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海口镇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网红”机器人成为讲解员,智能家居令人耳目一新,自然语义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产品到人工智能服务解决方案,从台前的展品到后台的服务,在前不久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一大亮点。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也再次引发社会关注。目前,人工智能已在全世界范围引起重视,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下一个“超级风口”。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概念时,互联网还没有诞生;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算法、大数据、5G等词汇已为公众所熟知。回溯历史,如果说工业革命是机器替代了人类的体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那么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的脑力,大幅提高人类社会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事实上,随着算法、数据、计算能力等关键要素的积累和突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拓展应用场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专有名词,它已经突破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因此,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我们才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制高点。有人说,谁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谁就把握住了未来。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能错失的宝贵机遇。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夯基垒台、补齐短板,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相信我们一定能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让智慧之光照亮未来之路。(摘编自李浩然《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材料二: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在大连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2030年全球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4%,这意味着至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之和。该报告认为,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相当于10.7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增长比例的近70%。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由于技术成熟度较高,且大批工作均可为发达技术替代完成,因此当时北美的生产力增长速度高于中国。但十年之后,中国完成了相对缓慢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积累,则将开始赶超美国。报告指出,深入分析2016-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来的各经济增长数据会发现,多于一半的增长将归功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其他则主要来自于人工智能激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报告称,总体而言,由于人工智能将提高生产力和产品价值,并推动消费增长,因而零售业、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将是最大受益行业。至2030年,随着人工智能驱动消费大幅上升,产品性能得到更好完善,消费需求与行为随之转变,这将促使GDP增长9万亿美元。(摘编自路透中文网《报告: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材料三:只需5秒钟,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能为你创作一首诗;25秒,就能自动编写一条新闻消息;“AI合成主播”像真人一样播报新闻,且不知疲倦……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突破人们的想象力边界,有人开始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类似的困扰,但人类社会进步的节拍并没有改变。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动化每夺走一个岗位,就会两倍地创造出新兴工种;2022年,新兴工种的就业占比将从当前的16%提升至27%。技术将催生新的商业机遇,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我们要面对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法律、规则和伦理的维护,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党的十九大提出“智慧社会”的建设目标,这离不开一套包容创新、完善监管的制度体系。在透明性、算法公平、AI伦理、监管和责任等问题上,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提高新兴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透明度,使其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立法和人工智能政策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对技术快速发展予以充分关注。除此之外,还应在全社会开展相关教育普及活动,避免出现“数字鸿沟”;推进伦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警惕技术被滥用的潜在风险。总而言之,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需要把握住以人类价值观为导向的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良知和情感,避免出现安全失控、法律失准、伦理失常等问题。(摘编自白龙《万物互联尤需“人的在场”》人民日报2018年12月06日09版)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2030年全球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4%,这意味着至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B.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北美的生产力增长速度高于中国的原因是技术成熟度较高,且大批工作均可为发达技术替代完成。C.该报告指出,深入分析2016-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来的各经济增长数据会发现,多于一半的增长将归功于人工智能激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D.该报告认为,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在度过人工智能发展初期,中国完成了相对缓慢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积累后,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将开始赶超美国。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已在全世界范围引起重视,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会完全替代人类的脑力,大幅提高人类社会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B.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至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未来的经济总量之和。C.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需要把握住以人类价值观为导向的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良知和情感,避免出现安全失控、法律失准、伦理失常等问题。D.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我们要面对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只需要法律和规则的维护,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9.面对正在到来的“智慧社会”,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参考答案:7.C

8.C

9.①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良机,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夯基垒台、补齐短板,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②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提高新兴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透明度,使其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③立法和人工智能政策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对技术快速发展予以充分关注;④在全社会开展相关教育普及活动,避免出现“数字鸿沟”;⑤推进伦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警惕技术被滥用的潜在风险。【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从题干来看,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材料二中,考生可以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该报告指出……多于一半的增长将归功于人工智能激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错误,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材料二第二段说:“深入分析2016-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来的各经济增长数据会发现,多于一半的增长将归功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其他则主要来自于人工智能激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会完全替代人类的脑力,……”错误,选项过于绝对化,原文材料一第二段说“那么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的脑力”,选项忽略“一定程度上”这一限制语。B项,“……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未来的经济总量之和”错误,选项已然和未然混淆,原文材料二第一段说“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之和”,文中是“目前经济总量之和”,选项变成“未来经济总量之和”。D项,“……这个世界只需要法律和规则的维护,……”错误,选项“只需要”把范围缩小了,材料三第三段说“这个世界需要法律、规则和伦理的维护”。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先明确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面对正在到来的‘智慧社会’,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有关“智慧社会”的内容,即找到答题的区域,圈出“智慧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要求,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作答。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在材料三中,如第三段“党的十九大提出‘智慧社会’的建设目标,这离不开一套包容创新、完善监管的制度体系。在透明性、算法公平、AI伦理、监管和责任等问题上,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提高新兴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透明度,使其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立法和人工智能政策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对技术快速发展予以充分关注”“除此之外,还应在全社会开展相关教育普及活动,避免出现‘数字鸿沟’”“推进伦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警惕技术被滥用的潜在风险”;除此之外,材料一第二段也由涉及,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我们才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制高点。……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夯基垒台、补齐短板,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相信我们一定能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让智慧之光照亮未来之路”,找到这些内容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出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附图:(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来自光明网,有删改)7.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B.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C.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D.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A.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B.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C.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D.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E.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7.B

8.BD

9.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因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⑤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7.试题分析:A项,由材料一第三段可知,“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C项,由材料三第二段可知,不是体现“文化吸引力”,而是体现文化归属感;D项,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试题分析:A项,由材料二可知,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C项,由材料二可知,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E项,“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不当,由材料三可知,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高频考点。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区间,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分析比对确定答案。分析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准确,所涉及内容的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要注意分辨可能与必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选项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缩小,也不能无中生有。9.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三则材料,按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由材料一可筛选出“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全面对接的平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等信息,由材料三“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可概括出中国渴望与世界潮流接轨等。考生整合这些信息就可得到本题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

(xì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明察秋毫。”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分)(2)根据拼音在空格处写出汉字。

_(1分)参考答案:(1)“善”改成“擅”;(2)戏谑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B.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C.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D.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讲学士,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主要配置于内阁或翰林院,辖下有典簿、侍诏等,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B.檄文,古代用于征召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文中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C.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少卿为大理寺级别最高的官员。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明成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参考答案:10.D

11.C

12.B

13.①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②此后每逢打仗,(庄宗)先派人用一副少牢(羊、猪)祭祀太庙,然后把箭“请”下来,放在织锦的袋子里,行军打仗背着箭冲杀在最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再把箭送回太庙。10.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大名”是地名,“燕兵久顿大名”中间省略“于”,不可断,排除A、C两项;“当不战自疲”的意思是“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不可断,排除B项。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大理寺长官为大理寺卿,少卿为副职。大理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但并没有重用他。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力:竭力;即:如果;济:成功;死社稷:为动用法,为社稷而死;遣:派;盛以锦囊:介宾短语后置句,放在织锦的袋子里;负:背着;及:等到。参考译文: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贫困难道唯独我方孝孺吗?”他的父亲因为犯法被杀,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哀伤过度感动路人。丧期满了之后,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因为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蜀献王听说他很贤明,聘请他担任世子的老师。等到惠帝即位,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朝廷讨论事情,官员们难以作出决定时,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坐位前拟写批复。当时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方孝孺说:“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暑天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惠帝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王。薛嵓到了以后,燕王没有接受诏书。第二年五月,燕兵到了江北,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皇帝非常忧惧,有人劝皇帝到其它地方去避难,再图谋复兴。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一天,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您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成祖点头答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走下坐榻,劝导他说:“先生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成祖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说:“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上,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①,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帝不省。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俭乎?”奏上,报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帝是之。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异数也。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注】①万寿节:皇帝诞辰日。②元良:太子的代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B.薨就是死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D.翁正春为人正派,不媚权贵。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乎?”(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参考答案:10.A

11.C

12.C

13.(1)宦官却以此事繁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用轻慢的方式)对待她?”(2)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10题详解】试题分析:原句为“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原文断句处为叙述和评价两部分内容,语言形式也体现为叙述和议论两种特点。断句的难点有两处:一处为“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此处易错断为“母百岁率子孙”(主语为母),这不符合中国传统孝礼的文化,“率子孙奉觞上寿”的主语应为翁正春;第二处为“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不能是“峻整终日”,而应该是“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符合评价语言的整齐原则。【11题详解】试题分析: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12题详解】试题分析:错在“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事件错误。【13题详解】试题分析:(1)注意重点词语“难”的意思为责难;“俭之”的意思是用轻慢的方式对待;“难以烦费”语序应为“以烦费难”(2)“发”是告发的意思;“坐”的意思是定罪。参考译文: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即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宦官却以此事烦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天启元年(1621),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与敕令乘驿车驰归,在这当时可算例外。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缞绖①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②,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黄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机(陆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之请命)。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注】①缞绖:cuīdié,丧服。②骙骙kuíkuí:强壮的样子。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机初诣张华

诣:拜访B.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

害:妒忌C.岂有黄门父居之邪 居:居住D.机之败也,并收云 收:拘捕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是山鹿野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云为前锋都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而云固执不许/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D.窃为明公惜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13.以下四组句子,都能够表现陆云“性清正”的一组是①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②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③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④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⑤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⑥云屡以正言忤旨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云喜欢笑,看见张华用丝帛缠着胡须,就大笑不已。他穿着丧服上了船,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大笑落水,幸亏人们把他救上来。B.陆云与荀隐原来并不认识,在张华家相见时,两人就摆开了较量口才的阵势,你对我答,不分上下,引得张华拍手大笑。C.陆云在浚仪县断案时,先逮捕了死者之妻并将其关押十多天后释放,然后秘密令人跟随其后,果然抓住了凶犯,赢得了百姓的称颂。D.黄门官孟玖想让自己的父亲做邯郸县令,让左长史卢志等人跟他父亲一并到县中任职,陆云坚决不同意,因为此事,孟玖对他十分怨恨。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3分)(2)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3分)参考答案:11.C(居:担任)12.A(A项,竟然,却,副词;B项,让,动词/连词,表并列;C项,表转折关系,连词/表目的,连词;D项,替,介词/认为,动词)13.B(①是别人所说的话,对陆云的赞赏④表现他断案之才)14.D(左长史卢志等一并迎合孟玖的意图,并非是“跟他父亲一并到县中任职”)15.(1)年少时与他的哥哥陆机一样出名(名望相当),虽然写文章不如陆机,但论辩能力(或“提出的观点”)超过他,人们称他们为“二陆”。(3分。注意“虽”“持论”“过”等词语的翻译)(2)随同蔡克入谏的官员有几十人,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心里很悲伤并有宽容陆云的神色(或“意思”)。(3分。注意“恻然”“宥”等词语的翻译,“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为定语后置句)参考译文: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禀性高洁正直,富有才干。年少时与哥陆机一样出名(名望相当),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论辩能力超过他,人们称之为“二陆”。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人闵鸿见到陆云,认为他是个奇才,说:“这孩子如果不是龙驹,也该是凤雏。”后来举荐陆云为贤良,当时他才十六岁。吴国平定,进入洛阳。陆机初次拜访张华,张华问陆云在哪里。陆机说:“陆云有笑疾,不敢亲自来拜见。”一会见陆云到。张华的行为举止多弄姿态,又喜欢用帛绳缠胡须。陆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在此之前,陆云曾穿孝服上船,回头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于是大笑落水,人们把他救上来才免于一死。陆云与荀隐平素不相识,曾聚会在张华家,张华说:“今天相遇,可不要谈常事。”陆云就举手说道:“云间陆士龙。”荀隐说:“日下荀鸣鹤。”鸣鹤,是荀隐的字,陆云又说:“既然拨开青云看到白雉,何不来开你的弓,搭上你的箭?”荀隐说:“本来以为这云中龙又强又壮,谁知却是山鹿野麋。兽小弓强,所以箭射得迟缓。”张华拍手大笑。刺史周浚召陆云担任从事,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子。”不久以公府属官的身份任太子舍人,出京补授浚仪县令。浚仪县地处都会要地,以难以治理出名。陆云到任后一切严整有条,下属不敢相欺骗,市场上没有暗行的第二种价格。有人被杀,主犯不能确定,陆云收捕了死者的妻子,但又不作讯问。十多天后叫她出狱,秘密派人跟在后面,吩咐说:“她离去不超过十里,一定会有个男人等着和她说话,那就绑了他们来见我。”后来果然是这样。审问后都服罪,交代说:“和被害者的妻子通奸,一起杀了她丈夫,听说她出狱,想跟她说话,害怕靠近县衙,所以离远一些等候。”由此全县都称他神明。郡守忌恨他的才能,多次指责他,陆云便离任而去。百姓回忆想念他,照他的模样画成像,供奉在县中土地庙里。后进入朝廷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上书皇帝任命陆云为清河内史。司马颖将征讨齐王司马冏,任命陆云为前锋都督。刚好赶上司马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晚年为政懈怠,陆云多次直言进谏而违背司马颖的旨意。黄门侍郎孟玖想任用他的父亲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一并迎合顺从其意图,然而陆云执意不许,说:“这县令都应具有三公掾吏属官的资历,哪有黄门官的父亲担任的!”孟玖深为怨恨。张昌作乱,司马颖启奏陆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诛讨张昌。遇上征伐长沙王,于是作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B.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C.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D.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A项,搭配不当,“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和“是否”一面对两面,应为“能否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C项,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可删去“根据”或“显示”;D项,成分赘余,“约”和“左右”重复,可删去“约”或“左右”。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强力刺激经济、维持高福利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其国家内部产生各种弊病,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B.地铁公司近期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要求员工牢固树立“地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地铁网络运营安全。C.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让不少购房者仍持观望态度。D.针对近期发生的“绿色猪肉”事件,沃尔玛公司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并增强员工培训力度和商场的食品管理流程。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项,“树立”缺少宾语,应在“地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上宾语中心语。C项,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句首的“据”。D项,“增强……流程”搭配不当。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点评: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了社会时事。并且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9.按照要求回答问题。(4分)

在人际相处和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理心”的意思,就是指能易地而处,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适当恳切地回应其需要。可见,“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能从细微处体察到他人的需求。下面是一位刚转到你班不久的同学对你说的话,你该如何回答他呢?要求运用“同理心”原理。

同学:这所学校真的不如我以前读书的那所学校。那里的同学对我很和善。你的回答:参考答案: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抱怨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会主动和同学交往。也许很快我就会拥有更多的谈得来的朋友。(共4分,体现出自己明白同学说这番话的原因是感到孤独,2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分)

10.下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请用文字表述该图的内容。要求:信息完整,语言简明、连贯,逻辑清晰,不超过120字。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参考答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素养,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素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两大素养。【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处具体考查的是图文转换,解答本题前首先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即可。该图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该图主要由圆组成,这个圆分为三部分,一是“文化基础”,二是“社会参与”,三是“自主发展”三部分构成“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