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和比例课件比和比例课件。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下面是帮大家编辑的《比和比例课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比和比例课件【篇1】教学目标: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力求做到“学进去,讲出来”。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看懂线段比例尺。教学过程:模块一:揭示课题。你非常聪明!在地图上爬的距离我们称为图上距离,150千米称为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人们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课件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提问:想知道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模块二:自学交流。一、导学。下面请导学提纲引领我们自学,谁愿意大声地读一遍导学提纲?课件出示导学提纲: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8页的例6,完成下列问题: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3.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4.怎样理解1:1000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比例尺1:1000怎样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二、自学。现在自学开始,5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得好!学生认真地自学,老师巡视。三、交流。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交流问题1.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预设一:我们小组认为:(这两个比分别是草坪长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草坪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这个问题?预设二:我们小组认为: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请你说一下具体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50米=5000厘米5:5000=1:10003厘米=0.03米0.033==11000追问:还有不同的写法吗?追问:写出的两个比有什么关系?(相等)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尺?预设三:我们小组认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教师完善板书比例尺的意义。追问:你认为在比例尺的概念中,哪些字、词比较重要?(“比”: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再闭上眼睛说一遍。追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0或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谁愿意代表你的小组汇报一下第四个问题?预设四:我们小组认为: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即10米。追问:草坪的比例尺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并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板书: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一般应画连续的3-4段,每段必须是1厘米。追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吗?模块三、拓展提高。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看哪个小组能够顺利过关!(一)基本练习闯“说”关:做“练一练”第1题。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追问: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要画得长?哪幅图中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闯“做”关:做“练一练”第2题。荷花村到杏树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量出这两个村的图上距离,并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二)拓展练习。闯“想”关: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把一块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10厘米,宽画了5厘米。①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②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③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闯“跳”关:一个精密零件实际长度是4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是2厘米,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学生试做:4毫米=0.4厘米2:0.4=20:4=5:1比例尺5:1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是把精密零件按照5:1放大,可见比例尺有缩小功能,也有放大功能。模块四、小结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意义、求法、分类。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②求比例尺时,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③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应化简成“1”。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的第1、2题。课外延伸:在一副比例尺是3:1的生物图上,量的蝗虫的长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板书设计:比例尺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叫这幅图的比例尺。求法: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或=比例尺实际距离分类: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比和比例课件【篇2】教学内容:教材例7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反比例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关系式:__Y=K(一定)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2.回忆: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二、探究新知2.教学例4(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2)学生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回答:①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②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③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教师适时点拨:①想一想: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同时板书。)②议一议: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教师可以操作:一个竹筒内放(订正时,随学生回答,板书:积一定)③教师问:这个)师指板书问: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_=)(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3.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2)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有哪两种量?(板书:每本页数装订本数)是相关联的量吗?②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③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3)订正时板书:在原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的“每小时加工数”下板书“每本页数”,在“加工时间”下板书“装订本数”。()指板书问:每本页数、装订本数和纸的总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_=)4.比较例4和例5,概括反比例的意义((2)学生回答: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②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板书:用“一种量”盖住“每小时加工数”和“每本页数”;用“另一种量”盖住“加工时间”和“装订本数”。)③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3)师小结: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通过观察比较,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找5.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例4中,所需的加工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的积,也就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议一议:在例5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_=)7.教学例6(1)出示例6(2)学生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①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相关联的量?②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积是什么?这个积一定吗?(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_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③播种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板书: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随着问为什么,板书:因为,所以)想一想,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已经播种的公顷数和剩下的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8.完成做一做三、巩固发展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2.练习三第4题3.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4.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断时,同学们要按照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五、布置作业练习三6题。比和比例课件【篇3】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11.2一次函数11.2.1正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3.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教学过程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_(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25600÷(30_4+7)≈200(km)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_(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y=200_(0≤_≤127)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_=45时函数y=200_的值.即y=200_45=9000(km)以上我们用y=200_对燕鸥在4个月零1周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类似于y=200_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它们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ⅱ.导入新课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看看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来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g)随它的体积v(cm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分)的变化而变化.答应: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l=2r.2.依据密度公式p=可得:m=7.8v.3.据题意可知:h=0.5n.4.据题意可知:t=-2t.我们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不难发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乘积的形式,和y=200_的形式一样.一般地,形如y=k_(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比和比例课件【篇4】比例课件是一种教学工具,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例课件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进行问题解决。比例课件的设计风格生动活泼,色彩鲜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它通常包含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动画,以及一些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比例课件的每一页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比如,一份比例课件可以以购物为主题,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比例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另一份比例课件可以以地图为主题,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比例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在比例课件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讲解比例的概念时,可以使用一组糖果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数量的糖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比例是如何表达数量关系的。比例课件还会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向学生展示比例的实际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例课件的设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每一页的末尾,通常都会设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这些练习题往往需要学生进行一些推理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如,在一道练习题中,学生需要根据一副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这就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比例的知识并进行推理。除了设计精美的比例课件外,教师的引导和反馈也是学生学习比例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比例课件中的指导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并提供合理的解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技巧。认为,比例课件是一种生动具体的教学工具,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比例的概念和实际运用。比例课件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加深学生对比例的理解。通过使用比例课件,学生可以在更有趣、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比例的知识和技能。比和比例课件【篇5】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知识整理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复习概念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基础练习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2、解比例5/_=10/340/24=5/_3、完成26页2、3题综合练习1、A_1/6=B_1/5A:B=():()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实践与应用1、如果A=C/B那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比和比例课件【篇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青岛版五年级第下册第83、84、85页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初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本节课肩负着为后续学习打的基础任务。《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知识方面: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比例尺是人们约定俗成地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执教传统教材,是直接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但是比例尺为什么应运而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青岛版教材创设了设计足球场平面图的情境,绘制平面图时必需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从而体验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地图,在社会、思品等学科中也都初步认识过地图,鉴于学生有足够的感性经验,在课始我设计了一个很有趣味性的“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濮阳爬到北京只花了1分钟,你知道为什么吗?】既而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地图上的“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生疑激思:“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画在地图上的大小却不一样呢?”由此使学生产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趁势揭示课题,并问:“关于比例尺,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定教学目标,明确探究的方向。(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兴趣,活跃了课堂。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为新课做好铺垫。)本环节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因此,我本着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把本环节分为以下几步:【课件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师出示情境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注意过教练指挥比赛的情况吗?学生观察后师追问: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请你动手画一画。在这个环节中,我不做任何提醒和铺垫,学生可能会经历先是无从下手,再到画得不像的过程。人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画得不像?”让学生感悟到,画得不像是因为长和宽的比例缩小的不一样。从而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就可以画得更像。然后课件展示准确的平面图。并提出问题:请你帮帮老师算一算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通过学生计算,引导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足球场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在这个环节中,从紧紧抓住为什么画得不像?怎样画的更像?这两个关键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这一环节的学习,教材中出现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表示方法,但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是教学难点,为了填补教材空白,并有效突破难点。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步骤;1)自学课本,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有关知识。2)通过分析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区别和联系。并会互化。【出示课件将过程】首先出示课件: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你是怎样写的?生回报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1)1:10(2)10米=1000厘米1:1000“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在巩固练习中,我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比例尺互化几种类型。1、填一填:主要是本节课的最基本目标,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的知识。2、选一选:主要设计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理解。3、算一算:主要考察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掌握情况,同时强化比例尺的实际应用。4、比例尺互化: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教学重难点的巩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这些题目的设计,由基础到应用,层次分明一方面考虑本课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设计了“我学会了什么?”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总结,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浓缩和存储,进一步促使其内化;另一方面,使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后续学习中去。最后,问学生“你课后还想研究什么?”激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和完成课外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宽广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更深、更广地回归到生活中去应用数学,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真真正正地在生活这块沃土上拓展、延伸……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评价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从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
延迟评价
优化语言等几个方面随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文本资源、生活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课堂新生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资源开发。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聆听!比和比例课件【篇7】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②判断成什么比例。③写出关系式。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二、创设情境引入内容1.出示例5画面上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哪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引入: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学生讨论交流问题: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要求学生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然后交流。通过订正、交流,使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2.出示例题6的场景。同样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师:想一想,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注意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关系的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演示解题过程,集体修正。3.完成做一做,直接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问题:对照两题说一说两道题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列式解答的。总结应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依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意义列出方程。(3)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比和比例课件【篇8】设计说明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设计通过让学生找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和列举比例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设计以扶代讲,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证房屋交易合同范本
- 合同转让合同的签订技巧
- 广告媒体设计合同
- 广告委托协议-合同范本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意见不同怎么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痴呆震颤麻痹》课件
- 狂犬病辩证论治方案
- 手术区铺无菌手术单
-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护理
- 年产xx男帽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国家公考《申论》题(副省级)(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150个文言实词刷题表格及答案
- 2024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第三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中物理同步课堂(高教版)
- 闽2023-G-0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DBJT13-95
- 2024年民宿旅游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本
- 技工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 科学思维方法论-形成性作业三-参考资料-江苏开大
- 涉外判决公告期多久
- MOOC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JG 633-2024 气体容积式流量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