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 学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 学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 学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 学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专题

【学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课标要求、客观题考点等;

2.学习阅读文字、图表材料的方法,重点学习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推断的方法;

3.教学重点:通过真题训练分析客观题各选项,总结常见错误类型。

4.教学难点:实战演练,能够运用所学策略分析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中的某一个观点相符合,或是否与某一概

念的内涵及外延相一致。

【常见设题方式】:

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推断,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材料几(限定区间),下列理解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2024年莱芜模拟题)根据三则材料,不熊推即“商业航天”未来前景的一项是()

【常见考查内容】:

1.对非连文本文意的理解、辨析、推断

2.对说明文、议论文知识基础的考查

3.个别地区与语用题勾连,考察理解文意语句排序、选项句段放回补写句子等。

【学情分析】:

题型较新,阅读量大,系统训练较少,存在一定的答题误区:

1.读题干浮光掠影,审题不准确,以惯性思维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导致错误;

2.不能准确定位和筛选材料信息,比对信息不全面、不仔细,靠感觉确定答案。

【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回顾旧知,完成习题

【任务一】回顾说明文、议论文知识基础,完成试题五、六

一、说明文

(一)说明文语言

(1)准确性、严密性

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有:

表估计、猜测的词语:好像、大约、可能、左右、上下……表示限制的词语:

限制范围:全、有的、只有、几乎、……

限制程度:仅、稍微、最、颇、挺、格外、尤其……

限制数量:很多,几个、很少……

限制频率、速度:经常、很快……

限制时间:目前、迄今为止……

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

(2)生动性、形象性

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词语:常见修辞拟人、比喻

(二)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

(1)举例子:就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说明方法。

(2)打比方:就是借用他物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其实就是修辞中的比喻。它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明得深

入浅出,具体生动。

(3)列数字:就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4)作比较:就是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5)引用: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增加文学色彩,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

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三)说明顺序

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一种顺序。

一般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

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3)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如:主-一次、原

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一般一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

所以”“首先、其次”。

二'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

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

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可以是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②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

果。可以是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基本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

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议论思路

文章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因此要把握文章思路应该从分析结构入手。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

论)一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论)。

【任务二】完成试题一到四,尝试自主归纳文意理解、辨析、推断类题目错误类型总结

类型内容理解辨析推断选择题常见错误

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

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

殊代普遍。应重点关注以下信息;①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以偏概全等);②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③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

别、十分、稍微等);④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混淆时态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是既成事实

混淆模态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

混淆是非加以肯定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

因果混乱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

主次颠倒者有时会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张冠李戴拼接内容,以此代彼,偷换概念::;

扩大或缩小范围

第二课时真题讲解,方法归纳

活动一以题析法,归纳策略

要求:

阶段一:小组商讨任务一至四的答案,每组3、4号分析各题各选项错误点并填写在选项后的()内,1、

2号负责汇总并梳理各题的作答思路,归纳总结答题方法。(9分钟)

阶段二:小组商讨任务五至六,每组1、3号分析各题各选项错误点并填写在选项后的()内,2、4号负

责汇总并梳理各题的作答思路,归纳总结答题方法。(5分钟)

(―)任务一:2023青岛

【材料一】:

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始海试的时候,杨申申还是一名正在熟悉深海装备的

年轻人。到2017年“深海勇士”号投用时,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锂电池技术、液压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助

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2020年,“奋斗者”号前往试验海区的航行途中,杨申申带领团队

解决了遇到的困难,为其下潜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杨申申说,自己的梦想在深海,科研方向能够跟国之重器连

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运,自己也将为之奋斗一生。

从载人潜水器实现零的突破的“蛟龙”号,到由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的“深海勇士”号,再到关键部件国产

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以及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下一代“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我国一代代的载人潜水

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也见证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日,姚雪青报道)

【材料二】: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科考船完成西太平洋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是第13个“西

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在系列航次支撑下,我国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画出了五条“观测线”,为开展西

太平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从科考地图上来看,这五条“观测线”长短不一。科研人员介绍,这五条“观测线”并不是一次画出来的。20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正式实施。最开始,主要使用“科

学一号”考察船,对一条线开展观测。2012年,“科学”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运行管理,我国

海洋科考真正具备了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2015年以来,“科学”号代替“科学一号”开展系列航次科考,“观测

线”逐渐增加到五条。

“科学”号作为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被誉为最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科学”号使我国海

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迈向远海,从浅海迈向深海。

(摘编自《青岛日报》2023年5月24日,李勋祥报道)

【材料三】:

4月16日清晨,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养殖工船的尾部起重臂旋转,将一根吸鱼泵递出,伸进

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篮1号”网箱内部,刹那间,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西洋鞋被“吸”上了工船。

大西洋鞋是三文鱼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西洋鞋

长期依赖进口。2018年7月,作为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深蓝1号”正式启用,目前已实现大西洋鞋

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

“深蓝1号”直径60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该装备突破了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关

键技术,同时配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打造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此次“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

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5日,李蕊报道)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零的突破。

B.“深海勇士”号投用时,杨申申的研究助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C.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混淆时态))

D.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努力下,我国载人潜水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

解析:C.有误,原文是“如今己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

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所以“'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是我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表述有误。

(-)任务二:历下二模

【材料一】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久远而厚重的历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殷商到秦代的古文字阶段,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与章法。从商代后期到秦

统一中国,汉字演变体现出由繁趋简的总体规律。两汉时期,隶书走向成熟,并在东汉达到鼎盛。隶书的出现是书

法史上的革命,其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更重要的是它为其后各种字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自此,楷书、行书和今

草字体开始萌芽。至汉末,汉字字体已基本发展齐备。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楷书、行书、今草(狂草)等字体日趋成熟,开始由字体书体的演变定型向艺术表现倾斜。

文人士大夫在书法变迁中不断寻求并确立楷模,以唐太宗独尊王羲之为标志,王书大统最终得以形成。以欧阳修、

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对颜真卿的作品格外推崇,明确提出以颜体为宗。

大K

t夫

行B

»栋<<

随后,书法风格不断发展变化。宋、元至明代前中期,来自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滋养不断注入书

法艺术之中,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作为艺术的内涵,使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材料二】

“书为心画”,书法艺术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我们的情操。书法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更是书法家内在心灵

的真实写照,是其人品的外在表现。颜真卿宦海沉浮,翰墨一生,面对叛军以身殉国,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碑

帖,树立了书品和人品的双料典范,《颜氏家庙碑》就是他“书如其人”的典范作品之一。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撰文并书,此碑平易近人、平整规矩;刚劲严整、雄伟挺拔,为颜书中

最庄重者。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说:“观《颜氏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碑中“大、重、朴、

厚、严”的特点反映出颜真卿的忠义人格与严谨法度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方正庄严、齐整大度的书法审美观。

【材料三】

数字化背景下,键盘输入正在代替笔墨书写。书法艺术虽然面临一些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某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书法类内容创作者增长161%,播放量增长93%。经常浏览书法内容的用户中,18-40

岁的占72%。中青年是书法爱好者中的绝对主力。

在今天,如何运用多元手段,让书法艺术“活”起来呢?

央视的《中国书法大会》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通过再现书法家的人生轨迹、书

学经历、社会活动及其历史经典,将文物上的书法文字生动再现,这些或刚健厚重,或雅逸洒脱的汉字,便有了生

命力。有些展馆运用3R等数字化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使观众从“游于其外”变为“本乎其内”,

在游目骋怀间如临其境,沉醉其中。以创新数字融合为手段,可真正实现汉字书法艺术的数字化转型。

除了数字化手段,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法之美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依

托馆藏碑帖精品,推出抱枕、文件夹、帆布袋等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还有一些

年轻设计师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结合时代审美风尚,创新设计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服饰、摆件等。传统与潮流

的融汇,不仅让书法艺术绽放新光彩,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汉末时期汉字字体已基本发展齐备,并由字体书体的演变定型向艺术表现倾斜。(张冠李戴)

B.因为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书法艺术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因果颠倒)

C.《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碑帖中唯一能展现其书品人品,体现“书如其人”的作品。(以偏概全)

D.多样的文创产品传递着文化艺术之美,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能够感受书法的魅力。

解析:A.有误,材料一中说“至汉末,汉字字体已基本发展齐备”,但“由字体书体的演变定型向艺术表现倾

斜”是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事,选项说法错误;

B.有误,材料一中说“书法风格不断发展变化。宋、元至明代前中期,来自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

滋养不断注入书法艺术之中,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作为艺术的内涵,使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选项因果关系颠倒;

C.有误,材料二中是说《颜氏家庙碑》是“他‘书如其人’的典范作品之一”,而不是“唯一能展现其书品人

品,体现‘书如其人’的作品”;

D.正确。

【知识加油站】

比对分析句间逻辑关系,梳理表并列/总分/比较/解释/转折/选择/因果/递进/条件/目的/假设的标志性关联词:

1.并列关系: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

一方面……”等。

2.递进关系: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后面的比前面的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主要

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等

3.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

4.转折关系:“尽管……还是……”、"虽然……但是……”等。

5.假设关系: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

“与其……不如……”等。

6.条件关系:句子的前边提出条件,后边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只

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尽管……还……”等。

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8.取舍关系。句子中的一部分说出舍弃的一面,另一部分说出采取的一面。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宁

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三)任务三:历城一模

【材料一】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组

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

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新需求、新期盼,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信心斗志,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

精神力量。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要把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为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要适应

现代社会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充分运用新模式、新手段、新技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要综合运用各

级各类媒体,传播节日文化,用好“灯光秀”“快闪”等形式,营造浓厚节日气氛。

(节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

【材料二】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在古代,女子每逢七

夕,都会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妇女亦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谓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

成为了“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七夕节被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中华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华仪礼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让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长假”“小长假”,而是紧

紧围绕节日文化展开?加强节日仪式可作为探索方向之一,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才能逐渐

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

如何强化节日仪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对传统仪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

统以当代气息。在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入发现和挖掘生活化节日仪式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倡导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保留传统仪式,丰富节日民俗活动。另一方面,或可发展当代节日仪式,使节日文化深入人心。比如,举办

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日纪念活动或阅兵仪式等,这些重大节日纪念仪式充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应继续发

扬。我们还可借助现代媒介手段为增强节日仪式助威。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更符合今天年轻人心理特点的方式创建

有价值内涵、有可操作性、易于传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节日仪式,可作为的空间还很大。

(节选自《人民日报》

3.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题D选项有改编)

A.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七夕节正是因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加因果)

C.如今,更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的新媒体已经超越了传统节日仪式的电视晚会。(无中生有)

D.若节日仪式依附于节日内涵,具体仪式必然能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主次颠倒,过于绝对)

解析:B.有误,材料二提到“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七

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有误,材料三提到“我们还可借助现代媒介手段为增强节日仪式助威。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更符合今天年轻

人心理特点的方式创建有价值内涵、有可操作性、易于传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节日仪式,可作为的空间还很大”,

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四)任务四:高新一模

【材料一】:

2023年暑期是恢复旅游后的第一个暑假。延续上半年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双增长”的趋势,暑期旅游市场呈现

“供需两旺”的特征。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月至8月),

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景点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

万亿元。由此可见,202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7月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将其

作为“2023消费提振年”六大主题活动之一。商务部组织各地举办了多种消费促进活动,包括济南的“2023盛夏

泉城狂欢季”、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点活动,引爆暑期。

同时,北京、重庆、浙江、广西、湖北等多地均在暑期到来之际推出了暑期消费券。例如,武汉在8月11日

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

表1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

项目各地酒店预定量景区门票预定量热门城市机票预全国铁路累计发民航境内客运航

定量送旅客人次班班次

增长率140%35%40%4.76%6.31%

【材料二】:

这个夏天,一种名为“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悄然流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荔湾区散步”“小众胡同

骑行路线”“特色小博物馆打卡”“寻觅有格调的咖啡厅”……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城市漫步路线和方式五花八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或设计好漫步主题和路线出行,或随遇而行、随心而行地“瞎溜达”。他们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

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不同方面去解锁这座城市。

这种新的旅游方式为什么会悄然走红呢?

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体验感和参与感产生了更高需求,传统的旅游路线、固定安排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

的需求,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而城市漫步,追求

的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松弛感,以及慢节奏的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

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除了城市漫步,郊野露营、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蓬勃兴起,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业多样态、高

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材料三】:

暑期到来,很多学生选择了“课本游”,跟着课本去打卡,实地了解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名胜和历史典故。从兵

马俑到莫高窟,从长江源头到黄河沿途景区,这些课本上出现过的景点,都成为了暑期旅游线路上的热点。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滕王阁景区东门服务中心内,背诵《滕王阁序》的声音此起彼伏。

滕王阁景区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从2021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2023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

术)自助背诵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滕王

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

验。例如,四川剑门关景区除延续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的做法外,还创设了沉浸式场景,打造了崖壁灯光秀《剑

门长歌》,开启川北首例夜游经济项目,用新时代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千年雄关的精彩故事。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

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律含文意的•项是D

A.根据材料一内容及表1信息,空白处可填入“暑期旅游业即将迎来强劲复苏”。(混淆时态)

B.武汉发放的第一批2023年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的文旅消费。(扩大范

围)

C.游客消费理念的更新催生了需求的变化,为2023年暑期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主次颠倒)

D.崖壁灯光秀《剑门长歌》,是四川剑门关景区通过创设沉浸式场景,增加客流量的积极探索。

解析:A.有误,根据材料一内容及表1信息,空白处可填入“暑期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

B.有误,结合材料一“例如,武汉在8月"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

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C.有误,结合材料二”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体验感和参与感产生了更高需求,传统的旅游路线、固定安排的

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D.正确。

综合建模一【内容理解辨析推断选择题答题方法总结】

方法策略小结』内容理解辨析推断选择题答题策略;)

一审;①细读题干明指向(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

二找:②定位区间找选项(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材料和语句,

特别注意有的对应的不是一句)

三圈:圈画关键限制词,错误类型记心间

1表时态的标志词有:已经、曾、正、将要、目前;、尚未;过去;现在等/

2表范围的标志词有;都、总、只一单、仅仅、一律、之一、唯一等

会.表程度的标志词有::最、极、非常、十分、几乎等

R表频率的标志词有::常常、总是、仍然、屡次、再三等:

g啕展示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因为……所以」.…..使得……”、…"如果只要…就…..一,

「有才”等

6看见曾法词落着:三定、的确、有、没有、无非:、防止、禁止;切忌等。

-7.圈画指代词「例如:"之其";“此""这"它""那”'等;

3殳狷表格,需要圈画表头、数据;比率等关键信息。;

,四比:细对比,找异同

次孟连:注意勾连上下文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推断,终定选项

(五)任务五:历下二模(前文已给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久远而厚重的历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殷商到秦代的占文字阶段,甲骨文已具备了市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圣汉未,汉字字体已篁未发瓶弄客。:,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对颜真卿的作品格外推崇,明确提出以颜体为宗。

随后,书法风格不断发展变化……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作为艺术的内涵,使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得到极大

提升。:圈画中心句、起总领作用的段首句或起总括作用的段尾句。多用II为文本材

[材料]]料划分层次结构。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撰文并书,-此碑平易近人、.平整规矩一刚劲严整、-雄伟挺拔-为颜书中最庄重者。.

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说:“观《颜氏家庙施》,则庄重亭,见其承家之谨”。碑中“大、:重、朴、号严”的特点反

oI画撷真而向忠义人口豆严谨可度已融鬲二体,创直出三面正正词、齐嫁不支的I滋审美观。;,::O

/6:化背景下,键盘输入正在代替笔墨书写9书法艺术虽然面临一些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某平台O

遇屣衣,过去一年”号法类内容创作者增长161%,播放量增长93%,经常浏览书法内容的用户中,[8-40岁的占72%。

飞时越出去爱好者中的绝对i力。:...........................................................................

P'5.6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企确的T项是(B)

A.材料-按照总分结构介绍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思路清晰。

:?B.材料二画线句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颜氏家庙碑》历史悠久。

\/少料三中“绝对”一词强调中青年在书法爱好者中占比较大,用词准确

料一与材料三语言平实客观,材料二语言古朴雅致,各具特点。

解析:材料二中是说《颜氏家庙碑》是“他'书如其人’的典范作品之一”,而不是“唯一能展现其书品人品,

体现‘书如其人’的作品”。

(六)任务六:槐荫二模

【材料一】

“小说”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

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①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然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

据我看,是不大对的。

②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

所能供给的。哲学能教我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

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也就不知不觉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历史

往往缺乏文艺性;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

③由此,我们知道了,小说在书籍里另成一格,有它独立的、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玩”

的。

④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一部小说中,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

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文字以外,我们

该注意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大概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不好,要看作者的

态度如何。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当作一个社会问题提出,在乙作家手里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讲。前者给我们

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供我们消遣,所以不好。

⑤我们读一本小说,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

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学习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

【材料三】

如何读小说?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大”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小”的问题……好的读者一定会

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大局,一只眼盯局部。(节选自毕飞宇《小说课》)

【材料四】

①文学是审美的,细节是小说重要的美学构成,赋予小说动人心魄的魅力。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细。细小动作、

细微表情、细致的生活场景,为塑造具有真实性、个性化的人物服务。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

加生动性。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人物的临终表现都有精彩刻画。葛朗台离

世之前,给他做临终法事的神父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唇边亲吻,他却作出惊人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

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而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担心费油而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

这两个细节对葛朗台和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为吝啬鬼形象的点睛之笔,被人们永久铭记。

②细节操控小说的全局。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通过能刻画人物、影响结构的细节来支撑整篇小说的。是不

是将军家的狗,决定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如同变色龙一样不断变脸的细节,把他虚伪逢迎、

见风使舵的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人物的灵魂也是小说的灵魂,而这灵魂就活在细节里。

(节选自《光明日报》,韩春燕《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什么是小说。

B.材料二的论证思路如下:首先提出问题一一什么是小说;然后分析问题一一小说为什么在书籍里另成一格;最

后解决问题一一提出阅读小说的方法。

C.材料二第②段运用比喻论证,目的在于证明“小说不仅是供我们‘玩’的”这一观点。

D.材料四列举《儒林外史》和《变色龙》的例子,论证细节让小说具有真实感、生动性。

解析:B.有误,结合材料二首段“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然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

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是不大对的”可知,材料二开篇没有解释什么是小说,而是否定了“随

便一看”的读小说态度;进而引出了②③段关于“小说为什么在书籍里另成一格”的论述;④⑤段则论述了读小说

的方法,关注文字和内容主题,进而提升文学修养与学习处世的道理;

C.有误,材料二第②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而非比喻论证,把小说、哲学、历史三种类型作品进行对比,突出了“小

说在书籍里另成一格,有它独立的、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玩’的"观点。

D.有误,结合材料四首段可知,列举《儒林外史》和《欧也妮•葛朗台》的例子,论证细节让小说具有真实感、

生动性的观点;材料四第②段举出《变色龙》的例子,论证了“细节操控小说的全局”的观点。

【说明文、议论文重点基础知识强化梳理】

活动二当堂突破,为我所用

(-)2024北京

【材料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给使用汉字写作带来了便利,却对汉字书写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计算机输入只要求

辨识、选用汉字,而汉字书写还要求笔画正确、结构完整。近年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汉字书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

写好汉字。

【材料二】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

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住。有时候,人们拿起笔写字,虽然对某个字或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

是无法正确地写出来。这种现象在汉字书写中更为明显。o汉字系统中,很多形声字的字形相近,

如“朱”字与不同的偏旁组合,可以组合成“株”“珠”“铢”等。有些指事字仅是个别笔画的位置不同,如“本”

“末”,都是在“木”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添加的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

【材料三】

人类的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准确识记、正确书写汉字,需要将对汉字的短时记忆转化

为长时记忆。根据研究,初次学习之后,间隔性地重复学习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

数量的关系如表所示。

时间间隔和记忆保持数量的关系

时间间隔(小时)记忆保持数量(%)遗忘数量(%)

0.3358.241.81

144.255.8

8.835.864.2

2433.766.3

24X227.872.2

24X625.474.6

24X3121.178.9

根据记忆保持的规律,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能够提高汉字识记、书写的准确度。多写、多看都是复习汉

字的有效方法。但研究表明:手写汉字比注视汉字更有利于准确识记汉字;在汉字识记方面,手写笔记的学生往往

比用键盘打字的学生更具优势。

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C

A.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B.这是因为汉字的笔画简单

C.这与汉字特点有一定的关联

D.这可以规避汉字书写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句衔接和连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抓住这种现象:“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几

乎有了‘:很多人想问题或写字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要书写的字形出现在自己的头脑里,一闪而过,但又没有抓

住”可知,“几乎有了”的现象是指在书写汉字时,脑子里有一闪而过的印象,但又无法正确书写的现象,这是在

描述“几乎有了”的现象定义并强调在汉字书写中尤为明显。结合材料后半段“汉字系统中,很多形声字的字形相

近……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可知,说明要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才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几乎有了”的现象。画线处需要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几乎有了”的现象在汉字书写中尤为

明显,结合后半段材料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是此现象的原因。

(二)2024天桥二模

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迎来了网友们的强势围观后,九年级同学举办“文物归乡路”资料搜集分享活动。

【材料一】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

①《逃出大英博物馆》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

故事。

②虽然剧情不长,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却掀起网络执议,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还惊奇于一个柜子(屋

子)可以住两个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从未善待瑰宝,很多文物在陈展时随意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

往来游客触摸。为什么小玉壶向记者郑重强调自己是“盏”?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国,鲜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

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于管理混乱,这些艺术瑰宝并不能

发挥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临被偷盗、被损毁、被挂上电商平台的命运。

③再放眼全世界,在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据统计,仅1840年鸦片

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离乡的瑰宝,在颠沛流

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选自《北京日报》)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情况统计

不同时期的文物不同类型的文物

时期数量(单位:件)类型数量(单位:件)

史前时代2460货币21688

新石器时代256容器12995

商周时期2336雕塑3112

秦汉时期2513绘画2447

魏晋南北朝307服装1534

唐五代时期3939珠宝932

宋元时期6156武器550

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