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业应急救援预案TOC\o"1-2"\h\u21838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 2112071.1编制目的与依据 35561.1.1编制目的 3300791.1.2编制依据 3277041.1.3适用对象 3146941.1.4适用事件 349911.1.5应急组织架构 3325691.1.6应急组织职责 420775第二章旅游安全风险评估 4211151.1.7风险识别 414891.1.8风险评估 4122331.1.9风险等级划分原则 5266571.1.10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5219631.1.11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5236581.1.12人为灾害风险防范 5242321.1.13经济风险防范 5181261.1.14其他风险防范 528203第三章应急预案启动与指挥 649511.1.15预警条件 6250821.1.16启动条件 6194071.1.17应急指挥部设置 673041.1.18应急指挥部职责 644491.1.19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722291.1.20应急响应级别调整 716464第四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790031.1.21响应级别 7302721.1.22响应流程 741.1.23响应级别 8143051.1.24响应流程 8138831.1.25响应级别 864111.1.26响应流程 810222第五章旅游救援队伍与资源 988331.1.27救援队伍组建 955081.1.28救援队伍培训 9191871.1.29人力资源配置 969631.1.30物资资源配置 9176601.1.31救援协调 10295581.1.32救援指挥 1012849第六章应急救援设备与物资 10282781.1.33基本要求 1029361.1.34设备种类及配置 10198251.1.35物资储备 10207971.1.36物资管理 11272971.1.37调配原则 11272101.1.38调配流程 1164641.1.39调配保障 113649第七章应急救援通信与信息 11180541.1.40目标与任务 11166541.1.41通信网络架构 11276191.1.42通信设备与设施 12201731.1.43通信网络建设与管理 1291541.1.44信息收集 12296861.1.45信息报告 12321451.1.46信息发布 12316921.1.47舆论引导 1221223第八章应急救援演练与培训 13121301.1.48演练目的 13120291.1.49演练计划 134391.1.50演练实施 1389221.1.51培训内容 1324811.1.52培训方法 13296571.1.53评估指标 1484561.1.54评估方法 1416249第九章旅游安全宣传教育 14305511.1.55旅游安全基本知识 14180721.1.56旅游安全意识培养 1489461.1.57旅游安全技能培训 14254731.1.58线上宣传教育 15177121.1.59线下宣传教育 1524251.1.60联合宣传教育 15179991.1.61评估指标 15250071.1.62评估方法 1533491.1.63评估周期 1630913第十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16309381.1.64修订程序 16187261.1.65修订周期 16227001.1.66更新内容 1646791.1.67更新方法 17124461.1.68修订责任主体 17105131.1.69更新责任主体 17第一章应急预案总则1.1编制目的与依据1.1.1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旅游业应急救援体系,规范旅游行业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证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1.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旅游业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制定而成。第二节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1.1.3适用对象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旅游业范围内的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单位。1.1.4适用事件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公共事件:(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2)灾难:火灾、交通、建筑物倒塌、化学泄漏等;(3)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等;(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等;(5)其他影响旅游业正常秩序的突发事件。第三节应急组织体系1.1.5应急组织架构旅游业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1)国家级应急组织: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负责全国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2)省级应急组织:由省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3)市级应急组织:由市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4)县级应急组织:由县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1.1.6应急组织职责(1)国家级应急组织:负责制定全国旅游业应急救援政策、规划;组织编制全国旅游业应急预案;指导、监督地方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协调跨区域应急救援资源;(2)省级应急组织: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政策、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预案;指导、监督市、县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3)市级应急组织: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政策、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预案;指导、监督县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4)县级应急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应急预案;指导、监督旅游企业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第二章旅游安全风险评估第一节风险识别与评估1.1.7风险识别(1)自然灾害风险识别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收集;气象灾害,如高温、寒潮、台风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环境污染,如雾霾、水质污染等对旅游安全的影响。(2)人为灾害风险识别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对社会安全的影响;疫情防控,如传染病爆发对旅游活动的限制;旅游设施安全隐患,如游乐设施故障、火灾等。(3)经济风险识别汇率波动对旅游成本的影响;经济制裁、战争等对旅游市场的冲击;旅游业内部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1.1.8风险评估(1)风险概率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结合现实情况,对风险概率进行修正。(2)风险影响评估分析风险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评估风险对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影响。第二节风险等级划分1.1.9风险等级划分原则以风险概率、风险影响、风险可控性等因素为依据;结合旅游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风险等级。1.1.10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明确各等级的风险特征,为防范和应对风险提供依据。第三节风险防范措施1.1.11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完善应急预案,保证救援力量及时到达;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1.1.12人为灾害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安全意识;加大旅游设施安全检查力度,保证设施安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1.1.13经济风险防范建立多元化旅游市场,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增强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旅游市场空间。1.1.14其他风险防范完善旅游保险制度,提高游客风险保障;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建立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第三章应急预案启动与指挥第一节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1.15预警条件(1)当发生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对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2)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态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合气象、地质、水文、环境等预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1.1.16启动条件(1)当突发事件发生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2)影响范围较大,涉及多个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3)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4)上级部门要求启动应急预案。(2)启动应急预案的具体条件,可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因素,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二节应急指挥部设置与职责1.1.17应急指挥部设置(1)建立旅游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部门、旅游企业、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力量等组成。(2)应急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等职务,总指挥由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旅游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1.1.18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2)及时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向上级报告,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3)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4)指导和协调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应急响应工作。(5)组织评估突发事件影响,制定恢复生产和旅游秩序的措施。(6)对应急响应过程中的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调度和保障。第三节应急响应级别1.1.19应急响应级别划分(1)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级别。(2)各级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1.1.20应急响应级别调整(1)当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发生变化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2)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级别调整应当及时、准确;(2)级别调整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救援需求等因素;(3)级别调整应遵循逐级调整的原则,特殊情况下可越级调整。第四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第一节自然灾害应急响应1.1.21响应级别根据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自然灾害。1.1.22响应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各相关部门应实时关注自然灾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自然灾害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4)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秩序。(5)后期恢复:灾害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协助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第二节人为应急响应1.1.23响应级别根据人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人为。1.1.24响应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各相关部门应实时关注人为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人为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4)调查与处理: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原因进行调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5)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秩序。第三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1.1.25响应级别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风险,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疫情。1.1.26响应流程(1)信息收集与报告:各相关部门应实时关注疫情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3)防控措施: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检测、救治、疫苗接种等。(4)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秩序。(5)跨区域协调:在疫情涉及多个地区时,应急指挥部应协调各相关地区共同开展防控工作。(6)疫情评估与调整: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和防控措施。第五章旅游救援队伍与资源第一节救援队伍组建与培训1.1.27救援队伍组建旅游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应遵循专业、高效、协同的原则,以应对各类旅游突发事件。救援队伍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专业救援人员:包括消防、公安、医疗、地质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2)旅游行业人员:包括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3)社会志愿者:具备一定救援技能和意愿的志愿者。1.1.28救援队伍培训为保证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中的高效应对,应定期开展以下培训:(1)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救援领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如急救、搜救、通信、指挥等;(2)应急处置培训:通过模拟演练、实战演练等方式,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3)协同作战培训:加强各救援队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救援效率。第二节救援资源配置1.1.29人力资源配置(1)救援队伍人员:根据救援任务需要,合理配置各救援队伍人员,保证救援力量充足;(2)临时增援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增援救援队伍。1.1.30物资资源配置(1)救援设备: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急救包、救生器材、通信设备等;(2)救援物资:储备足够的救援物资,如食品、衣物、药品等;(3)运输工具:保证救援队伍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现场,配备相应的运输工具。第三节救援协调与指挥1.1.31救援协调(1)建立救援协调机制:加强与各级相关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2)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救援过程中信息畅通,提高救援效率。1.1.32救援指挥(1)建立救援指挥体系:明确救援指挥层级,保证救援行动有序、高效;(2)制定救援指挥流程:明确救援指挥的具体流程,提高指挥效能;(3)实施动态指挥:根据救援进展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救援策略和行动。第六章应急救援设备与物资第一节救援设备配置1.1.33基本要求为保证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救援设备配置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完善性:救援设备应涵盖医疗、消防、通讯、交通等多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救援体系。(2)先进性:救援设备应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3)可靠性:救援设备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1.1.34设备种类及配置(1)医疗设备:包括急救包、心肺复苏仪、便携式氧气瓶、担架等。(2)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服、防毒面具等。(3)通讯设备:包括卫星电话、对讲机、无人机等。(4)交通设备:包括救援车辆、橡皮艇、无人机等。(5)其他设备:如照明设备、发电机、便携式梯子等。第二节救援物资储备与管理1.1.35物资储备(1)储备种类:包括食品、药品、衣物、帐篷、睡袋等生活用品及救援工具。(2)储备数量:根据旅游业应急救援需求,合理确定各类物资储备数量。(3)储备地点:选择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点进行物资储备。1.1.36物资管理(1)实行责任制:明确物资管理责任人,保证物资安全、完整。(2)定期检查: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物资质量。(3)更新与补充: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和补充物资。(4)物资调配:合理调配各类物资,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第三节救援设备与物资调配1.1.37调配原则(1)紧急优先:在紧急情况下,优先调配救援设备与物资。(2)合理分配:根据救援任务需求,合理分配设备与物资。(3)保证安全:在调配过程中,保证设备与物资的安全运输。1.1.38调配流程(1)确定需求:根据救援任务,确定所需设备与物资种类及数量。(2)申请调配:向相关部门申请调配救援设备与物资。(3)审批与下达:相关部门审批后,下达调配指令。(4)运输与交接:按照指令,将救援设备与物资运输至指定地点,并进行交接。1.1.39调配保障(1)建立完善的调配制度,保证调配工作的顺利进行。(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调配效率。(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救援设备与物资的及时供应。第七章应急救援通信与信息第一节通信网络建设1.1.40目标与任务本节旨在建立健全旅游业应急救援通信网络体系,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稳定地传递信息,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1.1.41通信网络架构(1)构建以有线通信为主、无线通信为辅的应急救援通信网络,实现通信信号的全面覆盖。(2)建立专用通信频道,保证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信畅通。(3)建立卫星通信系统,保障在极端情况下与外部世界的通信联络。1.1.42通信设备与设施(1)配置必要的通信设备,包括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卫星电话等。(2)建立通信基站,提高通信信号覆盖范围。(3)建立通信应急保障队伍,负责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1.43通信网络建设与管理(1)制定通信网络建设规划,保证通信网络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2)加强通信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信息传输安全。(3)定期开展通信网络检查与维护,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第二节信息收集与报告1.1.44信息收集(1)建立信息收集制度,明确信息收集的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2)加强与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信息源的沟通与合作,拓宽信息渠道。(3)建立信息收集网络,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1.1.45信息报告(1)制定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格式、时限和责任人。(2)建立信息报告系统,保证信息报告的快速、准确、高效。(3)加强信息报告的审核与管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三节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1.46信息发布(1)制定信息发布制度,明确信息发布的内容、范围、方式和责任人。(2)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包括网站、微博、等,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广泛性。(3)加强信息发布审核,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权威性。1.1.47舆论引导(1)制定舆论引导策略,明确舆论引导的目标、原则和方法。(2)建立舆论引导队伍,加强舆论引导能力。(3)加强与媒体、网络平台等合作,共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4)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引导舆论,保证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八章应急救援演练与培训第一节演练计划与实施1.1.48演练目的为保证旅游业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1.1.49演练计划(1)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2)演练范围:涉及旅游业的各个部门、景区、酒店等。(3)演练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游客疏散、救援物资调度、信息报告等。1.1.50演练实施(1)演练前期准备: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任务、角色分工和演练流程。(2)演练期间: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3)演练后期总结: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节培训内容与方法1.1.51培训内容(1)旅游业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及政策。(2)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演练。(3)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协调与指挥。(4)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与技巧。1.1.52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使培训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2)实操培训:组织培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3)情景模拟:设置突发事件情景,让培训人员身临其境,提高应对能力。(4)经验交流:组织培训人员分享应急救援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第三节培训效果评估1.1.53评估指标(1)培训覆盖率:评估培训范围是否涵盖所有相关岗位和人员。(2)培训满意度:评估培训内容、方法是否满足培训人员的需求。(3)培训成果:评估培训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1.1.54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收集培训人员对培训内容、方法、效果的反馈意见。(2)考核测试:对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测试。(3)现场观察:观察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评估培训效果。通过以上评估,为旅游业应急救援培训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保证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第九章旅游安全宣传教育第一节宣传教育内容1.1.55旅游安全基本知识本节主要宣传教育旅游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旅游安全法律法规;(2)旅游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3)旅游的预防与处理;(4)旅游安全标识及意义;(5)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1.1.56旅游安全意识培养本节重点培养旅游者的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者应具备的安全意识;(2)旅游者对旅游安全风险的认知;(3)旅游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4)旅游者与旅游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1.1.57旅游安全技能培训本节宣传教育旅游安全技能,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救援技能;(2)自救与互救技巧;(3)突发事件应对策略;(4)旅游安全设施使用方法。第二节宣传教育形式1.1.58线上宣传教育(1)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旅游安全宣传教育信息;(2)制作旅游安全宣传教育视频,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推广;(3)开展线上旅游安全知识竞赛、问答等活动,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1.1.59线下宣传教育(1)举办旅游安全知识讲座、培训班;(2)利用旅游宣传资料、海报、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3)在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场所设置旅游安全提示牌;(4)组织旅游安全演练,提高旅游者的应急处理能力。1.1.60联合宣传教育(1)与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等联合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2)与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社区等合作,共同推广旅游安全知识;(3)利用旅游节、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教育。第三节宣传教育效果评估1.1.61评估指标(1)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率;(2)旅游者安全意识提高程度;(3)旅游安全技能掌握程度;(4)旅游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处理效果。1.1.62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