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通过前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体验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纸的出现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纸的品类逐渐丰富,功能也日趋多样。本节课,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课堂中学生将在教师指导把纸折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体会材料改造后对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变化。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二、科学探究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的加工,比较纸在改变前后性能的变化。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热爱科学。【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辨别,知道“纸通过折叠成瓦楞纸,有特殊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学生实验探究总结得出瓦楞纸有弹回、能支撑物体、隔热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新华字典、数学工具盒、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沓A4纸、实验记录单、热水、报纸纸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报纸实验导入,提出问题:纸条产生了哪些变化?2.学生基于实验结果汇报3.教师提问: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让纸环的形状变化呢?4.还有什么办法能改造这张纸,今天我们就走进纸的世界,来感受这“神奇的纸”。教师板书:神奇的纸二、实验探索(一)制作瓦楞纸1.老师介绍纸家族的两个小伙伴(1号纸和2号纸),提问两者外形上的差异。2.补充:这种形状称为瓦楞状,经过这种折叠方式的纸就叫瓦楞状纸。3.教师播放瓦楞状纸的折叠视频。4.学生交流,折叠一张合格的瓦楞状纸需要注意的事项。5.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折出一张瓦楞状纸。(二)普通纸瓦楞状纸大PK1.普通纸和瓦楞状纸本领大PK,你们能给他们做裁判,帮帮他们吗?2.材料员分发材料,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在实验单对应的位置涂黑。3.比赛1:按一按:用手掌轻轻按一按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纸5下比赛2:放一放:拿两本相同等高的字典平放在桌面,用普通纸测试能否承重,以同样的方法测试瓦楞状纸的承重效果。比赛3:摸一摸:用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紧贴热水杯壁10秒4.学生总结实验结果。5.教师小结:普通纸经过这种折叠方式后能弹起,能承重,而且隔热能力强。三、体验拓展1.教师引导:生活中利用瓦楞状纸的特点,做出了很多方便生活的产品,比如快递箱。2.学生观察快递箱里的瓦楞状纸并展示。3.教师引导,瓦楞状纸做快递箱有什么好处?4.拓展:生活中瓦楞状纸的应用:杯垫、杯套四、课堂升华1.学生分享收获。2.教师提出废物利用的概念,课堂上的纸在课后还能做些什么?【板书设计】神奇的纸普通纸瓦楞状纸弹起×√承重×√隔热×√:/(,或搜索: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书的历史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科学态度目标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了解书的历史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3.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4.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5.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活动一: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活动二: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活动三: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板书设计:书的历史:/(,或搜索: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教材分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自己的尝试中把纸折叠成瓦楞状,发现普通的纸经过改造后承载力发生不同。然后再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和隔热能力上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其性能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纸上刷食用油以增加纸的防水性。甚至可以将学生视角迁移到其他材料的改造上。【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纸的特点和作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得很清楚,如:纸很软、遇水会湿、容易破,可以用来画画、写字、折纸等,但对纸的厚薄描述会有点困难,有时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学生对于加工和改造一张纸,使它能够承受更重重量的活动也会有些困难,不是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但是他们勇于尝试,这时教师要告诉他们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价值观: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普通的纸、字典、尺子、重物、杯子、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纸1.师: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很多种类。(板书:纸)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具有什么特点呢?预设:浸水变湿会破、折了会有痕迹、蓬松…2.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呢?预设:画画、折纸……3.师:小明同学要去超市买些饮料,为了环保,他用普通的纸做了个纸袋子,打算用它来装饮料。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预设:不行,饮料很重会破、瓶盖掉了会湿。(板书:薄、易湿、……)4.师:哎呀,这普通的纸这么不行,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变成神奇的纸(板书:神奇的),让它能支撑重物、不容易破呢?预设:在上面贴透明胶、叠很多张纸上去。变厚。师: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二、探索:加工改造纸(一)改变纸的形状1.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他说的方法了吗,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领一张纸,当做纸袋的底,用自己的方法改造这张纸,并测试它能不能承受饮料的重量。测试的方法是这样的: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取两本字典放在桌上,相隔15cm的距离,将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将饮料放在纸的中间,观察纸能否支撑得住物体。)(出示材料:1瓶饮料)补充说明:我们改造后的纸,也要这样测试。2.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3.生交流展示探索过程:你们改造后的纸,成功了吗?谁能代表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先请没有成功的小组展示,评价: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成功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才有的。哪个组成功了,再给我们展示一下?)4.请仔细看一看(教师拿着折好的纸,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变成了这样(板书“WWW”),与原来的白纸(指着“一”)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5.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它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板书“能支撑”)(二)探究瓦楞纸更多性能1.师:其实,瓦楞纸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们一起来瞧一瞧。(播放视频:分拣快递、拆快递盒、买热饮)师:看了这段小视频,请你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到瓦楞纸呢?预设: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瓦楞纸能防止撞击。瓦楞状纸能不烫手,杯子里可以装热饮。(板贴:纸箱、纸杯、杯套)2.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试试吧!(1)我们来看一下实验方法: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认真体验手的感觉。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对比有什么区别。(2)你们看懂这两种方法了吗?请一位同学拿这块海绵尝试一下“按一按”。当他按下去的时候,海绵形状变了,当把手放开,海绵就弹回了。师:这个摸一摸谁能来说一说。温馨提示:摸5秒钟,效果更明显喔。(3)我们做实验时还有一个习惯很重要,要边实验边记录。出示表格。实验完成后,用五角星贴把结果贴在黑板上的班级记录单里。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评价。4.汇报交流:根据记录表,说说你的感受。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板书:能回弹不烫手)三、拓展今天,我们将纸改变了形状,让它变成了一张神奇的纸,有了新的功能。老师这里有另一张纸,经过我的改造,它具有了新功能,我们一起来瞧瞧。(演示实验或播放视频《油纸和普通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能够防水。其实制作这张纸非常简便,只需要在普通的白纸上均匀地刷上食用油就可以了(播放视频《做油纸》),在古代人们运用类似的方法还做成了油纸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具备了新的功能,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留心发现。这节课我们就先研究到这里。【板书设计】神奇的纸能支撑软、薄、易湿WWW能回弹不烫手——新功能?:/(,或搜索: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教材分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本节课,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自己的尝试中把纸折叠成瓦楞状,发现普通的纸经过改造后承载力发生不同。然后再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和隔热能力上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其性能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纸上刷食用油以增加纸的防水性。甚至可以将学生视角迁移到其他材料的改造上。【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纸的特点和作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得很清楚,如:纸很软、遇水会湿、容易破,可以用来画画、写字、折纸等,但对纸的厚薄描述会有点困难,有时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学生对于加工和改造一张纸,使它能够承受更重重量的活动也会有些困难,不是每个小组都能完成,但是他们勇于尝试,这时教师要告诉他们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价值观: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普通的纸、字典、尺子、重物、杯子、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纸1.师: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很多种类。(板书:纸)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具有什么特点呢?预设:浸水变湿会破、折了会有痕迹、蓬松…2.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呢?预设:画画、折纸……3.师:小明同学要去超市买些饮料,为了环保,他用普通的纸做了个纸袋子,打算用它来装饮料。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预设:不行,饮料很重会破、瓶盖掉了会湿。(板书:薄、易湿、……)4.师:哎呀,这普通的纸这么不行,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变成神奇的纸(板书:神奇的),让它能支撑重物、不容易破呢?预设:在上面贴透明胶、叠很多张纸上去。变厚。师: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二、探索:加工改造纸(一)改变纸的形状1.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他说的方法了吗,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领一张纸,当做纸袋的底,用自己的方法改造这张纸,并测试它能不能承受饮料的重量。测试的方法是这样的: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取两本字典放在桌上,相隔15cm的距离,将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将饮料放在纸的中间,观察纸能否支撑得住物体。)(出示材料:1瓶饮料)补充说明:我们改造后的纸,也要这样测试。2.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3.生交流展示探索过程:你们改造后的纸,成功了吗?谁能代表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先请没有成功的小组展示,评价:尝试失败和尝试成功是一样重要的,成功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才有的。哪个组成功了,再给我们展示一下?)4.请仔细看一看(教师拿着折好的纸,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变成了这样(板书“WWW”),与原来的白纸(指着“一”)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5.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它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板书“能支撑”)(二)探究瓦楞纸更多性能1.师:其实,瓦楞纸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们一起来瞧一瞧。(播放视频:分拣快递、拆快递盒、买热饮)师:看了这段小视频,请你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到瓦楞纸呢?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人的结婚致辞13篇
- 愚人节的日记(集锦11篇)
- 护士临床能力考核总结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三网融合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无人机在火灾防控中的应用培训
- 音乐学校前台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个人果园果树种植与农产品加工合作协议4篇
-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案
- 能源供应服务招标合同三篇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冬日暖阳健康守护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水处理药剂采购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2024级高一上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英语试题
- 不间断电源UPS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