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2节-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必修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必修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章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课时目标·导航课时目标·导航1.知道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及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及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掌握地表形态成因的分析方法,会判读各种地质剖面图。课堂导学·探究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基础梳理1.变化原因_________和_________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外力作用比较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太阳能地壳运动破坏堆积●归纳提升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2.内外力作用比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二者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具体如下表: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特别提醒:(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划分的。(2)内外力作用的联系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特别提醒:(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划分的。(2)内外力作用的联系①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②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③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3)据科学家计算,两千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一共抬升了约两万米,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目前只有8844.43米;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和深度基本未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珠穆朗玛峰地区在受内力地壳抬升的同时,又受外力的侵蚀作用,但仍以内力作用为主;渤海地区在受外力泥沙沉积的同时,地壳又在不断下降。内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作用的结果往往交织在一起。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基础梳理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岩石圈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消亡生长(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如图中a是_____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_________山脉、青藏高原。②如图中b是_____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_____、岛弧、海岸山脉。③如图中d是_____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___________。大陆喜马拉雅大陆海沟陆地东非裂谷带(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如图中a是_____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_________山脉、青藏高原。②如图中b是_____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_____、岛弧、海岸山脉。③如图中d是_____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___________。大陆喜马拉雅大陆海沟陆地东非裂谷带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_________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是断裂的情形。(2)地质构造类型:_____和_____。地壳运动褶皱断层①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_____,形成_____。其中A处岩层中间_________起,叫_____。B处岩层中间_________,叫_____。②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_____,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_____,称为_____构造。其中E处叫_____,常发育成___________;D处叫_____,常发育成___________。3.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1)常见火山地貌:_______、火山口等。(2)地震活动:常造成地壳___________。弯曲褶皱向上隆背斜向下凹陷向斜断裂位移断层地垒陡峻的山峰地堑盆地或谷地火山锥断裂和错动●合作探究1.读教材P34图2—1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据图探究以下问题:(1)赤道穿过了哪些板块?格陵兰岛和阿拉伯半岛分别位于哪个板块?___________________。(2)大西洋位于哪些板块之上?大西洋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3)喜马拉雅山脉及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教材P38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据图探究以下问题:(1)从图中可知:东非裂谷带南起________河口,向北经过________海,绵延到________地沟。(2)东非裂谷带属于________(地垒或地堑),大部分是________板块内部的小板块彼此分离而形成的。(3)该裂谷带内火山成群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提示:1.(1)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西洋洋底的海岭是生长边界,处在不断张裂中。(3)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2.(1)赞比西红约旦(2)地堑非洲(3)东非裂谷带位于非洲板块内部的小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部的热能易从这些地区释放出来,故多火山。提示:1.(1)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西洋洋底的海岭是生长边界,处在不断张裂中。(3)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2.(1)赞比西红约旦(2)地堑非洲(3)东非裂谷带位于非洲板块内部的小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部的热能易从这些地区释放出来,故多火山。●归纳提升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上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可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2)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每个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如下图所示:图注:①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其他的板块都包含有海洋和陆地。②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是板块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生长边界多分布于大洋中部,消亡边界多分布于海陆交界地带。特别提醒:(1)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2)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大型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地,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弧。(3)属于亚欧大陆的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4)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5)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分界线,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上。(3)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4)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别提醒:(1)可把平面图转换为剖面图,换个角度认识和理解板块运动和相应的宏观地表,如下图所示:(2)判断海底岩石新老关系的方法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3)板块构造学说的其他应用①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②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2013·海南)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典例剖析(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C.水能 D.太阳能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是北太平洋的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导致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第(2)题,该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由图中多火山可知此地地热能资源丰富。答案:(1)D

(2)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是北太平洋的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导致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第(2)题,该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由图中多火山可知此地地热能资源丰富。答案:(1)D

(2)A(2014·浙江温州二模)读图,回答(1)~(2)题。(1)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 B.海岭C.褶皱山 D.裂谷解析:第(1)题,图乙显示的是张裂运动,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图甲中②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地壳运动形式与图乙最相符。第(2)题,张裂边界一般易形成裂谷和海岭,再结合图中断层箭头运动方向,可判断张裂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故最可能形成裂谷。答案:(1)B

(2)D(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具体如下表: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成因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产生明显位移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石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具体如下表: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成因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产生明显位移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石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特别提醒:(1)地质构造规律的现实指导意义地质构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地质构造可有利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利于排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采石容易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找矿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其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运了,所以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2)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的表现形式。(3)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①“形态+新老”巧断背、向斜a.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2)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的表现形式。(3)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①“形态+新老”巧断背、向斜a.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b.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当岩层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注意新老关系的对比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如图所示,背斜构造的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构造的中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所以A为背斜,B为向斜。②“断裂+位移”巧断断层构造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张裂,二是看它是否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通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概念产生的地形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是一种岩浆活动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地震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特别提醒(1)在板块交界处因地壳活跃多有火山、地震分布,世界上形成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2)火山喷发的影响:不利方面有破坏田园、村镇,引起地震,建筑物倒塌,漂浮的火山灰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利方面是会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和丰富的硫磺资源。

(2014·山东卷)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2)题。●典例剖析

(2014·山东卷)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2)题。●典例剖析(1)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2)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Ⅰ、Ⅱ D.Ⅲ、Ⅱ、Ⅰ解析:第(1)题,由图(b)中信息可知,该观测点位于甲山西南,且高程为120m,图中①②两地位于甲山西南,而①地海拔低于100m,②地海拔为100-200m。第(2)题,图中Ⅲ岩层为上覆新形成的沉积岩层,故Ⅲ岩层最新;该观测点观测内容为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知Ⅱ岩层较Ⅰ岩层老。答案:(1)B

(2)B(2013·上海)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回答(1)~(2)题(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大洋地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C.④ D.⑤解析:第(1)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喷出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即大洋中脊处新的大洋地壳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1)C

(2)C解析:第(1)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变质岩。①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喷出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即大洋中脊处新的大洋地壳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图中④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1)C

(2)C基础训练·达标一、单项选择题(2015安徽滁州3月)下面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右图为“沿A、B、C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从东南流向西北B.先从西南流向东北,后从南流向北C.基本呈南北流向D.从西北流向东南解析:注意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答案:D2.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及可能贮存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C.向斜,山地,地下水D.向斜,盆地,地下水解析: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判断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该地区有河流流经,四周高,中间低,地貌类型应为盆地。答案:D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①处是断层成谷 B.②处是背斜成山C.①处是向斜成谷 D.②处是向斜成山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①处是断层成谷 B.②处是背斜成山C.①处是向斜成谷 D.②处是向斜成山4.图中①处成为谷地,主要是因为受到外力(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C.固结成岩作用 D.搬运作用解析:第3题,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以看出: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从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