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双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俸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参考答案: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B解析: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门槛很高,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并非说明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订,与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无关,A、C两项均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2.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参考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先进,却没有向现代机器生产转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政府政策的影响等,但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是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3.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法律效力”,成为帝国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A.逐步由发展走向衰落B.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C.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D.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创制法律具有随意性,体现了当时罗马帝国君主专制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现象并不代表罗马法的衰落,排除。C项,此时习惯法已被成文法所取代,排除。D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垄断法律解释的权力已被打破,排除。4.读表2,表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表2、1945—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时间(年)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1945245.679310.8%1960178210.384.6%196812133136.6%1971102.167815.1%A.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 B.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的过程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D.美元逐步丧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参考答案:考点:N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A

解析:1945年—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与对外流动负债的比率由310.8%下降到15.1%,折射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A项正确;图表数据不能体现最大债权国和债务国的信息,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不能说明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今天美元仍占据领导地位,D项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5.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参考答案:B6.井田外的田地被大量开发,对生产关系的重大影响是A.巩固了井田制度 B.出现追逐利益的局面 C.奖励农耕政策的出台 D.促进自耕农的产生参考答案:D7.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参考答案:A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A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各阶级派别应对民族危机的方式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8.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州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参考答案:C殖民扩张。从表中数据来看,非洲人口数量在两百多年里一直处于徘徊状态,没有什么增长,而亚洲和欧洲人口均有大幅增长。作者通过对比三大洲人口变化,意在说明导致非洲人口停滞的根源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9.1946年3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在一次谈话中严历遣责当时某西方领导人,认为这位领导人的行为非常像希特勒,“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这位“领导人”是A.戴高乐B.杜鲁门C.马歇尔D.丘吉尔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1946年3月……当时某西方领导人”“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斯大林予以谴责,故D项正确。戴高乐组织“自由法国运动”是在二战期间,其目的是反抗法西斯统治,故A项错误。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咨文在1947年,故B项错误。马歇尔在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故C项排除。10.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

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

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参考答案:C11.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这段铭文反映出A.井田制的盛行

B.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C.西周社会商品经济的水平高

D.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参考答案:B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从材料“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出现了土地的交换和买卖的情况,反映了分封制开始出现解体的征兆。故选B。12.14—15世纪,促进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因素有(

)①逐步产生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③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

④教会文化垄断被打破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13.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参考答案:知识考点:新思想的萌发试题分析:因为英国保留了世袭君主,所以根据题干中“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可知其描述的是美国共和制度,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抵抗西方侵略,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故C项错误;题干中“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说明魏源对美国共和制持肯定的态度,说明其传统的夷夏观念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D14.14世纪中叶,意大利一本小册子这样描写:“据来往于这条大道的商人们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塔那(俄罗斯顿河河口)到中国的路上行走,是绝对安全的。”这里描写的“安全”时期最可能是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参考答案:C15.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进程中,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国家分裂阻碍了政治的民主化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政治改革的诉求C.对外战争影响了国内民主的进程

D.皇权和贵族结盟掌握国家政权参考答案:D16.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参考答案:C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小麦价格波动应与英国工业革命的需求有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伴随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可知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殖民地数大量增加而非减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商品输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7.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A.私人市场自由

B.自然经济解体

C.法律观念浓厚

D.商品经济繁荣参考答案: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D

解析:材料反映了作者主张废除历代沿用而明代尤盛的“榷盐”制度,只要申之官府获准,私人便可“自煮”、“自卖”,经营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反映了明代中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解读。18.《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参考答案:B略19.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晚唐到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的增加,为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A项与此相悖,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可排除。20.“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D.早期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参考答案:D21.下列社会思潮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搭配错误的是:

A.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B.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C.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D.启蒙运动——肯定教权,否定王权参考答案:D2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参考答案:B23.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欢迎的。……外国投资的容纳量是非常广大的。”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时,却删除了这段话。对此,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A.中国对外政策已从开放转向保守

B.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体现C.美国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的政策

D.抗美援朝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参考答案:B24.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国内战争为表现形式、同时肩负着反侵略斗争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B25.《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参考答案:B26.在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考察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

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许多粉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

参考答案:C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宋代”;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故本题应选C项。27.秦隋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最重要的共同举措是(

)A.完成了国家统一B.创建了中央官制

C.修建了巨大工程

D.完善了法律制度参考答案:A

考察秦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B.创建了中央官制不符合隋朝,隋朝只是完善;C.修建了巨大工程是暴政的体现;D.完善了法律制度言过其实,均不合秦隋历史。两个朝代都是在中国长期分裂之后实现大一统的。故应选A。28.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下图:据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A.商业专卖

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

D.实业救国参考答案:C29.“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B30.在1920年的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0。这从侧面反映出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

B.当时苏俄的物资供应比较紧缺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

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从材料反映的卢布大幅度贬值,说明物价上涨严重,物资供应紧张。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反映阶级矛盾尖锐的事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以物易物,取消市场贸易的情况,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是由于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才导致出现这种现象,排除D项。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实用色彩,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永远的误读”之中。远视——被神化的中国形象。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他们发现的是一个神话的中国,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轻视——黯淡的中国形象。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鸦片战争的爆发最终使中国形象一落千丈,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一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斜视——被妖魔化的中国形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强烈的种族歧视和中国人在抵抗外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使13世纪成吉思汗遗留给欧洲的“黄祸”情结席卷整个西方世界。……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1949年后,西方人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中国的形象一直处于一种似敌非敌的状态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要求:任选材料中西方人对中国一个时期的“误读”加以阐释,史实正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思路:观点明确,从中西方历史发展状况及西方“误读”中国的目的等方面阐释。答题示例:远视——被神化的中国形象。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繁荣景象: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繁荣;文化科技发达;对外贸易兴盛等。西方:处于中世纪后期,封建统治腐朽,宗教专制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人文主义兴起发展,新兴阶级要求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统治;了解中国途径有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选择一个观点,围绕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写出当时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状况,并进一步分析西方人这样看当时的中国的目的。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32.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常常面临道路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文明客观上要求一个统一的政权和一个巩固的国家集权。……中国集权的产生是由于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文明的特点造成的。——2009年09月光明网《从经济地理角度解释为什么东方农耕民族选择集权道路》材料二、斯大林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选自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编:《世界现代史论文集》材料三、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1)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选择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理由,分析这个选择对苏联的影响。(6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做出了哪些选择?结果如何?(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在民族发展道路上曾经做过哪些选择?1978年以来,中国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参考答案:(3)近代前期: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1点2分,两点即可,共4分)1978年以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2分)(4)认识:道路的选择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