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点14诗歌鉴赏之主旨情感
目录
01易借陷阱(3大陷阱)
02举一反三
【易错点提能一】不抓关键信息
【易错点提醒二】不明作者信息
【易错点提醒三】不懂诗歌题材
03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
易错陷阱1:不抓关键信息
【分析】
理解与把握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理解内容主旨是诗歌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对于广大学
生来说,往往会出现断章取义、把握不准确的现象,原因很多,但最主要因素还是不能抓住主
要信息,如标题,意象,关键词句等。这里的“关键词”,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
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或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
【避坑技巧】
①看题目: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刘长卿《重送裴
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
②看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如“杨柳”是一个关乎离
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③看关键词、句:注意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
者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伤心”
和“青山万里一孤舟”中的“孤”,很明显透露着凄伤孤寂之情。
易错陷阱2:不明作者信息
【分析】
诗言志,介绍作者,往往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特点,或主旨;解释诗中的生僻
字句,往往是降低阅读的难度。注释往往是对诗歌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关键字词的介绍,它
的存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说,注释就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暗示。
【避坑技巧】
①看作者: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和创作风格;
②看小序、注释:小序和注释常常交代了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背景,注释还
能帮助理解诗歌内容;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就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
用等情感;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在外,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末期、朝代已亡),则要考虑悲愤(悲叹)国势之情,或收复失地之心等等。
易错陷阱3:不懂诗歌题材
【分析】
诗歌题材类型不同,其所表达和蕴含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若能判定一首诗歌所属的类
型,也就可以快速地把握此诗歌的情感基调。如山水田园诗抒发的情感多为恬淡自然,边塞诗
的情感多为慷慨悲凉,咏史诗多是借古讽今,讽喻诗情感多激愤浓烈,宫廷诗则十有八九缠绵
婉转,等等。
【避坑技巧】
写景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挣脱羁绊、心灵自由;日月常存、韶光易逝;无比热爱、
田园风光;喜爱农村、淳朴民风
咏物诗:高洁志向、淡泊心情、恬淡闲适;失意潦倒、壮志难酬
思乡诗:思念亲人、思乡怀远、怅惘失落;独在异乡、羁旅情愁
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时伤乱;借古赞今、国运昌盛;凭吊古人、感慨自身
战争诗:保家卫国、豪情满怀;厌恶战争、表达苦难
边塞诗: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征战沙场、赤胆忠心
送别诗:送别友人、难舍难分或别后思念;赞誉友人、志向高洁;向往友人、恬淡隐居
抒怀诗:闺中怨妇、思念丈夫;人生境遇、凄凉失意;曲图和寡、不趋流俗;高洁志向、
淡泊心情;与民同乐、快意欢欣;厌弃官场、向往隐居
爱国诗:忧国忧民、感怀担心;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英雄末路、国运危亡。
【易错点提醒一】不抓关键信息
【例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寒
陆游
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人相随的境遇。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铁马何人从我行”意思是:但是没有人知道有谁会跟随诗人的行动。纵然铁马渡河的行动是这
样英勇壮烈,可是在当时没有人肯于响应,结果诗人只能发出“何人从我行”的叹息,深深地流
露出他的孤独和悲哀以及无人相随的境遇。
(1-2)(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泥山①
张骞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瞋。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镶④,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
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镶(juV):一种农具。
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这首诗记述了张骞游览黄泥山的所见所感。全诗围绕“赏”字,游览了幽壑、林阴、山
寺、新绿轩等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黄泥山美景的喜爱和游玩时的欣喜之情;尾联”便期
肩一镶,种药与锄云”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情感。
本诗描写了"幽壑"、"林阴"、"夕口熏"、"寺"、"山"、"水"、"轩"、"云"等景色,借景抒情,表现
出环境的清幽,表达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以及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便期肩一镶,种药与锄云〃意为:希望能够肩扛农具,到田里种药材和除草。诗句直抒胸臆,
表达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归隐田园的期望。
【易错点提醒二】不明作者信息
【例2】(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①。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②。
[注]①腐儒:迂腐不明事理的读书人。②"古来”二句意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
用它的智。
杜甫为什么自称"腐儒",又言"心犹壮"?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腐儒"是杜甫对怀才不遇的自嘲(或不平、怨愤、自负、自谦):“心犹壮”表现杜甫
处境艰难(或年老多病、孤独、漂泊他乡等)却仍忧国忧民(或心系国家、壮心不已、顽强不
息等)。
【解析】本题理解诗歌的情感发表看法。
结合首联可知,“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饱含着无限辛酸,“一腐儒"结合注释发现
作者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结合颔联可知,诗人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
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依然像孤月般皎
洁;结合颈联可知,“心犹壮”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面对瑟瑟
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
己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结合尾联可知,"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
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结合全诗可知,杜甫此时漂泊在外,壮志难酬,因此“腐
儒”是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自嘲,写出诗人的困顿心境。但是他对此并不甘心,所以又说“心
犹壮",诗人忧国忧民,还是渴望能够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易错点提醒三】不懂诗歌题材
【例3】(2023,西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①
夏日绝句李清照
杜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
雄。
儿。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东。
知。
【注】①乌江亭: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止二兵败自勿乌江亭由此闻名。
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题乌江亭》: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
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夏日绝句》: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
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的思想情感。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项羽乌江自刎的事件。依此判断这二首诗为怀古诗。再结合古诗对古诗内容
加以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对此杜牧发表议论"包
羞忍耻是男儿",意思是能够面对失败并能重整旗鼓才是真正的男儿本色,结合"卷土重来未可
知”可知此诗中作者的态度是遗憾和惋惜,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
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而同样是这件事,李清照却有截然相反的看法:"至今思项羽,不肯
过江东“,即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对项羽自刎之事给予了赞扬和肯
定,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据此回答即可。
A组中考真题
(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描绘出怎样的情景?请简要概括。
2.尾联一个“闲"字独有意味,请结合此联简要分析。
【答案】1.描绘出村民热情好客,村里一片欢乐祥和的情景。(意思相近即可)2.①
尾联写出了诗人往后能时常拄杖乘月、轻叩柴扉再游山西村的愿望,②"闲"字传达出诗人对
轻松愉悦和随性自在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
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这两句是说
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
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此时明月高悬,整个
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
趣。“闲"字一方面表达出诗人内心本真的情愿: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
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另外一方面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轻松愉悦、随性自在
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向往。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2023・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①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⑴诗歌中常运用表达技巧来增强其艺术美感。“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使用了修辞
手法;以"寒灯”来诗人的心情。
⑵无数人期待除夕团聚守岁,辞旧迎新。诗人在除夕夜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⑴设问渲染
⑵①新年将至,万象更新,而诗人却日渐衰老,透露出对人生迟暮的无奈;②诗人年年逢春,
年年仍在漂泊,岁岁满腹愁绪,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苦。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个是设问,还有一个是
拟人。设问烘托了自问自答的凄清气氛,寒灯变成了唯一可亲近之物。长期飘泊,客中寂寞,
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
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设问之情。诗人旅居异乡为“客",内心是"凄然"的,所以"寒灯”
二字,也就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
据此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阅读全诗可知,“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写明了一个孤独的
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
是离家很远的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
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
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
如何。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
沉重。
据此回答即可。
(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
郑锡①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5.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4.D5.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经破晓了。“虫"
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乡,真希望
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D.有误,“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的意思是:只剩下两地乡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关山。
因此,"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
,d、o
故选D。
5.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意思是旅人的思乡之梦被虫鸣声打破了,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希
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两句中"旅梦"指旅人的思乡之梦;"虫催晓''指虫鸣,天已破晓;
"边心”指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雁带还〃指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据此概括出答案即
可。
(2023•山东荷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风•书所见
张可久
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
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6.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
7.这首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6."闹"字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7.这首元曲写出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6.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按照"解词+手法分析+代入句中分析表达效果”的模式进行分
析。
“柳叶微风闹”的意思是柳叶在微风中嬉闹着。“闹"字形容柳叶,赋予柳叶以人的青苔和动作,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柳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表达了诗人
陶醉于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7.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
整首诗歌内容为:微风嬉闹着柳叶,荷花在阳的映照下更显红艳喜人,晴空万里,唯远山与淡
云拂过天际。一位打扮得非常美丽的士二三岁模样的少女采莲归来,将小舟轻轻缆在岸边。这
是作者就自己所见即兴书写的小曲,写景生动自然而不失秀雅之致,曲风清新活泼而不失旖旎
风情,读之如置身画境。作者借景抒情,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一个"酣''字,表明作者已陶醉
于春天的美景中,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023•湖南•中考真题)
辆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泼久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久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①柳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漫: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
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8.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9.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
【答案】8.参考答案:水落石出的寒秋,时近黄昏,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山间
泉水不停地潺潺作响。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秋景图。9.首
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
也变得更加苍翠。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
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颈联写原野暮色。
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
人事,景物独见匠心。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与友人比作他们两人,生
动刻面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辆川闲居之乐。
【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句子赏析能力。
首联写山中秋景。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
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
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日潺漫”,就是日日潺漫,每日每时都在声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
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音,动静结合的山水田园秋景画面。
9.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主旨。
诗的前两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漫”,以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景色,山色变得苍
翠,秋水缓缓流淌,传达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接着"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诗人依靠着柴门,聆听晚风中蝉的鸣叫,形象地表现出诗人
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又回到写景,描绘了日落时分和村落中升起的孤烟,营造
出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最后两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用典,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将友人裴迪比作接舆,
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自己追求高洁生活的
志
B组最新模拟题
(2023•贵州黔东南•一模)
对酒春园作
[唐]王勃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1.本诗调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描写春天的景物,下列角度没有用到的是()
A.视觉B.嗅觉C.听觉D.触觉
2.同写春天美景,《钱塘湖春行》和《对酒春园作》分别使用了俯仰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描写
方法,请结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答案】1.D2.《钱塘湖春行》使用俯仰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莺、燕活动,是仰视;颈
联写花、草长势,是俯察。两联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
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对酒春园作》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春水形状、花香,
是静态描写。颈联写莺歌蝶舞,有声有态,是动态描写。两联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流露出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依据“陕水牵长镜""高花""繁莺"”疏蝶舞成行"可知,这是使用了视觉;依据“香"可知,这是运
用了嗅觉;依据“繁莺歌似曲〃可知,这是运用听觉。全诗中没有运用到触觉。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方法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依据《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浅草才能没马
蹄"可知,这是使用俯仰结合的手法。其中,颔联写莺、燕在初春里的活动,是仰视;颈联是
写初春花、草的长势,是俯视。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美丽自然风光,抒发了作
者对内心的喜悦和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
依据《对酒春园作》中的“陕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可知,这是写出河流的形状和花香,是运
用静态描写;依据“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可知,这是写出莺歌蝶舞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意,作者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的特点,从中流露出诗人闲适喜悦
的心情。
(2023•湖北随州•三模)游观音洞①
[清]傅梦春
疑向天台采药来,清香满袖步崔嵬。
人从绝壁寻樵路②,马踏寒泉滑石苔。
野水蒸云山欲雨,秋风拂树夜生雷。
含情久坐浑无语,一任黄花满径开。
【注】①观音洞:位于大洪山主峰东北,系磨岩河上游一个山洞。②樵路:砍柴者行进之路。
3.下列选项对诗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首联,诗人以"疑"字起笔,并以“天台”作映衬,表现山之高峻,"崔嵬”一词呼应了“天台",
描摹出去往观音洞的不易。
B.颔联承接首联,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写行途的艰辛和自己的不惧不畏,"从""寻踏""滑"
四个动词和"绝""寒"两个形容词可以看出。
C.从"清香"、"石苔"、"黄花"可以看出这是写春天的景色。
D.尾联画龙点睛,“久坐”言时间之长,“浑无语”是无人分享美景的遗憾。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3.A4.这首诗通过写游洞沿途的艰辛和所见之景,表达了不辞艰辛勇于探寻的
热情和对家乡大好风光的热爱,揭示了“馨香本自艰辛得〃的哲理。(答出两点即得全分)
【解析】3.本题考查诗的内容理解。
B.“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表述错误,应为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C.从"清香"、"石苔"、"黄花"可以看出这是写秋天的景色;
D."浑无语”是被美景陶醉,而非"无人分享美景的遗憾";
故选A。
4.本题考查作者感情。
“疑向天台采药来,清香满袖步崔嵬"描摹出去往观音洞的不易,“人从绝壁寻樵路,马踏寒泉
滑石苔”写行途的艰辛和自己的不惧不畏,“野水蒸云山欲雨,秋风拂树夜生雷"写出山中美景,
尾联"含情久坐浑无语,一任黄花满径开”画龙点睛,表现了对美景的喜爱,并揭示了“馨香本
自艰辛得”的哲理。这首诗通过写游洞沿途的艰辛和所见之景,表达了不畏艰难,敢于去探索
的精神,以及热爱家乡的自然美景。
5.(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清明海陵北湾舟中作
孔尚任①
放眼平芜雨气匀,浮沉宅舍梦难真。
淮南景物黄金柳,使客行踪绿水频②。
逢着儿童思往事,封成书信少归人。
两年辜负清明节,只觉乡园另有春。
【注】①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康熙年间,曾以河钦使身份到泰州治理淮扬水患,驻节泰
州的时间最长。②羲浮萍。
⑴结合本诗内容,简要概括清明时节的气候(物候)特点。
⑵尾联中“辜负"二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⑴雨水充沛,从“雨气匀”可见;万物生长,从颔联的"黄金柳""绿水频"可见。
(2)“辜负”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浮沉的慨叹,对远离家乡的无奈,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是对景物的描写,从中分析其表现的气候特征即可。首联"放眼平芜雨气匀”
在描写清明时节雨水丰沛的景象,其中“雨气匀”体现了雨水充沛的特点;颔联中“黄金柳"和“绿
水频〃都是对淮南景象的描写,这里可以看出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柳树发芽,浮萍染绿,可
见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的情景。
【小题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和理解。
尾联的意思是:两年都没有好好度过清明节,只觉得故乡一定有另一番春景。此处“辜负"一词
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一方面诗人身负治水重任,遗憾自己不能身心轻松地度过清明时节;另一
方面诗人怀念家乡,而清明时节又正是万物生长,春景洋溢的时节,面对异乡的春景,更让诗
人怀念故乡,怀念亲人。所以"辜负”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慨叹,另一方面表达对家乡和亲
人的思念。
(2023•江苏无锡•二模)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②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③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④。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当时苏轼被贬黄州。②苏轼家居临皋时有《南堂》
五首,其四云:“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③东风:喻指当时的皇帝宋神宗。④“暗
香先返玉梅魂”化用唐代诗人韩堡《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
魂容易回”,意指梅的花朵通体如玉,第二次开放的梅花好比魂的返回。
6.首联点明了家的位置,突出其—的自然特点,为写颔联、颈联的相关内容作了--
7.本诗与写于同年的《记承天寺夜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6.山环水绕铺垫7.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返回朝廷、为国出
力的愿望"长与东风约今日"中的“东风”暗指将诗人贬到黄州的宋神宗,表达出诗人希望得到国
君重新起用之意;“暗香先返玉梅魂〃则是借梅花二度开放,表达自己被贬后希望能再度返回朝廷
的愿望。《记承天寺夜游》则表达了苏轼遭贬的悲凉和逆境中的旷达(豁达等近义词均可)。
从夜不成寐、无人共赏月色等可以看出遭贬的悲凉,从悠然步于中庭、自谓“闲人”等可以看出
其逆境中的旷达。
【解析】6.考查词句赏析。
首联意为:乱山环绕我的住所,江水侵袭我的屋门,长久以来我居住在淮南尽头荒远的小村。
“乱山环合""水侵门""淮南尽处”,写出了苏轼住处的环境特点:乱山环抱,江水侵门,荒远偏
僻。为颔联和颈联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的相关内容作了铺垫。
7.考查比较阅读。
本诗颔联,“五亩渐成终者计,九重新扫旧巢痕”,意为:置下五亩薄田终老此地的计划逐渐形
成,朝廷新政扫除我昔日窠巢不留一点旧痕。诗人被贬谪到黄州,官制改革使其更失去了返回
朝廷的信心,于是置办的田地渐渐成为他终老的依托,他说自己终老,显然是因政治失意被贬
思念后,他渐渐有了终老于黄州的打算,表达出诗人打算归隐的出世想法。尾联,"长与东风
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意为: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
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诗人再次又说自己早已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希望自己能被
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委婉表示重回朝廷的期待之情。作者虽说要终老黄州,但还忘不了
朝廷,这反映了诗人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总之,诗人既有因政治失意而生归隐之心,又有希
望得到君王的顾念而能重返朝廷的期待,所以他的情感是矛盾的。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
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
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
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
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
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
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8.(2023•宁夏吴忠•一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浪淘沙•秋
【明】朱旃①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②,惨栗③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④屯戍客⑤,是否思乡?
注释:①朱梅(zhan),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洪武24年册封为庆亲王,封
地宁夏。他不愿就藩宁夏,声称宁夏粮饷不足,暂住韦州,但一住就是十年,为此受到朝廷申
斥。后奉命迁驻宁夏,终不得回朝,死后葬于韦州,谥号"靖"。②安仁《秋兴赋》:指西晋
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工诗赋,曾作《秋兴赋》,此赋表达了作者对周旋官场的厌倦,对滞官
不迁的牢骚。③T寥栗:同"寥栗",凄怆。④夏城:即今宁夏银川市老城。宋为西夏都城,明
为九边重镇宁夏镇城,故称镇城为夏城。⑤屯戍客:驻守边疆的人。
⑴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塞下景荒凉”一句与范仲淹笔下的“塞下秋来风景异”异曲同工,写出了塞下秋天荒凉的
景象。
B.全词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化用典故,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c."淅淅”形容风、雨的声音,突出秋天的寒凉。
D.这首词的下阕,不直言自己心境,反借问“屯戍客",含蓄之余,尽显自己的情绪。
⑵请你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⑴C
⑵作者通过描写塞下秋天荒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周旋官场的厌倦,对滞官不迁的牢骚,对
家乡的思念。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
C.有误,"淅淅”形容风的声音,突出秋天的寒凉。没有写“雨";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读罢安仁《秋兴赋》,惨栗悲伤''意思是:读完了王安仁写的《秋兴赋》,心中凄怆悲伤不已。
安仁《秋兴赋》: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工诗赋,曾作《秋兴赋》,此赋表达了作者对
周旋官场的厌倦,对滞官不迁的牢骚。联系“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可知,
借塞下秋天荒凉来表现作者对周旋官场的厌倦,对滞官不迁的牢骚;
“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意思是:借问一句夏城驻守边疆的人,你们是否思乡?表现了作
者对家乡的思念。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事故管理办法》课件
- 《服装品牌设计策划》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员工管理篇】十篇
- 《学前儿童的注意》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职员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职员管理篇】
- 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英语介绍家乡省份江西
-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管理规范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医学专家谈灵芝孢子粉课件
- 弹性力学19年 吴家龙版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有没有租学位的协议书
- 住宅小区绿化管理规定
- 土建工程定额计价之建筑工程定额
- 2022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含答案
- 学校安全工作汇报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