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_第1页
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_第2页
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_第3页
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_第4页
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川某铁路客运专线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挡土墙施工)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川主寺至黄胜关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1K262+700~D1K266+058.024)1、编制依据1.1、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D1K2262+700~D1K266+058.024段川主寺~黄胜关区间路基设计图。1.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1.3、现行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铁路施工的技术资料。1.4、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1.5、我单位的施工能力、技术力量以及我单位在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2、编制范围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D1K262+700~D1K266+058.024段川主寺~黄胜关区间路基,长304.351m。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概况1、按速度目标值200km/h客货共线有砟轨道设计。2、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填料从弓扛岭隧道远运。除浸水路堤地段外,其他地段基床以下本体填料优先采用挖方中合格填料,不足部分利用川主寺一、二号隧道、黄胜关隧道的合格填料填筑。填筑前必须进行试验路堤填筑,以获得适合的施工参数。3、D1K265+818.976~D1K265+824段,路堤填方受百年洪水位影响,浸水部分采用弓扛岭隧道之不易风化硬块石填筑。填筑前必须进行试验路堤填筑,以获得适合的施工参数。填料粒径及压实标准应按“成兰施路专-01图”相应部位的要求。4、D1K262+700~D1K262+743.138右侧,长43.138m;D1K263+685~D1K263+707.165段,长22.165m,为敲碎间短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惨3%水泥加固。D1K265+818.976~D1K266+058.024段内全为路堤,路堤基床表层采用0.6m厚级配碎石填料加固,按“成兰施路专-03图”设计。5、路堤与桥台、隧道连接处,路基地段设置过渡段,按“成兰施路专-05图”设计。6、D1K262+658~D1K262+740场坪周边,长210m;D1K262+700~D1K262+743.138段左侧,长43.138m;D1K263+688~D1K263+707.165右侧,长19.165m;D1K265+818.976~D1K265+823右侧,长4.024m;D1K265+886~D1K265+922右侧,长36m;D1K265+995~D1K266+025右侧,长30m;D1K266+035~D1K266+058.024右侧,长23.024m;D1K266+054~D1K266+058.024左侧,长4.024m;路堤边坡采用土工格栅分层加筋,层间距0.6m,幅宽2.5m,按“成兰施路专-06-8图”设计。7、D1K262+658~D1K262+740场坪周边,长210m;D1K262+700~D1K262+743.138段左侧,长43.138m;D1K262+700~D1K262+743.138左侧,长43.138m;D1K263+685~D1K263+707.165右侧,长22.165m;D1K265+818.976~D1K266+058.024两侧,长239.048m;路堤边坡设置人字型骨架护坡,骨架内灌草护坡,主骨架净距6m,支骨架净距3m,骨架采用C25混凝土,沿线路方向每隔50~80m设置一道检查踏步,按“成兰施路专-06-3图”设计。8、D1K262+700~D1K262+821.5段右侧,D1K263+685~D1K263+707.2左侧,墙顶设置刚性护栏,基础形式及护栏结构按“成兰施路专-10-4图”设计.9、D1K262+624~D1K262+850右侧,D1K263+685~D1K263+707.165左侧,路堑堑顶设天沟,天沟至堑顶的距离不小于5m,天沟沟帮必须要埋入原地面线以下。区间排水沟、天沟按“成兰施路专-08-01-01图”中A型沟设计,侧沟按“成兰施路专-08-01-02图”设计,水沟均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10、电力过轨:信号中继站,通信基站,直放站,电气化所(亭),接触网远动开关,区间给水所须设置电力电缆过轨钢管,区间路基每隔500m左右设一处电力电缆过轨钢管,过轨钢管采用Φ150mm热镀锌钢管4根;特大桥及通航桥两端距桥头10~20m处各预留两根Φ150mm热镀锌过轨钢管,过轨钢管端头均设置电缆井;详见贴三院《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0)8401)。具体埋设位置由电力专业提供。11、电缆槽:段内路肩上预留通信,信号电缆槽,电力电缆槽。12、信号过轨:在信号中继站预留过轨管道8根,并预留电缆井,按铁三院编制的《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0)8401)。具体埋设位置由信号专业提供。13、接触网场坪:D1K262+720~D1K262+740左侧15.1m设接触网站。场坪20m*10m。14、牵引变电所场坪:D1K262+658~D1K262+720左侧15.1m设牵引变电所。场坪62m*62m。15、综合接地:路基地段每1000m设路基型接地端子一个,每个接触网支桩处设路基型接地端子一个。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接接触网支桩基础内的结构钢筋。按《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路(2009)9301)设计。16、土地复垦在铁路工程开工及临时用地使用前,根据临时用地覆土需求数量,对路基临时用地的可耕作表土进行剥离,表土剥离厚度一般为0.3m,对于耕地等土质较好的可达到0.5m,并将剥离表土存放在临时用地内或铁路征地范围内,表土堆放位置要便于运输,且不能对其他工程产生影响,在土堆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对土堆用无纺布进行遮盖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或用作路基边坡和护坡网格内客土。17、D1K262+571.5~D1K262+821.5段右侧长250m,设锚固桩,共43根。桩间距(中-中)除22#,23#桩之间为4m,其余均为6米;桩截面3m*2.5m,3.5*3m;桩长19.5~31m。其中12#~16#为锚索桩,12#~15#桩为双孔锚索桩,16#桩为单孔锚索桩。锚索采用拉力型,采用一孔8束Φ15.2mm高强度低松弛全喷涂环氧树脂型的无黏结钢绞线制作,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1860Mpa,伸长率≤3.5%,其初始预应力由上至下分别为670kN和690kN,锚索应按初始预应力值的15%进行超张拉。锚索钻孔采用Φ150mm,自上而下,锚索距桩顶的距离为1m,3m;锚索下倾角:170,220;锚索锚固段长度为12m,总长度详见锚索桩锚索长度一览表。锚索的布置详见正面图,横断面图。全孔范围采用M35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为0.6~0.8Mpa,锚索结构详见“成兰施路专-06-6图”。18、D1K262+597~D1K262+652段左侧,沿3078m高程位置垂直2号剖面主轴方向设锚固桩,共11根,桩间距(中——中)6米,桩截面2m*1.5m,桩长20m~22m。D1K262+655~D1K262+703段左侧长48m,设锚固桩,共9根,桩间距(中——中)均为6米;桩截面2m*1.5m,桩长18~20m。桩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灌注,按个别设计,结构设计详见配筋图。19、D1K262+639~D2K262+696段右侧长30m,桩间设土钉墙,墙高10.0m~16.0m;D1K262+703~D1K262+754段右侧长27m,桩间设土钉墙,墙高7.5m~13.0m;D1K262+775~D1K262+790段右侧长9m桩间设土钉墙,墙高13m;D1K262+811~D1K262+826段右侧长9m,桩间设土钉墙,墙高11.0m~12.0m;土钉墙胸坡为1:0.2。土钉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1.2m,上下排交错布置,具体布置详图见正面图。土钉长8m,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1.31°,钉材选用ZB40/20自钻式锚杆。土钉面板为立模现浇墙面板总厚30cm,由C25混凝土和两层Φ8钢筋网组成。墙顶外设1m宽喷射混凝土护顶,其要求同土钉面板,并用一排3m长Φ16小锚杆锁顶,小锚杆纵向间距1.2m。土钉墙面板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呈梅花型布置,间距3m。泄水孔为仰斜泄水孔,长4m,仰斜角度为10°。土钉墙墙脚设置厚0.6m,高1.2m,C25混凝土脚墙加固。土钉墙墙身沿线路方向在D1K262+720设置检查梯。土钉墙结构设计详见“成兰施路专-09-7图”。20、D1K262+623~D1K262+680段右侧长57m,桩间土钉墙顶以上开挖边坡设锚索框架梁护坡,节点间距3m;D1K262+623~D1K262+680段右侧长57m,路堑顶以外自然边坡设锚索地梁护坡,节点间距3m。锚索框架梁和锚索地梁采用C35钢筋砼现场浇注。锚索均为一孔4束,锁定应力为600kN,锚索钻孔采用Φ110钻孔,水平面夹角为18°。.每孔锚索设计锚固段长12m,锚索均采用4根Φ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制作,其抗拉强度不得低于1860Mpa,自由段采用塑料套管隔离防护,裸露部分需作防腐处理,全孔范围内采用M35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0.6~0.8Mpa,锚头采用C35砼封闭。全段锚索共69孔,如图设置测力计,共5个。锚索细部结构及其与框架梁的连接详见“成兰施路专-06-6图”;地梁结构设计详见“锚索地梁结构设计图”;框架内采用灌草防护,见“成兰施路专-06-2图”。21、D1K262+680~D1K262+755段右侧长75m,D1K262+775~D1K262+790段右侧长15m,D1K262+811~D1K262+826段右侧长15m,桩间土钉墙顶以上自然边坡设一级10米高的锚杆框架梁护坡。当自然坡面转折时,框架梁应断开设置伸缩缝。框架梁节点间距3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场立模浇筑,锚杆设置在框架梁的节点上,与坡面存在施作,钻孔直径Φ110mm,孔内灌注M35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锚杆采用单根Φ32HRB400螺纹钢筋制作,锚杆长10m。锚杆框架梁结构设计详见“成兰施路专-06-5图”,框架内采用灌草防护,见“成兰施路专-06-2图”。22、空桩桩顶以上用普通土回填密实,表层采用0.3m厚浆砌片石封闭。并保持顺坡排水,以防形成积水坑。23、排水设施(1)D1K262+635~D1K262+700右侧在明洞回填前沿明洞边墙侧壁设一带混凝土底座的截水盲沟,盲沟沟底排水纵坡不得小于2‰,从小里程向大里程排入右侧沟中,盲沟按“成兰施路专08-01-01”图中A型沟设计。(2)D1K262+635~D1K262+700右侧明洞段洞顶回填顶面1.5m设一排仰斜深层排水孔,纵向间距6m;D1K262+703~D1K262+735段右侧,土钉墙底距侧沟平台以上1.5m处相邻两桩间设一排沿斜深层排水孔。沿斜深层排水孔上倾角10度,孔底深入基岩2m,孔内设Φ90mmPVC花管,外包一层透水土工布。(3)滑坡和岩堆范围结合地形设置纵、横向截排水系统。截、排水系统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现场浇筑,沟壁外侧及沟底铺设5cm砂夹一层不透水土工膜,并做好防渗水措施。沟型尺寸按“成兰施路专08-01-01图”中A型沟设计,EIJK段沟底宽采用0.6m。24、东北沟岩堆及滑坡监测,因川主寺一号隧道出口位于滑坡体与岩堆处,需进行监控量测工作,保证施工与运营时的安全。25、D1K263+685~D1K263+700.5左侧,长15.5m,路堑坡脚设锚固桩,共3根,桩截面为1.5m×2.25m和1.5m×2.0m,桩间距(中-中)7m,桩长12~18m,桩短边沿线路方向布置,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桩结构设计均采用个别设计。26、D1K263+686.5~D1K263+688左侧,长1.5m,路堑坡脚设桩间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挡墙起点墙高10m,终点墙高9.5m,最大墙高10m。D1K263+688~D1K263+699左侧,长11m,路堑坡脚设桩间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挡墙起点墙高9.5m,终点墙高6m,最大墙高9.5m。D1K263+700.5~D1K263+707.165左侧,长6.665m,路堑坡脚设桩间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挡墙起点墙高6m,终点墙高3m,最大墙高6m。挡墙墙身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墙身设置伸缩缝,墙身高出侧沟平台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应设置向外不小于4%坡度,墙身连续设置0.3m厚砂卵石反滤层,砂卵石采用编织袋码砌。27、D1K263+685~D1K263+707.165左侧,长22.165m,墙顶或路堑顶设置刚性护栏,基础形式及护栏按“成兰施路专-10-4”设计。3.2地质特征D1K262+571.5~D1K262+821.5段线路经过川主寺一号隧道,并与东北沟2号大桥相接,行于洋洞河右岸坡麓地带,属中~深切割的高山地形,地形起伏较大,自然横坡20~400。段内不良地质有东北沟4#滑坡和坡崩积层岩堆。1、东北沟4#滑坡发育于线路D1K262+670~D1K262+815段,滑坡体呈长舌状呈东西向展布,后缘高程3181m,剪出口高程3067m,高差114m,滑体轴向长约250m,宽约185m,滑体厚5~15m,滑坡体体积约6.9*105m3,属中型古滑坡。物质组成以粉质粘土,碎石土为主,石质为砂岩,板岩。下部滑床为三叠系上统侏倭组板岩,砂岩,滑带推测为土岩接触带附近。推测该滑坡发生于更新统后期,从滑体表部看,没见有滑动的迹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线路从滑坡前缘半挖半填通过,施工时,容易降低滑坡稳定性或引起斜坡失稳,对线路工程影响较大,需进行加固处理。2、坡崩积层岩堆位于D1K262+570~D1K262+670段内,该堆积层沿坡麓地带分布,呈四方形,物质堆积松散,成份主要为碎石土,呈黄褐色,岩性为板岩,砂岩,块径60~150mm,个别可达200mm;堆积层长100m,宽90m,厚5~15m。线路从崩积层前缘半挖半填通过,由于崩积层雨季时地下水丰富,坡面有地下水渗出,路基开挖后容易引起斜坡失稳,产生工程滑坡。测段内主要地表水为洋洞河河水及坡面沟水,地下水以土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位主,雨季时水量丰富,D1K262+632左侧40m坡脚处出露一泉点,测区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D1K263+685~D1K263+707.165段线路从川主寺二号隧道出来以半填半挖的形式傍坡而行。测段属中~深切割的高山地形,地面高程3084~3147m,最大相对高差63m。铁路沿线附近山体坡体植被发育。上覆第四系土层,下伏基岩为砂岩、板岩夹炭质板岩。地下水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3.2.1水文特征D1K262+658~D1K263+755.5、D1K262+685~D1K263+707.165、D1K265+818.976~D1K266+058.024段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丰富,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区段属于高山寒冷带的川西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6~13℃,极端最高气温31.6~36.7℃,极端最低气温-5.3~-21.1℃。年平均降雨量484.1~1215.1mm。3.2.2地震动参数段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3.2.3沿线交通运输条件本标段有213国道贯穿南北,工程施工可充分利用该路的运输能力,将主要材料运至项目工点。3.3工程特点、重点和技术难点3.3.1工程特点1.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数量多拆迁量很大,征地和临时占地也较困难,因此提前运作,抓好落实,确保工程按计划开工是实现工期目标的关键。2.质量标准高主要承重结构使用寿命100年、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工程主要承重结构使用寿命需满足100年的要求,主体工程质量实现“零缺陷”,并需满足列车开行高安全性和高舒适性的要求。3.环保要求高环保的“健康”程度已深深影响中国的发展,设计已采取了防噪声、振动和防水土流失等的环保、水保措施,工程建设过程尤其注意控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合理安排工序和作业时间,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同时对沿线水土保持措施及时实施并加强对环保的监测,尤其是受水力侵蚀地段工程的水土保持。努力把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确保施工过程中对沿线景观不产生破坏,江河、农田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是本段路基施工的又一重大课题。3.3.2工程关键技术、施工难点要求严格控制过渡段填筑、差异沉降和结构变形,路基的过渡段填筑是本段工程技术难点。3.4主要工程数量川主寺至黄胜关区间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顺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土石方填方土方m³38395A,B组11162挖方土方10441石方56合计600542排水沟、槽土方m³1101石方0C25混凝土1173.7粗砂m³143Φ110双壁波纹管m65滤水土工布㎡650不透水土工布㎡2550复合排水板㎡91Φ100钻孔m65挖基土m³11884HPB235钢筋Kg1928基床加固复合排水板㎡245级配碎石m³1955边坡防护土工格栅㎡28061挖基土m³89C35混凝土m³195.5HRB335钢筋Kg2585HRB400钢筋Kg32642Φ110钻孔m2350过渡段级配碎石m³4437水泥t306水平铺设土工格栅㎡36353重力式挡土墙C35混凝土m³276.6砂夹卵石m³26伸缩缝沥青木板㎡27挖基土m³17挖基石m³36M7.5浆砌片石m³8Φ50PVC管m3Φ100PVC管m30锚固桩、锚索桩C35混凝土m³13566.8HRB335钢筋KgHRB400钢筋KgC20混凝土m³5237.4HPB235钢筋Kg挖基土m³9876挖基石m³13335拆除C20混凝土护壁m³1064Φ40金属管m6592液压喷播植草㎡31930*30*4钢垫板Kg257Φ15.2钢绞线Kg3052Φ150钻孔m342Φ22聚乙烯管m2147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灌草护坡C25混凝土m³1910.2挖基土m³1148种植土m³628锚索框架梁、锚索地梁C35混凝土m³83.3HRB335钢筋Kg3782HRB400钢筋Kg10248液压喷播植草㎡26930*30*3钢垫板Kg1449Φ15.2钢绞线Kg7612Φ110钻孔m1694Φ22聚乙烯管m4917土钉墙Φ85钻孔m4938自进式锚杆m4720Φ49钻孔m553Φ42PVC花管m373Φ8钢筋网㎡1051C25混凝土脚墙m³66.9M30水泥砂浆m³30喷射C35混凝土m³315.1锚杆HRB335钢筋Kg3614复垦土地林草㎡75306表土剥离m³37653覆土m³37653无纺布㎡753064、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4.1.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为加强管理,便于协调指挥,该工程将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选调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建路基施工作业队,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成本控制的实现与完成。组织机构详见图4.1。图4.1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郭正安总工程师:程永年项目书记:许辉副经理:朱军副经理:张新东财务总监:沙建刚副经理:许道存 副经理:聂东升项目经理:郭正安总工程师:程永年项目书记:许辉副经理:朱军副经理:张新东财务总监:沙建刚副经理:许道存副经理:聂东升安质部:回振峰工程部:王小东物设部:温永强试验室:花伯伦财务部:杜宽宏综合部:范赵睿计合部:王冠群测量队:郝魏 安质部:回振峰工程部:王小东物设部:温永强试验室:花伯伦财务部:杜宽宏综合部:范赵睿计合部:王冠群测量队:郝魏4.1.2劳动力配置根据路基各工作面的施工任务、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投入的机械设备及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按照高度专业化、机械化作业的原则配备施工队伍,调遣我公司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承担本标段路基工程的施工任务,组成地基加固、路堤填筑、边坡防护等流水作业线,实行弹性编制;施工劳动力安排见表4.2。表4.2路基施工劳动力安排表工班序号人员及组别人数职责分工锚固桩1开挖组20锚固桩开挖2钢筋组10钢筋加工、绑扎3砼施工组10浇筑砼路堤填筑4土方运输7运输5土体摊铺与碾压5整平土体,并压实路基支挡6挡土墙、土钉墙10开挖、砼浇筑边坡防护7锚杆(索)框架梁20开挖、钢筋制安、砼浇筑8骨架护坡20开挖、砼浇筑小计102保障组1管理人员2现场管理、调度2安全组4安全4电工组3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5机修组3各种机械设备维修小计12技术组1技术员4全面技术工作2质检员4质量、自检签证3测量组3施工测量、监控量测4试验组3试验、化验小计14合计1284.2大型临时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13.1。4.2.1施工便道及弃土场工程材料利用地方公路运入,沿路线纵向建施工便道,采用泥结碎石结构,宽6m,双侧设4%横坡排水,便道两侧设排水沟。弃土场位于D1K261+500右侧3#弃渣场内,运距400m。4.2.2砼拌合站设置、位置及生产规模支挡工程施工所需的集中拌和的混合料由拌和站供应,拌和站位于两河口DK272+500路基主线左侧,此位置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电量充足。距本段路基较近,混凝土用量也比较集中。依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合理规划,修筑2.5米的隔离墙进行全封闭管理,围栏坚实、稳固、整齐美观。出入口及大门设置了成兰铁路《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相关标准。厂内划分出办公区、生活区、搅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各区分开,合理布局,划分清楚,环境整洁。拌和站车辆运输场地出入口设置清洗区对车辆进行清洗。拌和站内设置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标准化进行建设。拌和站配备全自动计量拌和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全自动记录打印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系统。拌和设备为强制式搅拌机,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4.3施工用电本路基所在线路段,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较高,故施工用电主要采用地区级电网供给。4.4施工用水本工程线路经过区域河流羊洞河,能满足施工、生活用水。4.5施工测试4.5.1测试组织机构设置图4.2测试组织机构图中心实验室工地实验室现场砼试验组中心实验室工地实验室现场砼试验组现场检测组1.接受局指中心试验室领导。2.认真执行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效的施工技术规范、工程验收标准及检测试验工作的规程、规范标准和方法,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3.负责本施工区段工程试验的管理工作;制定试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对本施工区段范围内的工程试验业务进行指导并督促试验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4.参与原材料选场调查,并通过试验对所选材料质量做出评价。5.负责本施工区段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认真填写各项检查和测试原始记录;做好试验检测资料、试验报告的填写、整理、相关部门审核及签证、归档、保存工作;严格按验收标准及业主、监理部门的文件要求,对所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逐项检验,并提出检验报告送相关部门审核。6.负责本施工区段开工前的标准试验(如配合比等)、工艺试验工作,认真填写各项试验原始记录并整理试验结果,为施工提供合理、可靠的施工参数,并报送相关部门验证及审批,审批后方可使用;7.负责本施工区段试验人员培训工作;组织试验人员、施工人员学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8.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建立试验工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监督检查处理情况。9.积极开展或参与新检测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研究工作。10.负责试验检测、计量设备的管理、采购、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周期检定工作;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档案。11.负责工程试验检测、计量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获取、识别、更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有关部门。4.5.3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管理制度;取样、送检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资料、报表工作制度;原始记录工作制度;试验检测报告工作制度;报表工作制度;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试验室基本守则;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试验室环境卫生及建筑垃圾处理制度。4.5.4资料、报表工作制度1.内业资料包括试验检测资料、规范、标准、专业技术图书、文件及仪器设备档案等。各级试验机构应有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便查阅,需要借阅,经试验室主任批准,管理人员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阅后要及时收回,以免丢失。2.各级试验检测机构指定专人管理试验检测资料,试验检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按不同试验检测项目分别编号、放置;档案盒内就应有卷内目录,资料按卷内目录有序放置。3.标准、规范、技术图书的管理。标准、规范、技术图书应实行登记造册,分别编制目录,供查找方便,及时掌握新标准,规范变更情况,适时收集补充,避免采用作废标准。4.文件的管理。文件应分内部、外部进行登记分类保管,内部文件较多时,可再分为上级、同级、下级进行管理,年底要按文件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一次整理。5.原始记录工作制度。6.试验检测报告工作制度。7.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各级试验室应于接受委托后的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8.建立试验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和领取日期一栏要手签。9.试验检测资料使用统一编号。10.报表工作制度。4.6内业资料内业资料的管理见图4.3图4.3内业资料的管理图纸会审划分本项目所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确定本项目每个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施工所需填写的各种技术文件和资料清单就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进行交底并发放清单和样表图纸会审划分本项目所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确定本项目每个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施工所需填写的各种技术文件和资料清单就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进行交底并发放清单和样表各种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编制技术性文件和资料、填写各种记录报送有关项目领导、监理、业主审批各种记录定期上交到质检部汇总整理、保管和归档整理汇编竣工资料、绘制竣工图档案室存档交业主验收抽查项目质检部定期督促检查、业主、监理、处项目管理部、4.7施工程序4.7.1征地拆迁成立地方协调小组,由项目书记负责,另外抽调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为成员,将协调工作落实到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主动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督。加大对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的力度,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方针、政策。做到人人知法、懂法、不违法。主动配合和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和其他施工单位共同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4.7.2场地清理对永久、临时征地的原地面清表、场地平整正在进行。4.7.3测量放线本段路基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分为三部分: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的复测、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的复测和控制网的加密测量。在交接桩完成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展开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平面控制网的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由测量工程师牵头并负责组织作业工区精测队实施。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和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由设计单位提供,测量精度要求高。在控制点移交以后,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制定测量计划书,对所有CP1、CP2控制点进行同精度复测,各种限差和精度要求以此为准。CP1、CP2控制点复测结束后,上报或保存外业观测记录、原始观测数据、所采用的设计院所交原始资料以及复测精度分析和技术报告。CP1控制网采用基线双差固定解,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CP2控制网与CP1联测构成附和网,通过联测的CP1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和坐标转化。控制网的加密采用GPS静态观测的方式进行;对本段路基进行加密控制点选点和埋设,桩的材料与设计院的桩一致,点位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路,其距离应不少于200米,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避开大面积水域和树林,选定点位后,应绘制点的示意图和作好点之记,且在1:2000图上标出其位置。观测数据依外业实测为准,不加入人工干预,对未达到的计算精度要求的点,一律返工重测;各项精度检查应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不符合则重测。加密控制点应附合到CPⅠ或CPⅡ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复测工作结束且数据合格后,应当出具正式的书面复测报告报请监理单位批复并报送建设单位存档。加密工作结束后上报加密报告。复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设计院所交的控制点踏勘一遍,对不稳定的桩或可能被破坏的桩进行加固。4.7.4现场核对组织了施工调查,进一步获取有关原始数据的第一手数据,为工程施工迅速展开,进行数据搜集,重点收集了以下数据:1.该路基施工处的地形、地貌、气象、不良地质等。2.该处的地表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水源进行规划、水质分析等,结果符合施工要求。3.路基施工场地附近的房屋拆迁及管线调查,对红线内的拆迁房屋作仔细登记,对各种管线会同有关部门作好保护或搬迁工作。4.调查了施工环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及修建各项临时工程的条件。5.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的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及拟采取的工程措施收集相关数据。6.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生活物质供应状况等。7.当地有无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风俗习惯、社会治安以及其它应注意的事项等。4.7.5开工报告现由总工主管,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材设部参与,正按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积极编制和申报各种施组、进场;检验各种材料、测量的复核和布设等。4.7.6工程实施自进场以来,已经完成项目部驻地建设,测量的交接桩,控制网的布设,试验室的建立及资质申取,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安全与技术交底,人员的集体培训以及大临工程的建设。4.7.7施工自检建立了完善的自检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在向监理报验之前先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认真细致的施工自检工作。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二级自检机构,加强工序质量内部检查。工程队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4.7.8报验签证完成施工自检以后,向监理提出报验申请,待监理批验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7.9试验检测1.试验室各项准备完成后立即将试验室详细资料,报送驻地监理站审核,其内容应包括:A、试验室设置情况;B、试验室的资质文件(包括资格证书、承担业务范围等复印件);C、检测试验室(包括工地检测试验室)人员配备情况(姓名、性别、岗位工龄、学历、职务、职称、专业或工种);D、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清单(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完好情况及其主要性能);对于检测中所使用的特殊设备还应同时附送其操作说明书复印件;仪器仪表的标定及检验合格证(在工程开工前10天内报送);E、检测试验人员守则及试验室管理制度、工作规程;F、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或驻地监理站要求报送的有关材料。2.试验室新建、重大调整、变更、扩充时,于上述情况出现的20天以前,将试验室变化的详细资料报告报送驻地监理站审核。3.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必须经过自检、平行试验、见证试验合格并经驻地监理站同意后方可使用,坚持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4.混凝土必须经过监理项目部验证试验,并签发《配合比报告审批单》后使用。5.严格施工计量工作,混凝土集中拌和,采用自动计量设备。6.根据砂、石含水量认真计算施工配合比,严格操作规程,严禁弄虚作假。7.对仪器设备要定期保养,按规定进行送检和自校,确保性能良好,精度可靠。8.严格按试验规程控制工作间温度、湿度;仪器设备摆放有序,保持工作间整洁。9.定期和不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责任心,树立“质量第一,质量负责终身制”的观念。10.工程开工前,参加砂、石料场选定,对砂、石料各项指标(尤其是碱骨料反应性能、坚固性、有机质含量、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要进行认真、严格的试验,确保混凝土耐久性要求。11.及时收集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证明资料、出厂合格证以及厂家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作为向监理项目部报验的证明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12.树立为施工生产服务的思想,按规范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急工地之所急,为施工生产的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做好基础工作。13.在做好最终检验的同时,更要做好过程控制,控制施工质量从源头抓起,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不合格的工序、部位不予验收。14.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2次,并做好记录,按规范制作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15.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合格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才准予计量支付工程款,施工中要利用经济手段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要和验工计价相结合。必须杜绝不合格或未经检测试验的原材料、工序进入工程实体,各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办法,项目咨询部检查落实情况。16.认真填写各种试验检测记录;建立各种试验检测台帐;完成试验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发,试验报告一式3份。各种资料要妥善保管。17.负责自检试验检测资料、见证试验检测资料、外委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整理,提供完整的竣工验收资料。4.7.10质量评定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评定制度,由安全质量部负责,反映各部门在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情况,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警示,对工程质量做全程跟踪,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提供全面的信息,为监理单位提供准确的工程质量信息。4.7.11土地复垦加强土地复垦工作。要先剥离表层熟土,集中堆存、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或用作路基边坡和护坡网格内的覆土改造。5、路基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要求5.1锚固桩施工锚固桩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桩孔采用钢筋砼锁口和护壁,严防桩壁土质及破碎强风化岩石在挖孔过程中坍塌,人工开挖支撑部分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进入遇到中风化岩层时,采用空压风钻或凿岩钻芯机掘进与浅眼爆破掘进组合的掘进方式。桩孔土石方采用电动葫芦提升出渣,人工转运集中收集后机械装运弃。完成钢筋笼制安报监理验收后进行桩身混凝土浇注。5.1.1、锚固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开挖桩顶第一节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圈设置垂直运输、通风、照明设施施工准备开挖桩顶第一节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圈设置垂直运输、通风、照明设施重复挖孔、护壁作业至设计深度桩孔验收钢筋安装浇筑桩身混凝土施工前平整场地,建立工作平台,对桩顶地表进行整平夯实,再精确放出桩位;检查人员、材料、机具是否齐全到位后,准备工作完成后采用隔桩施工,严禁连续施工相邻桩。5.1.3、井圈浇筑为防止桩孔周围土石滚入孔内造成安全事故,同时考虑将井圈作为绞盘(孔内出碴使用)的支承平台,需在挖孔前浇筑井圈。井圈采用设计图锁口的钢筋砼设置。井圈壁厚不少于50cm,顶面高出施工基面50cm。在第一节井圈的上口作桩位“十”字控制点,该井圈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5.1.4、桩孔开挖(1)挖孔应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开挖。桩孔开挖断面为设计桩径加2倍的护壁厚度。桩孔开挖高度(每节)根据地质条件而定,但不能超过1.0m。(2)遇风化岩层用小药量控制爆破发进行开挖施工,装药系数控制在0.3kg/m³以下。爆破参数:钻孔直径D=40mm;炮眼间距A=0.4~0.7m(根据桩截面尺寸调整);钻孔深度H=1.0~1.2m;炸药:φ32硝铵及乳化炸药,孔内有水时装乳化炸药,无水时装硝铵炸药;每孔装药量:Q=K×V=K×A×B×H。式中K为单位炸药消耗量,取K=0.28~0.3kg/m³,雷管采用电雷管。如下图桩截面为2.5m×2m的炮眼布置示意图。炮眼布置示意图(3)每孔挖完一节,必须由孔口吊线检查并修边,保证桩身垂直度,并使孔壁上下顺直一致。孔内土石方装入吊桶,通过孔口提升装置提升至地面,用手推车运至距井边10m以外集料点。5.1.5、通风照明(1)挖孔至一定深度后,应设置孔内照明系统。孔内照明使用36V安全矿灯,所用电线、电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绝缘性能。(2)根据孔深和不同的地层情况进行通风。每次下井前应采用鼓风机向井下送风,风量不宜小于25L/S,通风时间不低于15分钟,防止有毒气体中毒和缺氧情况发生,待排出有毒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进行孔内作业。5.1.6、桩孔护壁为防止塌孔和保证施工安全,锚固桩在开挖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上下两节护壁间搭接8cm以上。综合设计桩径、地质及地下水等因素来考虑,确定护壁采用内齿式阶梯形型式,护壁砼强度等级C20,支护厚度为20cm。桩孔护壁型式如下图所示:20cm20cm30cm30cm3m×2.5m(Xm×Ym)30cm20cmC20锁口上下两节护壁间的连接钢筋C20砼护壁一节护壁高度100cm护壁搭接长度8cm护壁底砼厚20cm内齿阶梯式混凝土护壁示意在护壁砼中加配螺纹钢筋,配置规格为:横向钢筋φ12-16,间距380mm;纵向钢筋φ12-φ16,间距400mm;上下护壁间连接钢筋采用φ8-φ12,间距400mm。横向筋、纵向筋、连接筋间绑扎连接,纵向筋、连接筋两端弯钩45°角。20cm20cm30cm30cm3m×2.5m(Xm×Ym)30cm20cmC20锁口上下两节护壁间的连接钢筋C20砼护壁一节护壁高度100cm护壁搭接长度8cm护壁底砼厚20cm内齿阶梯式混凝土护壁示意桩身每下挖1.2m浇筑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模板一米一节。20cm为混凝土入模口。采用手提式两相“3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入模口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比护壁混凝土高一级标号砂浆抹平。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加20厘米控制截面大小。孔内挖出的土装入吊桶,采用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注意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对岩层、较坚硬密实土层,不透水,开挖后短期不会坍孔的,可不设护壁,其它土质情况下,必须施作护壁,保持孔壁稳定,以策安全。护壁拟采用现浇模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锁口宜高出地面55cm,使其成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两节护壁之间留10~15cm的空隙,以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为加快锚固桩施工进度,可在护壁砼中加入水泥用量1%~2%的早强剂,对地下水较多的地层,还可加入速凝剂。每节挖土完毕后立即立模浇筑,浇筑采用吊桶运输,人工撮料入仓。混凝土浇筑完毕24h后,或强度达到1Mpa时方可拆模,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拆模后护壁有蜂窝、露水现象时,应及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方便,护壁方式可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护壁砼的施工,采取自制的钢模板。钢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mm,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8号槽钢顶紧,并设钢管支撑,以便浇注混凝土和下节挖土操作。5.1.7、深基础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1)施工区域内建筑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报告中,要有土壤的常规物理力学指标,必须提供土的固结块剪内摩擦角F、内聚力c、渗透系数K等数据和有关建议。(2)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等。(3)邻近的原有建筑、构筑物的结构、基础情况,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5.1.8、深基础施工,由于降水、土方开挖等因素,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使用安全时,应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固、改迁等,特别是各种压力管道要有防裂措施,以确保安全。5.1.9、深基础开挖,须在基坑周围5米外做临时天沟,坑内布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对土坡造成冲刷。临时天沟示意图5.1.10、坑边一般不宜堆放重物,如坑边确须堆放重物,边坡坡度的设计须考虑其影响;基坑开挖后,坑边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5.1.11、深基础施工时,在安全、劳动保护、防水、防火、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5.1.12、成孔验收当挖至设计标高时,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5.1.13、锚固桩钢筋制作与安装⑴钢筋制作①制作钢筋前,应先进行钢筋原材的验收、复验及焊接试验;钢材表面有污垢、锈蚀时应清除;主筋应调直;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②孔深较浅,钢筋整体制作,钢筋纵向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焊,钢筋加劲筋及箍筋与纵筋点焊焊接。钢筋焊接质量如直径、间距等外形尺寸、焊缝长度、高度及钢筋断面接头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技术标准的要求。⑵钢筋安装①钢筋的安装方法:因钢筋笼较大,采用成品钢筋吊入孔内,绑扎安装的施工方式施工。并每隔一道加强箍筋设一十字架支撑,防止钢筋绑扎过程中发生扭转弯曲而变形。在钢筋笼安装完成前,在钢筋上按设计焊接限位钢筋,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②下放钢筋时的注意事项a下放钢筋前应进行检查验收,钢筋加工质量及尺寸不合要求不准入孔;记录人员要根据桩号按设计要求选定钢筋,并做好记录;起吊钢筋时应首先检查吊点的牢固程度。b用吊车放入孔时轻放慢下,入孔后不得强行左右旋转,严禁高起猛落、碰撞下放,钢筋笼在孔内绑扎。c根据钢筋笼设计标高与孔口高差,确定吊筋长度,必要时候混凝土灌注时需采用吊钩和顶管以防止钢筋笼上浮、下沉。5.1.14、灌注前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在监理确认后,方可下达浇注令。按照混凝土入仓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混凝土塌落度,本工序采用自流导管入仓办法施工,一般塌落度控制在120mm~160mm之间,每次浇注前均对首罐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检测,无异常情况下才准许放料,如出现异常,可加大检测频率,并报监理按相关规定处理。按规范要求每根桩在桩体下部、顶部各1/4处制作2组同条件试件,并按照规范要求配合监理做好见证抽样或平行抽样送检试件。在浇筑时串筒底端至孔底或混凝土顶面距离不大于2m,确保混凝土冲击后不致离析分散,混凝土每上升50cm,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下至孔底人工分层振捣密实。根据孔深或混凝土面高度调整“串筒”下放长度,“串筒”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和抗拉强度,确保不堵管、断管。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中途不得停顿,应采取增加罐车供货频率等措施予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浇注要求及操作规程,配足人员机械设备,检查无误后方可开盘浇注。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分层捣固厚度,禁止随意调大捣固周期,杜绝漏振。灌注完毕后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至少100mm,以保证桩体的完整性。浇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5.2挖除换填处理换填法一般用于处理局部范围的浅层软土、填土或不均匀地基。根据换填深度选择机械或人工施工。可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的软弱土层,预留30~50cm的土层再由人工将软土挖除到达设计标高。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防止局部积水、淤水。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料,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至规定压实度,分层填筑,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施工工艺流程参见下图。换填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备测量挖除换填部位土方施工准备测量挖除换填部位土方分层碾压填料运输下道工序否检验签证检验签证否是5.3.1路基填筑施工方法路基土石方施工全面展开之前,针对填料种类和不同料源的填料,进行填料工程特性试验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相应的路基压实方案。路基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其中四区段指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指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底处理、填土、整平、碾压、检测、边坡整形。施工中采用分层填筑,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根据路段试验结果确定。施工中用Evd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法、核子密度仪法、K30载荷仪法、灌水(砂)法对填筑层进行检测。若终止施工,则路基表面不得积水,整平并碾压密实,边坡整平拍实。复工时,路基表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时,方可继续填筑。5.3.2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5.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试验段施工准备底基处理挖排水沟测量放样检测监理检测埋设沉降、变形观测设备填料试验填料试验不合格填料取土场取土挖方利用段取土摊铺、整平填料碾压、整平试验段施工准备底基处理挖排水沟测量放样检测监理检测埋设沉降、变形观测设备填料试验填料试验不合格填料取土场取土挖方利用段取土摊铺、整平填料碾压、整平检测不合格合格转入上层施工5.3.3路基填筑试验不合格合格转入上层施工开工前,再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至少选取一段长度不少于100m的路基作为试验段,根据不同的填料,一个用于基床表层,一个用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分。着重做好与压实度密切相关的填料工程特性试验及填筑工艺参数试验工作。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确定标准化施工工艺。施工工程中填料、压实机械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做压实工艺试验,取得准确参数,指导施工。试验段填筑工艺试验流程如图5.4:图5.4试验段填筑工艺试验流程图施工准备对填料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合理的级配、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参数确定行进速度参数的确定机械设备种类、型号确定对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整体试验段填筑工艺参数编制试验段工艺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审核5.3.4施工准备对填料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合理的级配、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参数确定行进速度参数的确定机械设备种类、型号确定对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整体试验段填筑工艺参数编制试验段工艺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审核1.填料控制路基表层以下路基填料主要采用A、B类土,A、B类土绝大部分为块石土和碎石土,因此,在施工中应对其进行级配调整,控制措施如下:A、在石方开采过程中,通过对爆破工艺进行控制,使其尽可能的多出碎料;B、对于爆破出的大块石在采石场采用放小炮或人工改石方法破解;C、在填料装运过程中,要控制粗料和细料的搭配;D、填料运至现场摊铺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控制,尽可能使粗细料铺筑均匀;E、在现场摊铺完成后,若发现有超粒径的填料,要进行二次破解。2.基底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丘坡区、水田、雨季滞水或地下水位高的一般低洼地区、水塘地段、地基倾斜地段,在进行充分调查现场的基础上,分别采取挖出表土、还填碎石土、中粗砂、排水疏干、挖台阶等措施,或根据设计及补堪的土质情况按照设计或变更规定进行严格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完成后,要对地基进行检测,在其符合铁路对地基的一般要求及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部填料的填筑。3、虚铺厚度的控制在路基中线及两侧路肩处分别打入钢钎,钢钎上以油漆标出预定摊铺高度,相邻两钢钎用颜色醒目的细线连接,推土机及平地机司机据此进行摊铺平整。4、分层填筑填筑时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填料混合填筑。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层厚的2/3,较大粒径的岩块进行破碎后方可填入。填筑时,安排好运行路线,专人指挥卸渣,水平分层填筑,先两侧后中央。5、摊铺整平填料卸下后,先用大型推土机从两侧向中间纵向整平,在每层表面填筑粒径不大于10cm的较小的石块,石屑等填料,达到层面平整,无孤石突出,再用羊角碾碾压3-4遍,使岩块得到二次破碎并排列密实,最后采用平地机从中间向两侧纵向平整,以保证碾压密实,并向两侧按设计要求做出排水坡,达到层面平整。6、震动碾压碾压顺序从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碾压,拖式压路机可进行回转碾压,对于弯道地段,亦从内到外纵向碾压。横向压轮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段之间要重叠1.5-2.0m.做到压实均匀,无漏压。当路基填高大于6m时,路基边坡需铺设土工格栅.在铺设土工格栅前,要对原路基面压实整平,使其不得有尖棱凸起,并铺设5cm后黄沙垫层的填料,人工将土工格栅铺开,拉平、拉紧后用钢筋固定,再在格栅上铺设5cm厚黄沙,并用压路机碾压一遍。土工格栅铺设时还应注意与边坡防护工程施工的衔接,土工格栅外边缘在设计边坡线以内5-10cm.铺设土工格栅后严禁汽车及其他重型施工机械直接行驶于其上。7、路面整修路堤按设计高程完成后,先恢复中线,进行水平高程测量,计算平整高度,整理、整修路面。路面整修后,用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平顺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8、检验签证检验做到及时准确,检验结果内容齐全,误差不超过规定值。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如表5.1。表5.1基床表层的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设计速度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附注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变形模量Ev2/MPa200km/h级配碎石0.6(0.5)≧190——﹤18%——中粗砂0.1≧130——﹤18%——注:基础表层K30、n两项要求必须同时满足。表5.2基床底层的材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设计速度厚度/m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200km/h1.9A、B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110≧120≧150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28%注:当采用A、B组填料时,应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表5.2.2中的用A、B组填料要求,浸水部分应选用浸水性填料,不应采用粉、细、中砂作填料。当填筑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块石时,应二次破碎级配良好,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得倾填。表5.3基床以下路基填料组成及压实标准设计速度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200km/h地段A、B、C组填料地基系数(MPa/m)≧90≧110≧130压实系数K≧0.9————孔隙率n——<31%<31%注:A、B、C组填料粒径不大于15cm。本线经过区域大部分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应选用抗震稳定性较好的填料,不应采用粉砂、细砂做填料。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或软块石土时,应切实做好排水和边坡防护等措施。浸水部分应选用渗水性填料,不应采用粉、细、中砂作填料。表5.4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表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注: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在检验方法上,应针对不同结构部位,分别采取相应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应符合现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3.5基床表层路基施工基床表层接近轨道,受较大动荷载作用,它是路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为0.6m,级配碎石采用工厂化生产。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5.5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测量放样检验压实指标检测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测量放样检验压实指标检测修正基床底层搅拌运输区段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区段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区段检测试验修整养护⑴级配碎石是用作基层的填料。它是粒径大小不同的粗、细碎石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并且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级配碎石可由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未筛分碎石是指控制最大粒径(仅过一个规定筛选的筛)后,由碎石机轧制的未经筛分的碎石料。它的理论粒径组成为0~50mm,并且具有较好的级配,可直接用作铁路路基床表层填料。石屑是碎石场经孔径为5mm的筛余料,其实际颗粒组成常为0~10mm,并具有良好的级配。本段路基采用的是经过筛选、搅拌的工厂化生产的级配碎石。⑵原材料的选用及级配碎石技术标准。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产品质量的基础。经破碎筛选并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都必须符合级配碎石材质标准,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规定,具体指标如下:①级配碎石的材料具有一定粒径级配,且在粒径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得小于30%,②级配碎石与上部道床道碴及与下部基床底层填土之间的颗粒级配均应满足D15小于4d15的要求(当基床底层填料为改良土时不受此限制);③0.5mm筛以下的细粒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④粒径大于1.7mm的颗粒的洛杉矶摩擦率不大于50%;⑤粒径大于1.7mm的颗粒的硫酸钠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⑥粒径大于0.05mm的细粒的液限不大于25%,缩性指数小于6;⑦粘性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0.5%。3.级配碎石生产方法①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②级配碎石生产中筛孔尺寸决定其颗粒组成,是否合适需经试配合试生产确定;③破碎后颗粒成分稳定是级配碎石质量稳定的基础。原料进厂后必须集堆清洗,以避免细粒粘裹粗料,造成糊堵筛孔和颗粒粒径不准确,影响级配稳定;④拌和过程中要控制加水量,一定将含水量控制在5%~8%,这不仅有利于成品料生产均应而不易离析,而且使级配碎石更容易碾压密实;⑤级配碎石的配合比要经过反复试验比选,满足压实质量要求。⑥级配碎石生产加工工艺如图5.6所示。图5.6级配碎石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破碎机给料斗破碎机给料斗二级振动筛>4cm料≦4cm料2~4cm1~2cm<1cm2~4cm1~2cm<1cm品种调整一级振动筛配料斗拌和机出料斗加水⑴施工机械配套组合。采用平地机摊铺,初步考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每一作业面合理的摊铺碾压机具组合为:1台大功率推土机、1台平地机、2台重型自行式振动压路机、2台冲击夯、5台以上自卸汽车。⑵施工方法。基床表层填充应分层施工,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分四区段、六流程,其中四区段指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和检测修整区段;六流程指级配碎石在填筑作业中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和修整养护。拌和与运输拌和前,根据配合比确定每个料斗传送带传送速度及加水流量进行计量,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至铺筑现场进行摊铺碾压。为防止在夏季或有风及运距较长的情况下引起水分散失,实际加水量应高量1%~2%。摊铺每一摊铺区段长度为200m。摊铺分左右两幅施工。为了便于施工及防止水分散失造成两幅纵向结合部位压实不好,两幅摊铺前后距离不超过100m,并及时碾压。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进行摊铺。现场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摊铺的平整度、宽度、横坡度、平面曲线、竖曲线和高程等。碾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的,先慢后快的原则,即先静碾后震动碾压,并按工艺试验中确定的碾压程序和遍数进行碾压。直线段有两侧向中间碾压,曲线段有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纵向重叠不得小于0.4m,横向衔接处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接缝处理接缝包括横向施工缝和纵向接缝。对于横向施工缝,某一施工层的作业段施工完后,在进入本层的下一段施工前,将已压实地段的接头部位1.0m范围垂直切割,清除干净,切割掉的拌合料掺入下一段的拌合料中,切割处按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在碾压接缝,接缝处碾压至少应搭接2.0m,上下两层的施工缝应错开至少10m;对于纵向接缝,一幅摊铺完成后,在摊铺另一幅时,若纵向接缝处的拌合料水分散失不大、含水量适中,则接缝处两幅可同时碾压,碾压重叠至少0.4m,否则,应对纵向接缝处拌合料洒水湿润后再进行碾压。施工含水量控制级配碎石的出厂含水量应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填筑部位来调整。级配碎石的含水量控制在5%~7%.级配碎石应随拌随用,这是因为松散的拌合料透水性好,遭雨后含水量难以掌握和控制,含水量过高会浸软下层,影响路基质量。压实标准、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压实标准见表5.3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表。质量控制要通过填料复查试验,按地段及分层情况分别在级配碎石场和摊铺现场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按表5.9的项目及频次进行试验。基床表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填料质量、压实资料、高程、宽度、平整度。质量检测用K30工程测试车或K30荷载仪、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容积仪和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基床表层填料的复查项目及频次表填料试验项目及频次颗粒级配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级配碎石、中粗砂2000m3/次2000m3/次2000m3/次应对级配碎石的摊铺碾压过程进行跟踪测量,全程控制,严格控制基床表层顶面高程、横坡及平整度,确保达到设计规定值。5.3.6基床表层防水层施工为了解决排除地下水、地表水入渗两个问题,在h≤0.6m低路堤地段及土质路堑地段设置了排渗水结构及复合防排水板。1.施工方法基床表层以下换填渗水性A、B组填料不小于1m,施工完成后,应碾压整形,使其表面形成2%的人字形排水坡,在其上均匀铺设10cm厚的中粗砂垫层,作为复合防排水板的下保护层;中粗砂碾压整平后,在其上铺设复合防排水板,最后填筑级配碎石至顶。2.工艺流程路基基床表层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7所示。图5.7路基基床表层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检测铺设10cm中粗砂合格不合格碾压、整形不小于1m厚的渗水性A、B组填料基床表层下换填检测铺设10cm中粗砂合格不合格碾压、整形不小于1m厚的渗水性A、B组填料基床表层下换填铺复合防排水板填筑级配碎石复合防排水板(1)铺设前应对每批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施工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2)复合土工膜长幅应垂直线路方向铺设,两幅间搭接长度不小于0.5m;(3)铺设复合土工膜时表面要平顺,不允许有皱褶,尽量拉直;(4)复合土工膜储存时,严禁暴晒,铺筑时随铺随盖砂;(5)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复合土工膜上进行碾压;(6)砂垫层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坚石树根等杂物;(7)由于复合土工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渗水,因此破损的土工膜严禁使用。5.3.7路基相关配套工程施工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施工等都属于路基附属工程的一部分,由于它们皆埋在路基结构中,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这些结构应同时进行施工。因此,可把它们视为路基一部分来对待。这些结构施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结构物周围填土压实标准;二是不能扰动原路基结构;三是要满足其本身的功能性要求。1.电缆槽的施工方法电缆槽分布在路基两侧,在声屏障和接触网之间,全线贯通。其结构形式从上到下分别是预制混凝土电缆槽、中粗砂垫层、复合土工膜,在声屏障基础附近设碎砾石反滤层。电缆槽设计总高度为0.91m,宽度为0.98m。根据施工特点,结合路基整体施工情况决定施工方法。在路基表层、声屏障基础及接触网基础施工完成后,在路基表层上分段放线开挖,为了不扰动表层及底层路基结构,可采用专用机械切割至设计开挖底面,对电缆槽底面进行清理、整平后铺一层2cm厚的中砂,在中砂表面铺复合土工膜,然后回填中粗砂垫层,在垫层上安装预制混凝土电缆槽。电缆槽安放平稳后,在其中分别架设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及信号电缆,并在电缆槽内充填中砂、安放盖板,最后砌筑干砌片石护肩。图5.8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图2.接触网、声屏障基础施工方法(见图5.9、图5.10)图5.9接触网、声屏障基础施工临时碎石砂桩平面布置示意图50m5m填碎石砂路肩边线50m5m填碎石砂路肩边线轨道中心线路基填料AB组填料碎石砂临时桩AB组填料碎石砂临时桩级配碎石路基填料采用A、B类的块石土,由于粒径较大且坚硬,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钻机遇到大块石无法钻进;二是路基填料呈松散结构,虽经压实,但钻孔过程中极有可能坍塌,造成附近路基结构破坏。针对这两个问题,在路基填筑时,决定在基础部位采用临时碎石砂桩结构方法,具体工艺如下:(1)路堤填筑施工时,当路堤高度填至基础底面高程时,在接触网声屏障基础位置上,放置圆形钢模板(模板高50cm,直径大于基础直径0.1m为宜),填满碎石和砂混合料。碎石粒径最大不能超过6cm,高度略低于松铺厚度。在钢模板周围,人工填好路堤要求填料后,将钢模板抽出。(2)按正常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压实。(3)当该层压好后,仍将钢模板放在该层表面的基础位置上,重复⑴和⑵,直至路堤施工完毕。(4)路堤表层填筑完成后,在接触网、声屏障基础处采用螺旋钻机成孔。由于钻孔处为碎石砂临时桩体,因此开挖比较容易。另外,螺旋钻为旋转开挖提土,不会扰动路基结构。(5)成孔完毕后进行下钢筋笼及混凝土浇注施工。由于钻孔桩桩径较小,底部采用集中投料自密方法(塌落度控制适宜),上部采用振动棒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6)混凝土浇注到表面时,预埋与接触网支柱、声屏障基础连接的预埋件。3.综合接地、连通管道和排水管施工综合接地、连通管道、排水管应在路基施工中同步安装,禁止在基床底部完工后开槽布管。=1\*GB3①综合接地施工为保证全线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1Ω技术要求,根据贯通地线的测试电阻值情况,每隔一定距离在电缆槽的下方采用防锈钢管打入方式增加接地极增加降阻性能,使贯通地线接地性能得以加强,接地极与贯通地线的连接采用95mm2塑料护套多股铜线。在线路的两侧全程各设一根95mm2的铅包多股铜缆线作为贯通地线,贯通地线每隔50m向电缆槽引一接线头。接线头的引出采用35mm2塑料护套多股铜线,电缆槽内留出250mm,对需要进行接地处理的设备连接在贯通地线上。贯通地线与贯通地线、贯通地线与接地极、贯通地线与分支引出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火泥熔接技术,降低接触电阻。全线贯通地线的敷设与电缆槽道同步进行。敷设地线时防止沿地面拖行时损坏外包铅。敷设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扣等现象。在达到接地电阻≤1Ω的技术要求,并完成了地线分支引出,及时用中粗砂进行覆盖。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见图5.11。图5.1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流程图现场调查、施工准备槽道开挖、防护管铺设95mm2铅包多股铜缆现场调查、施工准备槽道开挖、防护管铺设95mm2铅包多股铜缆线敷设接地电阻测试接地极安装、分支地线连接分支地线引入电缆槽、测试、封端待用中粗砂填埋贯通地线接续接地极施工根据施工图设计和现场复测的施工草图确定过轨钢管的位置、实际数量及规格,在基床施工时预先埋入过轨防锈钢管,埋设高低需满足手孔槽与过道钢管的水平连接。并在过轨钢管两端用麻布进行堵塞封口,防止杂物进入管内。=3\*GB3③电缆引下管预埋设电缆引出到设备点,在线路两侧设置的手孔处预埋钢管沿路基引出,钢管与电缆槽成45°角沿边坡按倒人字埋设。两侧电缆手孔槽、过轨管及引下管均连通。施工工艺见图5.12。=4\*GB3④PVC排水管施工按设计位置、数量采用机械开挖管槽、人工埋设排水管。施工时与路基同步施工。基床表层以上路基中间有集水井,每50m一个,与排水管道连通。为实现无障碍连续摊铺,计划采用分节预制安装工艺,分节高度与计划摊铺分层厚度一致。摊铺前安装与层厚一致的预制节,井节口盖板封闭或填砂。图5.12过轨钢管及电缆引下管等施工工艺框图5.4过渡段施工5.4.1过渡段施工总体方案过渡段主要解决线路纵向相邻结构体之间不同刚度、不同沉落的平顺过渡问题。由于过渡段是不同工程的衔接过渡部分,所以作为与过渡段衔接的工程应提前安排施工。当工程施工及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长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工后沉降量。为了保证过渡段施工质量,过渡段与相邻路基应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后期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过渡段填筑材料级配碎石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粒径、级配及材质应符合要求。5.4.2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桥台与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法对桥台台后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桥台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基坑内一次连续浇筑素混凝土(素混凝土强度以施工图设计为准),浇筑后高程与桥台基础顶部高程一致。混凝土浇注严格遵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混凝土施工完后做好养护工作。待桥台基坑素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对过渡段其他先期已经处理过的地基表面再做必要的清理,然后进行施工放线。施工放线时,首先对其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对高程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出过渡段所要填筑的实际高程,以此为依据并同时参照路桥过渡段连接形式示意图上的数据,对于同一水平填筑层的不同填料所填筑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实际测量放样。根据过渡段不同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