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主题3、4 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主题3、4 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主题3、4 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主题3、4 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主题3、4 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三我生病了吗?-常见心理疾病识别与应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01.知:学习之旅认识心理疾病02.行:问题解决识别常见心理疾病科学应对心理疾病03.知行合一:小结&练习contents

近几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022年,教育部将“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做好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作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在呼唤健康的心灵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生命教育与危机预防教育,帮助大学生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心理自助和自救。前言01.学习之旅认识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心理疾病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江光荣(2018)等人认为,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异常要厘清三个标准:内心痛苦、社会功能受损、行为异常或违反社会规范。此外还要综合考虑文化、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情境因素。TIPS:心理疾病的诊断是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的权力,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即可,专业的评估诊断还是需要去专科医院。心理疾病的成因遗传学神经发育假说神经生化失调假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过往的重要的生活事件创伤经历个人性格特点……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疾病的成因生物学因素遗传学研究显示目前绝大多数的精神疾病都不能用单基因遗传来解释,一般认为,这些疾病是由多个基因,甚至微效基因的相互作用,加上环境因素的参与,产生了疾病。神经发育异常假说认为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大脑从一开始就未能有正常的发育,共同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等。神经生化失调假说认为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而5-HT功能增高可能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关。心理疾病的成因心理因素生活事件作为常见的心理社会应激源,泛指在社会活动中进行日常生活的个体经历的活动情景、事件,对个体的情绪变化有着重大影响。童年创伤经历指个体在童年期遭受父母或重要他人虐待与忽视的经历,如躯体与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和情感忽视等。一般来说,人格不稳定、情绪波动大、过分悲观等人格特点,在遭遇挫折时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成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法控制的天灾人祸,重大的突发的社会事件等。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人格特点和教育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等。学校环境的影响:经常被同伴孤立、被老师否定、遭受过校园霸凌等。02.问题解决识别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常见心理疾病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概念

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是一组以悲哀、空虚、易激惹为主的心境,伴有身体和思维认知上的改变,并且显著影响个体的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心境障碍。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症状:系统性疾病情绪症状情绪抑郁愉快感丧失绝望自我评价低记忆损伤注意力集中困难焦虑愤怒/情绪不稳躯体症状头痛疲劳睡眠障碍头晕疼痛(胸痛、关节痛、淋巴结痛、背痛、腹痛)消化道不适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怕冷、皮肤干燥、掉头发等等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症状:

兴趣丧失、意志消沉、睡眠不好、反应迟钝、自责、疲惫等状态。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想自杀等。时长:每天都较长时间出现类似症状群,持续至少两周。社会功能损伤:无法工作、学习不能与家人正常相处生活不能自理不愿跟人来往,甚至害怕出门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流行病学数据

2015年全球抑郁障碍患者有3.22亿,占到了全球人口数的4.4%,中国患者超过5480万,患病率为4.2%(WHO,2017)。2020年央视网报道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2022年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影响因素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光照、季节交替等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电痉挛治疗)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以上疗法加上积极自助(运动、冥想、记日记等……)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推荐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深海》抑郁症科普视频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概念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是重性精神疾病中的一种,又称躁郁症。这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的患者还会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两相交替出现是双相障碍最突出的特征。抑郁发作的主要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意志行为迟滞。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是: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至少持续1周有明显持续心境高涨或易激惹,或异常持续的目标行为增多或精力旺盛,症状。期间还至少有以下3种症状:

1.自尊心膨胀或夸大

2.睡眠需求减少

3.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

4.意念飘忽或思维奔逸,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5.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不持久,或随境转移

6.目标导向活动增多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7.过渡参与可能产生痛苦后果的高风险活动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需要持续4天及以上。轻躁狂对于患者的影响相对小些,有时不容易识别出来,有些患者比较享受这种兴奋和积极的情绪,希望能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需要很多年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情绪的极端波动会带来极高的自杀风险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流行病学数据:双相情感障碍为15-44岁人群住院的三大病因之一,全球约5%的人口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而仅有1%-2%的人被明确诊断,美国其终生患病率为4%,无人种、性别或种族易患性差异。在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0.5%左右。常见心理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资源推荐:电影《一念无明》双相情感障碍科普视频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概念

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是以焦虑、恐惧情绪或相关行为紊乱为特征的一组常见心理疾病。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临床表现

惊恐障碍(panicattack)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存在焦虑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异常。主要表现包括惊恐发作、预期焦虑和求助、回避行为等。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是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其关键性特点是对于各种情境的持久的、过度的、难以控制的焦虑、过度的担心和紧张,持续时间通常是6个月及以上。1、很难控制忧虑与担心;2、焦虑和担心一般与以下至少3种症状表现有关①坐立不安或者紧张、急躁;②容易疲劳;③难以集中注意力,大脑一片空白;④易激惹;⑤肌肉紧张;⑥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醒、睡不安)。3、焦虑、担忧或身体症状给个体造成明显的痛苦和伤害。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典型特点:反复过度担心、思虑一些事情,有时甚至为“不足挂齿”的小事焦躁不安,易动怒,有时也哭泣感觉增强,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问题:入睡难、易醒、睡不踏实伴有运动神经不安:心悸,心慌,胸闷,出汗等: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四肢发抖等常见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流行学数据

焦虑障碍也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疾病,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焦虑障碍有2.64亿患者,患病率为3.6%,在2005—2015年间增长了14.9%(WTO,2017)。常见心理疾病——强迫障碍概念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某些不必要的想法或幻想(强迫思维),或反复发生某些无聊、古怪和令人烦恼的冲动或动作(强迫行为),或控制不住地做某些事情,以期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常见心理疾病——强迫障碍临床表现强迫思维是反复出现在脑海中的某些想法、怀疑、冲动等,其内容一般是关于伤害、威胁和危险。常见的形式包括怕脏、怕细菌、怕病毒等,过度关注小概率事件、反复回忆等。。强迫行为一般在强迫思维之后发生,可表现为能观察到的重复行为,比如反复洗涤、检查、询问、仪式动作等,也可以是某些隐匿的重复心理活动,比如反复计数、反复祈祷等。常见心理疾病——强迫障碍强迫症状的核心——重复和纠缠重复是指患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情,而达成的效果与付出远远不成比例。纠缠是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显得过分或者毫无必要,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因为过分的恐惧和担忧让患者不得不去做。常见心理疾病——强迫障碍强迫症状的类型强迫症的类型症状类型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举例对称性/准确性/刚刚好要求事物对称或有条理;不断重复做事的冲动,直到觉得它们是“刚刚好”的将物品以特定的顺序摆放;重复仪式被禁止的想法或行为(攻击/性/宗教)害怕或有冲动伤害自己或他人检查;回避;反复要求保证清洁/污染细菌;害怕病菌或污染反复或过度洗手;做日常家务时戴手套或戴口罩囤积害怕扔掉任何东西收集/保存少有或没有真实价值或情感价值的物品,比如食品包装袋常见心理疾病——强迫障碍流行病学数据

强迫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2.3%,而一年内的患病率是1%(David&.Mark,2017)。而在所有的强迫症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会寻求帮助。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概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常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但一般不存在意识及智能障碍。

从字面意思理解,该疾病是指心灵与自身和现实相分离,以知觉、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症状:第一类阳性症状:以幻觉或错觉以及妄想等为主,无智力障碍。第二类阴性症状: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和回避社交等为主,有时存在智力障碍。第三类认知症状:以注意力、执行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缺失和减弱等为主,存在智力障碍。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具体症状:感知觉方面:主要是幻觉,幻听、幻味、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方面:思维贫乏,思维破裂,思维插入、妄想(钟情妄想、自罪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非血统妄想)情感方面:情感淡漠、情感倒错,常有抑郁、焦虑,可能是疾病本身带来的。强烈的病耻感。行为方面:出现难以理解的动作。阴性症状。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人口学数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慢性迁延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预后较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全球共有2300万人受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男性患者比女性多(WHO,2018)。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病程发展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常见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推荐资源电影推荐:《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科普视频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合理构建预防系统一级预防:学会健康地生活,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二级预防:对于有可能出现心理异常的患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三级预防: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异常的患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过程。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勤于自助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心理学的书籍、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学的活动和讲座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些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我、主动接受生活的磨炼提高耐挫折的能力、有效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正确的恋爱观等。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善于求助药物治疗:要有对药物治疗的正确态度选择到正规有专业资质的精神科机构与医生处治疗与医生构建良好的治疗联盟,提高个人治疗的依从性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便于医生评估诊断与治疗坚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对于药物副作用,要和医生充分沟通,不能自行停药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善于求助药物治疗的偏见与行为:副作用大,伤身体,易上瘾,易依赖,抗拒药物治疗是药三分毒,能少用就少用,稍微好转就私自停药排斥西医,相信中医,选择用中药慢慢调养期待过高,希望立竿见影,尝试之后很快放弃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善于求助心理咨询有研究证明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是等效的,并且效果能够持续更久。有时单一的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用联合心理治疗的办法。不适用于急性精神病性障碍、严重抑郁障碍及存在紧急自杀风险的患者科学应对心理疾病——善于求助心理咨询作用缓解负面情绪理解自己的新视角有效的解决问题理解生命的意义激发个体的内在资源科学应对心理疾病——乐于助人社会交换理论:帮助他人可能会带来外部的回报,也能带来内部的回报。助人行为会释放出一种被称为“幸福荷尔蒙”的内啡肽,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还可以增强社会支持感,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从而缓解负面情绪和压力。助人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同理心和关爱,这会激发个体主动发现周围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还可以学习倾听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03.小结与练习本章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爱心,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分散给别人,这就是生命开花。”——法国哲学家居友结

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健康心理,丰润人生《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四生如夏花之绚烂-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范围内逐年攀升的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生命教育通过传授关于生命价值、尊重与保护的知识,能有效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据研究,接受生命教育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其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也更为和谐。生命教育是培养健康、积极、有责任感公民的关键一环。前言目录01.知:学习之旅生命密码珍惜生命02.行:问题解决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我遇到公共危机了怎么办?如何预防自杀?03.知行合一:小结&练习contents生命密码珍惜生命01.学习之旅案例

蔡磊:我已准备死亡,却不放弃对渐冻症的挑战

圆圆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女生。她善良,细心,同学心情不好、遇到困难时经常找她倾诉,她总能给同学们提供点新鲜主意。大家都很喜欢与她交往。可是圆圆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父母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期望很大。圆圆学习很努力,但基础比较薄弱,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三门功课不及格,大一下学期开始,去教室自习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学习上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她倍感压力。同学们发现,圆圆表面上嬉笑快乐,内心却孤独寂寞。圆圆虽然有着不错的人缘,但她从来不主动跟人讲自己的事,尤其是从来不讲自己不开心的事,也从来不向他人求助。碰到不开心的时候,她通常是自己憋在心里,不仅不向周围的同学诉说,也不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大一下学期,圆圆的情绪有些反常。有几次周末从家中返校后,一个人躲在寝室阳台的角落哭泣。圆圆不喜欢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心事,同学们看到后,也只是在心里干着急,不知道怎样才能接近她,才能帮助她。五一长假之后的一天,圆圆又一次从家中返回寝室。晚上九、十点钟,同学们陆续回到宿舍。圆圆换上了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和鞋子,来到其他寝室,看看这个,又去问问那个,与每一个同学都打招呼;即使是那些以前不熟的同学,都聊上一两句,没有拉下一个人。似乎有道别的感觉。10点半之后,圆圆回到自己寝室,室友都觉得她今夜的情绪很反常,因为她心情低落,不讲一句话,与在其他寝室时判若两人。有同学还发现,圆圆将自己手机上的短信和通话记录全部删除。11点多,室友陆续上床休息,寝室也熄了灯,只剩圆圆一人。圆圆一直以来都是寝室最晚一个睡觉的,因为习惯了,大家也没在意。深夜,圆圆向其母亲发过短信,但母亲未复。凌晨,她将手机上短信及通话记录全部删除后,从寝室阳台上坠下身亡。圆圆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这样写道:“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想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求另一种生活”。案例

【请思考】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蔡磊和花季少女圆圆对生命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生命的内涵是指在宇宙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存在一定的自我生长、繁衍、感觉、意识、意志、进化、互动等丰富可能的一类现象,其外也可以包括生化反应产生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氨基酸结构,以及真菌、细菌、植物、动物(人类),就未来的发展可能而言,人工制造或者促成的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具备了某种符合生命内涵的基本属性的现象也将可能纳入生命的范畴,包括人机混合体,纯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生命的含义一、生物性

人的生命作为一个自然生物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人的生长和发展就必然要服从生物界的法则和规律。三、精神性

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而活着,在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变化中还要追求超越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精神性存在。二、社会性

每个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融入到社会活动中。在与人的沟通、交往和互动中保存自己的生命,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结构生命的特征不可逆性不可换性不可再生性有限性人的生命的产生

人类的生命历程开始得非常简单。像其他物种成千上万的个体一样,人类个体始于单细胞——重量不超过两千万分之一盎司的一个小微利。然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从这个微不足道的开端,只需经过数月,一个活生生的、自主呼吸的婴儿就诞生了。这个最初的细胞是由一个男性生殖细胞(精子)突破女性生殖细胞的膜,然后融合而成的。这些配子,即男女性生殖细胞,每一个都含有大量遗传信息。在精子进入卵子约一个小时后,两者突然融合,变成了一个细胞,即受精卵。两者遗传结构最终结合在一起,含有超过20亿化学编码的信息,足以创造一个完整的人。我的一生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的界定个体危机的类型(1)正常发展的危机:正常成长过程中,急剧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如:小孩出生、大学毕业、中年生活改变、退休等。(2)情境性危机:出现的罕见或者超常性事件、在无法遇见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事故、被绑机以及亲人意外死亡等问题。(3)存在性危机:伴随重要的人生问题的内部冲突和焦虑,例如:生活孤独、失去了在发展的机会等。

公共危机是指在日常的社会运转过程中,由于内部或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使得社会公共领域发生的可能危及到正常秩序甚至公共安全的一种突发性状态。公共危机发生的区域内,所有公民都是受害对象,表现出共性的心理反应。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危机反应的群体性,与个体危机相对应。公共危机1、新生入学后2、期末大考(补考、其他重要考试)前3、成绩下降、挂科时4、评优选干前后、受到惩处(考试作弊被抓或严重错误被发现后)5、突发事件发生(或遭遇重大变故)后6、严重冲突(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发生后7、与学生密切相关重要政策(规定)出台后8、求职择业期间、毕业前夕高职高专学生在哪些时间段容易出现心理危机02.问题解决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我遇到公共危机了怎么办?如何预防自杀?问题1

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

当你听到“危机”这个词,有什么感受,想到什么?

接纳危机的客观存在建立积极的危机观念辩证看待危机0102问题1

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

人物故事——无腿舞者廖智问题1

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

案例

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策略觉察危机行为调节情绪调节寻求社会支持即使寻求专业帮助调动各种现实资源问题1

我遇到个体危机了怎么办?

问题2我遇到公共危机了怎么办?

通过熟悉的日常事件重获控制感问题2我遇到公共危机了怎么办?

公共危机下的自助与助人寻求专业心理援助通过助人彰显人性的光辉通过正确的方式获取信息通过熟悉的日常事件重获控制感接纳自己的恐慌情绪问题3如何预防自杀?科学认识自杀

自杀是危机表现的极端情况,也是青少年群体排名第二的死因(InekeKienhorst,1995)。自杀未必是个体真的想要结束生命,而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或痛苦,没有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自杀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自杀的原因很复杂,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生物医学等都对自杀进行过阐释。《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2001版)》对自杀死亡的诊断标准是:“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此定义强调两点,一是意愿,“蓄意而自愿”,二是结果,“结束自己的生命”(杨振斌,李焰,2013)。问题3如何预防自杀?重点能力解析

把死亡当成生命导师正视死,恰恰为了更好地活: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过幸福的人生。为了目标不懈努力,过充实的人生。以死观生强化家庭联系发展亲密友谊参与社交活动寻求专业帮助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禀赋,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发掘、发挥了潜藏于自我的禀赋,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改变消极的心理应对方式:正视挫折冷静分析心理策划付诸实践探索和丰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建立积极生死观①不能和想要自杀的人谈论自杀,因为谈论自杀会诱发其自杀的行为?②把自杀挂在嘴边的人不会自杀。③有过一次自杀念头的人总会想自杀。④当一个人自杀行为未遂后,危机就结束了。⑤自杀不一定是冲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