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②在农耕社会,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影响下,必将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正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在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将是朴素的。无论富有抑或贫穷,幸福抑或痛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美好场景,如:“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张耒《田家》其二)都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美好生活。又如,陈藻的《田家妇》:“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妻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美。③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不仅共同创造幸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许多农事诗将笔触伸向现实压迫下农民苦难生活原状,不假雕饰地刻画了农民的悲苦心酸,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如王安石的《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常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表现边疆战乱之时,农民一家辛苦耕作、“老小相依”举家迁徙的艰难生活历程。而吕南公的《老想》:“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客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以立于门口等他的“街东少年”和老樵家里的“病妇”形成明显的对照,刻画老樵夫艰苦的生存境况。“病妇”的存在非但是其艰苦命运的累赘,反而是其情感的寄托,是其坚强生活的勇气。这些诗作纷纷以朴素感情作结,将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予以升华,使其深层文化意蕴更加耐人寻味。(摘编自韩梅、孙旭《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思想,形成了定居农耕文化,进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B.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的产生,受劳动者个体意识和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共同影响。C.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当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D.宋代农事诗既关注农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关注他们在现实中悲苦心酸的遭遇,其深层文化意蕴触动人心、耐人寻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人艳羡不已”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B.“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文中指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耕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朴素而又丰富。C.《芣苢》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从采获到收盛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就情感而言,与本文第二段的表达相近。D.晚唐诗人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短短二十个字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艰辛和无奈。3.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耕社会中的农民安土重迁,一年四季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B.高于文本之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C.农事诗中描写的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的劳动画面,体现了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特点。D.人类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动机,农民为了丰收而努力辛勤劳作,其实也是满足自己主观生存的欲望。4.中国农民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请根据文本分析原因。5.《插秧歌》描摹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劳动之美,请根据上文作具体分析。插秧歌宋代·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答案〗1.C2.A3.B4.①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与土地产生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②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之上;③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使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安于更重土地。5.①农事诗中描写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②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C.“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于文无据,原文是说“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没有明确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错误,原文“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是说这类诗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可知,农民长期依赖土地进行生产,土地成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种依赖性自然催生了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土地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精神上的寄托。在面对生活的困苦和挑战时,土地给予他们安慰,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乐园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体验到耕作的满足感,从而加深了对土地的情感依附。结合“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可知,这些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农民与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促进了安土重迁思想的形成。结合“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可知,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和紧密的社群关系使得土地成为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关键,农民安于耕种土地。【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在插秧时的默契配合,结合“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及“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美好场景”可知,农事诗中描写一家人共同劳作的温馨场景,不仅体现了劳动的高效,也展示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温暖,是劳动之美的一种体现。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劳动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劳动者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精神面貌,这些都是劳动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调令李存葆十天之后我终于拿到了调令!“混蛋,赵蒙生,你给我赶快滚蛋!”忠厚人梁三喜也对我劈头盖脸地痛骂。不用连长梁三喜指着骂,我当然也晓得,军人效命沙场,当应义无反顾。部队开到云南边防线,大家才知道这所谓的边防实际上是有边无防。一切都显得紧迫而仓促。一下拥来这么多部队,安营首先成了大问题。团以上指挥机关挤进了地方机关的办公室。连队则分散在深山沟里,用青竹、茅草、芭蕉叶和防雨布,搭成了各式各样的“营房”。为防空防炮,还常常住进那刚挖的又潮又湿的猫耳洞……眼下,我唯一的希望是离开这战斗连队,回到军机关。恰在这时,军党委做出一个十分严厉的决定:凡在连队的高干子女,一律不准调到机关里来。已拿到调令的撤回,一切需军党委审批才能调动。我听后,心里凉了半截。连队进入了临战前的突击性训练。为适应在亚热带山地丛林中作战,团里让我们九连练爬山,练穿林。这比那“十公里全副武装越野”,更够人喝一壶的。梁三喜累得嗓音嘶哑,眼球充血,嘴唇龟裂,那瘦削的脸膛更见消瘦了,脸颊也凹陷了。至于我,那就更不用提了。我累得晚上睡觉连衣服都懒得脱,常产生那种“还不如一颗流弹打来,便啥也不知道才好”的念头……我和妈妈已有二十多天中断了联系。这天,从后方转来一批信件,其中有我三封。一封是妻子柳岚从军医大学写来的,她在信中质问我为啥接到调令后还不回去,讥笑我是不是想当什么英雄了。她毫不掩饰地写道:现在的大学生宁肯信奉纽约伯德罗埃岛上的铜像(自由女神),也决不崇拜斯巴达克斯……另外两封信是妈妈写来的。头一封信她让我离开连队动身时给她拍个电报,她好派车接我。第二封信她说如果觉得实在不能调走,那就无论如何也得离开连队,重回军机关工作方为上策。妈妈的“上策”和我的心思吻合了,而重回军部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雷军长“雷神爷”身上。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多次给我讲过的她救过“雷神爷”一命的往事……“雷神爷”康复归队那天,他紧紧握着我妈妈的手说:“有恩不报非君子,我雷神爷走遍天涯海角,也忘不了你这女中豪杰。”这真是生死之交!没有妈妈,你“雷神爷”能活到今天当军长吗?!要知道,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妈妈在最关键的时刻求你点事,难道你真会不帮忙吗?再说,我本来就是军机关里的人,军机关调我回去并不是啥出大格的事!只要你“雷神爷”说一句“这是工作需要”,那就名正言顺了!想到这些,我忙给妈妈写了封信,火速发出。一个星期又熬过去了。“雷神爷”终于来了!他腰板笔直,目光平视,一举一动都显出军人的英武和豪迈,将军的自信和威严。军长用目光环视了一下这设在山间的露天会场,那俯瞰尘寰的架势告诉人们,他统帅的这个军,永远是天下无敌的。这时,只见他脱下军帽,“砰”地朝桌子上一甩,震得麦克风动了一下。仅此一甩帽,会场便骤然沉寂。静得像无波的湖水,连片树叶儿落下也会听得见。根据军党委会议记录,十年中军长曾四次甩过军帽。对于甩帽的后果,有几句顺口溜作了描述:“军长甩军帽,每甩必不妙,不是蹲班房,就是进干校。”眼前,这“雷神爷”为何又甩帽?人们目瞪口呆!只见他在台上来回踱了两步又站定,双手抃腰,怒气难抑。终于,炸雷般的喊声从麦克风里传出:“骂娘!我雷某今晚要骂娘!!”他狂吼起来:“奶奶娘!知道吗?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我的装甲车就要隆隆开进!我的千军万马就要去杀敌!就要去拼命!就要去流血!!可刚才,有那么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她竟有本事从几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这前沿指挥所!她来电话是让我给她儿子开后门,让我关照关照她儿子!……”顿时,我脑袋“嗡”地像炸开一样。排山倒海的掌声淹没了“雷神爷”的痛骂,撼天动地的掌声长达数分钟不息……军长又讲了些啥,我一句也听不清了。回到营地,天将破晓了,一片议论声又传进帐篷:“军长骂得好,那娘们死不要脸!”“哼,连里出了个败类,咱都跟着丢人!”啊,那又尖又嫩的童音告诉我,说这话的是不满十七岁的司号员金小柱,我下连队后,小金敬我这指导员曾像敬神一般!可自打我拿到调令那天起,他常撅着小嘴儿朝我翻白眼啊……“别看咱不咋的,报效祖国也愿流点血!咱决不当可耻的逃兵!”啊,连“艺术细胞”段雨国也神气起来了……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滚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着我的心!我乃七尺汉子,我乃堂堂男儿!我乃父母所生,我乃血肉之躯!我出生在炮火连天的沂蒙战场上,我赵蒙生身上不乏有勇士的基因!我晓得脸皮非地皮,我知道人间有廉耻!我,我要捍卫人的起码尊严!我要捍卫将军后代的起码尊严!!我取出一张洁白的纸,一骨碌爬起来冲出帐篷。我面对司号员小金:“给我吹紧急集合号!”小金惊呆了,不知所措。“给我紧急集合!”面对全连百余之众,我狂呼:“从现在起,谁敢再说我赵蒙生贪生怕死,我和他刺刀见红!是英雄还是狗熊,战场上见!”说罢,我猛一口咬破中指,在洁白的纸上,蹭!蹭!蹭!用鲜血写下了三个惊叹号——!!!(节选自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一段,“终于”一词流露出“我”对于调走的渴望和拿到调令后的欣喜,与后文的思想转变形成反差。B.小说描写了云南边防地区环境的恶劣和部队训练的艰苦,交待了“我”想离开连队回到军机关的原因。C.文中画线句子“仅此一甩帽,会场便骤然沉寂。静得像无波的湖水,连片树叶儿落下也会听得见。”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从正面表现了雷军长的威严。D.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与茹志娟的《百合花》中“我”的作用有相同之处。7.关于文中插叙妈妈与雷军长生死之交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我”给妈妈写信作了必要的交代。 B.为后文雷军长的讲话埋下伏笔。C.丰富了雷军长形象的内涵。 D.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再起波澜。8.对于能不能“调回”后方,小说中的“我”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9.小说以“调令”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终于拿到了调令后的期待(欣喜);②对于军党委撤回调令后的失望;③对于母亲能否求雷军长把我调回后方,“我”内心焦虑(煎熬);④对于雷军长的怒骂以及战友们的“议论”,“我”幡然醒悟。9.(1)“调令”是故事的生发点,由拿到调令,到调令撤回、再次申请调动、批判调动、决定上战场,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2)人们对调令的不同态度构成了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从而塑造了个性鲜明而又具有英雄气概的军人群体形象。(3)小说通过调令将军营与社会相联系,既歌颂了战争中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也批判了社会上托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从正面表现了雷军长的威严”错误,此处为环境描写,属于从侧面表现了雷军长的威严。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B.“为后文雷军长的讲话埋下伏笔”说法错误,不是伏笔是铺垫,交待相关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清晰可见。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①期望与憧憬:最初,“我”得知有机会调回军机关时,心中充满了希望,期望能够离开战斗连队,回到相对安全后方工作环境。②失望与沮丧:然而,随着军党委做出严厉决定,禁止高干子女调回机关,且已发放的调令被撤销,“我”的希望破灭,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③焦虑与不安:在等待回音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焦虑和不安,特别是当雷军长的到来似乎预示着某种决定性的时刻即将来临,心中既有期待也有恐惧。④羞愧与觉醒:雷军长在会上的痛骂,直接揭露了“我”试图通过母亲关系调回后方的行为,这让“我”感到奇耻大辱,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同时激起了“我”内心的血性和尊严,从之前的逃避转变为决心面对战场,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忠诚。最终,“我”彻底放弃了调回后方的念头,通过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惊叹号的方式,向全连宣誓,表明了自己坚决留在前线、勇敢面对战争的决心,完成了从逃避到勇敢面对的心理转变。【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十天之后我终于拿到了调令”“恰在这时,军党委做出一个十分严厉的决定:凡在连队的高干子女,一律不准调到机关里来。已拿到调令的撤回,一切需军党委审批才能调动”“想到这些,我忙给妈妈写了封信,火速发出。一个星期又熬过去了”“我下连队后,小金敬我这指导员曾像敬神一般!可自打我拿到调令那天起,他常撅着小嘴儿朝我翻白眼啊……”“从现在起,谁敢再说我赵蒙生贪生怕死,我和他刺刀见红!是英雄还是狗熊,战场上见”可知,文章围绕“调令”展开,“调令”是故事的生发点,由拿到调令,到调令撤回、再次申请调动、批判调动、决定上战场,情节不断变化,跌宕起伏。结合“‘混蛋,赵蒙生,你给我赶快滚蛋!’忠厚人梁三喜也对我劈头盖脸地痛骂”“那又尖又嫩的童音告诉我,说这话的是不满十七岁的司号员金小柱,我下连队后,小金敬我这指导员曾像敬神一般!可自打我拿到调令那天起,他常撅着小嘴儿朝我翻白眼啊……”可知,梁三喜、小金等自打我拿到调令那天起,对“我”充满鄙视。人们对调令的不同态度构成了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样安排使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大家一致的批判态度又能展现出具有英雄气概的军人群体形象。结合“梁三喜累得嗓音嘶哑,眼球充血,嘴唇龟裂,那瘦削的脸膛更见消瘦了,脸颊也凹陷了”“别看咱不咋的,报效祖国也愿流点血!咱决不当可耻的逃兵”等分析,这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愿意报效祖国,歌颂战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结合“第二封信她说如果觉得实在不能调走,那就无论如何也得离开连队,重回军机关工作方上策”“妈妈在最关键的时刻求你点事,难道你真会不帮忙吗”“可刚才,有那么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她竟有本事从几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这前沿指挥所!她来电话是让我给她儿子开后门,让我关照关照她儿子!……”等分析,在特殊的时期,赵蒙生母亲为儿子能够离开战斗连队,竟然打电话给雷军长说情,借雷军长的责骂来批判了托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备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韩侂胄用事A欲网罗四方B知名士C相羽翼D尝筑南园E属万里F为之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绍兴,宋高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中的“元嘉”即为年号。B.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还有迁、擢、改等,如《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表示贬官。C.崩,本义是指山倒塌,文中指帝王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具有管理才能,担任奉新县知县时,阻止收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把逃税人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县里大治。B.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后,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后被任命为提点刑狱,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来防范盗贼,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C.杨万里慧眼识人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D.宋孝宗起初很喜爱杨万里的才能,称他有“仁者之勇”,受到重用;后来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14.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答案〗10.ADE11.D12.C13.(1)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2)不明句读,不解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见他的明智。14.①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②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③韩侂胄用兵时,他写文痛骂。〖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韩侂胄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韩侂胄用事”为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应在A处断开;且“欲”意思是“想要”,后面要跟想要做的事情;“欲网罗四方知名士”为动宾结构,“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的目的是“相羽翼”,前后语意紧密,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停顿,应在D处断开;“尝筑”的宾语是“南园”,动宾结构,语意完整,宾语后断开,应在E处断开。故选ADE。【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错误。谥号有褒有贬,有平谥;陶渊明“靖节”非朝廷给予,而是私谥。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而不是因为他慧眼识珠,举荐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会”,恰逢;“交荐”,共同举荐;“召”,征召。(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可概括为: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依据“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可概括为:韩侂胄掌权时,他态度坚决,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依据“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概括为:韩侂胄用兵时,他嫉恶如仇,写文痛骂。【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有逃避赋税的老百姓只把他们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将这些人擢用。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居任。”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辞却了。他以年老请求退休,进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胄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杨万里说:“官可以不作,记却不可以写。”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赐谥“文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备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开篇两句,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幅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表现了词人谪居黄州的烦闷。B.三四两句,词句工整严密,意境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隐约带着百无聊赖、自寻安慰的心境。C.结尾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了词人乘兴游赏的快意,也暗中蕴含了被迫赋闲的不平与无奈之情。D.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了雨后游赏欢快、闲适的心境,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16.请从景物描写技巧的角度对“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进行赏析。〖答案〗15.D16.①多感官(视觉、嗅觉)结合。词人静看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细嗅清香绵长。多种感官写景,内容更丰富。②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仰观白鸟在空中翻飞,俯看水中红蕖。写景视角富于变化,画面更富层次感。③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映水,属于静景。动静结合,灵动形象。④色彩明丽。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错,本词写于谪居黄州期间,表达词人被贬后的苦闷和闲适自得的心境,并非全然积极奋发。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视觉、嗅觉相结合。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时时见”是视觉所见翻飞的白鸟。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时时散发出柔和的芳香。“细细香”是嗅觉所闻荷花的清香。词人静看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细嗅清香绵长。一视觉一嗅觉的结合,既描绘出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又传达出宁静而淡雅的氛围。远近结合(俯仰结合)。仰视远处,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俯看近处,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仰观白鸟在空中翻飞,俯看水中红蕖。写景视角富于变化,画面更富层次感。动静结合。“翻空白鸟时时见”,这句动态描绘,写白鸟在空中翱翔,时隐时现,给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力。“翻飞”一词,动态地刻画了白鸟飞翔的姿态,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鸟儿振翅的声音,感受到空间的开阔和自由。“照水红蕖细细香”,则是静态与细节描写,将视线转向池塘中的红荷。“照水”描绘了荷花倒映在水面的静美之态。动静结合,灵动形象。色彩明丽。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色彩对比强烈,引人入胜。(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和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梦”抒写琵琶女怀念少年时美好时光,梦醒自伤身世、眼泪纵横的悲伤凄苦。〖答案〗(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②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③、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①能工巧匠②耳熟能详③精益求精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20.“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三个动宾短语构成排比。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列举的“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可知,这里应该是讲中国从不缺少世界级工匠大师,可以用“能工巧匠”。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第二空,前面列举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是人们很熟悉的诗句、成语,可以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第三空,前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等诗句、成语体现的是人们认真执着、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可以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句式杂糅,可以删除“发挥”。二是“精彩的更多故事”语序不当,应该是“更多精彩的故事”。所以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握修辞手法构成及效果能力。句中“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都采用了“要有…的…精神”的结构,三个相对整齐的动宾句式构成排比,各分句间是并列的关系,连续列举多种正面品质,具体形象地阐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构建了一种全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体系,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鼓励人们认同并践行这些精神。同时每个分句都引用了俗语或者名言名句,使得语句既富有文采又内涵深厚。“要有……要有……要有……”的句式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力度,给人积极昂扬热血沸腾的力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冲上了热搜,①: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呦”“好哒”“好滴”等;“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等。某网站曾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但该词并没有流行起来。②?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绪的传达。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③,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词不达意引发矛盾,花更多时间解释,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这是许多“文字讨好症患者”的心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答案〗21.①并且引发热议(并引发不少争议、大家对此莫衷一是);

②“文字讨好症”从何而来;

③“文字讨好症”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讨好;22.①后者更符合大众语言风格,“通货膨胀”是书面语,“讨好症”更口语化;

②后者更贴近网络语言环境,“文字”适合网络交流,“症”字更符合网络受众特点;

③后者更具有语言表现力,同为比喻,“讨好症”更生动形象;

④后者更具有话题热度,“讨好症”容易引发网络争议,比“通货膨胀”更具有话题热度。〖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该句后的冒号可知,补写句是总结后句内容;再根据前句“‘文字讨好症’冲上了热搜”和后句“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文字讨好症”引起人们很多争议,大家对此莫衷一是,故补写内容可为“并且引发了不少争议”,或者“并引发不少争议、大家对此莫衷一是”。第二空,根据后文内容“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绪的传达。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可知,讲的是“文字讨好症”从何而来,再结合问号可知,此处是在问“‘文字讨好症’从何而来”,所以补写内容可为“‘文字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