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组

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

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

湖上初晴后雨》、有反应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

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单元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一一(学生齐读

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

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默写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

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激lidnydn空蒙k6ngln6ng淡妆浓抹ddnzhuangn6ngm6相宜xidngyi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

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二、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4、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楚、孤”

的写法。

三、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山灵秀

水矫健

帆潇洒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山水晴一一方好

(比西子)总相宜

(美)雨----亦奇

教学反思: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

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

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

(1).指名读,注意正音。

(2).开火车练读,齐读。

(3).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

(4).学生练写生字。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1).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2).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

地方。

三、重点探究

1、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

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一一(学生齐读);走进

了海底,欣赏了一一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

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了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

介绍介绍。

2、学生自由介绍。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例如:

A、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三、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订正。

五、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1、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2、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1、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分述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海龟

岛上:鸟(多)

总述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教学反思: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

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一一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

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

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投影出示生字词)

chounen1Uyingfeng

抽出嫩绿小鹿倒映封住

yannongshexiansuan

严严实实浓雾宿舍献出酸甜可口

gulxihuzhanglin

名贵膝盖呼呼脚掌来临

2、师范读。

3、指名说出本课有6个自然段,再按自然段为序接读课文。

4、指数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四、课后作业

抄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引导读议,深究读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议课文,我们已知道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文章是怎样

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

2、读议第一自然段

(1)、启示:

①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什么?

②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很多?

(2)、让学生说说

(3)、教师点拔:出示红松、白桦、株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并指导第1自然段,体会''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小兴安岭的

树最多,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怎样?我们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

3、放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

下了什么印象?

4、重点读议课文第2自然段(春季),指导学习方法。

(1)、投影出示:“春天的小兴安岭插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边观察边自读课文,思

考:第二自然段有6句话,分别从几方面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春天的景物。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①读第一句,想想:春天的树木长得什么样?

②什么是“抽出”读原句,体会用“抽出”比用“长出”好在哪里?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过渡:同学们,那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样?)

④师生合作读后几句。

⑤看图片想象春天的画面。

师问:小兴安岭的春天怎样?(美)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一2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欣赏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2)、齐读(带着欣赏欢愉的口气有感情地读)

6、总结谈话

1、大家对第1—2自然段都理解得很好,学习热情高,都争着发表意见,值得表扬。

2、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春天的美丽景色,下面大家按照刚才

学习春天的方法,来找出小兴安岭的夏、秋、冬的美景。

三、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出示季节和景物的表格,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到对应的景物后填表。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3、教师相机讲解三个季节的景物。

4、出示按季节顺序填好的景物概括,学生齐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出示选词填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全文

1、回忆小兴安岭的美景,体会理解“美丽的大花园”。

2、回忆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体会理解“巨大的宝库”。

3、出示图片和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理解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和开头相呼应。

五、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练习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给生字加拼音

融汇涨葱挡浸缕剑蘑膝刮舔

、看拼音写生词

ronghuixinshangdangshigua

()化()成()()住()线()风

jinyaocairuanxishe

()湿()又松又()()盖()头

三、组词

she()md()

舍一没<

she()mei()

四、照样子写词语

又松又软___________

五、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六、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f

春:树木、雪水、小溪、小鹿

夏:树木、雾、太阳、野花

美丽的小兴安岭秋:树叶、物产

【冬:雪花、树、积雪、动物

教学反思:

24*“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点: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2、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

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

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

香港贸易清澈海豚闪耀粤菜佳肴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璀璨无比一应俱全亚太地区

(粤菜:广东风味的菜。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霓虹灯:彩色的灯。闪耀:闪烁。

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3、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2、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

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

游的好去处。)

3、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香港为什么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二、学习2—5段

1、整体感知:

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

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

(板书: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夜景)

课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样具体地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呢?

2、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市场①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

②课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市场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其余

同学补充。

③这么繁华的万国市场,你能够通过读课文来展现吗?指名朗读。

美食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我们再去看看香港的美食。

①默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想,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

②交流哪些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的繁华?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③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怪不得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

香港不但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香港旅游的人都要到举

世闻名的海洋公园去看看。

海洋公园①现在我们就去看看海洋公园里海狮的表演。(课件播放)

海狮的表演怎样?(精彩、有趣、可爱……)

②看看课文第四段中,用了哪个词来概括海狮的表演?(出色)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豚海狮出色的表演呢?(课件演示,你从“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有时…”体会出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③仿照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用”-----表演最为出色。它(它们)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有时…。”的句式。

逛了香港的万国市场,品尝了香港的美食,观看了香港海洋公园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

香港夜晚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夜景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香港的夜景。(课件播放)

②夜景美,文章更美,让我们一起通过美美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记在脑子里。

7、学了课文优美的文字,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说(猜

猜我会说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你们没把我的感情读出来,

想想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香港的热爱。)

三、总结、扩展交流

1、回顾课文内容,用“香港,我多想。”的句式

说说你此刻的感受,最好用上今天学了的优美词句。

2、课前,你还了解了香港的什么?

3、老师收集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课件。

板书设计:

东方之珠

美丽、繁华

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夜景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感兴趣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

2、读背、积累古诗句和三种类型的词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

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三、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1、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

2、语言生动形象

四、学生交流。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六、拓展延伸。

1、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

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2、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选材构思。

教学过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