能力。①第⑤段说“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是因为绍酒“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从酒的气味和口感来说,绍兴酒的确“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②第⑧段作者说“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是因为在晚酌中,作者的五个儿女“渐渐高大起来”“我在晚酌中看他们升级,看他们毕业,看他们任职”,看着儿女长大成人,作者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更主要的是“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直到“八月十日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作者为国家抗战胜利感到高兴和骄傲,酒量越喝越大。③文章主要写自己在沙坪“晚酌”,围绕这个话题,写了自己喜欢黄酒而不喜欢白酒,宁愿吃渝酒而不吃绍酒,写晚酌中儿女逐渐长大的喜悦,写晚酌中国家抗战胜利的骄傲等。总之,作者以“沙坪的美酒”为题,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即沙坪的渝酒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④文章前后表达看似矛盾,实则在文题的统领下表达出清晰连贯的意旨,“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这是真实的,引出后文自己为何更愿意喝渝酒而不愿喝绍酒;“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是因为渝酒承载着作者美好的人生感受和现实感受。这样写造成极大的文势落差(先抑后扬,文章更有波澜),与文题一道突出了沙坪美酒承载的难忘历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先公太中①,讳瑜,字伯温。前后五得任子,以均诸父子孙。所得俸钱,分赡亲戚之贫者。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时小官禄薄,克己为义,人以为难。公慈恕而刚断。平居与幼贱处,惟恐有伤其意;至于犯义理,则不假也。娶侯氏。侯夫人事舅姑,以孝谨称。与先公相待如宾客。先公赖其内助,礼敬尤至。而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仁恕宽厚,抚爱诸庶,不异己出。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汝如是大时,能为此事否?”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常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夫人男子六人,所存惟二,其爱慈可谓至矣,然于教子之道,不少假也。才数岁,行而或踣,家人走前扶抱,恐其惊啼,夫人未尝不呵责,曰:“汝若安徐,宁至踣乎?”饮食常置之坐侧。尝食絮羹②,即叱止之,曰:“幼求称欲,长当何如?”故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与人争忿,虽直不右,曰:“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及稍长,常使从善师友游。虽居贫,或欲延客,则喜而为之具。——《伊川文集·卷八》(节选)材料二: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颜氏家训·卷一》(节选)〖备注〗①本文为程颐所述,程珦为程颐之父。太中:太中大夫的官职。②加盐、梅于羹中以调味。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捶挞至死A而无威B忿C怒日隆D而增E怨F逮于成G长H终为败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牧,自养。与《周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和《谏太家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的“自牧”意思相同。B.从叔,即父亲的堂弟,古代用“从”表示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关系,“薛蟠之从弟薛”中的“从弟”即堂弟。C.翻,用作副词,反而。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的“翻”意义和用法不同。D.是,对、正确,与《项脊轩志》“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和成语“唯才是举”中的“是”意义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珦五次得官上任,虽然所得俸禄不多,却能约束自己,帮助他人,大家认为十分难得。B.程母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贵贱之分的,但是她仍把年幼的奴仆当成儿女,反对呵斥奴仆。C.程颐兄弟年幼时吃羹汤要加上盐、梅等调料,母亲严正地指责他们过分耽于口腹之欲了。D.颜之推列举了共叔段、刘表、袁绍等例子,是为了说明偏爱某一个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2)虽居贫,或欲延客,则喜而为之具。14.程母教育子女的理念方法和《颜氏家训》所论及的有不少相通之处,请加以概括。〖答案〗10.BFH11.C12.A13.(1)伯母刘氏的女儿丈夫不幸过世,先父就把我的堂姐(她)接回娘家,并教养她的子女,与自己的子侄一样对待。(2)虽然家中生活贫穷,如果需要邀请客人,母亲还是高兴地帮我们准备。14.①对孩子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宠;②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要严格要求,如饮食有节制等;③从小开始教育孩子,不因孩子年纪小而有所溺爱;④在孩子犯错时应加以训诫教导。〖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即使将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火气一天天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终将是道德败坏。“捶挞至死而无威”与“忿怒日隆而增怨”句式相同,BF处断句;“逮于”的宾语是“成长”,H处断句。故选BF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而夫人待人接物谦恭和顺。/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通过保持谦恭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B.正确。C.错误。意思均为“反而”,用作副词。句意:反而加以奖励。/回到家乡时反而好像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D.正确。对、正确/这/宾语提前的标志。句意:这是很对的。/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举荐。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A.“程珦五次得官上任”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前后五得任子,以均诸父子孙”,意思是曾因高祖父的荫庇前后五次得到官职,但都分给了伯父、叔父的子孙。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从女兄”,堂姐;“归”,接回娘家;“均于子侄”,与自己的子侄一样对待。(2)“居贫”,生活贫穷;“延”,邀请;“具”,准备。【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抚爱诸庶,不异己出”“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可概括为:对孩子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宠。结合“尝食絮羹,即叱止之,曰:‘幼求称欲,长当何如?’”“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可概括为: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要严格要求,如饮食有节制等。结合“幼求称欲,长当何如?”“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可概括为:从小开始教育孩子,不因孩子年纪小而有所溺爱。结合“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常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程母在孩子跌倒、贪食时马上加以教导以及“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可概括为:在孩子犯错时应加以训诫教导。参考译文:材料一:先父官拜太中大夫,名瑜,字伯温。曾因高祖父的荫庇前后五次得到官职,都分给了伯父、叔父的子孙。所得到的俸禄,都分给亲族中贫苦的人。伯母刘氏寡居,先父奉养她无微不至。伯母刘氏的女儿丈夫不幸过世,先父就把她接回娘家,并教养她的子女,与自己的子侄一样(对待她)。此时他官职小俸禄少,能够克己行义,人都认为难能可贵。先父生性慈爱宽恕,但刚决果断。平常与年纪小或地位低贱的人相处,唯恐伤害他们的自尊;可是对于他们违犯义理的行为则不轻易饶恕。先父娶侯家女为妻。侯夫人事奉公婆,非常孝顺,为人所称道。她与先父相敬如宾。先父也倚重她处理家内事务,对她十分敬重有礼。而夫人待人接物谦恭和顺,就算小事也不曾专擅,一定禀告之后才做。夫人性情仁爱宽容,抚养小妾所生的子女就像亲生一般。我的堂叔自幼失去父母,夫人照顾他,就像照顾自己儿子一样。夫人治家颇有法度,不严厉而家道自然齐整,不喜欢鞭打奴仆,看待年轻的奴仆像自己儿女一般。自己儿女如果怒声责骂他们,她一定会告诫说:“地位贵贱虽然有别,但同样是人。你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能做这些事吗?”每当先父生气时,夫人一定从旁宽慰劝解。但当儿女犯了过错,从不加遮掩,她常说:“子女之所以不贤,大多因为做母亲的掩饰过错,使父亲不知道,(以致无法及时劝诫教导)。”夫人生了六个儿子,但只活下我们兄弟俩,所以特别疼爱我俩,但对于我们的教育,没有一点点放松。我们小时候,走路跌倒,家人赶前扶抱,恐怕孩子受惊啼哭,夫人未曾不怒声责骂:“你如果慢慢走,怎会跌倒?”用餐时,总把我俩放在自己的座位边上,以便随时教育。我们爱吃味道鲜美的羹汤,就叱责禁止说:“小时候就老是要满足欲望,长大了那还得了?”所以我们兄弟一生对于饮食、衣服从不讲求精美享受,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夫人教育出来的。我们与人争吵,纵然有理,夫人也不袒护,她说:“我只担心你们遇事不能迁就而已,从不担心你们有理不得伸张。”等我们长大了,常让我们跟随良善的师友交往学习。虽然家中贫穷,如果需要请客,还是高兴地帮我们准备。材料二:我看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诲,而只是一味溺爱,常常不以为然。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任其为所欲为,本该训诫的,反而加以奖励,本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等到孩子懂事以后,还以为按照道理本当如此。子女骄横轻慢的习性已经养成了,这时才去管教、制止,即使将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火气一天天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终将是道德败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是很对的。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很少能做到一视同仁,从古到今,这方面的弊端太多了。贤能俊秀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和喜爱,顽劣愚钝的孩子也应该予以同情和怜惜。那些有偏宠之心的人,虽然本意是想厚待自己偏爱的孩子,却反而因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实际上是他母亲造成的。而赵王如意的被杀,则是他的父皇促成的。刘表的宗族倾覆,袁绍的兵败地失,都可以作为灵应的龟兆和明亮的镜子,为后人提供借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①,殆天数,非人力。洙泗②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③。看名王④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⑤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备注〗①当年事:指靖康二年中原沦陷的靖康之变。②洙泗:鲁国二水名,流经曲阜,孔子曾在此讲学。③区脱纵横:土堡很多。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④名王:此指敌方将帅。⑤干羽:干盾和雉羽,都是舞蹈乐具。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头写面对淮河,极目远望,边境上萧条冷落,死气沉沉,悲景哀情。B.文化之邦充溢着膻腥气味,中原沃土,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对比鲜明。C.朝廷派出议和特使,作者深深感受到他们车马往还,为国驱驰,十分辛苦。D.沦陷区人民殷切盼望王师北伐的急切心情,与陆游“南望王师又一年”一致。16.宋代《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设宴招待张浚等爱国将领,即席命笔,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连酒也喝不下去了,竟至“罢席而入”。请依据词作内容,分析这首词激发了这位爱国将领怎样的情感共鸣?〖答案〗15.C16.①山河破碎的痛苦和愤概。②金人南下之心未死,对国势可危的担心。③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愤。④对朝廷当政者苟安于议和现状的愤概。⑤与中原人民空盼光复的难过之情的共鸣。〖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词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C.“作者深深感受到他们车马往还,为国驱驰,十分辛苦”错误,原文下阕“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是指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是对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和主和派义愤填膺的谴责,辛辣有力的讽刺。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词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此词里描写了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残暴,抒发了反对议和的激昂情绪。(1)上阕“长淮望断……悄边声”,宋与金约以淮水中流为界,昔日淮河,如今变成边境,国家只剩下半壁江山。极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无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间,征尘暗淡,霜风凄紧,诗人通过战后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痛苦和愤概。(2)“黯销凝”揭示出词人的壮怀,黯然神伤。“追想当年事……亦膻腥”,追想当年靖康之变,二帝被掳,宋室南渡。洙、泗二水经流的山东,如今也为金人所占,词人不禁从内心深处激起震撼、痛苦和愤慨。“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写隔岸金兵的活动。一水之隔,昔日耕稼之地,此时已为游牧之乡。帐幕遍野,日夕吆喝着成群的牛羊回栏。金兵的哨所纵横,防备严密。猎火照野可见,凄厉的笳鼓可闻,让人心惊,表达了对金人南下之心未死,国势可危的担心。(3)下阕“念腰间箭……岁将零”,写词人倾诉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只落得尘封虫蛀而无用武之地。词人徒具雄心,却等闲虚度。抒发了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愤。(4)“渺神京”一句写出汴京渺远,光复时间之渺茫,悲愤的词人把词笔犀利笔触直指一味偷安的朝廷。“干羽方怀远”,以辛辣地讽刺朝廷放弃失地,安于现状。自绍兴和议成后,每年派遣贺正旦、贺金主生辰的使者、交割岁币银绢的交币使以及有事交涉的国信使、祈请使等,充满道路。抒发了对朝廷当政者苟安于和议现状的愤概。(5)“闻道中原遗老……有泪如倾”写金人统治下的父老同胞,年年盼望王师早日北伐收复失地,表达了与中原人民空盼光复的难过之情的共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以描写采摘芳草的情景来表现自己早晚勤勉修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登高临水常常诗兴大发,留下众多佳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描写自己或高声吟诵或静默端坐,动静相宜、自得其乐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借酒抒怀,如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的“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中的“_____________”。〖答案〗(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3)偃仰啸歌冥然兀坐(4)酌酒以自宽樽酒家贫只旧醅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不绝如缕,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丙]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丁]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独树一帜。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预设。18.文段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风生水起 B.不绝如缕 C.短小精悍 D.独树一帜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语病不同的一项是()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B.建国后,白起渠为湖北省襄阳市成为长江流域粮食过百亿斤大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的生命,当然也可以闪光。D.站在老君洞往下俯瞰,下面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20.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四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8.C19.B20.A〖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发展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语境中是说屏幕中的剧情,应当用“跌宕起伏”,这样也能与后文的“扣人心弦”呼应。“风生水起”使用不当。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富于变化,不稳定。也指音调抑扬顿挫或情节起伏变化。B.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是说字符不断出现,对象不当。可以用“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C.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语境中是说弹幕对剧情的评论简短有力,使用正确。D.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与主语“创意”不搭配,“让人”二字也不通顺。可以用“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听到和看到的都变得很新鲜,与以往大不相同。故选C。【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是重复赘余,“事先预设”,“预设”即预先设置,与“事先”重复。A.重复赘余,“真知灼见”指正确而透彻的见解,后面不能再跟“的意见”。B.成分残缺,“成为”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大关”后加“的城市”。C.重复赘余,“芸芸众生”一般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前面不能再用“普普通通”修饰。D.重复赘余,“不可叵测”意思是不能探测或推测,指事物深或难以探测。不能再用“深”来修饰。故选B。【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乙处,“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几个词语之间用顿号,“吐槽”后用逗号,否则层级不明。C.丙处,列举后面出现了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等”字了。也就是说,“省略号”和“等”只用一个即可。D.丁处,考查冒号和句号的关系。把“图文并茂”和“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之间的句号改为分号即可。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要想了解运动如何影响心脏,关键要看你参加的是哪种运动项目。运动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动态运动通常是指那些需要心脏泵出大量血液(与休息时的身体供血量相比)输送到工作肌肉才能维持活动的运动,比如跑步、越野滑雪和足球等。以常见的跑步运动为例,与休息时相比,跑步时心脏泵入身体的血流量可能会增加三至五倍。举重、体操或攀岩一类的静态运动则需要身体调用骨骼肌施加力量来克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勤工助学工作总结15篇
- 酒店实习报告模板锦集10篇
- 爱话题作文15篇
- 纹身操作手法课程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 键盘和键盘操作教案
- DB2301T 193-2024林粮间作技术规程
- 动脉导管未闭课件
- 借证协议书(2篇)
- 儿童故事版权使用合同(2篇)
-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传染病卫生应急预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课件01第一章
- DB63-T 1672-2018+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新旧路面联结层技术规范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园艺疗法共课件
- 布氏、韦氏、洛氏硬度换算表
- 钢筋混凝土地下通道课程设计
- 韩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课件
- 检验检测服务公司市场营销计划
- 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流程图
- DB32∕T 2349-2013 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
-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培训与评价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