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辽东半岛南部西岸植被以森林为主,发育了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为主的土层。图为该地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黄土—古土壤为风成沉积黄土,黄土细砂含量高,颗粒较粗;L1层中有厚度达93厘米的砾石层,其形成时当地古土壤缺失。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典型的森林植被树种可能为()A.槐树B.松树C.柑橘树D.梭梭树2.该地的古土壤最可能来自()A.黄土高原B.渤海C.渤海海峡D.黄海3.L1层中砾石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冰川沉积B.河流侵蚀C.风力搬运D.海洋沉积浪花云是对流层中最高的云,平均高度1800米,持续时间通常只有1~2分钟。浪花云形成时其下方是较冷的气流,上方是较暖的气流,上方的气流移动速度快于下方,使云层呈现波动的形状。图为浪花云景观图。据此完成4~6题。4.浪花云所在高度()A.存在多个电离层B.臭氧的含量很大C.太阳辐射较近地面强D.可能发生极光现象5.与浪花云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强度B.大气差异性运动C.锋面气旋活动D.大气的对流运动6.浪花云一般只能持续1~2分钟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运动极不稳定B.浪花云分布高度高C.云层温度高蒸发强D.浪花云运动速度快冰屋是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芬兰某地(63.5°N,29.3°E)一冰屋前后有多根冰柱,只有在冬至日日出时太阳能够从门口射入屋内。图为冬至日阳光入射示意图(虚线为冬至日日出光照方向)。据此完成7~9题。7.冰屋门口附近的气流运动方向为()A.①B.②C.③D.④8.夏至日该地的日出方位最接近冰柱()A.OB.PC.RD.S9.2023年冬至日北京时间15:46时阳光从门口射入冰屋内,该日此地昼长接近()A.3小时B.3.5小时C.4.5小时D.5.5小时冰斗是典型的冰川地貌,通常在雪线附近发育,其形态为一个围椅状洼地,三面是陡峭的岩壁,底部是磨光的岩石斗底,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常有一高起的岩槛。图为某地冰川地貌示意图,该地冰川地貌发育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据此完成10-11题。10.冰川谷的特征是()A.横向呈槽形,纵剖面呈V形B.横向呈槽形,纵剖面呈U形C.纵向呈槽形,横剖面呈V形D.纵向呈槽形,横剖面呈U形11.图中发育最早的冰斗是()A.①B.②C.③D.④刺状水系是指支流短小而平行、大体呈直角汇入干流形成的水系,其形成机制与一般各级河流基本同期发育的水系不同。图为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区刺状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推测刺状水系的形成原因是()A.流域降水丰富,汇水量大B.地表以松软黄土为主,侵蚀强烈C.干流深切,带动两岸支流溯源侵蚀D.两岸岩性差异大,曲流发育明显13.若该地区发生地壳抬升,则刺状水系()A.支流数量减少B.支流长度延长C.流域面积扩大D.干流变得平直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从而影响小麦生产。图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分布的作用渠道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厄尔尼诺发生时,降水影响我国小麦播种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降水减少B.北方降水增加C.南方降水减少D.南方降水增加15.厄尔尼诺发生时,气温变化会使我国冬小麦()A.安全种植北界南移B.播种面积缩小C.单产增加D.总产量下降16.为了减轻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推广种植耐涝品种C.兴修农田水利设施D.加大台风防范力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紫外线是指波长在100~400纳米之间、能量很高的一种光线。紫外线指数是衡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其数值越大,对人体的损伤程度越重。西昌位于四川省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拔1590米,降水集中在6-9月,紫外线强度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关心的问题。图示意西昌春季、夏季和冬季紫外线指数逐小时变化。(1)描述西昌紫外线强度的变化特征。(6分)(2)说明西昌紫外线较强的原因。(8分)(3)说出为减轻紫外线的影响当地居民可采取的措施。(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海水的性质受洋流、盛行风向、河川径流以及海陆分布等影响较大,并对渔业资源有着直接影响。图为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其中P海城风暴潮多发且夏季势力强,M海城渔业资源丰富且季节变化明显,N海域海水盐度季节变化较大。(1)简述P海域夏季风暴潮势力强的原因。(6分)(2)从海水运动角度,说明M海域渔业资源的季节差异。(8分)(3)简析夏季洋流对N海域海水盐度的影响。(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滑坡是大量岩体和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某研究团队对黄土高原滑坡的分布与成因进行了研究。探究活动一:黄土高原滑坡多发,这与其独特的地质、地形等条件密切相关。图示意黄土高原滑坡的分布。(1)描述黄土高原滑坡高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探究活动二:黄土高原地质构造自西向东分为三部分(见图):西部为甘青地块,中部为超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东南边缘为汾渭地堑构造带。关中及汾渭盆地的黄土多为洪积或冲积形成的次生黄土,土体密实。(2)指出三个构造地块中地震诱发的滑坡数量最多的一个,并简述原因。(6分)探究活动三:研究发现,农业生产、修建公路和铁路、采矿、地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滑坡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3)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在黄土高原滑坡形成中的作用。(6分)

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地理(专版)答案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辽东半岛南部区域图为情景,考查植被类型的判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图可知,辽东半岛南部位于39°N附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槐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树,松树属于针叶树,柑橘树属于常绿阔叶树,梭梭树属于干旱地区的灌木植被。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辽东半岛南部区域图为情景,考查土壤物质来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该地位于辽东半岛西岸、渤海东部,且古土壤以细砂为主,颗粒较粗,说明颗粒物来源较近。渤海水深较浅,冰期发生海退,大陆架裸露,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搬运大陆架颗粒物在此沉积形成古土壤层;该地距离黄土高原较远,被风吹至此处的颗粒物较细,且黄土高原的泥沙输送主要依靠黄河,到达不了此处;渤海海峡和黄海距离此处相对较远,不是古土壤的来源地。3.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辽东半岛南部区域图及土壤垂直剖面图为情景,考查土壤物质来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砾石层形成时该地并未形成古土壤,且该地位于渤海岸边,很有可能发生了海侵,使其处于海平面之下。砾石层可能为当时的砾石滩,为海积地貌。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浪花云为情景,考查大气垂直分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浪花云分布在对流层中,而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中;臭氧层中的臭氧含量最大,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浪花云所在高度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于同一位置近地面的太阳辐射;极光发生在高层大气中。5.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浪花云为情景,考查浪花云的形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与太阳辐射强度的直接关系较小;浪花云上方气流的移动速度快于下方,大气的差异性运动形成了浪花云;浪花云的形成与锋面气旋活动无关;由材料可知,浪花云下方气温低,上方气温高,出现逆温现象,大气对流弱。6.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浪花云为情景,考查影响浪花云稳定性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浪花云位于对流层中,大气对流和风向切变显著,大气运动极不稳定,因此浪花云保持时间较短;浪花云分布高度高不是其维持时间短的原因;浪花云分布高度高,云层的温度较低;浪花云运动速度快也不是其维持时间短的原因。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冰屋为情景,考查热力环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冰屋室内气温高于室外,门口上方气流由里向外流出,门口下方气流由外向里流入,从而形成一个热力环流。8.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冰屋为情景,考查日出方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冬至日,冰屋日出东南方向,即图中虚线方向为东南—西北方向,冰屋门口朝向东南;夏至日,冰屋日出东北方向,与冬至日日出方向关于正东方向对称,日出方位最接近冰柱S。9.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冰屋为情景,考查昼夜长短计算,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北京时间15:46.冰屋所在地的地方时(东二区的区时)为9:46.说明该日冰屋所在地区约在地方时9:46日出,昼长≈(12:00-9:46)×2≈4.5小时。10.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冰川地貌景观图为情景,考查冰川地貌的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冰川谷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冰川从上向下运动过程中,强大的冰川磨蚀作用形成了“U”形谷,纵向呈槽形。1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冰川地貌景观图为情景,考查冰川地貌的发育过程,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图示冰川地貌发育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则雪线持续上升。由材料可知,冰斗发育在雪线附近,则海拔越低,越靠近早期雪线,冰斗发育时间越早。图中冰斗③的海拔最低,发育最早。12.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刺状水系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水系发育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流域降水丰富,汇水量大,则支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支流发育较长;松软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青藏高原黄土分布少,且若地表以黄土为主,则容易引发崩塌;干流深切会带动河岸溯源侵蚀,形成大量年轻支流,进而形成刺状水系;两岸岩性差异大不是刺状水系的形成原因,且刺状水系曲流发育不明显。13.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刺状水系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水系发展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增强,会使支流长度延长,支流的数量不会减少,干流也不会变得平直;流域面积由分水岭确定,地壳抬升不会导致流域面积扩大。1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为情景,考查厄尔尼诺对我国小麦播种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副高的位置偏南,夏季风势力减弱,锋面雨带在我国南方滞留的时间长,导致北方降水减少,而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从而导致我国小麦播种受到影响;南方降水增加对我国小麦生产影响较小。15.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为情景,考查厄尔尼诺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正常年份高,热量条件改善,冬小麦安全种植北界北移;小麦种植面积受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天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单产的影响上,且厄尔尼诺具有偶发性,其导致的气候变化并不会直接影响农民种植冬小麦的面积;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加,病虫害增多,冬小麦单产下降,总产量也会降低。1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为情景,考查厄尔尼诺的防范措施,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农业生产易受干旱灾害影响,因此为了减轻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应对干早灾害作用较小;应推广种植耐旱品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较少,且台风对北方地区影响较小。17.命题透析本题以西昌紫外线指数变化为情景,考查紫外线强度的变化特征、影响紫外线强度的因素及防护措施,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要点(1)紫外线强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较大;日出到中午紫外线增强,中午到日落紫外线减弱;春季紫外线强度大,冬季紫外线强度小。(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西昌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较多;晴天多,云层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弱;空气污染少,空气中颗粒物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较弱。(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减少中午时段的户外活动;外出穿防护服或打遮阳伞;使用防晒霜等。(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8.命题透析本题以孟加拉湾为情景,考查风暴潮的成因、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以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答案要点(1)P海域夏季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对海水的顶托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