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张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下了众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元任在学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天资聪颖、工作勤奋固然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极为深厚的知识背景。

赵元任从幼年起就诵习四书五经,对许多中国古代典籍都烂熟于心,对中国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这一点看他在著作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足以证明了。赵元任的六世祖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朴学大师,这位大师对赵元任有很大影响。清代朴学家们提倡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轻主观而重客观,轻演绎而重归纳。赵先生的名言“没有准备好‘例如’,别先发议论”,可以说就来源于注重事实,重视归纳的经学传统。另外,他的一些学术成就也直接得益于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研究成果。如赵元任制定的《方音调查表格》,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音韵学知识。

赵元任是融会中西文化的典范。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用来弥补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赵先生与罗常培、李方桂两位先生历时四五年把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翻译过来,这对濒临危机的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再例如汉语语法学方面,中国传统语文学一直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语法学体系,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虽然奠定和创立了中国汉语语法学,但这两部著作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赵元任第一个使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虽然借鉴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但并没有拘泥于这一派的做法,他以汉语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重视汉语的语言事实,发现了不少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现象。所以赵元任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时,不仅从形式入手,还结合语义进行分析,这就弥补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多重视形式而轻意义的不足。

在赵元任身上,还体现出横跨文理、精通音乐的特色,这使他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赵元任在上大学时专修数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攻读的是哲学,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物理,对声学方面特别感兴趣。良好的数理修养着实为赵先生从事语音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利器,他在语言学的研究上,利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语音的物理基础,用生物学的知识解释语音的生理机制,用渐变音高管、浪纹计等仪器来分析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的性质。这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语音研究趋于科学化、精确化,避免了清代朴学家们在语音分析上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弊端。

更为重要的是,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使赵先生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自然科学的理论营养,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一些语言问题或现象有深入的剖析。如他在《说清浊》中阐述清浊这对概念时,就吸收了丹麦原子物理学玻尔的对补原则。

赵元任是个多才多能的学者,他在音乐方面的精湛造诣为他精确的听音、辨音和声调、语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帮助。关于赵元任的听音记音的本领,胡适和罗常培都曾有过赞叹。这种高超的辨音能力和他熟通音理是分不开的。另外,赵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成就也直接得益于他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如他创制的“五度标音法”,为记录和描写各种声调提供了实用简便的方法,已经被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广泛使用。而这套五度标音法的得来,就是动用了赵先生在音乐方面的才能。赵先生曾经周七弦琴作实验,得出九种汉语方言的声调曲线。作出声调曲线后,再用画格子临贴的方法,照样改画在一般的五线谱上,这就是五度标音法的雏形。

赵元任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而他这样的成就正是来源于他渊厚广博的知识背景,他尽量地多去吸取周围各科各派的学术精华,从而使他的许多成就都居于学术界的前沿。这应当是我们后学者所最要学习的地方。(摘编自张璐《浅谈赵元任的学术思想背景》)【相关连接】①赵元任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反响热烈,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赵元任在翻译中无不渗透着他对音乐的态度和看法,他甚至还运用如“依声调作曲”等音乐技巧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不可译”问题。(节选自胡泽红《音乐与翻译的愉快联姻》)②他的《国语入门》和在此基础上扩充并出版的《中国话的文法》“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都奠定了国内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的基础”,其后丁声树、吕叔湘等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曾被赞为国内“最好的一本语法书”,在整个体系上都受到了《国语入门》的影响。(节选自胡明扬《赵元任小传》)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赵元任积极引进西方有关汉学的研究成果,与罗常培、李方桂两位先生共同翻译了《中国音韵学研究》,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B.赵元任在《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创立了结构主义的汉语语法体系。C.赵元任能及时汲取自然科学的理论营养,对语言学进行研究。为了弄清语音的清浊,就利用原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对补原则进行试验。D.《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曾被赞为国内“最好的一本语法书”,这部语法书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都受到了《国语入门》的影响。E.赵元任在学术研究上既博又专,广博的知识为他学术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成就了他“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的美誉。4.中国传统文化对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有怎样的影响?5.赵元任的求学、工作经历,体现出横跨文理的特点,这使他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3.AE4.①他在著作里能信手拈来引经据典.②朴学大师赵翼对他形成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很大影响.③制定《方音调查表格》时,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音韵学知识.5.①专修数学,为以后研究提供了严密的思维品质.②学习哲学,为以后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③教授物理,为以后研究提供了实证方法,避免主观臆断的弊端.④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使他形成了新型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努力建立渊厚广博的知识背景,尽量多地吸取各科各派的学术精华,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开拓新思路创设新方法。3.试题分析:B项,“在《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的基础上”依据不足;C项,不是试验,而是“阐述清浊这对概念”;D项,并非在理论、方法和体系三个方面都受到影响,原文只是“在整个体系上”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局部筛选的题目,抓住题干中“中国传统文化”,找到对应的区位在文章的开头,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运用的角度进行概括。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传统文化对传主的影响”,通过题干看是一道局部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文章的开头,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运用的角度进行概括。5.试题分析: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此题从“专修数学”“学习哲学”“教授物理”“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等方面作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薯飘香金意峰那是一个荒年。百亩良田颗粒无收,蛇鼠虫豸四散逃逸,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连平时最关心的游行批斗活动也偃旗息鼓了。县里别村的农民兄弟雪中送炭,运来了满满几卡车红薯。我和大哥把一筐红薯抬回家时,三弟的眼睛都放出光来了。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那年大哥十四岁,我十岁,三弟八岁。我们边吃边比赛放屁。看谁放的屁响。浓酽的“红薯屁”在屋子里飘荡时,我们忍不住接二连三地打出几个幸福的饱嗝。但是有一天爹把我们叫到柴房,手一指。我们傻眼了。筐里的五十斤红薯少了四分之一。可以预见的是,照这样的速度,接下去少的将不是四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爹阴沉着脸咳嗽一声,说:“几个根,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咱得悠着点。”我们家有三个根。大哥叫木根,我叫水根,三弟叫土根。三个根咬着嘴皮子,不吭声。红薯快吃完的那几天,爹和娘离开了家,据说去江苏老舅家借粮。他俩一走,三个根就放了羊。我们手里攥着弹弓,在屋前屋后转来转去,开始惦记天上的鸟。很快我们在隔壁杜家院子里的槐树上发现了一只竹筐。这只竹筐像一只硕大的鸟笼一样挂在一根粗大的枝丫上。杜家的成分一直很可疑,听说是富农,因此尽管还未等到挨斗,这家人平时已像惊弓之鸟,很少抛头露面。此刻,看到杜家门扉紧闭,三个根轻巧地翻过了矮墙。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回去,快,别让三朵花看见。”三朵花就是杜家的三个丫头:梅花、兰花、菊花。三朵花长得虽细瘦,但每一个都伶牙俐齿,三个根不是她们的对手。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大哥说:“还有好多呢,不敢再拿了,那可是人家的口粮啊。”“这是不是偷?”我问。“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饿肚子。”大哥说。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挂在杜家槐树上的竹筐。奇怪的是我们下手的机会竟然很多。杜家的油漆大门吱嘎一关,我们立刻兴奋得像三只花果山上的小猴。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杜老六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在偷他家的红薯。”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窥视杜老六一家的日常生活。马上我们发现他们在院子里走动、说话、看书、扫地、晒被子……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尽管杜老六总是客气地笑笑,我们仍然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的闲人不多,我们就会心虚地喊他一声:六叔。时光飞逝。大哥后来做了村里的村主任。三弟去西北大学读书。我也在度过了三年军营生活之后,光荣复员了。记得我回村第一个闪过的念头竟然是去看看杜家的那棵老槐树。或许是因为老槐树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回村那天,大哥已到村委会上班去了。杜老六发现了我,汗涔涔的脸上笑吟吟的。“你是季家的水根吧,几年不见,长壮实啦。”我说:“六叔,你的身体也不错,跟从前一样结实。”杜老六笑了,“老了,终归是老了点,梅花兰花菊花都嫁人了,还能不老?”我开始用眼睛瞄那棵槐树。槐树上还挂着那只竹筐,像当年那样轻轻地晃荡。我有点激动。“六叔,我有点难为情地说,小时候我们三兄弟实在太不懂事了,三天两头偷您挂在树上的红薯……”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无暇顾及游行批斗活动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文中多次写到杜老六的笑容,表明他是一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又是一个懂得设防善于保护自己的精明人。C.“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急于向他们表达的心理。D.小说以红薯为中心叙述了发生在两个普通人家之间的一个故事,平凡而又温馨感人,蕴含着作者对特殊年代中所存在的人性真善美的讴歌。8.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9.小说以杜老六的话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B

8.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小说中兄弟吃薯、偷红薯,杜老六添红薯、揭真相,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亲切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可信;②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以“我们三兄弟偷红薯”为明线,以“杜老六添红薯”为暗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主题更为突出。③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了偷红薯等情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9.①结构上,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表现了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的自尊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③主题表达上,表现了人们在特殊年代里依然保有的那份美好感情,蕴含作者对人情美的讴歌,突出了作品的主旨。【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B项,杜老六每天偷偷往筐里添红薯,不敢明送,可能有怕沾惹是非的想法,但主要还是怕扫了别人的面子,表现的是他能替人着想的性格特点。可见,选项中“懂得设防善于保护自己的精明人”的分析不正确,故B错误。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答题方法:判断艺术技巧+阐释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从叙事技巧、情节结构技巧、写人手法、语言艺术四个方面判断艺术技巧,对句子的赏析要从描写角度切入,然后是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接着就是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去分析技巧是怎么运用的,最后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四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本题问的是“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叙事技巧上,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挂在杜家槐树上的竹筐”、“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杜老六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在偷他家的红薯’”、“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小说中兄弟吃薯、偷红薯,杜老六添红薯、揭真相,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情节结构技巧上,本文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尽管杜老六总是客气地笑笑,我们仍然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的闲人不多,我们就会心虚地喊他一声:六叔”“我们三兄弟偷红薯”是明线;“奇怪的是我们下手的机会竟然很多。杜家的油漆大门吱嘎一关,我们立刻兴奋得像三只花果山上的小猴”、“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三兄弟偷红薯非常容易,机会多,而且红薯数量一直没减少,偷了还有,其实是杜老六在暗中添红薯,而且以这种方式帮助三兄弟度过难关。“杜老六添红薯”是暗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使故事更集中、人物更突出,暗线能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揭示、深化主题。在记叙顺序上,本文采用了顺叙的写法。“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窥视杜老六一家的日常生活。……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时光飞逝……”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了偷红薯等情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语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以杜老六的话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然后应该到文中圈出杜老六说的话,分析这些话之间的联系,然后从内容、结构、形象、主旨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用。情节结构上,照应前文,“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杜老六的话以及他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了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的自尊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表达上,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无暇顾及游行批斗活动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小说以红薯为中心叙述了发生在两个普通人家之间的一个故事,平凡而又温馨感人,蕴含着作者对特殊年代中所存在的人性真善美的讴歌。“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急于向他们表达的心理。听完杜老六的话“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是为杜老六的善良体贴而感动,突出了作品的主旨。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母语文化及其他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词“NBA”“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洋泾浜(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300—400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26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法语日”,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1.对“汉字及母语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是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体。B.英汉文字混杂,实际上是轻视民族文化和自信力缺失的表现。C.中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D.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用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式将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母语文化中。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对计算机输入法的研究开掘,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B.无论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已受到严重威胁。C.有人认为汉字难学是因为汉字不仅要表情达意、承载信息,还要注意书写艺术。D.眼下,社会对汉语轻视与麻木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传承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造成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界主要大国都在颁布法令维护本国语言。我国电视节目中如“NBA”“GDP”“WTO”等外语和缩略词将告别央视,这是广电总局坚决维护汉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具体表现。B.目前,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是汉字。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联合国常用的6种文字中,汉字表意最简洁。C.文字之争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我们既要敢于吸纳更多的外来语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D.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因此,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参考答案:1.C2.B3.D1.试题分析:“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理解错误,应是流传历史最久的文字。故选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A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的问题。C.偷换概念。“汉字在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这并非是汉字难学的原因。D.否定变肯定。“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错误,原文第三段“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D强加因果。“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是因为“英汉文字混杂”。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祖志弘,洪武间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视宣、大边防,劾去镇守中官不检者。又尝劾万贵妃兄弟及中官梁芳、僧继晓,系诏狱。得释,屡迁都给事中。弘治元年,王恕为吏部,擢寿大理丞。刘吉憾恕,讽御史劾寿不习刑名,冀以罪恕。竟调寿南京光禄少卿,就转鸿胪卿。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火筛①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孝宗嘉之,加录一等。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日:“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十六年以右副都御史掌南院。正德初,刘瑾矫诏逮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寿抗章论救。谨怒,令致仕。寻坐延绥仓储亏损,罚米二千三百石、布千五百匹。贫不能偿,上章自诉。瑾廉知寿贫,特免之。中官廖堂镇陕西贪暴,杨一清以寿刚果,九年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氈幄百六十间,贏金数万,将遗权幸。寿檄所司留备振,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寿四疏乞休,不得。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逾年,乞骸骨,就进刑部尚书,致仕。寿为给事中,言时政无隐,独不喜劾人,曰:“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嘉靖改元,诏进一品阶,遣有司存问,时年八十有三。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节选自《明史·陈寿传》)[注]①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B.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C.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D.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意为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明清科举考试乡试录取者为举人,会试录取者为贡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B.刑名:战国时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代指刑法。C.乞休:自请辞去官职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丐闲”“乞骸骨”等。官府强制官员退休称为“勒休”。D.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改元”是封建王朝的大事,年号一经确定,在同一皇帝在位期间便不可更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寿幼时就表现出高洁的品行。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仍然拾金不昧,执意等候很长时间,最终将财物还给了失主。B.陈寿治军有谋略。敌寇大举进犯时,他先按兵不动,后巧设疑阵,获得大捷;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到边塞附近放牧,节省了大量军费。C.陈寿为人刚正。戴铣、薄彦徽等人被皇帝下旨逮捕时,陈寿直接上奏章解救;中官廖堂贪婪残暴,陈寿不畏权势,告诫廖堂不要借向朝廷进贡名义征收财物。D.陈寿为官清廉。虽做官多年,但陈寿却无华屋。陈寿死后,他的家人也因贫无力将其归葬故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视宣、大边防,劾去镇守中官不检者。(2)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参考答案:10.B

11.D

12.C

13.(1)巡视宣、大边防,弹劾驱赶行为不端镇守宦官。(2)廖堂的爪牙数十人分散在各府县盘剥百姓,陈寿命令逮捕他们,这些人全部逃回,气焰更加受到阻遏。【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结合语境可知,这段话是说“火筛多次进犯边疆,前任镇巡官全部获罪离职。陈寿到任后,聚集器械和粮饷,广泛派遣间谍,分别布置人马为十路,让他们互相策应救援,军威开始振奋”,圈出句子中名词、代词,如“火筛”“边”“前镇巡官”“寿”“士马”“军势”等,然后根据语法、句意、句式等进行排除。A项,“蒐军实”和“广间谍”都是动宾结构,结构一致,且都是陈寿到任后的举措,中间应断开,排除A项;CD两项,“火筛”是主语,“盗”意思是“进犯”“侵犯”,是谓语,“边”即“边境”,是宾语,至此,句子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边”后断开,排除CD两项。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年号一经确定,在同一皇帝在位期间便不可更改”错误,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或要事,一般要更改年号,且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所以“不可更改”一说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戴铣、薄彦徽等人被皇帝下旨逮捕时”错误,文章第四段说的是“刘瑾矫诏逮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意思是刘瑾假传圣旨逮捕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人,并非皇帝下旨。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视”,巡视;“劾”,弹劾;“去”,驱赶;“镇守中官不检者”,定语后置句,应为行为不端的镇守宦官,“中官”,宦官。第二句中,“散”,分散;“渔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可以译为“盘剥(百姓)”;“之”,代词,代指前面的爪牙;“皆逃归”前省略主语“爪牙”;“气”,气焰;“益”,更加;“沮”,同“阻”,(被)阻遏,动词本身包含被动。【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陈寿,字本仁,他的祖先是新淦人。祖父陈志弘,洪武年间代替兄长戍守辽东,于是加、入宁远卫军籍。陈寿年少时十分贫困,拾到别人丢失的钱,坐等到半夜,归还失主。跟从同乡人贺钦学习,考中成化八年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一职。巡视宣、大边防,弹劾驱赶行为不端的镇守宦官。又曾因弹劾万贵妃的兄弟以及宦官梁芳、僧人继晓,被关入钦犯监狱。得到释放,积功升迁任都给事中。弘治元年,王恕掌管吏部,提升陈寿为大理丞。刘吉恨王恕,暗示御史弹劾陈寿不熟悉刑律,希望以此归罪王恕。陈寿最终被调任南京光禄少卿,就地转任鸿胪卿。十三年冬,陈寿凭借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做延绥巡抚。火筛多次进犯边疆,前任镇巡官全部获罪离职。陈寿到任后,聚集器械和粮饷,广泛派遣间谍,分别布置人马为十路,让他们互相策应救援,军威开始振奋。第二年敌寇各部大举进犯,先派一百多骑兵前来引诱。诸将请求攻击,陈寿不同意。他亲自出帐外,带领数十个骑兵,在胡床上指挥饮食。敌寇望见,对此感到疑惑,便引兵退去。官军诸路袭击敌人,斩首俘虏很多敌人。朝廷正派遣苗逵等大军到来,而陈寿已上奏捷报。孝宗嘉奖他,加俸禄一等。苗逵想乘胜捣毁敌寇巢穴。在延绥驻扎了很久,三万匹战马每天消费的草料无法计算。陈寿请求出去到边塞附近放牧,靠近水草,众人面露难色。陈寿便上马先行,众人都跟随他,节省军费数十万。当战斗胜利时,有人劝他写上子弟的名籍,陈寿说:“我的子弟连射箭和用矛都不懂,怎能和浴血奋战的将士共同受赏呢!”最终也不答应。十六年,陈寿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掌管南院。正德年间,刘瑾假传圣旨逮捕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人,陈寿直接上奏章解救。刘瑾大怒,令他辞去官职。不久因延绥仓储亏损获罪,被罚米二千三百石、布一千五百匹。陈寿家贫不能抵偿,上书皇帝陈述自己的情况。刘瑾察知陈寿贫困,特许免罚。宦官廖堂镇守陕西,贪婪残暴,杨一清认为陈寿刚毅果断,九年正月,起用他巡抚陕西。廖堂当初奉诏制造毛氈帐篷一百六十间,赢余白银数万两,打算送给权贵幸臣,陈寿传檄主管部门留作赈贷之用,又告诫廖堂不要借向朝廷进贡名义征收财物。廖堂发怒,打算排挤他。陈寿四次上书请求退休,没得到允许。廖堂的爪牙数十人分散在各府县盘剥百姓,陈寿命令逮捕他们,这些人全部逃回,气焰更加受到阻遏。这年秋天,陈寿被任命为南京兵部侍郎,陕西百姓哭喊着簇拥在他的车子周围,很长时间不能起行。过了一年,请求退休,就地进升刑部尚书,退休。陈寿任给事中时,谈论时政直言不讳,唯独不喜欢弹劾别人。他说:“我父亲告诫我不要做刑部官吏,因为刑部官吏容易冤枉人。谏官冤枉人更加厉害,我不敢随便说话。”嘉靖元年,诏令陈寿进一品官阶,派遣主管官吏慰问,时年八十三岁。陈寿为官廉洁,做官四十年,竟无家可归。寓居南京时,他的居所不能遮蔽风雨。陈寿去世后,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他收敛尸身。又过了几年,亲朋故旧资助,才得以归葬新淦。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选自《鸿门宴》)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11.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B.公为我献之//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籍吏民

B.秦地可尽王矣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13.选出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为之奈何

D.客何为者1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参考答案:10.C

11.C

12.C

13.C

14.①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和留侯张良交好。②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马上就要被他俘虏了!【10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题中C项,“不义”意为不合道义,与今义相同;A项,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泛指男女之间的结合,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户成亲,形成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B项,非常,古义,意外的事情;今义,副词,表程度;D项,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河北省。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C项,两个“因”均为副词,趁机。A项,①句中的“于”为介词,意为比;②句中的“于”也是介词,意为在。B项,①句中的“之”为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②句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D项,①句中的“为”是介词,替;②句中的“为”是句末语气词,呢。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此题ABD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A项,登记;B项,称王,D项,使眼色,只有C是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题中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没有特殊句式,故选C。【14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重点注意,(1)判断句,素:向来;善:和……交好;(2)不:通“否”,不然;若:你们;属:这些人;且:将要;为所虏:被动句,被俘虏。【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参考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无法刺杀沛公。6.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7题8分)轨,字士则,周雍州牧、酂国公恭之子也。隋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后去官归于家。义兵起,轨聚众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高祖见之,大悦,降席①握手,语及平生,赐良马十匹,使掠地渭南。轨先下永丰仓,收兵得五千人。从平京城,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②贼五万余人掠宜春,轨讨之。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令之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闻鼓,士卒争先赴敌,贼射之,不能止,因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虏男女二万口。武德元年,授太子詹事。会赤排羌作乱,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同寇汉中。拜轨秦州总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进封酂国公。三年,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许以便宜从事。属党项③寇松州,诏轨援之,又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轨连势。时党项引吐谷浑④之众,其锋甚锐。轨师未至,善合先期至钳川,遇贼力战,走之。轨复军于临洮,进击左封,破其部众。寻令率所部兵从太宗讨王世充于洛阳。四年,还益州。时蜀土⑤寇往往聚结,悉讨平之。轨每临戎对寇,或经旬月,身不解甲。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每日吏士多被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重足股栗。轨初入蜀,将其甥以为心腹,尝夜出,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每诫家僮不得出外。尝遣奴就官厨取浆而悔之,谓奴曰:“我诚使汝,要当斩汝头以明法耳!”遣其部将收奴斩之。其奴称冤,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后征入朝,赐坐御榻,轨容仪不肃,又坐而对诏,高祖大怒,诏下狱。俄而释之,还镇益州。贞观元年,征授右卫大将军。二年,出为洛州都督。洛阳因隋末丧乱,人多浮伪。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由是人吏慑惮,风化整肃。四年,卒官,赠并州都督。(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注]①降席:让出座席的西边。②稽胡:稽胡(jīhú),古族名,“匈奴”的别种,又称“山胡”。③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④吐谷浑(汉语拼音:tǔyùhún)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⑤蜀土:四川。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

殿:冲锋,进攻B.许以便宜从事

便宜:见机行事C.见者莫不重足股栗

栗:颤栗,颤抖D.人多浮伪

浮伪:虚伪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窦轨军纪甚严的一项是①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

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③或经旬月,身不解甲

④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⑤每诫家僮不得出外

⑥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朝大业年中,窦轨辞官归家,后来各地义兵纷起反隋,窦轨也聚集了一千余人,后来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得到唐高祖的礼遇,并得到高祖赐予的宝马。B.当赤排羌作乱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窦轨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窦轨与叛贼连续作战大获全胜,剩下的叛贼全都投降了。因此窦轨被晋封为酂国公。C.正当党项族侵犯松州时,窦轨应诏与扶州刺史蒋善合联手救援松州,蒋善合先到达钳川,奋力杀敌,打败了党项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吐谷浑大军。D.窦轨军纪甚严,就连成为自己心腹的外甥夜出未及时回营,也按军法处死;在处死家奴时候,监刑人员因犹豫不定也被窦轨处死以示法令严明。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4分)译文:

(2)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4分)译文:

参考答案:4.A(殿:军队行进时处在最后,殿后)5.B(②作战勇敢③谨慎)6.B(“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错,钟俱仇是被讨伐对象)7.(1)(窦轨)行军到黄钦山,与稽胡叛兵相遇,稽胡兵登高放火,窦轨军(朝廷军队)稍稍后退。(“行次”“却”各1分,句意2分)(2)窦轨全都让致力于农业生产(农事),分别命令管辖郡县那些游手好闲、懈怠懒惰的人都予以查处。(“务农”“按”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窦轨,字士则,北周雍州牧、酂国公窦恭的儿子。隋朝大业年中,窦轨当上资阳郡东曹掾,后辞官回家。(隋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窦轨招募千余人,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李渊。李渊见窦轨前来归附,非常高兴,让出座位的西边,拉住窦轨的手,谈起生活经历,赐给十匹良马,并令其率兵进攻渭河以南。窦轨先攻克永丰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得兵五千人。随李渊攻取长安,因功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咨议参军。稽胡兵五万余人侵扰宜君(今陕西宜君西南玉华),窦轨奉命讨伐。行军到黄钦山(今陕西铜川西北),与稽胡叛兵相遇,稽胡兵登高放火,窦轨军(朝廷军队)稍稍后退。窦轨立斩畏缩部将十四人,提拔队中小校代替。窦轨亲率数百骑在阵后督战,随即下令:“闻鼓声有不进攻的,在后面我就杀了他。”听到战鼓擂响后,唐军将士争先恐后地冲入敌阵,稽胡兵射箭也不能阻挡住进攻,于是大败稽胡兵,杀掉贼兵一千多个,俘虏了2万名男女。武德元年,李渊授予窦轨太子詹事。恰逢赤排羌作乱,并与薛举叛将钟俱仇一同攻打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唐朝拜窦轨为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总管,窦轨指挥唐军连战皆胜,剩下的叛贼都投降了。窦轨因功进封酂国公。武德三年,窦轨迁益州(今四川成都)道行台左仆射,皇帝允许他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相机从事,不必请示。等到党项族进犯松州,朝廷下诏命令窦轨支援松州,又命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窦轨联合作战。当时党项率领吐谷浑的队伍,队伍很是勇猛。窦轨军队没到,蒋善合已提前到了钳川,遇上敌兵奋力作战,打败了敌军。窦轨又在临洮驻军,进攻左封县,打败了左封敌兵。不久领命所率部队跟随李世民到洛阳讨伐王世充。武德四年,回到益州。赶上四川贼寇常常聚集,窦轨全都讨伐平定了。窦轨每次面临对敌作战,有时经历一个月,身上铠甲也不解掉。他的部下无论是贵是贱是少是长,不遵从命令就立刻斩首。每天官员士兵很多都被鞭打,满庭院流血,看见的没有不脚沉走不动道、大腿战栗。窦轨刚进入四川,将他的外甥当作心腹,曾经在夜里外出,叫他也没能按时到来,大怒处死了他的外甥。常告诫家僮不要外出。曾派遣家奴到官厨取浆水却又后悔了,对家奴说:“我确实派你前去,也要应该砍掉你的头来使法令严明啊。”派他的部将收押家奴并将他斩首。那个家奴喊冤,监刑的人犹豫不决,窦轨大怒,将二人全都杀掉了。后来窦轨应征入朝,唐高祖赐御榻让窦轨坐,结果窦轨因容表不整,又坐着和高祖对话,唐高祖大怒,下诏将窦轨拿下送入监狱。不久便将他释放,并继续镇守益州。贞观元年,征召授予窦轨右卫大将军一职。贞观二年,窦轨出任洛州(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都督。洛阳因隋末战乱,人们多虚伪。窦轨到任后,将游手好闲的人全部治罪,从此百姓官吏都很惧怕,风俗整顿严肃起来。贞观四年,窦轨死于任上,朝廷追赠他为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都督。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一个同学根据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答题思路画的思维导图,请将其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为先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概括大意;然后标注重点,如关键句和关键词;接着阅读题干,看清要求,比对选项与原文:最后判定设误类型、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这是一幅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答题思路画的思维导图。读图:整个图分为两个部分,最上面椭圆里的内容表示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下半部分有关思路的分析又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各有三个小步骤组成。第一步包括“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概括大意”这三个环节,第二步包括“标注重点”这个环节,标注的重点是“关键句、关键词”,第三步包括“阅读题干,看清要求,比对选项与原文”这三个环节,第四步包括“判定设误类型、排除干扰项”,最后一步是“确定答案”。回答本题时,明确主语为“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所有文字都要包含在答案里。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中新网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在解决扩大内需方面,还将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尹成基说,这些方面包括:一是新医改当中关于全面推进城镇居民的医保,要全面覆盖城镇居民。二是医出疗保险的报销比例要相应提高。三是启动新农保试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增加相应的投入,试点要覆盖全国10%的县市,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情。四是研究制定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方案,保证能够启动、实施。参考答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提高报销比例、启动新农保试点和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能力。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或者写新闻导语,审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答题任务。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先概括本段文字的层意或句意。本文段一共有5个句子,第一个句子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第二个句子主要内容是推进城镇居民的医保,第三个句子主要内容是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要提高,第四个句子主要内容是将启动新农保试点,第五个句子主要内容是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结好句意,不难发现,第一个句子是总括内容,第二三四五个句子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新闻发布会的具体内容。再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70个字”,删去修饰成分,保留主要信息即可。可以这样表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采取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提高报销比例、启动新农保试点和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也可以这样表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将采取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提高报销比例、启动新农保试点和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有效措施。【点睛】本题是新闻压缩,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需要我们三个方面的能力:理解材料、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首先分层并概括层意(分层很重要),再归纳整合,去掉举例子的内容,有修辞的要还原。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球迷在比赛现场身着黑衣、头戴面具,撕毁了他们用了四天时间亲手绘制、写着“宁战死,不苟活”的口号,表达了他们对球员比赛表现失常的不满.B.中央电视台主办“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新闻发布会”,于伦敦时间10月21日如期举行.据了解,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C.“十一黄金周”,山东、云南、海南等地的旅游宰客现象在媒体上频频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的旅游管理还存有一定漏洞,宣称“节后调查处理”的监管部门也早该醒醒了.D.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参考答案:C【考点】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解答】A.成分残缺,“撕毁”缺少中心宾语,应在“口号”后加上“的条幅”;B.结构混乱,首句作的是“举行”的主语,所以应在“中央电视台主办”后加“的”;C.正确;D.搭配不当,“提升”不能与“办学条件”相搭配,将尾句改为“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提升了教育质量”;故选:C.10.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5分)从央视科教频道低调开播到收视飘红,再到挺进央视一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年夏天在中国中小学生、青年人中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连以前很少看娱乐、竞猜、选秀节目的父母们也对这档节目“痴迷”颇深,和电视上的小选手一起挑战每一个汉字书写的乐趣。由于汉字本身特有的复杂结构,每一个汉字都拼写正确并不容易。加之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通过输入法“选字”成了人们写作、交流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少在纸上书写大量汉字,催生了很多人“提笔忘字”的现象。不同于充满着争议价值观和为博眼球而炒作的相亲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追求的并不是收视率,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直言:“我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多方言国家,汉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一年一度的汉字狂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汉字本身。”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央视“听写大会”掀起汉字书写热(3分)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上面关于“君子”的名言发人深省,你心目中的君子又是怎样一番模样呢?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